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4)
2023(13156)
2022(11004)
2021(9942)
2020(7991)
2019(17775)
2018(17302)
2017(32463)
2016(17488)
2015(19693)
2014(19706)
2013(19377)
2012(18551)
2011(16877)
2010(17564)
2009(17057)
2008(16268)
2007(15041)
2006(13752)
2005(13091)
作者
(50798)
(42496)
(42229)
(39978)
(27049)
(20323)
(19121)
(16303)
(16297)
(15363)
(14725)
(14440)
(13722)
(13661)
(13436)
(13086)
(12524)
(12432)
(12308)
(12122)
(11123)
(10366)
(10214)
(9769)
(9661)
(9641)
(9600)
(9543)
(8637)
(8426)
学科
(76342)
经济(76228)
管理(54923)
(53673)
(43472)
企业(43472)
中国(30496)
(28012)
金融(28009)
(26498)
银行(26479)
(25678)
(25060)
(24430)
地方(23517)
(22907)
方法(22246)
业经(21227)
数学(18470)
数学方法(18206)
农业(17213)
(15005)
(14755)
财务(14705)
财务管理(14670)
企业财务(14067)
(13568)
(13399)
(13159)
贸易(13138)
机构
学院(253901)
大学(250994)
(106395)
经济(103861)
管理(91030)
研究(90342)
中国(76869)
理学(75462)
理学院(74582)
管理学(73364)
管理学院(72891)
(55700)
(54361)
科学(51474)
(45795)
中心(43054)
(41737)
财经(41630)
(41611)
研究所(40319)
(37401)
北京(34964)
(34151)
(33907)
师范(33811)
业大(33348)
经济学(33262)
(32448)
农业(31600)
财经大学(30486)
基金
项目(155021)
科学(122041)
研究(118751)
基金(110650)
(94476)
国家(93572)
科学基金(80341)
社会(76833)
社会科(72833)
社会科学(72817)
(62106)
基金项目(57402)
教育(53663)
(50787)
编号(49015)
自然(47680)
自然科(46557)
自然科学(46547)
自然科学基金(45717)
资助(44814)
成果(41925)
(38501)
课题(35251)
重点(35049)
(34446)
(34080)
(32523)
国家社会(31859)
发展(31589)
(31460)
期刊
(134353)
经济(134353)
研究(84567)
中国(64082)
(44943)
(42950)
(42737)
金融(42737)
管理(37186)
学报(36619)
科学(34821)
教育(31419)
大学(29241)
农业(28141)
学学(27388)
业经(22889)
技术(22099)
财经(21714)
经济研究(20263)
(18678)
问题(16827)
(13318)
(13287)
(12441)
国际(12426)
理论(12360)
世界(12204)
技术经济(11917)
现代(11862)
(11342)
共检索到424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玲玲  贺彦菘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大势所趋。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限制与合理扩张是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发展的关键,土地增值收益公平补偿和合理共享是土地发展权分析视角的核心要义。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构建需体现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功能、以土地利益分配正义为核心的社会功能以及以土地财产属性彰显为核心的经济功能内涵。同时,应妥善应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的生态风险和社会风险。在推进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中,须在把握差异性的基础上适度突破限制,构建合理的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以达成分配正义,完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以提高农民满意度,更应注重政府干预的合理边界以减轻政策风险,从而保障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密  
城乡融合背景下,城乡间的土地要素流通更为顺畅,农村居民对于宅基地的财产性需求变得更为强烈,而要想真正地实现宅基地财产性功能和财产价值,要以自由流转为前提。当前国家针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还没有专门出台相应的法律规制,由于立法的滞后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宅基地价值属性的实现,因而需要考虑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进一步优化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突出其财产性功能。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袁铖  
现行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存在着宅基地使用权不可转让性与农村住房所有权可转让性、农村宅基地物权与政府公权的矛盾。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缺失严重制约经济结构转型。实行农村宅基地立法理念转变,制定农地分区法,进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是化解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的现实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子华  
我国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对宅基地使用权的身份、用途和流转作了严格限定。在正当性考量方面,基于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为内容的生存利益而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具有合理性;基于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而限制流转就不具有正当性。因此,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放松管制是必要的,政府的职能也应从严格限制中的刚性管控,向以自愿、有偿条件下的推进实现农村"公共利益"的方向转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龚涛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是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现行的涉及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有关政策和法律,与农业用地、其他非农建设用地相比显得较为薄弱,甚至还自相矛盾。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根本问题是制约经济结构转型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清怀  王海军  
当前我国农村已经分化为传统型农村和现代型农村两种类型。通过分别考察、探析这两种类型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完全引入市场机制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清晰地发现市场机制在稀缺性资源的配置上所具有的局限性同样存在于宅基地使用权的配置上。因此,在坚持"一户一宅"原则的前提下,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构建上,坚持"禁止城里人购买农村宅基地,允许宅基地在本集体成员间流转",应当是妥当、合理的选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陆进锋  仝德  龙嘉骞  沈月  
县域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场域,宅基地制度改革是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探讨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内在联系,分析了宅基地制度改革助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改革路径,结果表明:(1)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是城乡要素自由平等流动、功能深度融合以及权益均等化;明晰农村土地要素的产权结构,促进城乡“人—地—钱”等要素的优化组合是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动力。(2)宅基地制度改革能够优化乡村空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以及城乡文化交流,倒逼乡村治理现代化,助力县域城乡多维度融合发展。(3)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需求下,宅基地制度改革需要明确不同类型县域改革的主攻方向,以提高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为导向,增强宅基地流动性;以系统思维为指导,统筹联动各项城乡融合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玲  邹文涛  陈诗高  
以促进城乡互动为目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前提和制度设计的侧重点,认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设计应致力于构建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基于宅基地有偿使用原则构建宅基地流转市场,并制定流转规程和有利于加快乡村发展的流转收益分配机制,促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规范、健康、有序流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平辉  赵舒捷  
还权赋能、稳定放活的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改革蕴含着积极的制度效益和经济助推功能,但也暗藏农民失地、抵押财产无法变现、耕地被侵占等风险,因此需要兼顾助推效益与风险防控。基于对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点及其防控措施的认识,一些主管部门和试点地方对宅基地抵押贷款人的准入资格和抵押物的设置与流转作出了某些限制,这些限制适应了试点阶段推进"两权"抵押改革的需要,但与当前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导向不符,需要秉承稳慎探索的原则进行调整,并增设新的优化措施来加以完善,以实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效益的最大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明  
宅基地制度一直是围绕农村土地改革的一大难题,受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约束,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农民拥有的宅基地无法进行合法流转。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种限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和流转的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农村非农化发展和城乡统筹的需要,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近年来农村宅基地规范和流转问题十分突出: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宅基地流转无法可依;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宅基地闲置与浪费并存;缺乏健全的收益分配机制,无法保障各方利益;缺乏规范的市场体系,宅基地流转效率低下。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流转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家全  
对农村宅基地能否自由流转,学界有反对和赞成两种观点。从私权保障和公权干预的角度看,宅基地的有条件流转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农民意愿,也符合我国国情。从保护耕地的角度出发,应对宅基地流转做必要的法律规制,那种认为乡土社会已经解体的观点是不全面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盼盼  范胜龙  胡勇  
引导农户自愿参与闲置宅基地退出是提高宅基地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城乡融合发展为其退出提供了驱动力。基于城乡融合发展和代际效应理论,以福建省建瓯市为例,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意愿,并运用Probit模型、IV-Pr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城乡融合发展、农户代际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调研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明显,65.77%的农户愿意有偿退出闲置宅基地,追求城市较好的就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为退出宅基地的主要诱因。人口融合、经济融合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土地融合、社会融合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负向抑制作用。村庄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口融合发展对近郊型农户退出宅基地有显著促进作用。代际能调节城乡融合发展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方向,人口融合、经济融合发展正向提高了新生代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土地融合、社会融合发展反向抑制了老一代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因此,为推进闲置宅基地退出工作,提出了统筹管理城市住房指标与农村宅基地指标以优化宅基地管理制度,推动宅基地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提高农户城市融入能力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铖  
现行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存在宅基地使用权不可转让性与农村住房所有权可转让性、农村宅基地物权与政府公权的矛盾。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缺失严重制约经济结构转型。实行农村宅基地立法理念转变,制定农地分区法和进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是化解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的现实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庆珠  
在现代社会福利国家的理念及背景下,国家为了公共利益可以对农村宅基地空中使用权进行限制,根据我国立法和实践这种限制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限制的法律规制有共通性,但在确定是否补偿时会有所不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曹泮天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禁止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但现实中却广泛存在各种表现形式的隐形流转。该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宅基地使用权隐形流转的制度成因,包括潜在利润的驱使、现行宅基地制度的非均衡状态以及缺乏强制性制度变迁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