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56)
- 2023(17975)
- 2022(15214)
- 2021(14183)
- 2020(11625)
- 2019(26528)
- 2018(26161)
- 2017(50063)
- 2016(26916)
- 2015(30287)
- 2014(30386)
- 2013(30288)
- 2012(28052)
- 2011(25553)
- 2010(25934)
- 2009(24206)
- 2008(22726)
- 2007(20453)
- 2006(18354)
- 2005(16592)
- 学科
- 济(115448)
- 经济(115292)
- 业(80349)
- 管理(72261)
- 企(56583)
- 企业(56583)
- 农(52429)
- 方法(44294)
- 数学(38409)
- 数学方法(38018)
- 中国(37973)
- 农业(34944)
- 地方(30478)
- 财(30133)
- 业经(29494)
- 融(28842)
- 金融(28841)
- 银(27983)
- 银行(27942)
- 行(27026)
- 制(25672)
- 学(22836)
- 贸(19773)
- 贸易(19753)
- 易(19141)
- 发(18153)
- 技术(17641)
- 体(17317)
- 环境(17255)
- 理论(17057)
- 机构
- 学院(384914)
- 大学(383308)
- 济(159843)
- 经济(156358)
- 管理(150275)
- 研究(134342)
- 理学(129277)
- 理学院(127835)
- 管理学(125841)
- 管理学院(125136)
- 中国(106423)
- 京(82079)
- 科学(81198)
- 农(77308)
- 财(73510)
- 所(67666)
- 中心(62804)
- 研究所(61179)
- 业大(60763)
- 农业(59020)
- 江(57927)
- 财经(57468)
- 经(52373)
- 北京(52125)
- 范(51789)
- 师范(51337)
- 经济学(47894)
- 院(47851)
- 州(47078)
- 经济学院(43200)
- 基金
- 项目(258745)
- 科学(203505)
- 研究(192766)
- 基金(186847)
- 家(162225)
- 国家(160750)
- 科学基金(137673)
- 社会(122831)
- 社会科(116137)
- 社会科学(116110)
- 省(101438)
- 基金项目(99314)
- 自然(86744)
- 教育(86349)
- 自然科(84670)
- 自然科学(84655)
- 划(84514)
- 自然科学基金(83134)
- 编号(79753)
- 资助(75822)
- 成果(64693)
- 发(59073)
- 重点(57650)
- 部(57147)
- 课题(54656)
- 创(53494)
- 国家社会(50678)
- 创新(49873)
- 教育部(48747)
- 科研(48657)
- 期刊
- 济(184824)
- 经济(184824)
- 研究(118050)
- 中国(82298)
- 农(77832)
- 学报(60349)
- 科学(57065)
- 财(53229)
- 管理(52571)
- 农业(52415)
- 融(49221)
- 金融(49221)
- 大学(46839)
- 学学(44299)
- 教育(42348)
- 业经(34423)
- 技术(31914)
- 财经(27761)
- 经济研究(27534)
- 问题(24996)
- 业(24819)
- 经(23726)
- 版(19288)
- 理论(18739)
- 图书(18562)
- 技术经济(18459)
- 科技(18383)
- 世界(18129)
- 现代(17750)
- 经济问题(17099)
共检索到589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昱燃 张桥云 贺瑶
文章针对金融发展理论中,对“城市金融发展”的外溢性金融行为重视不够的现实,基于“城市金融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双重视角,运用200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城乡金融发展梯度差异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基准模型回归中,城市金融发展比农村金融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2)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以城市吸纳劳动力数量(Labor)作为门槛变量时存在单一门槛,当低于门槛值时,农村金融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当高于门槛值时,城市金融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以经济发展(PGDP)作为门槛变量时存在双重门槛,当低于第一门槛值时,农村金融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当高于第一门槛值低于第二门槛值时,城市金融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当高于第二门槛值时,农村金融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3)空间效应分析发现,从全国层面上看,周边地区的城市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本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分区域看,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周边地区城市金融发展均有助于提高本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为此,应推动城市金融发展并且坚持农村金融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宗义 刘灿 刘亦文
基于2003—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农村居民收入效应,同时采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下该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存在空间极化现象,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但是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进而说明农村非正规金融在缩小农村贫富差距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玉奎 周诺亚 李丕东
基于1996—2010年2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面板VAR模型,本文从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两个视角,考察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非常有限,从地区层面看,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不但能够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而且有助于缩小其收入差距;但在中部和西部地区,除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信贷支持具有扩大农民收入差距的效应外,农村金融的发展并没有对农民收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由此,西、中、东三大区域的农村金融发展所呈现的阶梯上升特征恰好对应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倒U型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志仪 赵小克 景文宏 周潮
文章根据甘肃省1978-2011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甘肃省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内甘肃农村居民收入和金融发展及经济增长显著相关,农村居民收入和人均GDP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是金融发展规模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凌 任维哲
本文就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对象选定陕西省,通过指标确定、数据收集、统计性分析、模型构建、模型分析这些环节,具体确定了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路径。通过对该路径的深入分析,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农村居民 收入水平 VAR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倩 杜江
关于农村金融与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学界目前主要有促进、抑制和无关三种观点。文章运用1995—2016年重庆实际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因果关系检验、耦合协调分析探索重庆市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1)重庆金融支农与农村居民收入的相互促进关系并未形成,而财政支农与农村居民收入呈现正相关关系,采用政府支农替代金融支农的策略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预期,符合重庆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2)重庆农业科技贡献率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和效力,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可度和应用性较差;(3)重庆还处于"经济增长战略"阶段,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不均衡的发展使得耦合协调度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增量资源成为主导发展的动力来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泽炯 王磊
本文首先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为门槛效应、减困效应、非均衡效应和涓滴效应,其中,门槛效应和非均衡效应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减困效应和涓滴效应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然后,基于我国1990~2013年的数据,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VECM模型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既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也存在短期动态关系。在长期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增加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在短期内,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均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波动的原因。最后,就深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宁
在现代社会中,金融权利的不平等会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导致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加大。在本文中,笔者对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展开研究,指出普惠金融发展通过破除金融门槛效应、弱化贫困效应弱化及涓滴效应而对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了借助普惠金融发展而减少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居民 内部收入差距 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易明
一、收入增长的制度效应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标志着完全计划经济运行体制在农村的结束。1978年作为农村传统经济体制和体制改革的“时间分水岭”,以此为界将1949年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小勇
本文利用GE指数的区域分解发现,东、中、西部地带间不平等解释了农村居民收入总体不平等的70%以上,沿海-内陆地带间不平等解释了总体不平等的50%以上。利用KZ极化指数发现,农村居民收入在极化方向上主要体现在沿海和内陆之间以及高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和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之间,而高财政分权和低财政分权在区域之间的极化程度并不明显。
关键词:
居民收入差异 极化 农村居民收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叶波 魏后凯
现有文献主要从变化趋势、形成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由于采用的时空尺度、不平等指数、样本容量、价格处理方法等不一致,不同学者所得结论不尽相同。多数学者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地区差异在持续扩大,但近年可能出现转机。农村地区差异过大,会影响农民收入、消费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并对人口流动、社会稳定等产生不利影响。今后亟需加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系统研究,在研究方法、模型构建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居民收入 地区差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天
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数字金融的各个方面构建数字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模型,并从消费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两方面展开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优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数字金融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居民的享乐型消费来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数字金融对我国中部省份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较中西部地区更强。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村居民消费 消费升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忠意 李思明
本文基于2002~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内生的金融资产配置与消费的关系及其地区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农村居民持有储蓄、投资、住房和保险对消费有促进作用,但是作用大小及显著性存在地区差异。其中,储蓄对东部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而投资对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研究还发现,假如农村居民同时配置四种金融资产,配合消费升级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消费。这表明通过丰富农村金融消费产品,改善农村消费金融市场环境,满足农村居民内生金融需求,能刺激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冲 刘媛 江培元
本文构建了产业结构、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方法,分析了成都市产业结构、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三次产业结构、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和区域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都有正向作用;从分项研究的结果来看,林业、渔业、建筑业成为阻碍成都市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主要因素;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平,来维宁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recent slow-dow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has hampered the growth of peasant's income, and that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in rural areas has been increasing, small town development as a channel of increasing rural income is showing its unique effect.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 乡镇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