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46)
- 2023(11587)
- 2022(9532)
- 2021(8887)
- 2020(6986)
- 2019(15580)
- 2018(15019)
- 2017(28313)
- 2016(15190)
- 2015(16992)
- 2014(16947)
- 2013(16914)
- 2012(16300)
- 2011(14950)
- 2010(15581)
- 2009(14948)
- 2008(14116)
- 2007(13176)
- 2006(12099)
- 2005(11390)
- 学科
- 济(71302)
- 经济(71221)
- 农(50224)
- 业(49880)
- 管理(34574)
- 农业(33692)
- 中国(30704)
- 融(26716)
- 金融(26716)
- 企(26568)
- 企业(26568)
- 银(24957)
- 银行(24943)
- 地方(24559)
- 行(24316)
- 业经(21540)
- 方法(18639)
- 制(17931)
- 财(16097)
- 数学(16018)
- 数学方法(15815)
- 发(15235)
- 农业经济(12846)
- 发展(12406)
- 展(12378)
- 学(12269)
- 贸(12089)
- 贸易(12072)
- 体(11745)
- 易(11666)
- 机构
- 学院(222096)
- 大学(215379)
- 济(96247)
- 经济(94070)
- 研究(83100)
- 管理(79372)
- 中国(71303)
- 理学(66423)
- 理学院(65634)
- 管理学(64522)
- 管理学院(64116)
- 农(57346)
- 科学(48419)
- 京(46779)
- 农业(43274)
- 财(43249)
- 所(43135)
- 中心(40596)
- 研究所(38345)
- 业大(37310)
- 江(36367)
- 财经(32605)
- 范(31080)
- 师范(30793)
- 州(29880)
- 北京(29873)
- 经(29478)
- 经济学(28773)
- 省(28473)
- 院(28215)
- 基金
- 项目(137503)
- 科学(107654)
- 研究(106104)
- 基金(96963)
- 家(83550)
- 国家(82628)
- 科学基金(69900)
- 社会(68406)
- 社会科(64371)
- 社会科学(64358)
- 省(56243)
- 基金项目(50907)
- 教育(45782)
- 编号(45297)
- 划(45224)
- 自然(40754)
- 自然科(39782)
- 自然科学(39777)
- 自然科学基金(39046)
- 资助(38677)
- 成果(37133)
- 发(36886)
- 农(32301)
- 课题(31461)
- 重点(30648)
- 发展(30501)
- 展(30001)
- 部(29771)
- 创(28392)
- 国家社会(28252)
- 期刊
- 济(123862)
- 经济(123862)
- 研究(71725)
- 农(63863)
- 中国(57795)
- 农业(42739)
- 融(40900)
- 金融(40900)
- 学报(34335)
- 科学(33622)
- 财(30903)
- 大学(27585)
- 管理(26823)
- 业经(26307)
- 学学(26267)
- 教育(25421)
- 业(19482)
- 技术(19066)
- 经济研究(16898)
- 问题(16898)
- 财经(16110)
- 农村(16079)
- 村(16079)
- 农业经济(15513)
- 经(13895)
- 世界(13595)
- 版(13320)
- 经济问题(12292)
- 技术经济(11167)
- 资源(10711)
共检索到371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启平
随着乡村中由人口、户籍与土地所形成的三位一体结构关系逐渐被打破,农村人口流动在其嵌入性制度安排的变迁与结构性约束弱化下呈现出新特征,出现一些新问题,对城乡融合发展下农村流动人口的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下,农村流动人口的治理应着重保障流动人口主观能动性和自主选择权,切实提高其自我赋能发展的效用水平,实现人口流动的内生性发展和自由全面发展,推动城乡融合战略迈向新阶段。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农村流动人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一欢
以内需消费为主体的国内市场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口回流以及内需消费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回流有利于促进国内统一内需消费市场的形成,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最大,且能够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内需消费规模的增加有利于降低城乡和区域发展差异,促进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因此,要持续完善人口回流机制,加快构建统一国内大市场,破除制约城乡、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桎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昕昕
农村地区在人才、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新时代城乡融合战略的实施应以激发农村地区内生动力为基本内核,同时与城市有机融合,优势互补,推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城乡融合战略是对乡村地域系统的全新认知,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为契机,以挖掘农村地区内生动力为手段,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关键词:
农村 内生发展动力 城乡融合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珊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逐渐成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中的热点和焦点。随之而来的乡村旅游人数的激增、旅游时段的频繁,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破坏了农村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面对规模化的乡村旅游热浪的到来,我们必须通过乡村旅游的法制化建设来规范管理。本文从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着手,分析乡村旅游法律保障中出现的问题,进而结合乡村实际情况,提出完善乡村旅游法律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在法律保护下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乡村旅游 法律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车树林 顾江
农村地区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是否有利于减缓农村人口贫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从人力资本积累视角出发,构建理论模型,在计算各省份农村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2006年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受教育水平、农村就业水平以及财政支农水平等外部变量,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农村人口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即随着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人口贫困现象显著减缓。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作者指出应该大力发展农村小型微型金融机构,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 农村人口 减贫 人力资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车树林 顾江
农村地区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是否有利于减缓农村人口贫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从人力资本积累视角出发,构建理论模型,在计算各省份农村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2006年~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受教育水平、农村就业水平以及财政支农水平等外部变量,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农村人口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即随着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人口贫困现象显著减缓。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作者指出应该大力发展农村小型微型金融机构,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构建包容性金融发展体系。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 农村人口 减贫 人力资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必亮
本文通过来自一个村庄的案例分析 ,说明了农民在当代社会变迁与转型过程中是如何利用“关系”这样的非正式制度而实施其人口与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的。这项研究表明 ,在中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 ,像“关系”之类的传统因素往往能够起到作为功能性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由此引申出的政策含义要点在于 ,在目前处于社会大变革与大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我们应该将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使两者密切配合、相互补充 ,共同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关系 非正式制度 农村人口流动 现代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天琪,叶振东
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力迅速地发展,中国经济逐渐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农村人口流动日益加剧,迅速汇集成一股汹涌的浪潮。同时,这一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也给他们自身的生育行为带来了重大影响。现实需要理论及实际部门探究这一崭新的课题。本文主要探讨农村人口流动的生育效应。所论及的农村人口流动,是指不变更户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玉龙
基于城乡人口流动视角,建立省际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组模型,运用3SLS估计方法,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关系,农村人口老龄化每降低1%,城乡收入差距提高0.15%;城乡收入差距每下降1%,农村人口老龄化率提高1.11%。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注重并权衡二者关系,对于控制并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人口 老龄化 收入差距 人口流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国良 赵瑞超
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新时期助力农民脱贫攻坚、返贫防治、乡村振兴并建立现代农业体系的路径方针。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城乡融合发展与城乡人力资本布局密切相关,而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对城乡人力资本要素进行变量对比和定量分析发现,城乡人力资本各要素、人力资本存量以及人均人力资本存在巨大落差。基于城乡人力资本现状对比,对农村职业教育行动路向的政策导向及价值意蕴充分论证可知,农村职业教育可通过推动价值认同、资源统筹、协同共生、深度融合及结构优化策略有效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崔文超
封闭是集体产权的本质属性,开放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既要有稳定的产权预期和清晰的产权边界,又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思维和多元化发展路径。城乡关系的重塑,尤其是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加快推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域性、封闭性、功能复合性和股权静态性等性质随之发生变化,脱域性、开放性、功能清晰性和股权动态性逐渐成为其新的特征。但同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认知突破性、经营制约性、治理有效性和政策适应性等多方面的挑战。立足于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共同富裕等目标,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遵循从封闭到开放的思路,以市场化为导向,通过城乡联动式改革促进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允许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县域内“跨村”配置,有序推进村级组织功能事务分离,走渐进式改革、融合式创新的发展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崔文超
封闭是集体产权的本质属性,开放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既要有稳定的产权预期和清晰的产权边界,又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思维和多元化发展路径。城乡关系的重塑,尤其是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加快推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域性、封闭性、功能复合性和股权静态性等性质随之发生变化,脱域性、开放性、功能清晰性和股权动态性逐渐成为其新的特征。但同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认知突破性、经营制约性、治理有效性和政策适应性等多方面的挑战。立足于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共同富裕等目标,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遵循从封闭到开放的思路,以市场化为导向,通过城乡联动式改革促进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允许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县域内“跨村”配置,有序推进村级组织功能事务分离,走渐进式改革、融合式创新的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廷勇 杨光情 杨丽 罗汐妍
进城农民和下乡市民是以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为主的城乡融合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两类群体。进城农民不同于传统村居农民,他们基于比较收益进城从事非农职业,并可能经过自身的努力成为未来城市中的“新市民”,而下乡市民是在政策激励之下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具有知识、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的新生力量。两类人群有着不同的行为逻辑:进城农民基于理性经济人的价值考量,并不会退出在农村的地权,以便于其在城市发展不畅时能够有回到农村的兜底性保障,而下乡市民通常需要获得集体内部成员的心理认同并得到原单位的业绩激励,才能专注于乡村经济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为此,应当鼓励进城农民在不丧失承包权的基础上流转经营权获得财产性收入,为他们在城市发展提供基本住房保障,而对于下乡市民应当允许他们入股集体经济参与分红获得经济激励。
关键词:
进城农民 下乡市民 行为逻辑 不退地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春梅
山西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文化力不容忽视,文化结构的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各要素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从不同角度促进着山西城乡关系的融合。观念障碍、制度因素、城乡文化二元对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成为山西城乡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设计城乡融合发展中文化各组成部分相互间的作用路径,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接受文化的渠道;创新制度建设,基于城乡融合视角整体引领;合理优化人才梯队,引领和推进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品质四个方面得出山西城乡融合发展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文化力 文化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军 陈雪婧
城乡融合发展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力举措。近年来,城乡融合发展的“确定性—不确定性”张力不断激化,主体参与、空间融合、要素流动、治理体系等层面的不确定性不断增长,甚至可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步入一种“不确定性”的情境中,使得各种发展机遇与不确定性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性”提供了理解城乡融合过程中风险生成和演化的重要视角。对此,亟须以“不确定性”为导向,强化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共同体意识,重构城乡空间秩序,引导要素有序流动,夯实协同治理体系,以化解不确定性风险,有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促进乡村振兴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