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36)
2023(19049)
2022(16201)
2021(14843)
2020(12171)
2019(27726)
2018(27005)
2017(51007)
2016(27484)
2015(30965)
2014(31041)
2013(30713)
2012(28829)
2011(26435)
2010(27051)
2009(25551)
2008(24783)
2007(22582)
2006(20406)
2005(18889)
作者
(81056)
(67716)
(67465)
(64168)
(43047)
(32552)
(30679)
(26113)
(25674)
(24407)
(23303)
(22723)
(21701)
(21434)
(21157)
(21039)
(20137)
(19727)
(19702)
(19659)
(17100)
(16674)
(16482)
(15831)
(15531)
(15266)
(15180)
(15009)
(13884)
(13589)
学科
(130720)
经济(130595)
(76868)
管理(71595)
(53382)
企业(53382)
(52037)
方法(43581)
中国(41869)
数学(37634)
数学方法(37238)
地方(35878)
农业(34720)
业经(30503)
(29569)
(29263)
金融(29261)
(28594)
银行(28552)
(27604)
(26633)
(25335)
(22191)
贸易(22171)
(21333)
(19435)
环境(18569)
理论(18496)
地方经济(17886)
(17778)
机构
学院(398828)
大学(392202)
(171206)
经济(167315)
管理(144207)
研究(143797)
理学(121552)
理学院(120054)
管理学(117973)
管理学院(117209)
中国(114647)
科学(86252)
(84024)
(79343)
(78184)
(74254)
中心(67368)
研究所(66472)
(64314)
农业(60975)
财经(60349)
业大(59983)
(54432)
(54402)
师范(53888)
北京(53460)
经济学(52823)
(51595)
(51036)
经济学院(47333)
基金
项目(252059)
科学(196594)
研究(188494)
基金(178691)
(155269)
国家(153849)
科学基金(130382)
社会(119679)
社会科(113025)
社会科学(112991)
(101095)
基金项目(94124)
教育(84986)
(83501)
自然(80446)
编号(78626)
自然科(78457)
自然科学(78438)
自然科学基金(76975)
资助(72006)
成果(64182)
(60350)
重点(57361)
课题(55372)
(54616)
(52113)
国家社会(49424)
发展(48843)
创新(48737)
(48106)
期刊
(208742)
经济(208742)
研究(125086)
中国(89777)
(78694)
(60674)
学报(60286)
科学(56689)
农业(52505)
(52079)
金融(52079)
管理(51879)
大学(45948)
教育(44787)
学学(43394)
业经(36667)
技术(35881)
经济研究(32011)
财经(30053)
问题(28606)
(26748)
(26044)
世界(20742)
技术经济(20589)
(20239)
(20133)
现代(18724)
商业(18600)
统计(18394)
资源(18298)
共检索到635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宇竞  
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都市农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都市农业经济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大湾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都市农业资源丰富,高度发达的城市化为都市农业提供有力支撑,消费需求升级促进都市农业经济多功能拓展,但也存在大湾区都市农业布局缺乏科学统筹规划,城市赋能农业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为推进大湾区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要优化大湾区城市圈都市农业发展布局,促进大湾区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相互赋能、相互加持,打造大湾区都市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共筑大湾区绿色生态屏障,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进都市农业对外开放。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文静  刘楼  
"2018湾区经济发展国际论坛"于2018年6月23日在广州市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此次论坛由广东财经大学、"广州金融·交易博览会"组委会和南方都市报联合主办,广东财经大学区域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国际商学院和南方都市报南方金融研究所承办。12名国内外专家学者作为演讲嘉宾,另有来自企业、政府机构及学校共计600多名人士出席了会议。论坛以"金融、科技、产业融合,推动湾区经济发展"为主题,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天芸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区位、经济、制度等优势,是推动国家整体转型发展,培育经济新动能,进一步提高国家对外开放水平,引领我国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格局的中坚力量。本文使用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1998-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财政收入等指标来衡量金融支持力度,选择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指标,构造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金融支持对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支持在长期内稳定促进了大湾区的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需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推动跨境金融、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用好"看得见的手",培养和吸引更多高端金融人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娇慧  
青年是社会最活跃、最核心的元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借助建设人文湾区的契机,加强粤港澳青年融合发展,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人文湾区的视角,对人文湾区的内涵、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融合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融合发展的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灿芳  梁俊芬  黄红星  
定量分析珠三角九市农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其发展优势在于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发展短板在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偏低和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不足;综合分析粤港澳三地在科技创新、装备制造、金融、会展等领域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方向为:全球农业种业创新中心、现代农业装备研发和制造中心、养生食品研发中心、国际农业交流交易中心、国家农业全面对外开放先行区和农业金融创新服务试验区;并从顶层设计、人力资本、财政投入、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提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建设的措施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璇瑄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湾区内的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过程中发展具有集群效应的旅游经济,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战略的内在要求。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多核心的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已基本形成,但也存在着边缘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滞后、部分节点城市网络功能较差;湾区内旅游特色同质化、定位模糊;非核心城市未能发挥资源优势等问题。大湾区内部需要通过旅游合作,统筹湾区内各城市发展,促进同城化、互动化,增强经济联系,建立经济规模,减少内部成本。因此,应认清城市网络角色,发挥功能优势;着重发展非核心地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阳结南  
深莞惠经济圈正逐步向深莞惠创新型经济圈转变,其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协调机制障碍明显、创新主体薄弱、创新网络亟待完善等问题。为提升深莞惠经济圈创新发展能力,需建立具有实质约束力的协调机制,主动适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统筹布局产业层级,并顺应产业层级,合理布局创新主体,强化创新核,推进创新网络建设与融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阳结南  
深莞惠经济圈正逐步向深莞惠创新型经济圈转变,其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协调机制障碍明显、创新主体薄弱、创新网络亟待完善等问题。为提升深莞惠经济圈创新发展能力,需建立具有实质约束力的协调机制,主动适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统筹布局产业层级,并顺应产业层级,合理布局创新主体,强化创新核,推进创新网络建设与融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琼  李松林  白杏  夏涛  陈修岭  
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耦合协调度发展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内容。论文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粤港澳大湾区2009—2019年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二者发展不完全同步。(2)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耦合作用强,协调性逐渐改善,但耦合协调等级没有发生跃迁,始终为勉强耦合协调类型,形成外围低中心高的空间格局。(3) 11个城市耦合协调亚类型异质性明显,外围的江门、惠州、肇庆均属于经济发展滞后型。分区域看,经济发展滞后型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澳珠中江),基本公共服务滞后型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部(深港莞惠)和中部(广佛肇)。(4)低值区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高值区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在逐渐缩小,高值区与低值区城市间形成了两极分化现象。该成果能为相关部门在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与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协调政策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经伟  毛艳华  江鸿泽  
如何打造世界级湾区经济,哪些因素对湾区经济发展有显著影响?为了回答上述问题,基于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采用2001-201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研发创新和金融发展对湾区经济会有显著影响。第二,政治制度、贸易和投资开放的影响不显著;而经济制度表现得比较敏感,并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其无论与何种要素结合均能够对湾区经济产生推动作用。最后,金融与创新、科技服务与创新的交叉也具有正向带动作用。因此,湾区可以进一步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以优化市场结构、鼓励风险投资企业与创新企业融合,进而提升湾区活力和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利  陈说  朱喜钢  
明晰产业专业化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运行中的微观影响机理,利于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助益。采用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3-2017年面板数据,设计克鲁格曼指数为度量的产业专业化测度指标,详细测算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产业专业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产业专业化与大湾区城市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模型,探索产业专业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运行中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影响大湾区城市经济运行的其他因素后,产业专业化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的运行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加快同城一体化推进步伐,重新定位并调整中心城市和边缘城市的产业专业化布局,以激发产业专业化的正外部性功效,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媛媛  杨励  
本文从湾区经济作用为视角,以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香港、广州、澳门、珠海城市为例,分析湾区下的空港经济区建设要先做好城市定位,再根据地区优势进行城市联盟协作发展。最后从顶层设计、生态圈构造、产业协同、交通枢纽、机制创新角度为粤港澳湾区下的空港城市协作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借此为国内其他空港城市的协作发展予以启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志超  张家寿  
在北部湾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背景下,南宁全面建成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城市具有区位优势突出、文化渊源深厚、"南宁渠道"持续升级、多重政策优势叠加的良好基础,但也面临城市核心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短板明显、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弱、城市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南宁建成核心城市应遵循短期(全面建设)、中期(总体建成)和长期(全面建成)三个阶段的基本思路,重点从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加强区域城市深度合作等方面着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余荔  宋荣  赵晨野  
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2010-2017年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通过构建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和熵值法测算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运用协调度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行测度,并进一步验证高等教育、经济发展与其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及其空间相关性演变格局,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10-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梯度分布格局明显。第二,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呈下降趋势,大部分城市二者发展不均衡的态势加剧。其中,香港、澳门、深圳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其余8市高等教育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第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未能呈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关系,城市之间未能形成显著的合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宣霖  
湾区经济是沿海区域经济集聚发展的一种常见模式,国际著名湾区对所在地区及周边发展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中国近年来提出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正从规划到实施,明确自己的定位并引领区域的发展。综合该湾区优势来看,无论从经济还是社会的视角,中西医融合都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在比照分析国际著名湾区要素配置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并就如何建设国家中西医融合示范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