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27)
- 2023(20559)
- 2022(17481)
- 2021(16017)
- 2020(13412)
- 2019(30798)
- 2018(30127)
- 2017(57602)
- 2016(31036)
- 2015(34639)
- 2014(34286)
- 2013(33743)
- 2012(31365)
- 2011(28244)
- 2010(28466)
- 2009(26182)
- 2008(24742)
- 2007(21781)
- 2006(19201)
- 2005(17056)
- 学科
- 济(130150)
- 经济(130017)
- 管理(86104)
- 业(85320)
- 企(68543)
- 企业(68543)
- 方法(57793)
- 数学(50661)
- 数学方法(50031)
- 中国(39736)
- 农(37308)
- 财(33362)
- 地方(32504)
- 业经(30180)
- 融(29810)
- 金融(29807)
- 银(28527)
- 银行(28468)
- 行(27408)
- 学(26006)
- 农业(25705)
- 制(24792)
- 贸(23264)
- 贸易(23242)
- 易(22475)
- 务(20836)
- 财务(20754)
- 财务管理(20708)
- 理论(20490)
- 环境(19923)
- 机构
- 大学(435542)
- 学院(434496)
- 济(176474)
- 经济(172720)
- 管理(169757)
- 研究(147944)
- 理学(147087)
- 理学院(145401)
- 管理学(142722)
- 管理学院(141939)
- 中国(114962)
- 京(92882)
- 科学(91303)
- 财(81391)
- 所(73835)
- 农(73312)
- 中心(69122)
- 研究所(67303)
- 业大(65770)
- 财经(65152)
- 江(63865)
- 经(59343)
- 北京(58514)
- 范(57896)
- 师范(57292)
- 农业(57031)
- 经济学(54011)
- 院(53835)
- 州(52133)
- 经济学院(48922)
- 基金
- 项目(299899)
- 科学(236224)
- 基金(217832)
- 研究(217713)
- 家(190499)
- 国家(188904)
- 科学基金(162471)
- 社会(138244)
- 社会科(131225)
- 社会科学(131192)
- 省(116974)
- 基金项目(115023)
- 自然(105552)
- 自然科(103181)
- 自然科学(103159)
- 自然科学基金(101289)
- 教育(100237)
- 划(98531)
- 资助(90249)
- 编号(88428)
- 成果(71047)
- 重点(67441)
- 发(66323)
- 部(65875)
- 创(62052)
- 课题(60841)
- 创新(57911)
- 科研(57539)
- 国家社会(57468)
- 教育部(56603)
- 期刊
- 济(189507)
- 经济(189507)
- 研究(127784)
- 中国(85906)
- 学报(69922)
- 农(67073)
- 科学(63938)
- 管理(61428)
- 财(60882)
- 大学(53663)
- 学学(50470)
- 融(49464)
- 金融(49464)
- 教育(48335)
- 农业(45959)
- 技术(37755)
- 业经(32089)
- 财经(31383)
- 经济研究(30579)
- 经(26900)
- 问题(24684)
- 业(23236)
- 图书(22997)
- 统计(20815)
- 理论(20652)
- 技术经济(20501)
- 科技(20409)
- 版(20211)
- 商业(19380)
- 策(18956)
共检索到645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鑫 曹洁
运用2003-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城乡融合存在经济融合优于生活融合、东部优于中西部的特征,并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劳动力、资本、技术要素集聚对城乡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对城乡经济融合产生了正向集聚效应,且劳动力市场化在欠发达地区能够显著且持续的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农业资本投入对经济融合的影响在欠发达地区具有前置性、农业现代化技术提高对经济融合的影响在欠发达地区较弱。其次,劳动力、资本和技术难以对城乡生活融合产生显著影响,只有农业资本投入增加能够在当期显著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城乡生活融合水平。实证结果表明各地区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更有针对性的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举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太文 武小龙
完善资源配置方式已成为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基于2002—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资源配置均衡性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资源配置方式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逻辑关联进行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主要体现在经济要素、人力要素、政策要素、技术要素等方面,乡村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乡村人才要素存在显著的非均衡配置,明显抑制城乡发展的融合效应;人口城镇化发展政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政策和农业技术开发对城乡融合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效应;地域开放程度亦有助于抑制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对此,需要进一步坚持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强化财政支农力度、推动人才回流与乡村人才精英培育、引进现代技术赋能乡村,并在户籍政策、土地政策、反贫困政策等方面深化改革,真正达成城乡要素的双向流通与平衡配置,最终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娟
金融发展与城乡差距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本文主要基于中国1996~2012年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SYS-GMM对政府城市偏向制度下的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城乡偏向制度下,金融发展规模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而金融发展效率缩小城乡差距。对于城市偏向制度,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科教文卫事业支出、公共服务支出以及农业支出均是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因素,并以此对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市偏向制度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芮国强 董露露 马继迁
流通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已成为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手。本文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趋势性特征入手,并基于2005-2016的省级面板数据,采取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对流通产业集聚以及流通产业四大细分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了流通产业四大细分行业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差异性。研究认为,流通产业集聚确实有力促进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但流通产业四大细分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不一致性,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不仅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起到了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关键词:
流通产业 产业集聚 城乡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荣学 许广月
一、引言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产业结构不断软化和优化,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发展趋势。在服务经济时代中,现代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国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昱燃 熊德平
基于中国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城乡金融发展划分为农村金融发展与城镇金融发展,实证研究中国城乡金融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效应,研究发现,从全国整体上看,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与效率的提高均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城镇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制约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但城镇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进一步探究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发展效率的提高均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东部地区城镇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但城镇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却制约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中部地区城镇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效率的提高均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西部地区城镇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制约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但城镇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却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春淑 闫殊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一个最基本目标,也是实现教育脱贫的底线,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能否起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作用?利用2004-2015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构建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农村贫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用系统广义距面板数据估计方法,考察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减贫效果显著,但是东、中、西部差异较大,这对于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反贫困政策的配合,实现政策联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 农村贫困 动态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春淑 闫殊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一个最基本目标,也是实现教育脱贫的底线,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能否起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作用?利用2004-2015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构建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农村贫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用系统广义距面板数据估计方法,考察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减贫效果显著,但是东、中、西部差异较大,这对于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与反贫困政策的配合,实现政策联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 农村贫困 动态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浩天 肖延玉
数字经济-生态保护-城乡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是检视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维度。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以及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和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城乡融合发展最高,生态保护居中,数字经济最低;从时间上看,研究期内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低水平段位呈上升状态;从空间上看,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且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局部空间自相关类型以“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作为制约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人口素质、经济驱动、政府调控、科技支撑的驱动效果依次递减。因此,要制定差异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构跨区域协作机制,实现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城乡融合发展的互构式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明康 刘彦平
基于199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引入城镇化这一重要调节变量,实证分析了旅游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前提下,中国旅游产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城镇化从总体上抑制了旅游产业集聚的城乡收入差距缩减效应;(2)东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则显著推动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007-2016年的旅游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效应显著强于1997-2006年;(3)城镇化对旅游产业集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同样呈现出不同的时空格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关秋燕
针对目前对全国物流产业集聚研究较少的状况,将全国31个省级单位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东部、东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西部地区,运用区位熵法对这五个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度;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东部、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的物流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正相关关系,而东北地区的物流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西部地区的物流集聚对经济发展作用不显著。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物流产业适度集聚、改善政府对地区经济的干预能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康杰 景普秋
要素自由流动是城乡经济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梳理2001年以来中国城乡经济发展效率提升与公平改进后发现,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实证检验发现,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进入"倒U型"曲线下降阶段,非农就业、金融发展、财政支农、土地财政等要素配置有利于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但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具有异质性。区域异质性检验显示,东、东北、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主导因素不同,经济发展、要素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关系存在区域差异。门槛效应检验显示,非农就业、财政支农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但系数下降,体现出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倾向,金融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随金融发展水平提高而下降。最后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化城乡要素配置、采取区域差异化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秀娟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3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全国和东、中、西部两个层面去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997年前,金融集聚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1998年后,金融集聚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中部和东部地区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反方向影响不显著,但1998年后金融集聚显著缩小了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在1978—2013年和1978—1997年两个时间段都会明显地拉大其城乡收入差距。1997年成为金融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拐点,原因可能是源于1996年的农村金融改革。
关键词:
金融集聚 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伟国 樊士德
金融发展可度量为金融—规模、金融—活动和金融—效率三个主要指标。利用OLS和GMM回归、面板单位根、协整和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后得知:(1)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库兹涅茨效应,即所谓的倒U型关系。(2)中国金融发展规模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加强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增长取得了显著作用,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3)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规模、农村信贷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蕊 吴淑琪
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减贫增收的有效手段,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也意义重大。本文将数字经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同时纳入城乡收入差距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0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作用及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文研究认为:中国应当进一步提高数字经济发展程度,重视健全中国经济发展体系,助推共同富裕;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数字化程度,通过西部地区发展改善全国城乡收入差距;重视国民教育,优化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在收敛城乡收入差距过程中的正向调节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FDI、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要素投入还是TFP?——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实际有效汇率、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要素流动与空间工资差异研究——基于中国28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经济增长、城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基于省级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资源要素流动配置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要素流动、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普惠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包容性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