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91)
- 2023(18560)
- 2022(15823)
- 2021(14669)
- 2020(12091)
- 2019(27237)
- 2018(27088)
- 2017(51666)
- 2016(27478)
- 2015(30839)
- 2014(30993)
- 2013(30934)
- 2012(28812)
- 2011(26214)
- 2010(26925)
- 2009(25124)
- 2008(23716)
- 2007(21250)
- 2006(19308)
- 2005(17571)
- 学科
- 济(133127)
- 经济(133004)
- 业(80361)
- 管理(72636)
- 企(56898)
- 企业(56898)
- 农(52465)
- 方法(47000)
- 数学(40475)
- 数学方法(40070)
- 中国(39182)
- 农业(35010)
- 地方(34810)
- 业经(31880)
- 融(28634)
- 金融(28633)
- 银(27676)
- 银行(27634)
- 财(27360)
- 行(26751)
- 学(25800)
- 制(25309)
- 贸(20602)
- 贸易(20582)
- 易(19872)
- 发(19070)
- 理论(18654)
- 技术(18539)
- 环境(18480)
- 地方经济(18244)
- 机构
- 学院(398788)
- 大学(396160)
- 济(172138)
- 经济(168495)
- 管理(154371)
- 研究(142505)
- 理学(132191)
- 理学院(130737)
- 管理学(128692)
- 管理学院(127978)
- 中国(111722)
- 京(85195)
- 科学(84800)
- 农(77141)
- 财(75232)
- 所(71878)
- 中心(65511)
- 研究所(64926)
- 业大(61384)
- 江(60481)
- 财经(59042)
- 农业(58773)
- 北京(54306)
- 经(53534)
- 范(53388)
- 师范(52926)
- 经济学(51587)
- 院(50782)
- 州(49011)
- 经济学院(46144)
- 基金
- 项目(263384)
- 科学(206855)
- 研究(197035)
- 基金(189231)
- 家(163908)
- 国家(162428)
- 科学基金(138995)
- 社会(125736)
- 社会科(118923)
- 社会科学(118890)
- 省(104070)
- 基金项目(100412)
- 教育(87937)
- 自然(86782)
- 划(85850)
- 自然科(84675)
- 自然科学(84661)
- 自然科学基金(83127)
- 编号(81516)
- 资助(76874)
- 成果(66065)
- 发(61232)
- 重点(58802)
- 部(57701)
- 课题(56196)
- 创(54416)
- 国家社会(51805)
- 创新(50748)
- 发展(49779)
- 教育部(49298)
- 期刊
- 济(204660)
- 经济(204660)
- 研究(124095)
- 中国(84803)
- 农(77502)
- 学报(60481)
- 科学(57851)
- 管理(56274)
- 财(54377)
- 农业(52158)
- 融(49572)
- 金融(49572)
- 大学(47033)
- 学学(44592)
- 教育(42826)
- 业经(35984)
- 技术(35281)
- 经济研究(31268)
- 财经(29069)
- 问题(26984)
- 经(25059)
- 业(24809)
- 技术经济(21029)
- 世界(20274)
- 版(19193)
- 理论(19106)
- 科技(19004)
- 现代(18938)
- 图书(18750)
- 经济问题(18314)
共检索到618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广义 薛松
城乡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过程,城乡融合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农村产业与经济的融合。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始终是农村产业的核心,农村一二三产业应紧密合作,推动生产要素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我国农村产业发展融入经济发展进程,符合城乡融合发展趋势,有利于城乡平衡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农村一二三产业 产业与经济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志海
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是振兴农村产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当前仍存着地方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合理性不强、生产要素供给不能满足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需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不断完善等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需要合理规划地方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布局、多渠道引导生产要素向乡村产业充分流动、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嘉慧 周笑梅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利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同时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于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颜培霞
产业融合不仅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动力。产业融合从优化升级城乡产业结构、推动城乡空间互联互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强化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等不同层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探讨了产业融合的不同模式以及产业融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提出从推进城乡管理体制的联动发展、加强全域统筹建设与促进产业和高级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三个方面,分别强化产业融合的政策支撑、外部环境支撑和要素支撑,加快推动以产业融合为内驱动力的城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融合发展。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城乡融合发展 新型城乡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趁
城乡融合为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流通,反之,农村产业融合也会促进城乡居民的互动,密切城乡之间的联系。在农村扶贫工作中,推进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当前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并探索出了生态休闲农业、"互联网+农业"、全产业链等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建
城乡融合发展需关注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各方面的融合发展情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需承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吸纳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职责。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管理不完善、资产流失等困境,为此,需注重发挥城镇的带动作用,加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化改革,激发其发展的内生动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蔚 姜铁军 张艳莹 郭孔福 周向红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金融支持是实现农村产业融合的基石。近年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仍面临较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信贷政策不够精准、金融从业人数和机构数偏少、金融配套不尽合理、金融体系不完善、内在动力不足等方面。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分析我国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湖南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模式,总结区域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经验,并据此给出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融合 金融支持 产品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奇琦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基础设施环境和融资环境有待优化、农村农业产业融合深度不够、农业的多功能开发不够、农村农业产业融合的动力不足等问题,未来要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多业融合的基础环境、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强农村产业融合深度、加强农业多功能开发,发挥龙头作用、增强农村产业融合动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产业多业融合 农业产业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永强 蒲晨曦 张晓飞 周宁
产业融合是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也作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分析了日本"六次产业化"的发展机制以及实施现状,在总结中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结论:加大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扶持力度;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本文针对日本六次产业存在的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资本和劳动力脱离农业等问题,结合了中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永强 蒲晨曦 张晓飞 周宁
产业融合是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也作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分析了日本"六次产业化"的发展机制以及实施现状,在总结中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结论:加大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扶持力度;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本文针对日本六次产业存在的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资本和劳动力脱离农业等问题,结合了中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志红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融合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和农村社区建设难的思考摆在我们面前。经济增长缓慢、资源利用率低下、社区建设存在较多障碍以及乡土文明逐渐消失是现阶段其两者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要立足农村现实情况,找准二者融合点,实现协同联动,在治理农村空心化过程中为社区建设指明方向,在加强社区建设时为破除农村空心化问题提供推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耀华
乡村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其中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战略。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不仅为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有效推动了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与集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成为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关键,商贸流通产业集聚也逐渐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因此,本研究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展开城乡融合发展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路径机制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雷
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数字化赋能流通业发展成为提高城乡间流通效率,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数字化、流通效率和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对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流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流通渠道数字化和流通产业数字化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的流通数字化对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流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和流通产业数字化在我国中部的驱动效果最强,流通渠道数字化在我国东部和西部的驱动效果较强;流通效率在流通数字化和城乡产业融合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间接影响效果占总效应的33.5%。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薇
学界对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背景下农村要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认知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就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路径选择及如何实现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的研究还处于挖掘阶段。对此,从传统农业和原材料生产制造业融合、农业生产与消费性服务业融合、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特色种养园以及农村自然人文与现代休闲观光旅游融合四个方面总结了农业产业融合的路径依赖。最后,从积极打造农业原材料生产制造业农村基地、建立便捷农业生产生活的消费性服务产业、打造对接终端消费市场的特色生态种养园及打造人文和自然并举的生态旅游示范村庄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融合 融合路径 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艳 王华 张婷婷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基于城乡融合发展,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在简述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商品全面"下乡"、农特产品"上行"和流通市场信息化趋势三个角度,分别梳理国内先进做法作为经验案例开展分析。最后,提出加快推进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发展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