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94)
- 2023(17822)
- 2022(15026)
- 2021(13923)
- 2020(11453)
- 2019(26498)
- 2018(25943)
- 2017(49781)
- 2016(26665)
- 2015(29947)
- 2014(30151)
- 2013(29696)
- 2012(27846)
- 2011(25403)
- 2010(25823)
- 2009(24267)
- 2008(23448)
- 2007(21075)
- 2006(18527)
- 2005(16986)
- 学科
- 济(116975)
- 经济(116848)
- 管理(76852)
- 业(76702)
- 企(62042)
- 企业(62042)
- 方法(48611)
- 数学(41950)
- 数学方法(41392)
- 中国(37057)
- 农(35738)
- 财(31236)
- 地方(29502)
- 融(29445)
- 金融(29442)
- 银(28589)
- 银行(28550)
- 业经(27800)
- 行(27562)
- 制(24222)
- 农业(24124)
- 学(22562)
- 贸(21653)
- 贸易(21633)
- 易(20957)
- 理论(19097)
- 务(19040)
- 财务(18970)
- 财务管理(18930)
- 企业财务(18040)
- 机构
- 学院(384544)
- 大学(381612)
- 济(162279)
- 经济(158790)
- 管理(147912)
- 研究(130540)
- 理学(126365)
- 理学院(124965)
- 管理学(122830)
- 管理学院(122092)
- 中国(105139)
- 京(80117)
- 科学(77381)
- 财(77249)
- 所(65453)
- 农(63709)
- 中心(62433)
- 财经(60222)
- 江(59338)
- 研究所(58953)
- 经(54522)
- 业大(54187)
- 范(50988)
- 北京(50556)
- 师范(50477)
- 经济学(49979)
- 农业(49496)
- 州(47760)
- 院(46651)
- 经济学院(44928)
- 基金
- 项目(249181)
- 科学(197049)
- 研究(184968)
- 基金(180316)
- 家(155512)
- 国家(154160)
- 科学基金(133088)
- 社会(117777)
- 社会科(111660)
- 社会科学(111633)
- 省(98634)
- 基金项目(94434)
- 教育(85366)
- 自然(84601)
- 自然科(82650)
- 自然科学(82629)
- 划(82233)
- 自然科学基金(81148)
- 编号(76188)
- 资助(74373)
- 成果(62590)
- 发(57605)
- 重点(56230)
- 部(55262)
- 课题(52984)
- 创(52153)
- 创新(48631)
- 国家社会(48280)
- 教育部(47659)
- 科研(47475)
- 期刊
- 济(183537)
- 经济(183537)
- 研究(115425)
- 中国(79069)
- 财(60188)
- 农(60017)
- 学报(55518)
- 管理(55021)
- 科学(52791)
- 融(50066)
- 金融(50066)
- 大学(43013)
- 教育(42116)
- 学学(40556)
- 农业(40142)
- 技术(34664)
- 业经(31254)
- 财经(29914)
- 经济研究(29108)
- 经(25751)
- 问题(24032)
- 业(20429)
- 贸(19505)
- 技术经济(19252)
- 理论(18675)
- 统计(18457)
- 商业(17850)
- 版(17734)
- 图书(17442)
- 现代(17236)
共检索到588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鲁钊阳 冉光和 王建洪 孟坤
本文运用自组织理论,在剖析我国城乡金融系统自组织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乡金融发展非均等化的形成机理,认为城乡金融发展非均等化的形成是以工业化发展道路、城乡经济差异、农村金融抑制等为代表的自组织机制和以政府差异化的投资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等为代表的他组织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就破解城乡金融发展非均等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城乡金融 金融发展 自组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学信 周义华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系统学思想,该理论对于地方金融这一复杂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地方金融的自组织特征的基础上,从市场定位、法人治理结构、金融监管、风险管理等四个方面考察了地方金融的自组织序参量,得出了地方金融自组织能力缺乏的结论。最后,依据自组织理论中的熵增定律、最小熵原理、竞争协同原理、伺服定理,提出了提高地方金融自组织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洪江 夏晖
对创业金融体系进行界定,分析了创业金融体系的构成及自组织特性,建立自组织演化动力学模型,最后基于自组织理论提出创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对策。创业金融体系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融资服务对象,是包括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中小银行、担保公司、咨询公司在内的多种机构及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自组织理论的启示在于:在一定条件下,创业金融系统具有内创生、自我演化、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从而部分或者完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在趋势。为此政府不应过多干预,而应从鼓励创新、放松准入限制、扶持关键机构、改善金融环境方面促进创业金融系统的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骁 夏洪胜
本文以企业代际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并结合自组织理论,说明了企业实现代际飞跃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企业代内路径的“组织”以及代际路径的“自组织”特性,明确了企业的代际路径演进与自组织理论有很好的契合点;最后结合企业特征导入自组织理论,具体阐明了“序参量”是企业实现代际飞跃的关键,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程描述了企业系统的势函数规律和临界慢化现象,指出企业代际路径可持续发展轨迹就是一次次对称破缺所形成的自组织序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震东 韦江绿 张京祥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是从空间规划与建设角度推动城乡统筹的重要方面和技术支撑。基于在江苏省常州市开展的调查研究,试图全面了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特征与问题。通过调查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基层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财政能力直接决定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水平,进而直接影响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均等化程度;(2)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在数量均等方面已经获得较大发展,但质量的均等化程度还远远不够,质量均等应当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最终目标;(3)集中化、规模化发展建设已经成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的总体方向,但由此带来的可达性问题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静
完善城乡结合部社会保障体系,必须结合城乡结合部实际,明确社会保障责任主体,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维护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益,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并增强社会保障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俊霞 高菲 祝丹枫
文章在对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与协调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2005-2013年两者之间的发展状况与协调关系。实证结果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强烈的互动关系,且基本达到了高度协调的状态,但各省份间存在差异,且部分地区存在恶化的迹象。因此城镇化过程中应注重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制定两者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以构建其良性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树 鲁钊阳
本文运用1978~2010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以金融结构、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的城乡非均衡发展水平为衡量指标,采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三种分析方法,对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并对影响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收敛性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存在σ收敛,在控制了城乡人均生产总值差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乡经济市场化水平差异、城乡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后,中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表现出β条件收敛特征;中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存在俱乐部收敛,中部地区各省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表现出β绝对收敛特征,东部和西部地区各省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不具有β绝对收敛特征。
关键词:
金融 城乡 σ收敛 β收敛 俱乐部收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瑞增 王雄 邹玲 岳意定
基于中国1991-2015年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考量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差异以及城乡财政支持差异、非农产业结构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城乡金融规模差异是直接引起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的格兰杰原因;城乡之间在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方面存在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有拉大的作用;短期内城乡金融结构差异作用明显,长期内金融效率差异作用较大,而金融规模差异、财政支持差异在长期和短期内都起作用,非农产业结构水平在长期内对城乡居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源; 谢家智;
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研究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收敛的内在机制是二元金融结构研究的新视角。笔者在二元结构框架下,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探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内在机制,提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存在"分化—收敛"门槛效应的理论假说,并利用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金融发展存在由农村金融促进城市金融发展向城市金融带动农村金融发展演进的"门槛效应";城镇化和市场化因素对缩短城乡金融收敛过程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结论解释了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过程对于外部干预和矫正不敏感的原因,并进一步证明了金融结构演进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在关系。因此,城乡金融均衡发展有赖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而不是仅仅通过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来实现。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乡二元金融; 门槛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源 谢家智
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研究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收敛的内在机制是二元金融结构研究的新视角。笔者在二元结构框架下,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探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内在机制,提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存在"分化—收敛"门槛效应的理论假说,并利用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金融发展存在由农村金融促进城市金融发展向城市金融带动农村金融发展演进的"门槛效应";城镇化和市场化因素对缩短城乡金融收敛过程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结论解释了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过程对于外部干预和矫正不敏感的原因,并进一步证明了金融结构演进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在关系。因此,城乡金融均衡发展有赖于经济结构优...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乡二元金融 门槛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建材 谢永平
本文基于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研究发现,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遵循"集合定律",其动力来自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的竞争和协同,具体机制是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各成员通过竞争实现协同并产生序参量,序参量反过来支配和推动系统的演化发展,实现协同进化。本文对苹果移动生态系统进行了论证说明,研究成果为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企业应当参与或领导某个或某几个商业生态系统,借助系统内部成员间的协同作用,使其所拥有的资源超出其企业边界,或协同其他成员将资源集中起来,为消费者创造新的更大价值;其次,企业可以创造条件,在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艳英 李凤霞
以自组织系统理论为基础,将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从区域旅游产业系统的形成与组织结构入手,分析探讨区域旅游竞争力形成发展的要素结构,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内生核心动力机制、外生支持促进机制以及内外生因素耦合互动机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锐 鞠晓峰 刘茂长
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本文从复杂系统理论角度说明了技术创新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分析了创新过程的不稳定性、分岔、突变和随机"涨落"等演化特征和作用机理;随后结合进化经济学理论,构建了技术创新系统自组织竞争与协同演化过程的定量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和演化趋势进行分析,应用统计和数学工具软件对模型的参数变化进行函数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讨论;随后以我国通信产业发展为例进行了相关案例分析。此研究旨在通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效结合,对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机理及过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自组织理论 演化机理 演化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勇
通过计算财政自给系数、财政能力系数和人均财政收入基尼系数等指标,得出我国财政区域差距较大、地区不均等问题突出,且呈扩大趋势;地区间人均财政收支差距大于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本文在分析造成我国财政不均等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占比,规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建议。
关键词:
公共财政 财政均等化 转移支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