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7)
2023(10846)
2022(9567)
2021(9128)
2020(7540)
2019(17469)
2018(17365)
2017(33097)
2016(18197)
2015(20694)
2014(20826)
2013(20559)
2012(18995)
2011(17168)
2010(17051)
2009(15568)
2008(15284)
2007(13242)
2006(11727)
2005(10020)
作者
(53452)
(44327)
(43996)
(41727)
(28307)
(21284)
(20025)
(17539)
(16833)
(15830)
(15364)
(14746)
(13939)
(13869)
(13534)
(13410)
(13400)
(13203)
(12599)
(12478)
(10994)
(10858)
(10663)
(10067)
(9981)
(9814)
(9748)
(9707)
(8911)
(8785)
学科
(72368)
经济(72284)
管理(54356)
(50514)
(43203)
企业(43203)
方法(34018)
数学(28720)
数学方法(28281)
(21832)
中国(18483)
(18225)
业经(18054)
(17615)
地方(15279)
农业(14728)
理论(13502)
(12478)
(12223)
技术(12198)
(12029)
贸易(12021)
(11640)
(11203)
财务(11138)
财务管理(11117)
(10836)
教育(10822)
环境(10773)
企业财务(10522)
机构
大学(262423)
学院(259344)
管理(106005)
(95262)
经济(92779)
理学(92147)
理学院(91106)
管理学(89410)
管理学院(88959)
研究(84576)
中国(61223)
(56890)
科学(54855)
(42973)
(42253)
(41307)
业大(40029)
研究所(38611)
中心(38378)
(37316)
(36162)
师范(35857)
北京(35843)
财经(34727)
农业(32138)
(31449)
(31109)
(30912)
师范大学(29074)
技术(27797)
基金
项目(180325)
科学(140980)
研究(132118)
基金(129908)
(112855)
国家(111880)
科学基金(96171)
社会(80939)
社会科(76495)
社会科学(76474)
(70289)
基金项目(69751)
自然(63385)
自然科(61903)
自然科学(61889)
自然科学基金(60750)
教育(60197)
(59441)
编号(55051)
资助(53317)
成果(45067)
重点(39518)
(38958)
(37533)
课题(37135)
(37093)
创新(34395)
科研(34285)
项目编号(34171)
大学(33535)
期刊
(105957)
经济(105957)
研究(75400)
中国(48584)
学报(43157)
科学(39752)
(39165)
管理(38262)
大学(32583)
教育(31772)
(31762)
学学(30335)
农业(27771)
技术(22667)
(18099)
金融(18099)
业经(17990)
图书(17749)
财经(16114)
经济研究(15492)
理论(13762)
科技(13714)
问题(13648)
(13603)
(13254)
(13001)
实践(12899)
(12899)
技术经济(12657)
情报(12515)
共检索到373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国  
规划是以知识指导未来行动的行为,城乡规划编制所需的知识是一个庞大而统一的知识体系,可从“规划中的知识”和“规划的知识”、“普适性知识”和“局域性知识”两个维度划分为四个类型。在专业分工日益深化、政府科层制管理以及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个统一的知识体系被不同学科、不同部门和不同人群所分割,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借鉴应对治理碎片化的基本思路,城乡规划编制中的知识整合可采取整体性整合和协作式整合两种范式。前者遵循整体性治理的思想,基于长远的和整体的规划目标,主要通过双重“委托—代理”方式去搜寻和整合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普适性知识;后者遵循协作式治理的思想,基于多元的沟通和对话,主要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整合局域性知识。目前这两种范式远未成熟,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研究问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勤政  刘鲁  彭珂  
一直以来,我国对旅游用地的概念界定含混不清,由此带来了旅游用地分类标准不科学、取得手段不规范、旅游用地低效利用以及滋生土地寻租等问题。在当前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上述问题的负面性越发凸显,基于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目标的旅游用地审批成为规划管理的重点。如何将现有具有显著法律约束或政策约束效力的用地分类标准落实在旅游区或旅游景区规划方案之中,需要超越关于旅游用地研究的学术性、技术性和制度性三大难题。因此,本文首先对旅游用地的概念与分类标准进行了研究综述;其次,在北京市城乡规划框架下,分析了北京市旅游发展的现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康   谢温博  
中国规划经验的国际传播在1990年代后呈现新特点。引入规划知识流动这一研究视角,界定规划实践知识并分析其流动机制。在此基础上,依据宏观背景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事件,划分出1990年代以来中国境外城乡规划历程的3个阶段。分别为1990至2001年的初期知识流动;2002至2012年的多样性知识流动;2013年以来的系统性知识流动。认为中国境外城乡规划实践知识流动的3个趋势为:(1)规划工作范围拓展与知识延伸、合作层次提升;(2)规划知识的在地化日益受到重视;(3)境外规划已覆盖6大洲且部分省份规划机构引领知识流动。这些趋势表明30年来中国城乡规划实践知识外溢效应凸显,但知识在地化仍将是实践与研究的重点。研究结论为推动中国规划业界走出国门以及中国城乡规划的全球化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惟科  
基于两个现实转向:一方面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经历了从逻辑经验主义向自然主义与实践哲学的转向;另一方面是我国的城乡规划已从物质空间规划转向为对于社会形态的整体思考。结合当前我国城乡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学科创新背景,提出了"解释"是构成城乡规划方法论的重要部分这一基本观点,并初步建立了涵盖事实说明和理论说明的解释体系。作为城乡规划的表达,事实说明的方式应结构清晰、论域合理;规划师对已获得成功的"范式"应具有清醒的认识;而对于深层次的理论思考来说,更应具备科学的逻辑层级,并通过恰当的概念组织,能够对城乡规划的合理性和合乎情理性进行充分的解释。而城乡规划的解释活动,应遵循社会活动的规律,力求将规划还原为规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妍  
城市作为自组织系统,可看作大量个体分散决策和交互的产物,其相对有序的宏观现象背后包藏着大量微观个体的随机过程及相互影响。大量的个体行为以及个体间的交互影响导致城市发展和运行的过程往往呈现出不连续性、多变性和不规则性,并外在地表现为个别的、不协调的事件和随机的累积。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规划分析方法难以解释并有效应对城市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多层次、非线性、开放性、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等特点所带来的问题。面对上述城市系统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新一代计算机辅助规划系统等量化分析方法应运而生,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涤湘  
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文明、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后,我国正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社会转型。《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意味着城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是未来区域规划建设发展的方向。从发展生态文明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城乡规划应改革的一些方面和应重点强调的几个问题,包括在规划编制中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统筹城乡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金岩  
城乡规划法本质上与时空发展的状况具有耦合性,其范式是不断演进的。2008版城乡规划法是新时空精神的升华,内容框架和价值取向都有较大的创新。该法体现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表现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型,反映了空间上的城乡统筹导向以及策略上的公共政策属性。同时,2008版城乡规划法在规划协作、规划体系等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解决和修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鲁承斌  刘晟呈  郭新天  陈静超  
本文总结了国外城乡规划评估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城乡规划评估的问题,结合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提出完善城乡规划评估体系,建立了规划编制阶段评估、规划实施过程评估和规划实施结果评估的动态评估体系,构建一种将规划目标与手段、事实与价值整合的全过程评估机制模式和方法体系,以适应城乡建设发展变化带来的多变性。在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的各个规划管理环节中,持续监测规划实施趋势和环境影响变化,为应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提供解决方案。根据修改后的内容重写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小记  
<正>我国城乡空间演进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动态的过程,涉及地理环境、政策导向、工业发展等多维因素的相互影响、互相牵制。其中,数字技术在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中的表现尤为瞩目。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技术作用于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时,人们往往只看到输入数据与产出结果之间的惊人差距,却忽视了数字技术是如何推动城乡建设进程的。因此,全面了解基于数字技术的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开泳  李曼  张弘玓  
随着科学发展观思想的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必然要求我国的城乡规划体系进行相应的变革。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城乡关系问题凸现,全社会的发展观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在新的形势下,应该以开放的视角审视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内涵,积极探索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内容,实施方式和手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赞  
作为引领各阶段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规划总纲,城市总体规划对城乡规划体系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2015年3月18日,《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 5年修订)获得国务院的批复,将促使宁波城乡规划体系进行完善和调整。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城市总规编制进程的规划体系演进历程,在分析宁波修订版总规对规划体系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序列、四层级"的城乡规划体系重塑方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晓丹  周庆华  
以(城市规划学刊》《规划师》《国际城市规划》为文献来源,依托中国知网(CNKI)文献计量可视化平台,分析以上期刊文献的关键词、文献共被引、文献指数等,结合对近3年相关中央文件的解读,总结我国城乡规划研究动态:①整体研究趋势为经典问题始终延续、前沿问题不断涌现;②经典问题包括:法定规划、问题导向的城市设计、国情政策导向的城镇化研究;③涌现的前沿问题包括新型城镇化、生态城市、旅游规划、产城融合;④未来研究趋势一方面延续新型城镇化、生态城市等领域的研究,另一方面将展开对乡村的系统性研究、对本土规划理论的构建以及健康与安全城市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蒋晶容  
随着生态中国、绿色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必要的考量因素。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才能在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建设、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文章在绿色、低碳理念的指导下,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规划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进一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史育龙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是现行的重要空间性规划,并且各自具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目标也是对国土空间进行科学的分类划分。本文着重研究三类规划在目标、任务、重点、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分工互补关系,提出了三类规划间协调衔接机制的基本框架,进而为理顺各类规划关系、建立科学规划体系创造条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志强  干靓  
基于对我国53个城乡规划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的课程建设调研,分析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选择多样性、前沿课程以及能力培养课程开设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已建立起学科方向较为完整、课程数量满足基本培养需求的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但在跨学科知识体系、研究方法课程开设、前沿课程引领性和能力拓展课程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由此提出引导课程模块差异化、强化学术研究能力训练环节、重视前沿课程建设和跨学科知识储备以及知识培养向综合能力培养转变等优化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