- 年份
- 2024(5236)
- 2023(6905)
- 2022(5909)
- 2021(5725)
- 2020(4789)
- 2019(10940)
- 2018(11037)
- 2017(21228)
- 2016(11141)
- 2015(12483)
- 2014(11816)
- 2013(11142)
- 2012(9860)
- 2011(8857)
- 2010(9327)
- 2009(8502)
- 2008(8223)
- 2007(7575)
- 2006(6573)
- 2005(5758)
- 学科
- 济(43695)
- 经济(43667)
- 业(39924)
- 管理(38716)
- 企(36703)
- 企业(36703)
- 方法(20971)
- 数学(18158)
- 数学方法(17634)
- 技术(16244)
- 技术管理(11994)
- 中国(11918)
- 业经(11081)
- 农(10294)
- 理论(9536)
- 财(8822)
- 制(8126)
- 地方(8090)
- 划(7894)
- 策(7812)
- 贸(7664)
- 贸易(7655)
- 易(7457)
- 银(7314)
- 银行(7308)
- 行(7003)
- 农业(6784)
- 经营(6553)
- 学(6536)
- 和(6514)
- 机构
- 学院(149994)
- 大学(146887)
- 管理(64638)
- 济(60583)
- 经济(59312)
- 理学(56174)
- 理学院(55646)
- 管理学(54516)
- 管理学院(54212)
- 研究(44459)
- 中国(34050)
- 京(30156)
- 财(26071)
- 科学(25812)
- 江(22729)
- 财经(20806)
- 所(20444)
- 中心(20423)
- 范(18911)
- 北京(18898)
- 师范(18773)
- 经(18769)
- 业大(18685)
- 州(18537)
- 研究所(18462)
- 商学(17347)
- 技术(17319)
- 经济学(17214)
- 商学院(17169)
- 农(17012)
- 基金
- 项目(99950)
- 科学(81211)
- 研究(75583)
- 基金(72178)
- 家(61614)
- 国家(61110)
- 科学基金(54810)
- 社会(48197)
- 社会科(45878)
- 社会科学(45867)
- 省(41410)
- 基金项目(37472)
- 教育(36525)
- 自然(35454)
- 自然科(34788)
- 自然科学(34784)
- 自然科学基金(34202)
- 划(33921)
- 编号(31007)
- 资助(29493)
- 创(27269)
- 创新(24321)
- 成果(24300)
- 重点(22392)
- 课题(22244)
- 发(21431)
- 部(21373)
- 项目编号(19530)
- 国家社会(19270)
- 教育部(19013)
共检索到220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陈一洪
目前,中国城商行的发展主要依靠"规模红利"驱动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本文分析了其中原因,并建议城商行通过创新转型提升发展活力,改造传统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积极寻求跨界合作,实现多方共赢。企业要实现可持续的产出增加,势必要转向集约式增长方式,通过创新、技术进步,实现同等要素投入下的更大的产出。这个理论也完全适用于中国广大城商行在内的商业银行。尽管监管反复强调城商行应通过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关键词:
城商行 资本补充 产出 创新 红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主持人的话: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2012年8月,我国城商行总资产以29.4%的同比增速超过大型商业银行的12.1%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26.7%。从2008年到2012年,城商行的数量已发展到144家,整体资产规模已经达到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的20%,城商行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重要的一部分。但即便规模不断在扩大、资产不断扩充,在2012年的连续两次利率调整面前,城商行感受到的压力仍远远大于大型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的背景下,城商行如何通过经营转型求发展显得非常重要。从大城市转战中小城市、从大企业转战小微信贷市场,各方压力下城商行一直在努力寻求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多贵 周志田
人类对经济增长动力的认识经历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演进过程,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转变,是我国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依据世界第五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于"绿色能源"、"数字制造"和"智慧地球"三大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挖掘"技术创新红利"、"经济全球化红利"和"生态文明红利"等创新红利,已成为国民财富健康、可持续增长的不竭之源;成为提升发展质量及竞争能力的根本和关键。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发展模式 发展动力 发展红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乾宇 祁江 马九杰
城商行通过下沉金融服务和优化村级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逐步形成了兼顾社会责任和商业可持续的农村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21年8月中农办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的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有20个县,这表明该区是全国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重点地区之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翟相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战略,通过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及创新等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推动经济增长。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城商行面临的经济金融形势更为严峻,如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三期叠加",加快转型发展,成为摆在城商行面前的重大课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翟相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战略,通过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及创新等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推动经济增长。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城商行面临的经济金融形势更为严峻,如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三期叠加",加快转型发展,成为摆在城商行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城商行 战略转型 金融脱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好雨
新常态下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金融需求已发生重大转变,作为地方金融体系的主体,城商行也需要进行战略转型,过去依靠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在转型中,城商行应围绕"服务区域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优势,贴近本地基础客户群,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培育本地小微企业发展,实现管理精细化,业务专业化、产品差异化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新常态 城商行 战略转型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龑
基于2006—2021年中国124家城商行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上调省内最低工资标准对城商行信贷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红利效应”本身大于“负担效应”,但由于城商行资产端的对公贷款多、零售贷款少,“负担效应”的总体影响大于“红利效应”,因而最低工资政策整体上表现为加剧城商行信贷风险。宏观层面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加剧最低工资政策对城商行的冲击;微观层面上,优化零售转型,增加资产端的零售贷款配置比例,有助于城商行抵御最低工资政策的冲击。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上调省内最低工资标准的同时,配合性地采取严监管、降税费、稳增长政策,抑或提高最低工资调标的独立性,均有助于抑制上述政策对城商行信贷风险造成的冲击。建议城商行积极推进零售转型,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冲击;同时,建议地方政府提高最低工资调标的独立性,并进行合理的政策搭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玲玲 牛实华
与传统的线下对外贸易相比,跨境电商可以通过对接第三方平台完成传统繁杂的国际贸易流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营成本,拓宽营销渠道,扩展交易空间、交易时间。作为新兴商业模式,跨境电商给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和"龙江丝路带"建设背景下,哈尔滨银行在对俄金融领域进行了诸多创新实践,对于支持对俄电商贸易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聂辉华 邹肇芸
尽管20世纪80年代的制度创新曾经极大地释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但由于近二十年制度创新减缓,中国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人口红利"驱动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这与既定的政策目标是冲突的。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它面临多种因素的制约。即便在短期内继续拥有人口红利,如果制度质量较低或者交易费用较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也会低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预期,并且在某些条件下可能低于贸易前的福利水平。中国必须摆脱对人口红利的依赖,通过深化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获得"制度红利",以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作为中小银行的代表,城商行同样面临着新的抉择,需要在创新与转型中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城商行发展现状与特点市场份额稳步增长经过19年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已成为我国银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城商行145家。资产规模从2004年初的1.46万亿元,增长到2014年6月末的16.77万亿元,扩张超过10倍;占全部银行业的比重,则从2004年的5.01%上升到2014年6月末的10.03%,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李国朋
全民阅读是我国重要的知识战略工程。本文提出了阅读红利的观点,将阅读红利分为社会红利、经济红利和信任红利,并分别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以阅读红利的视角研究了全民阅读推广,认为阅读方式创新可推进阅读红利的充分释放,可实现阅读红利释放与经济、社会、文化等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近年来,随着土地供需矛盾加大、用地成本上升和"土地财政"趋紧,土地管理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现行土地制度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正经受重大考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地方积极开展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积累了不少新鲜经验。这些实践表明,支撑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土地制度优势依然存在,在坚持土地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创新,完全可以释放更多土地红利。推进土地审批制度改革,保障稳增长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国朋
本文提出阅读红利理论,将阅读红利分为社会红利、经济红利、信任红利和生态红利四个方面,并分别对其进行了释放研究。同时,从阅读红利的视角研究家庭阅读及其资源共享,提高家庭参与全民阅读的积极性,建立阅读信任与传播阅读友情,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以阅读理论创新推进阅读红利释放,实现阅读红利的可持续释放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协调发展。
关键词:
阅读红利 社会红利 家庭阅读 阅读推广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大亮点,反映了党和政府从"管理国家"向"治理国家"理念的重要转变,是治理理论和治理实践的重大创新。这种创新,揭示了我国改革的路径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政府制度、现代社会制度、现代国家制度,为此首先就要导入相应的、适合各层次的现代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因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