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81)
- 2023(7575)
- 2022(6394)
- 2021(5818)
- 2020(4758)
- 2019(10859)
- 2018(10411)
- 2017(20165)
- 2016(11037)
- 2015(12093)
- 2014(12215)
- 2013(12029)
- 2012(11156)
- 2011(10123)
- 2010(10325)
- 2009(9469)
- 2008(9176)
- 2007(8137)
- 2006(7365)
- 2005(6462)
- 学科
- 济(48532)
- 经济(48490)
- 业(32990)
- 管理(31604)
- 企(24380)
- 企业(24380)
- 方法(21629)
- 农(20057)
- 数学(19739)
- 数学方法(19510)
- 财(15392)
- 农业(13996)
- 中国(12975)
- 业经(11946)
- 地方(10694)
- 策(9976)
- 收入(9707)
- 贸(9121)
- 贸易(9117)
- 易(8852)
- 制(8488)
- 学(8230)
- 发(7276)
- 及其(7093)
- 银(6983)
- 银行(6961)
- 环境(6830)
- 行(6712)
- 融(6525)
- 金融(6525)
- 机构
- 学院(159610)
- 大学(157520)
- 济(69973)
- 经济(68554)
- 管理(62940)
- 理学(54874)
- 研究(54543)
- 理学院(54276)
- 管理学(53327)
- 管理学院(53037)
- 中国(40683)
- 财(32895)
- 科学(32360)
- 京(31911)
- 农(29255)
- 所(27134)
- 财经(25272)
- 中心(24780)
- 研究所(24617)
- 江(24590)
- 业大(24254)
- 经(23099)
- 农业(22595)
- 经济学(21495)
- 范(21259)
- 师范(21081)
- 北京(19754)
- 院(19586)
- 经济学院(19444)
- 州(18828)
- 基金
- 项目(107692)
- 科学(86595)
- 基金(80008)
- 研究(78905)
- 家(69550)
- 国家(68910)
- 科学基金(59553)
- 社会(52284)
- 社会科(49681)
- 社会科学(49670)
- 省(41848)
- 基金项目(41811)
- 自然(37990)
- 自然科(37157)
- 自然科学(37149)
- 自然科学基金(36523)
- 教育(36496)
- 划(35085)
- 资助(33047)
- 编号(31215)
- 成果(25638)
- 部(24380)
- 重点(24003)
- 发(23438)
- 创(22189)
- 课题(22048)
- 国家社会(21816)
- 教育部(21108)
- 人文(20836)
- 创新(20590)
共检索到237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官永彬
本文结合转型期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运用1980-2004年的经验数据,对城乡要素积累差距、城市偏好政策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之间的要素积累差距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存在不断扩大的自然趋势,而政府供给的城市偏好政策安排,又进一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有鉴于此,本文就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要素积累 城乡政策偏好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文忻 陆云航
基于1987—200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一方面,基础教育的普及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资金和高水平人力资本向城市集聚则会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这体现了城乡要素积累差异。另一方面,城市化明显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外开放和财政支出的扩大都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体现了政府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
要素积累 政府政策 城乡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云航
形成城乡收入差距既有城乡要素积累差异的原因,又有政府政策的作用,本文综合考察了这两类因素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1987 ̄200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基础教育的普及对于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正面作用,而资金和高水平人力资本向城市集聚则会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这很大程度上是城乡要素积累差异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城市化明显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外开放和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程度的扩大则都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财政支出的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影响,这体现了政府政策的效应。另外,产业结构的升级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非国有化以及金融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解释力较弱。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政府政策 城乡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红旗 黄桂田 王韧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物质资本对劳动技能依赖性的增强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中一个日益凸显的现象。本文基于资本—技能互补的角度揭示了物质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利用我国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经济转型中我国的资本布局模式越来越表现出较强的"资本—技能互补"性,由于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在我国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物质资本通过现有的城乡技能分布格局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二)在资本—技能互补作用下,物质资本的积累带来技能型劳动的流动性增强,而非技能型劳动的流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红旗 黄桂田 王韧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物质资本对劳动技能依赖性的增强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中一个日益凸显的现象。本文基于资本—技能互补的角度揭示了物质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利用我国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经济转型中我国的资本布局模式越来越表现出较强的"资本—技能互补"性,由于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在我国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物质资本通过现有的城乡技能分布格局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二)在资本—技能互补作用下,物质资本的积累带来技能型劳动的流动性增强,而非技能型劳动的流动性下降,这种技能流动差距强化了城乡之间现有的技能分布格局,进而间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三)物质资本的积累又对个体及公共部门产生了较强的"教育激励"效应,但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这一差距在长期内同样强化着城乡的技能分布格局,并最终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受初始财富水平的制约,物质资本的积累对个体教育投资的激励程度存在显著的城乡差距;在物质资本积累的教育激励下,公共部门的教育投资存在城镇倾向的错位,虽然物质资本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激励程度大于城镇地区,存在缩小城乡差距的潜能,但尚不足以扭转公共部门一贯的城市倾向的教育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文婷 贺福珍
中国经济在近几年连续高增长,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在逐渐扩大,这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将产生重要影响。从长期来看,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通过影响实物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再分配等因素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其中人力资本是个长期的重要因素。在综述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对我国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给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解释了两者呈U型变动关系的原因以及认为长期内收入分配不平等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 人力资本存量 U型变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祖辉 刘桢
文章利用197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收入分化情境下中国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激励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人均资本存量的提高明显促进了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增长,原因在于"资本—技能互补"关系降低了在当期接受教育的相对成本。(2)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弱化资本积累对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激励效应,当城乡收入比超过2.05的临界值(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后,这一激励效应会逐渐消失。分地区来看,东部省份城乡收入差距的临界值为1.97,中西部省份则不存在临界值。(3)资本积累对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影响总体正向,同时存在阶段性波动。"六五计划"(1981~1985年)和"十五计划"(2001~2005年)期间资本积累的激励效应达到两个峰值,近年有所下降。文章再次证明过大的收入差距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消极影响,政府需要注重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与教育资源的城乡统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建新 刘德学
利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了我国28个省区1982、1992和2005年的效率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将劳均产出变化分解为效率的贡献和投入要素的贡献,结果发现,放松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假设增加了投入要素对地区劳均产出差别的贡献。此外,为了进一步研究地区劳均产出存在差距的原因,重新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假设,以适宜技术理论为依据,将技术进步内生为投入要素的函数,并将劳均产出分解为投入要素、效率和技术进步的贡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三者都是我国地区劳均产出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地区收入差距 要素积累 效率 技术进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迟诚
依据城乡居民不同收入来源所做的城乡基尼系数测算与分解表明,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成为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影响因素;而基于灰色关联的实证检验表明,政府的城市偏向型经济政策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政策原因。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调整政府的城市偏向型经济政策,以及制定更加均衡和谐的发展战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世军 周勤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明显扩大。本文通过构建城乡收入差距两部门测度模型和回归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期以来的中国城市偏向政策逐渐改变了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向非劳动收入和劳动收入偏移。其结果造成城乡居民在非劳动收入上尤其是在转移性收入上的差距扩大趋势更为明显,并直接导致了21世纪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明显扩大。而城镇化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减弱以及城乡经济悬殊造成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明显扩大,从侧面反映出政策偏向的弊端凸显。改变这种城市偏向政策,实现务工农民市民化待遇迫在眉睫。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雷 郑理
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资本密集型投资偏好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并结合200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运用面板静态和动态估计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城镇化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资本密集型偏好显著恶化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并在很大程度上蚕食了发展城镇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升人力资本等因素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因此,为更好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中国需要纠正以往的资本密集型投资倾向。这一结论也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殷德生 唐海燕 王奕鋆
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部门、"干中学"部门、家庭部门和政府部门行为的描述,在竞争性均衡的框架中考察技能积累和财政政策对工薪差距变化的影响。一方面,同时考虑高等教育和"干中学"这两个技能积累渠道,从高技术工人供给的角度揭示工薪差距变化的影响因素和结果,并将针对这两个渠道的财政政策纳入生产函数,刻画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结构对工薪差距的影响,进而对其结果进行数值模拟;另一方面,采用中国的地区数据检验高等教育部门、"干中学"部门、财政政策对工薪差距变化的具体影响及其大小。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只有在高等教育与"干中学"部门之间进行合理的安排才能保证较快的技能积累和适度的工薪差距,财政政策的调整应倾向增强本土企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干中学 财政政策 工薪差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享光 汤龙 唐跃桓
本文基于2011—2017年的全国县域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下,农村电商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农村电商政策减小了城乡“数字鸿沟”、促进了农民增收并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且该政策在非贫困县、东部地区、ICT水平较高以及二三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更具有显著作用。本文从资本和人口要素流动,以及政府主导下的财政资金支出视角对农村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进行机制解释,并发现各财政资金规划用途间的互补与互斥现象。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应持续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合理安排资金用途,发挥电商农户的创业带动效应,积极引导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农村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永进 盛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尽管我国技能劳动者的工资一直快速增长,但技能劳动者收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劳动收入占比的上升,相反,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对于这些与已有理论相悖的"谜",本文从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视角,借助于资本与技能之间的互补效应机制对其进行了解释。本文认为,由于机器设备与技能劳动是互补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在提高技能劳动者工资的同时,也会提高资本的收益,这就导致了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进一步地,通过将技术进步的方向内生化,我们发现:技能劳动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呈"驼峰形"特征,这与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相一致;技能劳动与劳动收入占比之间呈"U"形关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侯新烁 杨汝岱
中国省域城乡收入差距与地方政府在城市和农村间有偏向的政策导向以及人口跨省流动密不可分。本文基于31个省市2002—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构建政策偏向指标并匹配经济数据,利用动态变系数空间计量模型展开实证检验,揭示了影响城乡差距变动的异质空间互动效应和机制渠道。结果表明:政策偏向能否发挥弥合差距的作用依赖于具体的"行动"以及人口配置条件;人口并非趋于流向城乡差距较小的省份,对输出地和输入地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显著相异;政策偏向和人口流动的异质空间互动过程是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重要机理,针对特定的人口流动模式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