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9)
- 2023(14677)
- 2022(12056)
- 2021(10878)
- 2020(8816)
- 2019(19717)
- 2018(19290)
- 2017(35958)
- 2016(19617)
- 2015(21891)
- 2014(22012)
- 2013(21352)
- 2012(20133)
- 2011(18312)
- 2010(18969)
- 2009(18108)
- 2008(17097)
- 2007(15657)
- 2006(14189)
- 2005(13446)
- 学科
- 济(82903)
- 经济(82734)
- 管理(58922)
- 业(56722)
- 企(47480)
- 企业(47480)
- 中国(31966)
- 融(28280)
- 金融(28273)
- 银(26933)
- 银行(26909)
- 农(26704)
- 行(26113)
- 财(25259)
- 地方(24587)
- 制(24244)
- 业经(24161)
- 方法(23077)
- 数学(19200)
- 数学方法(18985)
- 农业(17991)
- 学(17053)
- 体(16736)
- 务(15166)
- 财务(15090)
- 财务管理(15057)
- 企业财务(14440)
- 发(14143)
- 贸(13263)
- 贸易(13244)
- 机构
- 学院(276895)
- 大学(273248)
- 济(113550)
- 经济(110814)
- 研究(99743)
- 管理(99629)
- 中国(83729)
- 理学(82861)
- 理学院(81853)
- 管理学(80480)
- 管理学院(79979)
- 京(59980)
- 财(59263)
- 科学(58120)
- 所(50704)
- 农(47711)
- 中心(47255)
- 江(45407)
- 研究所(45032)
- 财经(44332)
- 经(39873)
- 业大(38479)
- 北京(38321)
- 范(37332)
- 师范(36915)
- 农业(36703)
- 院(36619)
- 州(36582)
- 经济学(35141)
- 省(33123)
- 基金
- 项目(175086)
- 科学(137327)
- 研究(132925)
- 基金(124275)
- 家(107353)
- 国家(106344)
- 科学基金(90617)
- 社会(84994)
- 社会科(80461)
- 社会科学(80445)
- 省(70621)
- 基金项目(64732)
- 教育(60193)
- 划(58343)
- 编号(54897)
- 自然(54652)
- 自然科(53293)
- 自然科学(53279)
- 自然科学基金(52309)
- 资助(49801)
- 成果(46410)
- 发(42872)
- 课题(40168)
- 重点(40085)
- 部(38125)
- 制(37488)
- 创(36787)
- 国家社会(35226)
- 发展(34774)
- 性(34621)
共检索到456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振源 蔡继明
本文揭示了目前集体土地产权没有得到平等保护的四种表现以及集体土地产权残缺对集体经济和农民利益的损害,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思想根源。研究发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产权不平等表现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对集体土地没有处分权,不能在集体土地上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物权,农户对集体所有的宅基地没有完整的用益物权。出现这种状况的思想根源是:否定市场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片面强调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只有赋予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等的权能,使所有权人有权在集体土地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才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熊柴 蔡继明 刘媛
我国长期陷入"三农"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人地矛盾",即农村户均土地经营规模过小,从而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并进而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农村户均土地达到规模经营水平。为此,要推进城乡土地产权同权化和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让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平等入市,让土地资源在城市内部和乡村内部、城市之间和乡村之间以及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人口与土地的空间配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继明 李蒙蒙
1.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1)放开落户限制,统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梯度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做好从居住证到落户的衔接工作。在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保障进城务工的农民自由选择在大中小城市定居的权利。同时,将户籍人口城市化情况纳入政绩考核,如将农民工和本市居民平等享受社会福利的市民化比重列入当干部考核指标体系。(2)吸引人才、技术和资本等流向农村,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允许外来农民到农村地区落户,成为村集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靳相木
集体与国有土地的产权构造存在很大的不同,二者以什么路径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同权同价"有其客观规律性。本文梳理了"同权同价"的方法论逻辑,提出"同权同价"问题研究需要从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类比推论中摆脱出来。研究结果表明,"同权"问题属于物权法上的科学问题,它有且只能指集体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在法律性质、物权种类和物权基本规格的同一。当越出物权法,进入公法层面,特别是当进入合同法的领域,"同权"的概念便荡然无存;作为经济学上的"同价"问题,其要义在于集体与国有土地遵循同样的价格形成机制,而不可能指字面意义上的市场成交价相同或相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靳相木
集体与国有土地的产权构造存在很大的不同,二者以什么路径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同权同价"有其客观规律性。本文梳理了"同权同价"的方法论逻辑,提出"同权同价"问题研究需要从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类比推论中摆脱出来。研究结果表明,"同权"问题属于物权法上的科学问题,它有且只能指集体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在法律性质、物权种类和物权基本规格的同一。当越出物权法,进入公法层面,特别是当进入合同法的领域,"同权"的概念便荡然无存;作为经济学上的"同价"问题,其要义在于集体与国有土地遵循同样的价格形成机制,而不可能指字面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存鸽
现阶段,由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各地城市化发展建没加快,政府对土地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在现行的土地政策下,农民由土地而派生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所以引发了许多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构建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现实矛盾,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并对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科学的分折,深入研究探讨了构建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法律制度的路径。
关键词:
农村 集体土地 发展权 法律制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雨生 孙召发 韩杨 王艳梅 张瑛
文章利用中国200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对城乡融合的影响,据此考察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三权分置”政策显著提高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在高城乡融合度地区、财政强省、东部地区的作用效果更显著;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农村“三权分置”政策通过提高农地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以及城镇化共同推动了城乡融合;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农地流转相互促进,农地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均能推动城镇化水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的城乡融合具备清晰的作用路径与完善的自我实现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爱梅
土地问题是我国农村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深刻影响着城乡融合发展,阻碍了城乡之间要素的双向对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是淡化城乡土地的二元所有制属性,赋予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同等的土地使用权利,不因土地所有权的性质而区别对待。在此基础上,重点加快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宅基地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城乡融合 宅基地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雄 迟文峰 代兄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消解城乡二元体制产生的影响,因而新阶段的土地制度改革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方向。现阶段城乡之间仍然面临土地流转权和发展权不平等、城乡融合的指向性不强、农地保障功能尚未充分发挥的现实困境。为此,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分别从法律、制度和落实方面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改革 城乡融合 制度落实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琦
从现行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设计的路径来看,应当包括征收补偿和失地农民安置两方面内容。征收补偿是对被征地方财产损失的添补,依据的是公平原则,被征地方可以根据法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公正的资产评估方式和评估结果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征收补偿制度相比,失地农民安置制度是一项社会福利制度,注重的是制度功能。在具体制度设计时,容易出现用道义责任代替法定义务的问题,使制度缺少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尤其是在就业安置方面。在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设计中,引入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权可以强化安置制度功能,促进失地农民合理就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曲福田 田光明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和产权制度的激励约束等功能的缺失,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低效、农民权益受损问题较为严重。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城乡统筹要求改变城乡二元基础制度,从制度上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让城乡要素以价格信号进行流动,同时农民权益能够得到保护并分享工业化、城市化要素价值增值收益。土地资源是农村的重要资源,如何通过土地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土地制度的激励约束以及资源配置的功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护农民权益,成为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尝试从城乡统筹角度出发提出集体土...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土地产权 物权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德开 陈莉 朱天明 司武飞
统筹城乡发展中,集体土地流转已势不可挡,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时机日趋成熟。为了保护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收益,必须维护集体土地产权权能的完整性。在城镇规划区内,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一样,其使用权也可以有偿转让,流转收益在村集体、地方政府、土地承包者三者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村集体获得的收益必须用于社会保障;地方政府获得的收益必须用于农业投入。要正确处理集体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的关系,把集体土地流转与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结合起来,以构建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和谐社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坤秋 龙花楼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举措,土地市场则是实现城乡要素流通的重要渠道,也是连接城乡发展的关键纽带。本文阐释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探究了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量化分析了中国273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土地市场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演进规律,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土地市场与城乡融合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以期从土地市场视角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一条可实现路径。结论如下:(1)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价值重塑的过程,旨在消除阻碍城乡发展的因素,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与平等交换,实现城乡发展要素回报趋同,本质是通过城乡互动互补实现城乡地域功能的整体优化。(2)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的作用是利弊双轨的权衡,作用方向取决于土地市场是否是良性市场。城乡二元分配体制与社会融入受阻背景下,扭曲土地市场掣肘城乡融合发展。(3)2005-2013年中国土地市场稳步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略低,土地市场规模、土地市场价格与土地市场化程度分别提升113.66%、274.09%与37.07%,59.34%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下滑,二者反差明显,且均具时空分异特征。(4)现阶段,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发展更多体现为滞碍作用,但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存在"低水平陷阱",突破88.64%的抑制拐点,即可发挥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的促进作用。重塑土地市场发展价值取向,加快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探索人口—土地挂钩机制是后续工作的重要方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恒周 牛坤在
破除城乡土地制度二元性,实现城乡土地要素平等自由交换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新时代重新审视城乡土地关系,建立健全城乡土地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对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因此,在辨析城乡融合发展内涵的基础上,融合“产权—市场—规划”三重要素,从城乡土地产权均等化、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以及土地规划与管理统一化三个层面理解和界定城乡土地融合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城乡土地制度变迁,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土地关系的演变历程,并剖析其内在逻辑。以此为指导,基于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土地市场交易制度、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三个方面提出构建城乡土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框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恒周 牛坤在
破除城乡土地制度二元性,实现城乡土地要素平等自由交换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新时代重新审视城乡土地关系,建立健全城乡土地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对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因此,在辨析城乡融合发展内涵的基础上,融合“产权—市场—规划”三重要素,从城乡土地产权均等化、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以及土地规划与管理统一化三个层面理解和界定城乡土地融合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城乡土地制度变迁,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土地关系的演变历程,并剖析其内在逻辑。以此为指导,基于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土地市场交易制度、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三个方面提出构建城乡土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