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3)
2023(8682)
2022(7237)
2021(6543)
2020(5599)
2019(13035)
2018(12404)
2017(24312)
2016(12980)
2015(14767)
2014(14921)
2013(15037)
2012(14140)
2011(12889)
2010(13182)
2009(12881)
2008(12146)
2007(11150)
2006(9677)
2005(8778)
作者
(38127)
(31930)
(31869)
(30463)
(20119)
(15323)
(14764)
(12402)
(12035)
(11318)
(10759)
(10736)
(10195)
(10066)
(9956)
(9810)
(9794)
(9306)
(9233)
(9213)
(7894)
(7830)
(7812)
(7416)
(7299)
(7236)
(7098)
(6988)
(6579)
(6378)
学科
(58964)
经济(58914)
(39398)
管理(35584)
(31281)
企业(31281)
方法(27537)
(26890)
金融(26888)
数学(24917)
数学方法(24755)
(24279)
银行(24259)
(23473)
中国(22160)
(20306)
(19180)
地方(14505)
业经(14396)
(14300)
农业(14294)
(12756)
财务(12733)
财务管理(12707)
企业财务(12166)
中国金融(11199)
(10863)
贸易(10854)
(10567)
(10401)
机构
学院(191791)
大学(190888)
(83768)
经济(81988)
管理(71983)
研究(62938)
理学(61603)
理学院(60968)
管理学(60017)
管理学院(59670)
中国(55282)
(40313)
(38928)
科学(36841)
(34199)
财经(32058)
中心(32003)
(31868)
(28948)
(28879)
研究所(28878)
业大(27825)
经济学(27726)
农业(26744)
经济学院(25388)
北京(24441)
财经大学(23835)
(23655)
(23593)
师范(23359)
基金
项目(123032)
科学(96104)
研究(91264)
基金(88993)
(76198)
国家(75520)
科学基金(64400)
社会(58807)
社会科(55773)
社会科学(55755)
(48827)
基金项目(47287)
教育(41341)
(40200)
自然(39536)
自然科(38601)
自然科学(38589)
自然科学基金(37921)
编号(37644)
资助(36683)
成果(30947)
重点(27804)
(27575)
(27554)
(25935)
课题(25587)
国家社会(24354)
创新(24182)
(23910)
科研(23873)
期刊
(90067)
经济(90067)
研究(56095)
中国(35629)
(34972)
金融(34972)
(33266)
(32505)
学报(29229)
科学(26257)
管理(22776)
大学(22244)
农业(21391)
学学(21218)
财经(16568)
业经(15344)
教育(15312)
技术(15239)
经济研究(14583)
(14113)
问题(12253)
理论(10569)
(10418)
技术经济(9934)
(9680)
实践(9556)
(9556)
(9454)
统计(9400)
商业(9184)
共检索到286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刚  
城乡正规金融资本错配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政府干预金融资源配置、金融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以及农户政治经济弱势。首先,政府干预金融资源配置。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特殊的国际环境及国情所采取"重工业优先"、"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农村资金通过"剪刀差"、"信贷资金乡城转移"等形式流向城市。改革开放之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方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之一就是城乡融合发展,而实现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关键。长期以来金融资本从乡到城的单向流动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虽然,农村金融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金融资本的城乡流动仍以乡→城为主要特征,竞争性、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远未形成。目前,金融资本的城乡融合主要体现在因支付和储蓄方式改变而实现的地理空间融合。未来,城乡金融资本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应深化金融创新,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农村居民金融普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普惠以及实现金融知识和信息普惠;另一方面,应通过多途径合作实现城乡金融共享以提升金融效率和公平,包括城乡金融平台共享、金融产品共享、金融信息共享、同业间和非同业间的客户共享以及农村集体成员金融资源内部共享。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孔凡保  
本文介绍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现有理论,分析了中国出现产业资本参股和控股金融资本的具体原因,利用GeorgeA.Akerlof的“掠夺”模型揭示了其可能对金融体系构成的威胁,并针对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伍华林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产融结合)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非常普遍而且极为重要的经济现象,应利用有效条件进行产融结合。本文借鉴了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经验,从产融结合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产融结合的条件。指出产融结合的条件来源于产融结合主体的各个方面,主要是由法律政策、市场机制、资本结构和经营管理等所决定的,产融结合的有效条件是这些方面的有机整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鑫  巩云华  
本文基于北京中关村科技企业收入、负债性融资和股权性融资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负债性融资对科技产出的促进作用更强,并且负债性融资与股权性融资具有互补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济生  罗海波  
运用直接法并使用最新数据估算1985-2006年间流出流入中国的金融资本规模结果显示:中国金融资本双向流动特征非常明显;但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使隐性资本流出规模大幅下降,而通过其它渠道流入的资本,即热钱数量则迅速增加。计量分析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资本流出都对资本流入产生正向影响,反映了部分流出资本又重新回流到中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莉娟  
马克思、希法亭和列宁分析了金融资本的产生和发展。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高利贷等生息资本,再到货币资本的独立运营,最后到垄断性的金融资本,资本形态在不断地发展、变动着。商业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是资本历史形态的更迭,其动因既是生产力的提高和信用的扩展,同时也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金融资本代表着资本发展的最抽象和最高级的形态,它的崛起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推到了更高的层次,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从实物经济向虚拟经济过渡的基本趋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樊鹏英   王彦真  
文章基于2013—2021年沪深A股实体上市企业财务数据,深入分析金融资本错配、利率市场化与企业资本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与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间显著正相关,即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下企业资本结构调整明显加速;金融资本错配与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间显著负相关,即存在金融资本错配的企业中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显著降低;金融资本错配显著增强利率市场化与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间的正相关程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郝继伦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理论分析与中国发展●郝继伦一、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发展:现代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以巨型化、集团化工业公司为主体的产业资本和以垄断性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业资本相互依存性日益增强,以至从外在信贷联系转向内在资本结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小华  温涛  
"城乡中国"既是理解转型中国结构形态的一个重要范式,也是中国未来一个时期的基本结构特征。本文基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序数据,运用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及方法对金融资本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金融资本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在实质上可以理解为国家与"三农"的关系,国家战略和政策取向的阶段性变动,使得城乡金融资本集聚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城乡金融非均衡集聚的政治经济逻辑下表现出了独特的阶段性非线性关系,并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1952—1966年、1967—1977年、1978—1990年、1991—2003年、2004—2016年和2017年及以后六个阶段。本文得到如下政策启示:破解中国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同步和农村金融发展不充分的困境,必须超越现有金融控制和金融扶持的行政思维以及"竞争性"的市场思维,进一步提升过去"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改革策略,培育根植于农村社区的"多元化""合作性""普惠性"金融中介。未来农村金融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手抓",需求侧重在固本强基、培育农村金融有效需求;供给侧重在金融机构体系的结构优化、责任强化、功能完善、创新推动、风险共担和内涵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贵军  杨鸿海  张率  
金融资本有效流动能够增加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社会福利。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有效流动对本地区经济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区域内金融资源禀赋不均衡、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大、金融联系程度不一致等特征,导致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变化规律很复杂。文章分别利用无条件FH模型和有条件FH模型,对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程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性不断增强。在区域金融资本流动性增强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干预的作用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贵军  杨鸿海  张率  
金融资本有效流动能够增加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社会福利。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有效流动对本地区经济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区域内金融资源禀赋不均衡、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大、金融联系程度不一致等特征,导致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变化规律很复杂。文章分别利用无条件FH模型和有条件FH模型,对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程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性不断增强。在区域金融资本流动性增强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干预的作用更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春学  梁灏  
在金融资本与实物资本相互作用的关系上 ,西方经济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 ,根据不同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对象 ,先后从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相对关系、非常信用与创新、资本边际效率与货币利率相对关系、IS———LM曲线、金融资本与实物资本相对价值、现代金融流动性与创新等角度 ,在现实意义层面逐步对金融资本与实物资本相互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 ,揭示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局部真理 ,为我们在更高层面上的理论整合和演进、创新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谈松华  
当金融资本尚未进入教育领域的时候,重点是创设条件吸引金融资本进入;当金融资本进入达到相当规模的时候,就要考虑教育领域吸纳贷款的适度规模,主要是还贷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穆玉堂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金融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已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分化,金融资本已经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成为市场经济中流动较为活跃的资本形式。然而,金融产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负债经营,因此,实现金融资本的有效流动和最大化增值、提升我国金融资本的流动绩效对于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