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97)
2023(17216)
2022(14320)
2021(13246)
2020(10771)
2019(24399)
2018(23774)
2017(45039)
2016(23715)
2015(26268)
2014(25913)
2013(25198)
2012(23180)
2011(21096)
2010(21940)
2009(20568)
2008(19489)
2007(17841)
2006(16134)
2005(14829)
作者
(65954)
(54497)
(54281)
(51651)
(34759)
(25956)
(24473)
(20817)
(20798)
(19711)
(18508)
(18393)
(17464)
(17415)
(16954)
(16838)
(16141)
(15783)
(15605)
(15579)
(13707)
(13302)
(13201)
(12640)
(12461)
(12254)
(12230)
(12042)
(10919)
(10762)
学科
(102334)
经济(102239)
(74319)
管理(71047)
(60419)
企业(60419)
方法(36831)
中国(35884)
(33273)
数学(31450)
数学方法(30840)
地方(28940)
(28407)
金融(28405)
(27445)
银行(27435)
业经(27055)
(26650)
(25030)
农业(22807)
(22106)
技术(21970)
(18202)
贸易(18181)
理论(17710)
(17588)
(17093)
(16405)
产业(15856)
(15600)
机构
学院(333590)
大学(325816)
(141208)
经济(138100)
管理(129359)
研究(112494)
理学(109890)
理学院(108751)
管理学(106832)
管理学院(106189)
中国(92294)
(68609)
(66357)
科学(64141)
(54827)
中心(53360)
(52795)
财经(50798)
(48948)
研究所(48927)
(45801)
(44912)
师范(44538)
北京(43746)
业大(43276)
(43112)
经济学(42400)
(41039)
经济学院(37932)
财经大学(37258)
基金
项目(213360)
科学(170426)
研究(163822)
基金(152478)
(130119)
国家(128943)
科学基金(112556)
社会(105096)
社会科(99890)
社会科学(99872)
(87003)
基金项目(78928)
教育(75611)
(71014)
自然(68962)
编号(67914)
自然科(67454)
自然科学(67443)
自然科学基金(66238)
资助(61987)
成果(55646)
(51411)
(49074)
课题(48719)
重点(48048)
(45727)
创新(45034)
国家社会(42867)
发展(42177)
(41506)
期刊
(167431)
经济(167431)
研究(104451)
中国(75744)
管理(53287)
(49666)
(48113)
(47027)
金融(47027)
教育(43910)
科学(43081)
学报(40897)
大学(33146)
技术(32891)
农业(32236)
学学(30988)
业经(30037)
经济研究(26761)
财经(24732)
(21495)
问题(20890)
技术经济(18024)
(16945)
统计(16754)
(16748)
科技(16719)
(16690)
商业(16511)
(16345)
论坛(16345)
共检索到527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运雄  姚玉梅  
产业扶贫依托实体经济开展扶贫工作,能够有效配置农村的生产要素,形成集聚化的产业链条,在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可以借助资金、技术、人才、生产管理制度、培训机制,去增强贫困人口自我造血的生存发展能力。然而运营同质化、参与和分配机制单一、风险防控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则割裂了产业扶贫与城镇化的协同关系,削弱了对于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拉动效力。所以,应充分利用城乡发展所给予的各类利好条件,使产业扶贫模式能够兼顾“增收”“扶志”“提质”,从而带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驱动农村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趁  
城乡融合为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流通,反之,农村产业融合也会促进城乡居民的互动,密切城乡之间的联系。在农村扶贫工作中,推进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当前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并探索出了生态休闲农业、"互联网+农业"、全产业链等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吕保平  
当前,我国已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在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当中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农村经济发展中,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金融,如何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优势作用极为关键。为此,文章在全面了解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创新策略,以期实现金融业态创新,提高金融风险防控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易醇  张爱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国华  吴国华  刘彬  唐承丽  戴柳燕  陈征  
我国已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城乡融合发展将对乡村要素流动、结构调整、格局变化和功能转型等带来重大影响,顺应城乡融合发展新趋势的村庄规划创新是村庄规划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方向。基于城乡融合对乡村发展影响的分析,适应规划体系变革对村庄规划功能和作用的新要求,提出村庄规划创新的思路与策略。研究认为,未来的村庄规划,要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理念,以生活质量为导向,适应乡村多功能演化的需要,重视村庄整体综合研究,着力提升乡村吸引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应重点推进响应城乡管理体制机制变革的村庄规划体系创新、综合城乡发展条件与多元需求的规划类型创新、耦合城乡融合发展趋势和管治要求的规划内容创新以及引入现代技术与协调多元关系的规划方法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厚宁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研究对催生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生态宜居,增加农民可持续收入,最大限度实现对乡村资源的优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指出了限制农旅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四种农旅融合发展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晨曦  
乡村旅游扶贫是国家实施的旅游扶贫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发展中主要有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商品促收、"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模式,通过运用政府扶持策略、生态策略、品牌策略、区域合作策略等,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晨曦  
乡村旅游扶贫是国家实施的旅游扶贫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发展中主要有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商品促收、"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模式,通过运用政府扶持策略、生态策略、品牌策略、区域合作策略等,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耀华  
乡村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其中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战略。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不仅为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有效推动了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与集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成为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关键,商贸流通产业集聚也逐渐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因此,本研究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展开城乡融合发展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路径机制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志海  
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是振兴农村产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当前仍存着地方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合理性不强、生产要素供给不能满足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需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不断完善等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需要合理规划地方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布局、多渠道引导生产要素向乡村产业充分流动、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光强  王芳  
在大数据背景下,随着农超对接商品流通企业的逐渐扩大,其流通数据的处理也愈加智能化、科学化。相较于传统的商品流通模式,利用B2C型电子商务对农超对接商品流通的成本较低,信息获取速度快,流通效率高。B2C电子商务这种灵活运用各种数据分析的新型商业流通模式,已然成为当下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更为农超对接模式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此,本文就大数据下B2C电子商务的内涵及其特征做出简要阐述,进而从农超对接商品流通观念、流通方式、流通费用等方面来分析B2C对农超对接模式的创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这对农超对接商品流通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农产品生产与消费越来越受到技术因素影响,以大数据挖掘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环节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我国农产品营销的创新切入点与研究重点。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农业生产与市场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提取有营销价值的农业信息,提高农产品营销水平。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农产品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指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产品营销特点,为创新农产品营销策略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毛峰  
我国贫困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人力充沛,全国一半以上贫困乡村都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旅游扶贫是行之有效的科学路径。文章总结了旅游扶贫具有贫困人口参与面广、扶贫效果快、返贫率低、防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突出优势和特点,并根据党中央"三位一体"扶贫格局,在梳理各地扶贫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扶贫是贫困乡村产业化扶贫的最佳路径和中坚力量,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要强化战略引导,创新机制体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文还重点分析了重庆市乡村旅游扶贫的"旅游+片区开发、旅游+N(农业、文体、商贸等)"模式,认为重庆市实施政府主导、政策引领,因地制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征杰  余广俊  程琳杰  
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在城市化和现代化冲击下,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短板逐渐暴露,发展困境不容忽视。因此,积极探索乡村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策略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乡村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归纳总结传统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传统文化特点和乡村文化振兴的要求,从赋予乡村传统文化时代内涵以及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陆平  
借助休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是农业与服务业的跨界,拓展了农业功能与价值,对乡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均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疫情以后,我国乡村旅游复苏较快,迎来快速发展期,市场需求凸显并爆发,这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机会。然而,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受到旅游产品创新、融合不够以及经营管理标准化不足等问题的影响,制约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现实障碍。本文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切入点,研究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和影响作用,提出深化二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