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63)
- 2023(18011)
- 2022(14946)
- 2021(13915)
- 2020(11418)
- 2019(25702)
- 2018(25032)
- 2017(48950)
- 2016(25769)
- 2015(28435)
- 2014(27924)
- 2013(27183)
- 2012(24662)
- 2011(21973)
- 2010(21984)
- 2009(20362)
- 2008(19092)
- 2007(16767)
- 2006(14872)
- 2005(12807)
- 学科
- 济(104075)
- 经济(103973)
- 业(81135)
- 管理(73663)
- 企(58783)
- 企业(58783)
- 农(51581)
- 方法(44070)
- 数学(39700)
- 数学方法(39201)
- 农业(34336)
- 中国(32817)
- 财(29651)
- 融(28477)
- 金融(28476)
- 业经(28268)
- 银(27573)
- 银行(27536)
- 行(26530)
- 制(23924)
- 地方(23033)
- 贸(20147)
- 贸易(20134)
- 易(19721)
- 务(18618)
- 财务(18568)
- 财务管理(18537)
- 企业财务(17722)
- 策(17331)
- 学(16624)
- 机构
- 学院(356268)
- 大学(348386)
- 济(151520)
- 经济(148617)
- 管理(141036)
- 理学(123044)
- 理学院(121881)
- 管理学(119816)
- 管理学院(119182)
- 研究(114770)
- 中国(94309)
- 农(74466)
- 京(69561)
- 财(69501)
- 科学(68699)
- 业大(57696)
- 农业(57398)
- 中心(57101)
- 所(55797)
- 财经(55453)
- 江(52124)
- 经(50789)
- 研究所(50762)
- 经济学(46380)
- 范(42874)
- 师范(42354)
- 北京(42275)
- 经济学院(42156)
- 州(41516)
- 财经大学(41174)
- 基金
- 项目(246816)
- 科学(195795)
- 基金(181083)
- 研究(180175)
- 家(158065)
- 国家(156646)
- 科学基金(135711)
- 社会(117742)
- 社会科(111599)
- 社会科学(111569)
- 省(97824)
- 基金项目(96089)
- 自然(87109)
- 自然科(85179)
- 自然科学(85155)
- 自然科学基金(83640)
- 教育(81618)
- 划(80988)
- 资助(72636)
- 编号(72192)
- 成果(56720)
- 重点(55168)
- 部(54657)
- 发(54382)
- 创(52653)
- 国家社会(49312)
- 创新(49079)
- 课题(49070)
- 科研(47465)
- 教育部(47060)
- 期刊
- 济(163800)
- 经济(163800)
- 研究(97963)
- 农(75490)
- 中国(67266)
- 学报(54752)
- 财(52255)
- 科学(51190)
- 农业(50616)
- 融(48886)
- 金融(48886)
- 管理(47991)
- 大学(43085)
- 学学(41630)
- 业经(33104)
- 教育(29605)
- 技术(29464)
- 财经(26602)
- 经济研究(25345)
- 业(24018)
- 经(22779)
- 问题(22557)
- 版(18372)
- 技术经济(16709)
- 世界(16634)
- 科技(16393)
- 农村(16375)
- 村(16375)
- 理论(15996)
- 商业(15983)
共检索到517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倪玖斌
文章基于城乡融合现实背景,从人力资本转化视角,分析城乡融合对农民工就业选择的影响,重点从年龄、文化水平、家乡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网络等四个层面分析农民工就业选择的理念、方式、范围、利益诉求的变化和特征,进而阐明农民工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内生性需求机制。研究认为,不同年代的农民工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家庭及社会网络、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就业选择的理念、方式、范围及利益诉求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人力资本转化的内生性框架正在日益形成,这些为新时期制定更为合理的农民工就业政策、完善就业环境、制定就业法律法规、实现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农民工 机理 社会网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倪玖斌
文章基于城乡融合现实背景,从人力资本转化视角,分析城乡融合对农民工就业选择的影响,重点从年龄、文化水平、家乡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网络等四个层面分析农民工就业选择的理念、方式、范围、利益诉求的变化和特征,进而阐明农民工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内生性需求机制。研究认为,不同年代的农民工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家庭及社会网络、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就业选择的理念、方式、范围及利益诉求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人力资本转化的内生性框架正在日益形成,这些为新时期制定更为合理的农民工就业政策、完善就业环境、制定就业法律法规、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农民工 机理 社会网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义科 王林 杜海峰
笔者利用山西省L市370个农民工样本数据,通过建立OLS和Ordinal回归模型,对比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农民工比女性农民工的工资更高、工作时间更长且工作更不稳定;人力资本不利于提高男性农民工的小时工资、延长了其工作时间、不利于其工作稳定,但有利于女性农民工提高小时工资;社会资本不利于男性农民工提高小时工资,可能延长女性农民工工作时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腾飞
近年来,随着城乡融合与县域经济的发展,许多被大城市劳动力市场排挤出来的高龄农民工并没有直接返乡,而是选择“返县就业”。从家庭策略视角出发,高龄农民工“返县就业”一方面体现为一种以“进城”为取向的流动经济策略,通过继续在县城务工,帮助子代家庭向上流动;另一方面体现为一种以“返乡”为取向的生存经济策略,通过县域内城乡双向流动,保持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关联,为自己返乡养老和子代城镇化失败保留人生退路。通过这种方式,高龄农民工创造性地将城与乡的结构性制约力量,转化为一种服务于家庭发展策略的能动性资源,在避免大规模失业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腾飞
近年来,随着城乡融合与县域经济的发展,许多被大城市劳动力市场排挤出来的高龄农民工并没有直接返乡,而是选择“返县就业”。从家庭策略视角出发,高龄农民工“返县就业”一方面体现为一种以“进城”为取向的流动经济策略,通过继续在县城务工,帮助子代家庭向上流动;另一方面体现为一种以“返乡”为取向的生存经济策略,通过县域内城乡双向流动,保持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关联,为自己返乡养老和子代城镇化失败保留人生退路。通过这种方式,高龄农民工创造性地将城与乡的结构性制约力量,转化为一种服务于家庭发展策略的能动性资源,在避免大规模失业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鹂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合理地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深刻矛盾,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笔者重点论述了城乡融合视野下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和实施扶持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政策,以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生活、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农民工市民化 政策扶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银
住房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障碍。人力资本积累与居住环境互动关联,异质群体的融合居住通过社会互动产生诱发性人力资本投资。破解农民工住房难题应在住房保障政策下实现人力资本价值与住房价值的交换。城市公共政策应着力于以融合居住与城市产业转型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价值创造力,构建城市产业政策、住房政策与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协同作用机制。
关键词:
融合居住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人力资本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晓军 陈浩
由于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农民工在非农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这与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密切相关。文化程度、培训经历、打工年限、年龄和性别对农民工的职业选择、工资收入存在显著影响。因此,现阶段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应侧重普及农村基础教育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和完善城市劳动力培训市场,以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较好地解除农民工非农就业的人力资本约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顾永红 彭超然
大量研究证明人力资本对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人力资本对农民工主观层次上的就业风险有何影响很少见。是否人力资本质量较高的农民工就不担心失业?本文运用调查数据进行相关矩阵分析、方差分析、分类回归分析,对6个假设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性别、工作年限、年龄对"担心失去现在的工作吗"有重要影响;文化程度、技能/技术级别、更换工作次数对"担心失去现在的工作吗"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就业风险表现出一定的解释力,但并不是全部。
关键词:
农民工 人力资本 就业风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江泉 李晓敏
面对许多城镇包括一些大城市推出的宽松入户政策,广大农民工反应较为冷淡,其背后主要是基于对城镇户口与乡村户口附带利益大小的比较。农民工发觉入户城镇将首先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就业压力及孩子教育压力,而且看不到目前城镇户口曾经附有的诸多显性福利待遇,相反,农村户口所附带的田产以及能享受到的国家系列优惠,令他们做出愿意退守乡村而不宜长期定居城镇的决策。其实,根据中国城镇化趋势及城镇发展对人力资本等要素集聚需求,绝大部分农民工将以人力资本要素形式参与城镇建设而向城镇集聚最终成为城镇居民,他们目前最担忧的是自身人力资本严重不足,以致无法进入城镇主流劳动力要素市场,因而缺乏在城镇可持续生活支撑能力。为加速农...
关键词:
城镇落户 现实困境 农民工 人力资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莹莹 梁栩凌 张一名
为了解城市融合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状况,文章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发展调查》课题2017年的调研数据,运用OLS与Logit模型统计分析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各要素对指数化就业质量指标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衡量就业质量的分指标方面,技能培训对收入的影响要大于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文凭效应、证书效应在劳动合同的签订和五险一金参保方面有很强的体现,而对于工作时间情况的改善作用不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伍振军 崔传义
本文基于对2007年从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回流到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城镇工作的3026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运用改进后的明瑟尔收入模型,估计出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与返乡发展两种情况下的人力资本收益率。证明了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人力资本收益率要低于其返乡之后的收益率;验证了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时,人力资本从深度与广度上都被低估,而返乡之后,人力资本能够得到相应报偿,从而收入获得增长的设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文慧
返乡农民工就业的过程实质上是职业流动的过程,这与其所具有的社会网络关系有关。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就业有促进作用,主要在于减少农民工工作搜寻的成本、增加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增加返乡农民工的知识技能、增加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渠道多样化和带动其它农民转移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营建良好社会资本以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返乡农民工 就业稳定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新岭 赵永乐 林竹 宋成一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从农民工自身角度研究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两个重要理论,本文首先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对农民工就业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对农民工就业进行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耦合分析,其中讨论了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交互关系以及他们在农民工就业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基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耦合的农民工就业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就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文婷 张广胜
基于2009年沈阳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采用改进的"M incer"模型研究影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因素,比较分析新老两代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决定的影响因素和程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是否拥有技术或手艺、是否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受教育程度、性别和职业类型是影响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重要因素。其中,是否拥有技术或手艺成为新老两代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