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31)
2023(16994)
2022(14438)
2021(13300)
2020(11140)
2019(25360)
2018(24732)
2017(47386)
2016(25800)
2015(28441)
2014(28270)
2013(28039)
2012(25875)
2011(23319)
2010(23268)
2009(21478)
2008(20240)
2007(17597)
2006(15369)
2005(13317)
作者
(76854)
(63978)
(63662)
(60426)
(40672)
(30919)
(28690)
(24986)
(24483)
(22773)
(21773)
(21772)
(20366)
(20116)
(19950)
(19903)
(19358)
(18952)
(18359)
(18294)
(16080)
(15661)
(15659)
(14662)
(14481)
(14358)
(14127)
(14017)
(12963)
(12839)
学科
(98777)
经济(98653)
(71426)
管理(70895)
(58087)
企业(58087)
方法(46354)
数学(40486)
数学方法(40019)
中国(30705)
(30056)
(29826)
(28185)
金融(28183)
(26592)
银行(26515)
(25527)
(24028)
业经(23643)
地方(21478)
农业(21019)
(20754)
(18436)
贸易(18423)
(18143)
财务(18077)
财务管理(18049)
(17913)
企业财务(17266)
理论(16723)
机构
大学(367049)
学院(364753)
(142295)
管理(140485)
经济(139244)
研究(125025)
理学(122946)
理学院(121515)
管理学(119156)
管理学院(118529)
中国(95625)
科学(81312)
(77245)
(69663)
(65655)
(64074)
业大(60581)
研究所(59334)
中心(57373)
农业(55077)
财经(53443)
(51644)
(48758)
北京(48132)
(47534)
师范(46923)
(44795)
经济学(43898)
(42442)
财经大学(40161)
基金
项目(259134)
科学(202085)
基金(188659)
研究(181471)
(168090)
国家(166714)
科学基金(141193)
社会(114744)
社会科(108770)
社会科学(108741)
(101187)
基金项目(100585)
自然(94271)
自然科(92110)
自然科学(92078)
自然科学基金(90427)
(86090)
教育(82339)
资助(77650)
编号(71738)
重点(58598)
成果(57541)
(56263)
(54902)
(53931)
科研(50495)
创新(50396)
课题(49582)
计划(49331)
国家社会(47607)
期刊
(147531)
经济(147531)
研究(102993)
学报(69078)
中国(65230)
(63996)
科学(60039)
大学(50805)
学学(48532)
(48440)
管理(47801)
农业(43325)
(42023)
金融(42023)
教育(34774)
技术(27020)
财经(25866)
业经(24648)
经济研究(24353)
(22033)
(21323)
(19668)
问题(19379)
业大(18842)
科技(18546)
理论(17425)
图书(16611)
技术经济(16188)
实践(15938)
(15938)
共检索到519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海峰  邱茂宏  
本文在描述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如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实证研究,模型将金融非均衡性发展分为金融规模非均衡和金融效率非均衡两个指标,并以财政支农支出和城镇化率为控制变量,以泰尔指数作为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变量。VAR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一种长期均衡的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志仁  黎翠梅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81~2005年间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城乡消费差距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实际消费差距具有正向影响,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中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这为我国通过信贷政策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四华  陈运财  
为研究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F D)与居民消费差距水平(RC)的相关关系及相互影响程度,该文首先从城乡贷款占有量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消费差距的时间序列图来反映F D和R C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利用计量经济学数学模型对两者的相关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F D和R C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当前解决或者有效应对我国金融非均衡性发展问题的重要着力点,有利于为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找到一个有力又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敏  张小林  
本文利用金融包容指数和泰尔指数分别测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运用VAR模型、协整和格兰杰检验对中国1985~2012年普惠制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惠制金融发展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普惠制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作用效果不明显;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普惠制金融发展会影响居民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会对普惠制金融的发展产生影响。鉴于此,必须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明晰金融机构市场定位,健全与完善普惠制金融功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怡  陶文清  王亚飞  
将数字普惠金融、农村人力资本、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同时纳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框架,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评估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农村人力资本的调节效应、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有助于抑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农村健康类人力资本、教育培训类人力资本、迁移类人力资本不仅本身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收敛作用,而且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伴随着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变化。1978—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1985—199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逐年扩大,并且具有持续扩大之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在准确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程度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其变化的原因和后果,并判定在现有经济发展阶段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克强  张忠杰  
本文构建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基于我国1997—2010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省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正空间效应。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人力资本、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直接效应为正;农业税取消政策、外商直接投资度、财政支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直接效应为负;各影响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间接效应作用机理不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冬吾  
改革开放后,金融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乡居民在收入方面呈现很大的差距。金融的非均衡发展拉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目前社会和专家学者一直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且具有较大的争议性。文章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为基础,分析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对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带来影响的原因,并从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两方面研究和探索缩小收入差距的策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瑞增  王雄  邹玲  岳意定  
基于中国1991-2015年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考量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差异以及城乡财政支持差异、非农产业结构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城乡金融规模差异是直接引起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的格兰杰原因;城乡之间在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方面存在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有拉大的作用;短期内城乡金融结构差异作用明显,长期内金融效率差异作用较大,而金融规模差异、财政支持差异在长期和短期内都起作用,非农产业结构水平在长期内对城乡居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秦晓娟  
针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高位徘徊、消费结构二元并行格局的研究要突破收入数量视角,从收入性质视角予以深刻剖析。基于经典消费理论核心思想,引申出收入的暂时性、流动性、相对性、可预期性和跨期支配性等性质,并采用1991—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收入性质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收入量既定的条件下,收入性质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显著;农村居民持久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向上流动幅度大于城镇居民,才能使城乡消费差距缩小;农村居民对正向不确定收入的消费倾向于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晋铭铭   张盼   曹芳萍  
文章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2011—2020年我国省级数据,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经过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三条渠道缩小消费差距,即提高支付便利性、拓宽融资渠道、降低预防性储蓄需求;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间接影响消费差距;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改善效应存在区域与消费品类别异质性,即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效果更好,对城乡居民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差距改善效果更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测算了包括非货币收入在内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与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表明1985年以后收入差距程度扩大,并有继续扩大趋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根本原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 ̄①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更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配置机制和城乡各自内部的收入分配制度。伴随着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在获得迅速提高的同时,差距也在不断变化。1978—1...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华炜  刘龙君  
学界研究成果表明:政府投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但研究结论却往往相背。为揭示政府投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真实关联,文章选取1980~2013年国家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政府投资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城乡居民人均政府投资差距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它表明,由于政府投资的城市化偏向,政府投资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基于此提出改进政府投资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