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3)
2023(8194)
2022(6664)
2021(5897)
2020(4624)
2019(10314)
2018(9805)
2017(18619)
2016(9667)
2015(10634)
2014(10613)
2013(10590)
2012(10167)
2011(9357)
2010(9898)
2009(9489)
2008(8459)
2007(7706)
2006(7211)
2005(7063)
作者
(28047)
(23110)
(22943)
(21692)
(14745)
(11058)
(10430)
(9073)
(8860)
(8400)
(7924)
(7727)
(7463)
(7372)
(7302)
(7269)
(6741)
(6735)
(6666)
(6451)
(5991)
(5636)
(5603)
(5410)
(5400)
(5194)
(5177)
(5160)
(4732)
(4646)
学科
(46176)
经济(46133)
(28112)
(25647)
金融(25647)
管理(25060)
中国(23760)
(23313)
银行(23305)
(22791)
(21223)
企业(21223)
地方(19587)
(14042)
业经(12838)
(11841)
(11212)
中国金融(11060)
方法(10418)
农业(10295)
地方经济(9960)
(9567)
数学(8672)
数学方法(8613)
(8462)
贸易(8447)
(8122)
(7389)
技术(7356)
产业(7303)
机构
学院(135900)
大学(131922)
(60583)
经济(59216)
研究(52503)
中国(47462)
管理(47192)
理学(38398)
理学院(37916)
管理学(37410)
管理学院(37153)
(29699)
(29361)
科学(29125)
(26723)
中心(25712)
研究所(23639)
(22610)
(22588)
财经(22178)
(20345)
(19990)
银行(19592)
北京(19589)
(19383)
(19322)
经济学(19209)
师范(19135)
(18846)
(18450)
基金
项目(81527)
研究(64307)
科学(64207)
基金(56611)
(48197)
国家(47684)
社会(41173)
科学基金(40707)
社会科(39205)
社会科学(39200)
(33833)
基金项目(29016)
教育(28093)
(27371)
编号(26652)
(25041)
自然(23066)
资助(22960)
自然科(22513)
自然科学(22511)
成果(22303)
自然科学基金(22091)
发展(20884)
(20518)
课题(19858)
重点(18793)
(17851)
(17065)
国家社会(16956)
(16813)
期刊
(76621)
经济(76621)
研究(48828)
中国(36367)
(33217)
金融(33217)
(22951)
(21914)
管理(19794)
教育(17984)
学报(17247)
科学(17027)
农业(14958)
业经(13714)
大学(13617)
学学(12683)
经济研究(12323)
技术(12081)
财经(11225)
(9688)
问题(9453)
国际(7759)
(7737)
(7673)
世界(7213)
(7104)
商业(6983)
理论(6925)
(6846)
论坛(6846)
共检索到239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云侯雄  
国家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战略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据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27%;全国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为6.10万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17.8%,较年初增长8.24%。但是,普惠金融的发展仍存在短板。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对民营小微企业、三农三牧等客户的金融服务一直较弱,作为服务当地实体经济的金融主力,城商行亟须建立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解决这些社会痛点问题。通过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度、可得性和满意度,使普惠金融客户能够及时获得价格合理、操作便捷、使用安全的金融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振明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分布式记账、电子商务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金融科技能有效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助力普惠金融。金融科技在江西省有近四千万客户和千亿级市场,为当地城商行由无序竞争向特色化经营转型,提供了可行的方向和契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敏  
普惠型金融在促进就业、增加内需以及减少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上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应该走在普惠型金融的前列普惠型金融(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又译为"包容型金融",指的是一个能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由于大中型企业和富裕人群已经拥有了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范诗洋  王立清  
2018年6月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环境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房地产市场新监管政策的出台、棚户区改造政策收紧、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迅速贬值,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货币政策由去杠杆到稳杠杆的转变等,这些新政策、新情况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直接反映了我国货币政策发生的一些新变化。新时期金融市场环境对我国金融市场运行和城商行发展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吉光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价走势也是一个行业、一家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集中写照。2013年的国内A股市场低迷依旧,银行股股价总体呈现下行态势,城商行也不例外。这不仅是投资者对城商行发展前景缺乏信心的反映,也与当前城商行逐步放缓的发展态势相吻合。多种迹象显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受内外因素影响,城商行的发展出现转折,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逐步显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以龙  
新型城镇化将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充当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产生旺盛的金融需求。城商行经过十多年的迅猛发展,与中国经济一样面临着发展瓶颈和转型压力,如何从城市金融向城镇金融延伸,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机遇,这是个新的研究课题。
[期刊] 征信  [作者] 申学清  贺根庆  
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对城商行的影响以及城商行面临的转型挑战,提出城商行转型的方向和目标,依托管理模式、业务发展、经营渠道、业务流程、风险管理等方面对城商行的转型发展策略进行研究。认为新形势下城商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筑牢根基,加快综合化经营步伐,借助互联网弥补自身不足,重视创新,加强同业合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泉  
自我国2013年将"发展普惠金融"列入"十三五"计划后,政府一直陆续出台各种优惠扶持政策,大力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简单阐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某农村商业银行近几年来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数据,揭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持续推动农村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工作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于之倩  徐璜楠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最薄弱的环节,如何完美融合农村金融与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江西省为研究区域,以江西省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利用变异系数法、欧式距离法建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绩效评估体系,讨论江西省农村普惠金融未来发展的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林  温涛  
本文首先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说,然后利用2011-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均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主要表现为“高-高”和“低-低”两种集聚模式;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本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015年开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以后该促进作用更加强烈。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试点区与非试点区、数字普惠金融高水平区和低水平区存在显著差异。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提高支付便利性和缓解流动性约束两种途径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产生作用,其中,缓解流动性约束机制在所有区域均成立,而提高支付便利性机制仅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和数字普惠金融高水平区成立。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庆跃  范修霖  
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使得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面临从"引进来"向"走出去",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重构的转变,这对中小银行特别是资产规模和经营特色均不占优势的城商行提出了巨大挑战,同时也提供了重大机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龙  
结合浙江农信的实践经验,发展普惠金融应当遵循这样的逻辑:足额、便捷、便宜,以及以服务为先、风险为基、盈利可靠当前,经济社会对金融的需求非常旺盛,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也很强,但金融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金融风险防控上,宏观层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微观层面,一些金融机构追求赚快钱、赚省力的钱,导致了风险的积聚。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浙江农信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发展普惠金融应当有两种逻辑:一是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山东银监局课题组  
近年来,在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有力推动下,山东省普惠金融总体发展势头较好,机构体系不断丰富,产品服务稳步提升,但在普惠金融发展的广度、深度、高度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正向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和新旧动能转换"强弱项"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金融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燕云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不仅丰富了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而且让更多的参与者有机会分享社会金融资源。普惠金融则是联合国2005年正式提出旨在建立有效的、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从狭义角度讲,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立春  
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障碍一是利润的私利性与普惠金融的公利性存在冲突。银行作为金融企业,赚取利润是其首要任务。开展普惠金融,不仅要做到降低利率水平,缩减利润空间,而且意味着信贷风险更加突出。基于此,银行机构在开展普惠金融工作时会打"折扣"。表现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