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93)
- 2023(19562)
- 2022(16336)
- 2021(15098)
- 2020(12481)
- 2019(28648)
- 2018(28387)
- 2017(54594)
- 2016(29588)
- 2015(33297)
- 2014(33362)
- 2013(33037)
- 2012(30477)
- 2011(27633)
- 2010(28022)
- 2009(26050)
- 2008(25644)
- 2007(23115)
- 2006(20818)
- 2005(18699)
- 学科
- 济(130667)
- 经济(130527)
- 业(106625)
- 管理(91671)
- 企(86991)
- 企业(86991)
- 方法(55460)
- 农(52161)
- 数学(45513)
- 数学方法(44799)
- 业经(37892)
- 中国(35637)
- 农业(34862)
- 财(34149)
- 地方(29124)
- 制(24803)
- 学(24123)
- 务(22926)
- 技术(22907)
- 理论(22871)
- 财务(22840)
- 财务管理(22807)
- 贸(21885)
- 贸易(21868)
- 企业财务(21591)
- 和(21460)
- 易(21194)
- 策(19646)
- 银(19123)
- 银行(19070)
- 机构
- 学院(431303)
- 大学(426243)
- 济(174667)
- 管理(172839)
- 经济(170934)
- 理学(148793)
- 理学院(147190)
- 管理学(144561)
- 管理学院(143778)
- 研究(142733)
- 中国(109822)
- 京(91650)
- 科学(88037)
- 农(82448)
- 财(78540)
- 所(71954)
- 业大(68058)
- 江(66089)
- 中心(65686)
- 研究所(65070)
- 农业(63310)
- 财经(62146)
- 北京(57742)
- 经(56436)
- 范(56422)
- 师范(55911)
- 州(53103)
- 院(51093)
- 经济学(50895)
- 经济管理(46503)
- 基金
- 项目(286994)
- 科学(226584)
- 研究(211380)
- 基金(207329)
- 家(180030)
- 国家(178381)
- 科学基金(154266)
- 社会(133898)
- 社会科(126676)
- 社会科学(126638)
- 省(114215)
- 基金项目(109524)
- 自然(99544)
- 自然科(97277)
- 自然科学(97257)
- 教育(96476)
- 自然科学基金(95519)
- 划(94409)
- 编号(87578)
- 资助(85160)
- 成果(70188)
- 发(64220)
- 重点(63700)
- 部(62555)
- 创(60681)
- 课题(59889)
- 创新(56119)
- 国家社会(54692)
- 科研(54099)
- 教育部(53430)
- 期刊
- 济(203064)
- 经济(203064)
- 研究(125748)
- 中国(88342)
- 农(81143)
- 学报(66720)
- 管理(65979)
- 科学(63264)
- 财(60551)
- 农业(55154)
- 大学(51767)
- 学学(48974)
- 教育(48829)
- 技术(40329)
- 融(40094)
- 金融(40094)
- 业经(38562)
- 财经(30109)
- 经济研究(30063)
- 业(28399)
- 问题(26755)
- 经(25830)
- 技术经济(23254)
- 版(21549)
- 图书(20889)
- 科技(20858)
- 现代(20288)
- 统计(20045)
- 商业(19925)
- 理论(19308)
共检索到648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召娣 郝汉 蒋和平 彭成圆
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与合理配置必将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大中城市的都市农业也在促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对中西部大中城市重庆市、贵阳市和武汉市都市农业实地调研为基础,从城乡融合发展和要素流动的视角,总结归纳其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带动都市农业发展的运行模式和创新点,挖掘都市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增长点和潜力,探析都市农业发展的阻碍因素。结果表明,中西部大中城市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带动都市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主要分为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基础设施要素、信息与技术要素合理配置和农村集体资产改革带动都市农业5种,不同的模式在内涵、基本要素和适用条件上存在差异;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带动都市农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三产融合程度的提升。然而,当前都市农业发展仍存在着同质化趋势明显、农民参与程度低、具体政策基层落实较难和转型升级要素缺乏等发展障碍。因此,提出制定科学合理规划、增强农民主体意识、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注重政策的延续性和疏通要素流动通道等推进都市农业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赖晓璐 孙贵荒 葛立群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了都市农业的理论探索与实践。都市农业在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和城市生态和社会功能方面作用日趋显著,是保持城市活力与特色的重要产业。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辽宁城市群,具有发展都市农业的资源和区位条件。本文在分析近年来辽宁都市型农业的八种发展模式基础上,根据辽宁气候特点和发展优势,最终提出今后辽宁都市农业的两个发展方向:生态、循环利用农业方向;旅游、休闲农业方向。
关键词:
辽宁 都市农业 发展模式 发展方向 生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果雅静 吴华杰 马铃 张军连 吴文良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发展模式主要有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农业科技园区、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籽种农业等。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面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市场经济发育欠成熟、土地流转机制未建立、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制约因素。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建议将北京地区划分成观光休闲农业圈、科技示范农业圈、特色种养农业圈及合作辐射农业圈。在不同的圈层区域,都市型现代农业应按照不同的模式发展。
关键词:
都市型现代农业 发展模式 比较优势 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大城市地区兴起的都市型农业,是保持城市活力与特色的重要产业,也是农业与城市有机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多种模式的都市型农业对于保持城市个性具有重要作用,都市型农业的发展需要注意解决一些特殊的经济社会问题。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城市 景观塑造 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牛君仪
对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都市休闲农业有农业展示、农事参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农家生活体验、农村度假娱乐等六种模式,各地结合本地的资源、环境、气候等条件选择合适的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政府应该提供政策支持、合理规划、规范管理、扩大宣传等手段来促使本地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都市休闲农业 模式 观光 生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晓君 吴敬学 蒋和平
都市型农业是城市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组成,属于朝阳产业。都市型农业在中国大中城市递级推进,最先在北京、上海兴起,现在成都、南京等省会城市及青岛、宁波等计划单列市及发达地级市迅速崛起。本文结合10个大中型案例城市,总结归纳了不同城市都市型农业发展的理念、特点及8大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中国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共性规律与差异,以期为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长运 李尊明
分析了都市农业的起源和在我国的发展概况,指出了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作用和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探讨了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应采取的产业模式,即: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加工农业、创汇农业、绿化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等。认为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意义重大,时机已基本成熟,必须转变观念,正确选择产业模式,加强理论研究和多学科联合攻关,稳步推进郑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都市农业 产业模式 有利条件 郑州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晓君 吴敬学 蒋和平
都市型农业是城市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组成,属于朝阳产业。都市型农业在中国大中城市递级推进,最先在北京、上海兴起,现在成都、南京等省会城市及青岛、宁波等计划单列市及发达地级市迅速崛起。本文结合10个大中型案例城市,总结归纳了不同城市都市型农业发展的理念、特点及8大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中国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共性规律与差异,以期为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琴 丁可可 雷俐 郭莉滨
本文基于2011—2020年市级面板数据,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同时该影响会因城市区位、城市规模及传统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基础设施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发挥中介效应。为更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出要持续高质量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好要素配置效率的渠道作用,并且要因地制宜地设计数字基础设施发挥作用的配套政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琴 丁可可 雷俐 郭莉滨
本文基于2011—2020年市级面板数据,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同时该影响会因城市区位、城市规模及传统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基础设施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发挥中介效应。为更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出要持续高质量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好要素配置效率的渠道作用,并且要因地制宜地设计数字基础设施发挥作用的配套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江喜林 陈池波
为了解我国新农业补贴制度的作用机理和政策效果,笔者构建农户行为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生产与农户要素配置密切相关,而农户要素配置取决于农业比较利益;农业投入补贴和农产品价格补贴促进农业生产,而收入补贴并无生产效应;在政策效果上,价格补贴具有稳定的产出效果,而投入补贴的产出效果与农业要素价格和农户非农经营利润率有关;此外,投入补贴和价格补贴都具有积极的收入效应。我国当前农业补贴采取的直补模式使补贴的重心落入收入范畴,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甚小。我国农业补贴的理性目标应该是生产导向而非收入导向,补贴结构和方式应据此改变。
关键词:
农业比较利益 要素配置 农业补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文周 王良永
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应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着力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建设农业特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走出一条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工商资本 农业产业化 模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振华 陈家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魏 张应良 李国珍 田红宇
本文基于要素配置视角,运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4),分析了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工商资本下乡会正向显著影响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即工商资本下乡会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2)工商资本下乡对粮食作物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呈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作物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影响不显著,主要是由于工商资本下乡后资本对劳动力的替换程度在两种种植结构中存在差异;(3)工商资本下乡会促使粮食作物的劳动力资源流失和家庭劳动力的多部门配置,并导致资本对劳动力要素的替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对经济作物中资本替代劳动力的程度较弱;(4)工商资本下乡会促使土地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使规模经济效应得以发挥,从而摆脱传统农业低效的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