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5)
2023(10626)
2022(8564)
2021(7862)
2020(6198)
2019(14221)
2018(13961)
2017(26618)
2016(14040)
2015(15842)
2014(15577)
2013(15541)
2012(14912)
2011(13547)
2010(13668)
2009(12334)
2008(12002)
2007(10675)
2006(9757)
2005(9070)
作者
(40678)
(33999)
(33846)
(31989)
(21606)
(16356)
(15440)
(13164)
(13142)
(12263)
(11613)
(11455)
(11036)
(10811)
(10491)
(10380)
(10007)
(9884)
(9883)
(9617)
(8650)
(8327)
(8298)
(7885)
(7733)
(7589)
(7570)
(7475)
(6843)
(6663)
学科
(69218)
经济(69165)
(34267)
管理(33715)
地方(26477)
(24393)
企业(24393)
中国(21741)
(21566)
业经(18400)
方法(18252)
数学(15329)
数学方法(15200)
农业(14866)
地方经济(14259)
产业(12897)
(12031)
环境(11901)
(11879)
(11556)
贸易(11541)
(11503)
(11002)
(10764)
金融(10762)
技术(10755)
(10446)
银行(10436)
(10228)
(10192)
机构
学院(198153)
大学(193137)
(84246)
经济(82448)
研究(75885)
管理(71607)
理学(59847)
理学院(59035)
管理学(58104)
管理学院(57711)
中国(57373)
科学(45657)
(45184)
(38260)
(36014)
研究所(34458)
中心(34361)
(33952)
(32296)
(29716)
北京(29670)
师范(29480)
业大(28713)
(28279)
财经(27579)
(26517)
农业(25948)
经济学(25032)
(24748)
(24072)
基金
项目(129968)
科学(101974)
研究(99400)
基金(90053)
(78044)
国家(77290)
科学基金(65740)
社会(62855)
社会科(59555)
社会科学(59541)
(53009)
基金项目(48217)
(44188)
教育(43370)
编号(41262)
自然(39754)
自然科(38659)
自然科学(38649)
自然科学基金(37910)
(36198)
资助(35117)
成果(32707)
课题(30094)
重点(29867)
发展(29759)
(29278)
(27583)
(27119)
创新(25764)
国家社会(25494)
期刊
(107239)
经济(107239)
研究(64337)
中国(47503)
(32962)
科学(28070)
管理(27485)
学报(27094)
(25788)
教育(24738)
农业(22684)
(21345)
金融(21345)
大学(20878)
业经(20361)
学学(19265)
技术(18343)
经济研究(16480)
问题(14549)
财经(12886)
(12173)
资源(11967)
(11426)
(10866)
(10321)
现代(10247)
科技(10014)
商业(9963)
技术经济(9871)
(9790)
共检索到321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唐鑫  
在城区老工业区发展转型过程中,主导产业选择是关键,既要遵循一般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又要结合本地特点采用符合实际发展要求的方法。北京市石景山区在全国城区老工业区中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对其主导产业选择在采用产业贡献率和区位商进行定量分析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既坚持相关基准,又进行辩证思考,强调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与产业贡献率相统一、区内产业发展与区外产业协同相统一、工业遗产继承与产业发展创新相统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霞  陆方兰  王连生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阶段,北京也已步入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后工业化发展时期,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首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石景山区以首钢涉钢产业搬迁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全面进入由传统工业向绿色生态转型的关键期。土地作为重要的载体资源,是产业集聚与生态建设的关键融合点,如何管好、用好土地资源对推动石景山区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叶向红  
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区域教育的有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北京市石景山区通过将三者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性成就。同时,针对实践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进一步增进政策理解和法律保障,完善家庭、学校、社区合作体系,整体开发社区资源,发挥基层组织的自主性,激发三方合作的内在动力,转变政府在合作中的角色和定位的改进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松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发展多种养老方式变得刻不容缓,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则是其中之一。文章试图通过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理论探析,并且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北京市石景山区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可行性做出判断。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班建武  曾妮  蒋佳  丁魏  
关怀是教育中的基本关系,深刻影响着学校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1)教师没有能够很好地识别学生的需要。教师看重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而学生更期待的是教师的尊重和公正对待。(2)教师发出的关怀行为没有得到学生的有效认可与回应。在关怀的尊重、理解和爱这三个层面上,学生的评价均低于教师的自我评价。(3)教师的关怀效果不佳。学生很少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教师没有成为学生倾诉心里话的对象。应该提高教师对学生真正需要的识别能力;提高教师的关怀能力,改善教师的关怀方式;营造关怀的教育氛围和民主的管理环境,为师生良好关怀关系的建立提供文化和制度上的保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国  邱士可  
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空间重构,开发区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这一时期我国城市空间重构的主要动力和重要内容。文章以北京为例,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的转型与发展、开发区发展和城市的空间重构,然后重点论述了开发区的发展对城市空间重构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4点原则性措施以促进中国城市与开发区空间的整合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同升  
文章根据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理论和地区经济结构的特点,构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地测算出了北京市的主导产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奇  张静  
本文通过在北京市门头沟山区旅游村庄的具体实践,对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农村产业的对策方法,希冀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保护利用山区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村庄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得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泓明  
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文化产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从整体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已远远先于理论,缺少理论指导成为制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选择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建议,为理论研究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具体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伟  张庆文  
北京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小城镇在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9年北京市在10个远郊区县确定了42个重点小城镇作为今后重点扶持的小城镇。新型城镇化是北京市郊区发展的方向,本文结合新型城镇化要求介绍了北京市重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北京市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重点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忠  刘英  
目前典当业尚未获得与国民经济同步的发展。这里以北京市为例做初步探索。北京市典当行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典当业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问题,需要立法部门、市场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全力配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刚  
新一轮的北京郊区城市化不仅为郊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平台和资源条件,拓展了发展空间,也使郊区产业发展面临新的竞争与挑战。新的竞争态势下郊区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构建牢固的产业基础,因应本地的资源和机遇建立相关配套产业,促进产业的集中与集聚,优化投资环境,在此基础上形成体现本地资源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和高科技农业、现代制造业及会展旅游服务产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卢薪升  杨鑫  
当今随着我国快速城镇化而来的是快速发展背后的诸多问题。伴随着全球气候的恶化,人们赖以栖居的城市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如何在城市更新中更加有效地进行城市人居生活环境的改善,基于城市小气候与人居舒适度有哪些可以进行的设计策略来指引具体设计工作?以北京石景山北辛安地区的景观规划与环境更新为例,通过对规划前期北辛安地区小气候情况的模拟,以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四种气候要素为基础,运用小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作为直观的展示小气候水平的辅助手段,以此为城市更新的指导策略,进行北辛安地区的城市更新,基于小气候模拟情况建立慢行系统,再将后期模拟与前期模拟进行对比,研究可行性的设计指导策略。从城市小气候与人居热舒适度关系的角度阐述新背景下,城市更新规划应采取的一些措施,使城市更新变得更加具有实用意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茜宇  张占录  华逸龙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都市郊区耕地保护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耕地保护缺乏经济补偿机制和动力机制出发,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分析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设立和配置完善耕地保护相关政策的路径。研究表明:1土地发展权基于公平的理念,因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而产生;2土地发展权为耕地保护提供了一个与土地用途管制相补充的经济补偿机制;3土地发展权的初始配置需依据土地利用规划,根据相关指标确定土地发展权的初始数量;4土地发展权对耕地保护的实现路径主要体现为市场交易和政府购买。基于此,政府应通过法律、规划监管的完善和耕地保护基金的设立来构建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耕地保护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