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4)
- 2023(13214)
- 2022(10742)
- 2021(9752)
- 2020(7932)
- 2019(17930)
- 2018(17193)
- 2017(33313)
- 2016(17952)
- 2015(20182)
- 2014(20196)
- 2013(20170)
- 2012(18723)
- 2011(16820)
- 2010(17303)
- 2009(16319)
- 2008(16552)
- 2007(15258)
- 2006(13994)
- 2005(13379)
- 学科
- 济(91405)
- 经济(91269)
- 业(82963)
- 企(73874)
- 企业(73874)
- 管理(67014)
- 方法(32222)
- 业经(30875)
- 农(29778)
- 中国(27155)
- 财(26091)
- 数学(23926)
- 数学方法(23780)
- 地方(22491)
- 农业(21722)
- 制(19786)
- 务(19205)
- 财务(19181)
- 财务管理(19162)
- 技术(18431)
- 企业财务(18182)
- 策(15470)
- 和(15435)
- 贸(14988)
- 贸易(14970)
- 划(14802)
- 融(14612)
- 金融(14611)
- 体(14588)
- 易(14439)
- 机构
- 学院(270957)
- 大学(263963)
- 济(121279)
- 经济(119087)
- 管理(106730)
- 研究(94108)
- 理学(89635)
- 理学院(88708)
- 管理学(87690)
- 管理学院(87162)
- 中国(76336)
- 财(57517)
- 京(56901)
- 科学(52881)
- 所(48026)
- 农(46312)
- 财经(44531)
- 江(43539)
- 中心(42465)
- 研究所(42423)
- 经(40251)
- 北京(36815)
- 业大(36791)
- 经济学(36774)
- 农业(35739)
- 州(34656)
- 院(33660)
- 经济学院(32963)
- 范(32755)
- 财经大学(32497)
- 基金
- 项目(167039)
- 科学(133710)
- 研究(125174)
- 基金(121752)
- 家(105015)
- 国家(103997)
- 科学基金(90639)
- 社会(82563)
- 社会科(78247)
- 社会科学(78231)
- 省(65916)
- 基金项目(63729)
- 自然(56379)
- 自然科(55045)
- 自然科学(55029)
- 教育(55025)
- 划(54168)
- 自然科学基金(54128)
- 编号(49835)
- 资助(49322)
- 发(41575)
- 成果(39267)
- 创(37711)
- 业(37493)
- 重点(37443)
- 部(36669)
- 课题(34936)
- 创新(34433)
- 国家社会(34353)
- 发展(34123)
- 期刊
- 济(149559)
- 经济(149559)
- 研究(86563)
- 中国(61422)
- 财(47270)
- 管理(46684)
- 农(44671)
- 科学(37557)
- 学报(34600)
- 融(31461)
- 金融(31461)
- 农业(30412)
- 大学(27595)
- 业经(26995)
- 学学(26378)
- 技术(25564)
- 教育(24391)
- 财经(23429)
- 经济研究(22666)
- 经(20333)
- 问题(19380)
- 业(18642)
- 技术经济(16453)
- 贸(14835)
- 世界(14795)
- 现代(14560)
- 商业(14064)
- 国际(13345)
- 经济管理(13266)
- 经济问题(12477)
共检索到435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本建 黄海珊
城区—开发区互动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现有的文献多关注这一互动发展模式中开发区的建立和发展对城区的影响。不同于这些文献,本文关注城区人口密度对开发区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借鉴现有的空间均衡理论和地方化劳动力市场理论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城区人口密度影响开发区企业生产率的U型假说。运用2003—2007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结果很好地证实了这一假说,即在人口密度小于8800人/平方公里时,城区与开发区发展呈现竞争关系,城区人口密度增加对开发区企业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当人口密度大于8800人/平方公里时,城区与开发区呈现协同发展关系,城区人口密度增加对开发区企业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厚的劳动力市场带来的企业与劳动力匹配和对新企业进入的影响,是城区人口密度影响开发区企业生产率的主要机制;城区与开发区的这种竞争或协同发展关系只存在于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就业人数小于100人的企业中;新企业进入开发区后需要花费3年的时间成本适应,才能获取城区的溢出效应。本文的结论表明,开发区与城区协同发展需要以一定的城区人口密度作为条件,这对于当前各地区推进城镇化和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修岩 贺小海
本文基于样本期为1999-2004年的地级面板数据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对中国地级区域市场潜能、人口密度等经济地理因素与其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级区域的市场潜能、人口密度等经济地理因素对其非农劳动生产率都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而且,无论是从绝对弹性还是标准化弹性来看,地级区域市场潜能对其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都更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星 王林辉
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单一类型交通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却普遍忽视不同类型和等级交通网络密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性作用以及劳动力流动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基于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检验不同性质交通网络密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以及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类型和等级交通网络密度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均表现出显著正向作用,其中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作用尤为突出,且同一性质交通网络体系的作用强度随等级降低呈下降趋势;异质性交通网络之间存在互补性,随着交通网络密度的增加,互补性逐渐减弱;异质性交通网络密度通过劳动力流动特别是研发人员流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在不同类型和等级交通网络中的作用差异明显,作用强度随交通网络等级的降低呈下降趋势。鉴于此,地方政府未来应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在已经开通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城市进一步提高其网络密度。与此同时,重点关注研发人员流动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制定相应的人才激励和优惠政策,提高福利待遇和科研经费,吸引研发人员流入,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或放松人才落户限制,全面解决人才户籍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勇凤 刘勇燕 徐佳宾 林自达
本文构建了企业的劳动力配置模型,并借用中国工业36个细分行业的企业数据,论证了同一产业内企业生产率变动的差异会显著地降低企业的劳动力配置效率,其影响系数为0.75,原因是企业存在劳动力调整成本。继而,采用模拟矩估计的方法估计了中国工业企业的劳动力调整成本函数,并对理论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计算所得的模拟矩和真实矩的拟合度为0.92,证实了理论模型的解释力。
关键词:
生产率 变动差异 劳动力配置 工业企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勇凤 刘勇燕 徐佳宾 林自达
本文构建了企业的劳动力配置模型,并借用中国工业36个细分行业的企业数据,论证了同一产业内企业生产率变动的差异会显著地降低企业的劳动力配置效率,其影响系数为0.75,原因是企业存在劳动力调整成本。继而,采用模拟矩估计的方法估计了中国工业企业的劳动力调整成本函数,并对理论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计算所得的模拟矩和真实矩的拟合度为0.92,证实了理论模型的解释力。
关键词:
生产率 变动差异 劳动力配置 工业企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方媛 高悦冉
劳动力市场的可获得性不仅会影响企业生产成本,而且对我国全球制造价值链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劳动力市场厚度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面板模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劳动力市场厚度的提升有助于提高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企业资金成本密集度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过多资本存量会抑制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技术外溢、地区就业规模均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产生正向影响。通过中介模型检验显示空间投入可得性和服务可得性通过减少外部劳动力市场空间,提升本地劳动力可得性进而提高企业国内出口附加值率。最后,本文基于相关研究结论提出提升劳动力市场厚度质量、吸引劳动力就业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凌云 石安其琛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教育质量、技能质量、职业素养质量、健康保障质量的多维指标体系,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得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制造业民营企业劳动力质量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民营企业劳动力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各指标间分值差异较大,其中职业素养质量和技能质量较高,健康保障质量和教育质量较低。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得出,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民营企业劳动力质量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劳动力质量指标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有明显不同。通过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可知,中小规模企业的劳动力质量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系数更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涛 王永进 李坤望
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等数据,在二元劳动力市场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了地区出口企业生产率提高对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出口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中国城镇和农村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而且也有助于劳动者子女教育投入的增长,能够促进中国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和提升。另外,其对农村劳动者正式教育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城镇劳动者,而对农村劳动者脱产职业培训的促进作用却显著小于城镇劳动者;在子女教育投入方面,对辅导班教育投入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基本教育投入。上述结论意味着,引导我国出口结构向具有生产率优势的行业转变对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长期经...
关键词:
出口企业生产率 人力资本 二元劳动力市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天山 袁功林 武可栋
文章考虑数字化转型与劳动力技能结构互动现象,基于互补理论构建了劳动力技能结构促进数字化转型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微观机制。同时,基于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等技能劳动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互补效应,能够显著促进数字化转型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大规模企业、年轻企业和中西部地区高等技能劳动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互补效应更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小钢 梁权熙 王善骝
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率,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互补理论阐释人力资本结构提升ICT生产率效应的微观机制:高技能劳动力能有效匹配ICT应用带来的生产方式与组织结构变革,而长期雇员则提升了企业对ICT应用导致的生产柔性与分工深化的适应能力,强化ICT生产率效应。进一步地,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统计的中国120个城市共11999家企业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考察ICT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从人力资本结构角度验证中国企业突破"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可行路径。实证研究发现,高技能员工和长期雇佣员工均与ICT形成互补效应,能够显著提升ICT的生产率效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并经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还发现,互补效应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程序化任务密度更强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呈现显著增强的特征,并且规模越大的企业互补效应越强。本文的研究表明,加强人力资本建设是企业能否更好地依托新兴信息技术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文研究结论为当前中国进一步优化智能制造转型路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增长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敏 黄玖立
本文借助企业要素密度异质性模型,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的相对要素密度能否构成企业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地区层面的比较优势能够传导给企业形成企业的比较优势。具体地,对于处在不同的地区-产业组但具有相同的相对要素密度的两个企业,处在要素丰裕地区-要素密集型产业组中的企业具有更高的销售产值,即具有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庆丰 王瀚佑 李东旭
互联网贷款能够有效缓解中低收入劳动者的融资约束,进而对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负面冲击。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地级市层面数据,探究了互联网贷款发展对域内企业劳动生产率及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预期的金融科技提升企业效率不同,地区互联网贷款的普及降低了域内企业劳动生产率,且该效应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本水平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城市层面上,该效应在居民融资约束强、消费预算约束强、劳动力供给紧张、人力资本水平低的三线及以下城市更加显著。互联网贷款缓解了摩擦性失业者的消费预算约束,提升了劳动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导致企业低技能员工流动性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劳动力生产率的下降倒逼企业增加研发与投资,促使其由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本文从劳动力流动性的视角探究了金融科技如何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理解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及其带来的潜在冲击提供了有益的思考与补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勇
地区间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本文将集聚密度视为旅游产业外部性的重要来源,利用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及相关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旅游产业聚集密度对不同类型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结合组织生态学等理论对产业聚集理论及相关观点进行了拓展研究。研究发现,旅游产业集聚密度是影响星级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旅游企业发展过程中"凡登效应(Verdoorn Effect)"的存在。不过,本文计量结果也显示,各类型旅游企业单位劳动力资本配置是影响其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关键要素,而整体旅游企业单位劳动力资本配置却对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点)等类型旅游企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顾佳峰,江若玫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nd measure the construct of competitive density, and we fi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s in China is non monotonic competitive density dependence by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Further explorative discussion fi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s in China is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average scale of firms and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regional economy and regional technology condition.
关键词:
密度依赖 竞争密度 弹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申 杨红彦
本文系统地分析在经济开放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对中国工业部门1999-2009年间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了经济开放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影响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两种渠道。此外运用3sls和2sls方法从地区和行业两个层面估计劳动力市场灵活性、FDI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对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对内资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技术外溢促进了地区劳动生产率;FDI具有较为显著的提高我国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效应;地区数据和行业数据估计都证实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可通过FDI间接作用和本身的直接作用促进内资企业的劳...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FDI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