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94)
2023(10467)
2022(8633)
2021(7566)
2020(6080)
2019(13446)
2018(12660)
2017(24244)
2016(12308)
2015(13659)
2014(13809)
2013(13963)
2012(13410)
2011(12249)
2010(12746)
2009(12151)
2008(10733)
2007(9810)
2006(8999)
2005(8574)
作者
(36305)
(30217)
(29899)
(28224)
(18915)
(14145)
(13607)
(11681)
(11557)
(10786)
(10295)
(10013)
(9594)
(9491)
(9363)
(9316)
(8861)
(8681)
(8557)
(8491)
(7753)
(7246)
(7230)
(6931)
(6920)
(6767)
(6638)
(6621)
(6140)
(6015)
学科
(65698)
经济(65639)
(36709)
管理(31464)
中国(26914)
(26087)
企业(26087)
(25854)
金融(25854)
地方(24437)
(23607)
银行(23597)
(23097)
(23017)
业经(18654)
方法(18524)
农业(16099)
数学(15903)
数学方法(15827)
(14433)
(14124)
产业(13082)
地方经济(12764)
(12295)
中国金融(11135)
(10921)
贸易(10901)
(10334)
技术(9767)
发展(9594)
机构
学院(183666)
大学(176678)
(84647)
经济(82960)
管理(66830)
研究(66598)
中国(57272)
理学(56058)
理学院(55425)
管理学(54725)
管理学院(54374)
(38592)
(37831)
科学(37098)
(33102)
中心(31615)
(29701)
财经(29677)
研究所(29560)
(28712)
经济学(27064)
(26658)
(24883)
师范(24665)
北京(24479)
经济学院(24382)
(24257)
(23703)
业大(23387)
农业(22447)
基金
项目(115472)
科学(91922)
研究(89243)
基金(82137)
(69549)
国家(68850)
科学基金(59662)
社会(59513)
社会科(56705)
社会科学(56697)
(47737)
基金项目(43123)
教育(38382)
(37886)
编号(36432)
自然(34031)
自然科(33251)
自然科学(33248)
(32860)
自然科学基金(32633)
资助(32590)
成果(28654)
发展(27635)
(27160)
课题(26154)
重点(26001)
(25033)
国家社会(24868)
(24425)
创新(23330)
期刊
(106726)
经济(106726)
研究(62019)
中国(42590)
(34616)
金融(34616)
(31014)
(26950)
管理(26074)
科学(23626)
学报(22764)
业经(21277)
农业(20560)
大学(18397)
经济研究(18379)
教育(18344)
学学(17454)
技术(15671)
财经(14654)
问题(13355)
(12815)
商业(12602)
(9712)
(9487)
技术经济(9408)
世界(9169)
经济问题(9041)
现代(8978)
国际(8673)
理论(8482)
共检索到301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海力且木·斯依提   副教授   布阿力·拜克尔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城乡融合发展旨在通过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与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居民消费得以迅速扩张。因此,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指数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城乡融合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以及流通产业集聚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各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上升态势,但存在差异性;城乡融合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张表现出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流通产业集聚在城乡融合发展与居民消费扩张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强化城乡融合发展、促进流通产业集聚并推动居民消费扩张提供指导与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茜  
本文基于2016-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可助推居民消费扩张,且该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效果更显著;分指标回归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可从应用水平、人才配置水平、基础设施水平、投入水平四个维度对居民消费扩张产生正向影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可通过提升流通产业集聚程度促进居民消费扩张。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均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提升数字化普惠程度;营造流通产业集群“软环境”,形成上下游联动机制;提供多元化数字支付方式,保障数字消费安全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居民消费扩张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耀华  
乡村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其中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战略。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不仅为技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有效推动了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与集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成为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关键,商贸流通产业集聚也逐渐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因此,本研究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展开城乡融合发展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路径机制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纯旭   王启帆  
居民消费扩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流通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扩张的促进作用日渐显现。本文选取我国2016-2021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扩张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流通产业集聚除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扩张外,还通过技术创新和收入增长间接促进居民消费扩张;直接影响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中部、西部地区显著强于东部地区。据此,建议营造流通从业人员、资本、零售网店、企业集聚利好环境,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赋能作用,以及增强流通产业就业带动功能,以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福周  唐佳  
本文从流通产业角度出发,阐述了流通产业集聚、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居民消费三者之间的理论机制,并以我国2000-2017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流通产业集聚不仅会直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还会通过城乡收入差距间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即城乡收入差距在流通产业集聚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该中介效应约占总效应的42.425%;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负向作用受到流通产业集聚双重门槛效应的影响,相较于低集聚程度而言,高流通产业集聚程度下该负向抑制作用逐渐减弱;最后,本文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守德  李佳  
文章以2014—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多维度实证分析数字物流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直接以及间接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物流对城乡融合发展起到正向推动作用,数字物流水平每提升1%,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平均提升0.416%。产业集聚在数字物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53.199%。数字物流对城乡融合发展存在门槛作用,数字物流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助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雨婷  刘雨诗  
探究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双循环"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文章从供给侧视角出发,分析互联网发展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分析传统供需体系的中间环节——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互联网对于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以"互联网通过增加商品供应的多样性推动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最为明显,还存在"通过降低价格水平促进消费"的价格间接效应以及"通过增加企业吸引力从而推动当地消费水平提升"的收入间接效应。同时,研究发现本地流通业专业化水平对于互联网的居民消费扩张作用主要表现为负向调节效应,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双向融合过程中的转型阵痛。研究进一步指出,互联网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地区之间消费不平等的问题,互联网普及率提高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拉动最为显著。因此,要重视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因素在推动消费市场扩张中的作用,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要充分把握"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弥补本地传统流通体系阻塞的劣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婉瑛  尤绪超  
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影响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我国2007-201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流通产业经营效益、流通产业发展环境、流通产业信息化程度四个维度10个指标变量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发达的流通产业是居民最终消费得以实现的基础,其对居民消费升级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助推作用就越显著;进一步地,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反馈作用,流通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正向指导居民消费、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同时反过来,居民消费升级也能够通过消费反馈的形式促进流通产业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玲玲  贺彦菘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大势所趋。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限制与合理扩张是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发展的关键,土地增值收益公平补偿和合理共享是土地发展权分析视角的核心要义。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构建需体现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功能、以土地利益分配正义为核心的社会功能以及以土地财产属性彰显为核心的经济功能内涵。同时,应妥善应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的生态风险和社会风险。在推进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中,须在把握差异性的基础上适度突破限制,构建合理的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以达成分配正义,完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以提高农民满意度,更应注重政府干预的合理边界以减轻政策风险,从而保障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妍  黄国泉  
居民消费扩张有利于实现城乡间商品快速流通,推动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居民消费扩张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居民消费扩张能够显著促进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居民消费扩张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东、中、西、东北部地区城乡流通一体化影响程度呈依次递减趋势。由此,提出深度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城乡居民消费协同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流通一体化水平;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馨匀   邢赫洋  
数字经济发展改变了居民生活,尤其是对居民消费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桥梁,流通业能够以网络为平台获取知识、技术、商业信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在地理空间上集聚的模式,形成了相互竞争、分享与合作的虚拟产业集群,从而促进了流通产业效率提升,进而有利于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因此,本文利用2013-2021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流通业虚拟集聚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同时流通业虚拟集聚在数字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优化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果,在消费乏力情景下,应着力将数字技术和流通产业相融合,以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产业虚拟集聚,最终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星宇   刘文杰  
城乡融合是指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互动与协同发展。随着城乡融合的深入推进,其对于农民消费潜能的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物流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和升级,农村地区的物流效率不断提高,极大激发了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据此,本文理论分析了城乡融合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的影响以及物流效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构建了相应的研究模型。同时,文章选取2009-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上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潜能释放,物流效率在城乡融合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潜能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政府应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地区物流效率,以推动城乡均衡发展为契机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绵绵  
本文利用我国2008-2017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与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政府消费在带动本地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周围其他地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对比政府消费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回归结果发现地方政府消费对本地商贸流通产业的带动作用大于对周围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的带动作用;城镇居民消费在带动地方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周围其他地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对比城镇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回归结果可知,城镇居民消费对本地商贸流通产业的带动作用大于对周围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的带动作用;农村居民消费没有形成空间溢出效应,仅能够促进本地商贸流通产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凡  
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扩张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影响,数字经济可通过吸引电子商务企业和降低商品零售价格推动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将流通业聚集纳入研究范畴并建立门槛模型发现,流通业聚集过度化会降低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正向影响,需对京津冀地区流通业聚集发展进行合理规划。最后,文章提出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制定差异化的流通业聚集政策等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素娟  
商贸流通业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区域服务业水平,并促进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但现阶段,我国流通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情况仍不明确,对此文章采用2002-2017年我国商贸流通业及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利用赋权因子方法和区位熵指数分别构建了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标和现代流通产业发展指标,并采用OLS回归分析了我国31个省市区流通产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水平。研究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业与全国所有省市区服务业发展均存在显著联系,现代流通业发展与服务业发展正处于快速融合的进程之中;商贸流通业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强及较差的省份,与服务业的融合系数更高,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的发展现代流通业,能够进一步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