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6)
2023(15155)
2022(13366)
2021(12501)
2020(10656)
2019(24774)
2018(24863)
2017(48271)
2016(26583)
2015(30312)
2014(30759)
2013(30639)
2012(28402)
2011(25511)
2010(25661)
2009(23925)
2008(23801)
2007(21207)
2006(18354)
2005(16201)
作者
(77924)
(65012)
(64593)
(61701)
(41325)
(31255)
(29641)
(25611)
(24500)
(23248)
(22165)
(21785)
(20510)
(20473)
(20065)
(20021)
(20013)
(19271)
(18609)
(18597)
(16216)
(16042)
(15749)
(14739)
(14711)
(14621)
(14455)
(14381)
(13109)
(12950)
学科
(108882)
经济(108744)
管理(77315)
(74611)
(61524)
企业(61524)
方法(52135)
数学(45273)
数学方法(44786)
(32771)
(29764)
中国(27650)
业经(24886)
(24311)
地方(22923)
农业(21890)
(20210)
(19990)
贸易(19980)
(19368)
(18720)
财务(18644)
财务管理(18599)
理论(17757)
企业财务(17416)
(17130)
(16482)
银行(16427)
环境(15976)
技术(15653)
机构
大学(384851)
学院(382967)
管理(152159)
(150103)
经济(146590)
理学(131686)
理学院(130237)
管理学(128019)
管理学院(127335)
研究(124560)
中国(92954)
(81398)
科学(78738)
(70083)
(64926)
(63177)
业大(58946)
中心(58179)
(57590)
研究所(57534)
财经(56103)
(51287)
北京(51283)
农业(50863)
师范(50823)
(50663)
(46492)
经济学(44726)
(44672)
财经大学(41529)
基金
项目(258411)
科学(201361)
研究(189494)
基金(185548)
(160820)
国家(159432)
科学基金(136165)
社会(117401)
社会科(111010)
社会科学(110980)
(101676)
基金项目(99173)
自然(88646)
教育(87283)
自然科(86513)
自然科学(86489)
(85225)
自然科学基金(84913)
编号(79029)
资助(76648)
成果(64769)
重点(57470)
(57182)
(54740)
课题(53746)
(53017)
科研(49674)
创新(49379)
教育部(48867)
大学(48328)
期刊
(165471)
经济(165471)
研究(111113)
中国(69443)
学报(61898)
(60013)
科学(55735)
(54837)
管理(52021)
大学(46308)
学学(43322)
教育(42572)
农业(40910)
技术(32724)
(32093)
金融(32093)
业经(28608)
财经(26784)
经济研究(25271)
(22750)
问题(22259)
图书(21745)
(20310)
技术经济(19297)
(19104)
理论(19098)
科技(17704)
实践(17672)
(17672)
商业(17533)
共检索到553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克明  卢同庆  王远伟  
当前城乡高考弃考现象日益普遍,城市弃考高中生往往选择留学,农村弃考高中生则选择打工。从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看,城乡高考弃考行为是两者分别基于弃考留学和弃考打工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理性选择,两者具有明显的同异之处。城乡高考弃考现象反映了国内高等教育收益率下降,这将加剧高校生源危机和阶层固化。应对高考弃考现象需要提高高等教育收益率、积极适应教育全球化潮流和加强对农村弃考高中生的培训与继续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宏  
为探索城乡考生在高考中表现的差异性,抽取自2006年以来的历年高考数据,从知识、能力、认知等方面进行城乡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城市考生在知识、能力、认知方面均优于农村考生,高考的城市化倾向明显。建议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态,完善和规范高考命题,调整高考科目设置,关注新课改后城乡考生成绩差距扩大的趋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世健  
高考移民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争论此起彼伏。从体制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和升学率的差异、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基础教育阶段的差异与户籍政策上的漏洞等是导致高考移民现象的重要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向定峰  
从我国城乡教育收益率数据比较来看,农村教育收益率比城市更高。本文建立模型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进行实证分析,得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总收益。城乡教育统筹需要改革体制,建立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长效机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高晓文  
本文透过"国考热"现象,分析其产生的深层原因与制度背景。笔者在引入波兰尼"再分配经济"的概念后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1)再分配社会中政治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序列是什么样的?(2)再分配社会中教育投资在政治资本的转化过程中具有什么样的信号作用?研究表明,青年人热衷于向体制内的回流与我国当前劳动力市场中的资本收益序列相关,而这一收益序列结构又是在我国长期实行的经济再分配机制内形成的。显然,只有揭示出这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才能对教育投资、职业流动与政治资本的形成进行一种系统连贯的说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峻  张应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谷强平  周静  杜吉到  
"中、美两国都是大豆生产大国,但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在整合大豆生产成本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文章分别从可变成本、不变成本视角和生产成本具体构成视角对中美大豆生产成本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两国大豆收益上的差异,指出中国应采取加强大豆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适当发展规模化生产、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完善税费改革等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木洲  曾思鑫  
高考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石,不同利益群体对高考公平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既是影响高考改革进程的重要因素,也是评判高考改革成效的关键指标。基于教育机会均等理论构建高考公平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通过对六类高考利益群体12万数据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六类群体对于新高考改革整体认同度和满意度较高;不同性别、职称、学历、职业的群体对新高考改革认知具有明显差异;高中生、高中教师、家长三类群体中,过程公平对结果公平的影响系数较低;高中生、高中教师、家长三类群体中,改革认知是影响起点公平的最主要因素,选科依据、能力动机、考试内容是影响过程公平的主要因素,满意度是影响结果公平的最主要因素。新高考改革深化期,应重视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构建科学长效的选科机制,推动考试内容改革适应学生能力发展新需要;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构建家校育人共同体;推动高考利益群体广泛参与,切实保障“参与性平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高考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在现象和本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高考竞争日趋激烈、高考科目多与考生负担重、追求高考升学率等问题,本质和根源并不在高考,高考只是使一些问题突显出来而已。高考并非万恶之源,而是各种教育及社会矛盾的集合点。没有高考,这些矛盾和问题多数还照样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透过现象看本质,高考制度虽有不少局限,也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它能公正客观地选拔人才,对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而言还是利大于弊。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郎宇  王桂霞  吴清秀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之一,研究大豆的成本收益,是提高大豆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大豆振兴计划、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要求。从东北地区大豆生产概况出发,在整合生产成本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大豆、玉米和水稻的生产成本构成及收益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并据此提出加大大豆科研投入力度、培育新品种、扩大种植面积、构建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错位竞争、相互补充的新格局、完善相关补贴政策、建设生产基地等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兵  万世英  程进晗  
文章针对供应商为及时收回货款,提供给零售商现金折扣的情况,基于传统EOQ模型,引入财务管理上有关"放弃现金折扣成本"和贷款利率、短期投资收益率之间的判断依据,研究了不同情况下,零售商可能的订货策略,为零售商确定订货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窦卫霖  魏明  
通过对十多年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中美两国高考报道的比较研究发现,这两份报纸对高考的公平性都非常关注,发表相关报道近90篇。但两国对高考公平的关注点具有明显差异。美国的关注点集中在考试内容、残疾人、少数族裔、男女性别和不同家庭背景等几方面,重点是高考与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中国的关注点集中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试资格、地区差异、高考录取名额分配和考试作弊等几方面,重点是高考与教育机会的公平。在对高考改革的期待上,两国却有着高度的一致,都倾向于降低高考分数在录取中的权重。研究结果既显示了由于两国不同背景、不同发展水平对教育公平关注重点的不同,也显示了对高考改革的国际共同关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二华  黎倩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劳动力供给开始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初步预计将于2017年正式推出延迟退休的方案,民众对此政策的推行多有排斥,反对意见层出不穷,而延迟退休究竟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影响却不甚清晰。为此,本文将基于企业的视角,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探讨延迟退休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成本、非经济成本以及各项收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企业正确应对延迟退休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轶  熊文  赖德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鼓励和吸引农民返乡就业创业。吸引返乡就业创业,他们的教育收益与收入如何,与未失地居民比较,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如何解释和化解差异。对此,采用2008年与2015年北京地区两次大规模调查数据,通过建立明瑟方程、Oaxaca-Blinder分解和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研究发现:征地初期,失地农民教育收益率明显高于未失地农民,随着征地时间推移和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他们的教育收益率普遍下降并趋同;2008年,失地农民工资收入与未失地农民相当,低于城镇居民,到了2015年,失地农民工资收入低于未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差距明显,造成失地农民与未失地农民收入差距的核心要素是求职途径,与城镇居民差异的是受教育年限、工作年限、政治背景及行业类型;失地农民、未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对其收入的影响显著,不过,求职途径对失地农民、未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异的影响随着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高而减弱。建议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形成返乡就业的拉力,完善劳动力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