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7)
- 2023(10668)
- 2022(8722)
- 2021(8187)
- 2020(6513)
- 2019(14700)
- 2018(14536)
- 2017(27012)
- 2016(15035)
- 2015(16395)
- 2014(16342)
- 2013(15866)
- 2012(14283)
- 2011(13161)
- 2010(13380)
- 2009(12696)
- 2008(12593)
- 2007(11395)
- 2006(10502)
- 2005(9496)
- 学科
- 济(63107)
- 经济(63017)
- 农(49327)
- 业(48638)
- 管理(41161)
- 农业(33125)
- 企(28045)
- 企业(28045)
- 业经(21667)
- 制(19846)
- 中国(17400)
- 财(16682)
- 方法(16659)
- 地方(14907)
- 体(14773)
- 数学(14424)
- 数学方法(14247)
- 农业经济(12580)
- 发(12352)
- 体制(11410)
- 银(10802)
- 银行(10792)
- 行(10426)
- 发展(10399)
- 展(10388)
- 融(10017)
- 金融(10013)
- 贸(9994)
- 贸易(9988)
- 学(9921)
- 机构
- 学院(208905)
- 大学(202053)
- 济(88851)
- 经济(87004)
- 管理(77381)
- 研究(73746)
- 理学(65892)
- 理学院(65204)
- 管理学(64238)
- 管理学院(63850)
- 中国(57825)
- 农(53450)
- 财(42853)
- 科学(42701)
- 京(41912)
- 农业(40148)
- 所(36802)
- 业大(35831)
- 中心(34557)
- 江(33931)
- 研究所(32723)
- 财经(32008)
- 经(28952)
- 范(27746)
- 师范(27539)
- 院(26210)
- 经济学(26192)
- 州(26076)
- 省(26005)
- 北京(25874)
- 基金
- 项目(136987)
- 科学(108140)
- 研究(106587)
- 基金(97787)
- 家(84734)
- 国家(83858)
- 科学基金(71231)
- 社会(68977)
- 社会科(64821)
- 社会科学(64807)
- 省(55587)
- 基金项目(51912)
- 教育(47544)
- 划(45171)
- 编号(45027)
- 自然(42336)
- 自然科(41200)
- 自然科学(41188)
- 自然科学基金(40423)
- 资助(37215)
- 成果(36800)
- 制(32906)
- 发(31872)
- 课题(31537)
- 农(31093)
- 重点(31054)
- 部(30731)
- 创(28914)
- 国家社会(28695)
- 性(28402)
- 期刊
- 济(112612)
- 经济(112612)
- 研究(64608)
- 农(59951)
- 中国(50813)
- 农业(40253)
- 财(32991)
- 学报(31219)
- 科学(30308)
- 管理(25703)
- 大学(25663)
- 业经(24874)
- 教育(24863)
- 融(24512)
- 金融(24512)
- 学学(24490)
- 业(18453)
- 技术(17300)
- 财经(15904)
- 问题(15837)
- 农村(15212)
- 村(15212)
- 农业经济(15126)
- 经济研究(14739)
- 经(13686)
- 版(12817)
- 世界(12033)
- 经济问题(11270)
- 社会(10592)
- 资源(10190)
共检索到330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焦少飞 陈颖
我国人地矛盾尖锐,在城市中还存在大量失业者,我国工业化水平还不足以吸收农村中的全部剩余劳动力,所以,土地私有化道路在我国是行不通的。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是两种不同的产权分析范式,结合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借鉴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合理成份,我国城乡边缘区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应该坚持和完善集体土地所有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红云
本文认为继续现行农地制度将导致农地资源的持续低效利用,并将进一步加大制度运行成本。实行将农地所有权归国家,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归农民的国家与农民混和所有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既不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背离、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同时又能在维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一改革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可行性。而建立民主的强化市场型政府是这一产权制度改革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
关键词:
农地 产权制度 强化市场型政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联兵
制度是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内生变量,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是制度经济学的两大基石。当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变迁有其特定时代背景。改革的特征是:(1)诱致性与强制性的结合;(2)意识形态的影响;(3)渐进式改革。改革的效果是:(1)稳定粮食产量,但这次产权改革给农民带来的种粮激励不太明显;(2)农业规模经营逐步发展,但受到交易费用、非农就业岗位、农民意识形态的限制;(3)农民收入提高,涉农纠纷缓解,但仍受到复杂现实条件制约;(4)产权关系变化进一步促进村域治理机制变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淑清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着主体缺位、产权残缺和农地分散经营等缺陷,但是农地承载的社会稳定、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等职能,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农地集体所有可以以村民小组为范围,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建立独立的集体经济组织。
关键词:
农地制度 集体所有制 股份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曲福田 田光明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和产权制度的激励约束等功能的缺失,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低效、农民权益受损问题较为严重。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城乡统筹要求改变城乡二元基础制度,从制度上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让城乡要素以价格信号进行流动,同时农民权益能够得到保护并分享工业化、城市化要素价值增值收益。土地资源是农村的重要资源,如何通过土地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土地制度的激励约束以及资源配置的功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护农民权益,成为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尝试从城乡统筹角度出发提出集体土...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土地产权 物权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与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不尽合理有关: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法律支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排他性,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自我激励;政府对农地产权的不当限制直接侵害了当事人的土地权益。我国征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应该是:以"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为思想指导,通过重构农地产权制度以有效约束政府征地行为,通过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以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并逐步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一体化。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征地制度 产权保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玉娟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由此衍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然而,受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缺陷的影响,农民在失地过程中权益严重受损。因此,必须改革农地产权制度,为保护失地农民权益提供有效的内部激励和外部约束。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 失地农民 权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克莎
一、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近期模式 国有企业的产权变革和公司制改组,一要解决国有产权(股权)虚置的问题,增强国有产权的约束和监督作用,阻止国有资产继续流失;二要解决政资不分从而政企不分的问题,消除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保证企业自主经营;三要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率。在已有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中,国有股股权虚置与政资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玉娟
我国农地产权的委托代理安排具有复合委托代理的性质。然而,由于农地产权制度本身的缺陷——产权残缺,致使农地委托关系严重失效。因此,要摆脱委托代理困境,构建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必须对产权制度本身及相关制度进行改革,为农地产权制度运行提供有效的内部激励和外部约束机制。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农地产权制度 产权残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多长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中国生态脆弱地区国有农地产权制度安排与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目标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反映出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现行国有农地私人承包制的局限性。经验事实表明,土地国有制并不必然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土地私有化亦非治理生态危机的良方。在生态脆弱的国有农地上,建立生态保护区并以政府“生态采购”的方式管理国有农地,同时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契约机制,将是未来国有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理性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建中 陈贵江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应是在保障和健全农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确立农户对农地的永租权。土地永租权是对承包权的扬弃,从土地产权的运作效率看,永租权比承包权更能体现出土地公有制的优越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建中 陈贵江
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中共江苏省江都县委丁建中中共江苏省扬州市委陈贵江我国农业生产经过80年代中前期的大发展以后,几经徘徊,近期增长势头仍欠力度,与农村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的势头形成强烈反差。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基本原因是:农地产权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温锐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推动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历经了政府所有制、农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等多种选择与实践。梳理学界相关研究与现实改革的共同问题:一是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研究长期为寻求万全之策而陷入"保障农权"与"防农之权"的矛盾思维;二是没能在准确认识农地改革经验教训与凝聚共识的基础上把握农地财产权创新的突破口。本文认为:推进农地制度创新,一要化解四大纠结,摒弃惧怕给农民土地财产权确权的思维;二要直面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凝聚四点创新共识;三是以"二级多元确权"为农地产权制度创新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