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9)
2023(9554)
2022(7227)
2021(6542)
2020(4847)
2019(10530)
2018(10491)
2017(19352)
2016(10301)
2015(11254)
2014(10774)
2013(9981)
2012(8339)
2011(7468)
2010(7436)
2009(7137)
2008(6523)
2007(5758)
2006(5369)
2005(4715)
作者
(26930)
(22585)
(22394)
(21340)
(14245)
(10637)
(10087)
(8626)
(8575)
(7863)
(7610)
(7474)
(6917)
(6903)
(6881)
(6785)
(6603)
(6572)
(6484)
(6369)
(5519)
(5466)
(5413)
(5166)
(5042)
(5033)
(4998)
(4949)
(4460)
(4383)
学科
(39810)
经济(39759)
管理(26768)
(26655)
(20053)
企业(20053)
(19040)
中国(15091)
业经(13829)
农业(13010)
方法(10861)
地方(10584)
(10160)
(9033)
数学(8883)
(8781)
数学方法(8761)
发展(7860)
(7848)
(6708)
贸易(6702)
(6588)
(6488)
(6460)
银行(6454)
产业(6361)
农业经济(6349)
理论(6318)
(6221)
(6132)
机构
学院(138573)
大学(132448)
(53392)
经济(52115)
管理(49734)
研究(45462)
理学(42510)
理学院(42089)
管理学(41201)
管理学院(40972)
中国(33653)
科学(27350)
(26797)
(25086)
(22778)
(21654)
(21637)
中心(21075)
(19666)
财经(19641)
研究所(19574)
师范(19485)
业大(19254)
(17748)
(17331)
农业(17211)
(16813)
经济学(16451)
北京(16161)
技术(15892)
基金
项目(93850)
科学(74198)
研究(73470)
基金(65830)
(56806)
国家(56251)
科学基金(48376)
社会(47673)
社会科(44960)
社会科学(44951)
(38573)
基金项目(34008)
教育(33485)
编号(31801)
(31454)
自然(28126)
自然科(27479)
自然科学(27472)
自然科学基金(26943)
成果(25522)
资助(24853)
课题(22469)
(22405)
重点(21444)
(20233)
国家社会(19829)
(19718)
(19429)
项目编号(18828)
(18757)
期刊
(66202)
经济(66202)
研究(39959)
中国(29162)
(25625)
学报(19809)
科学(19145)
(19110)
教育(18765)
管理(18073)
农业(17404)
大学(15653)
学学(14789)
业经(14390)
(12486)
金融(12486)
技术(11982)
经济研究(10690)
财经(9113)
问题(8668)
(7979)
(7681)
(7640)
商业(7020)
现代(6842)
职业(6806)
农业经济(6803)
科技(6245)
图书(6208)
(6208)
共检索到205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向建  吴江  
城乡统筹发展本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其实现有赖于推进城镇化。传统粗放式、速度型城镇化不可持续,新型集约式、质量型城镇化呼之欲出。新型城镇化是有别于传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新模式,已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强力的助推器,如何选择推进路径便显得尤为重要。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需要结合区域实际,分清推进的优劣势,坚持"一个统领,五个重点"原则,运用协调路径、高效路径、多样路径三条路径组合推进,最终实现重庆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银银  翟国方  谢莹  刘旸  陈静  
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城镇化进程与城乡一体化直接相关联。当前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尤其是城乡二元制度尚未有实质性改变,城市对于农村流入人口的"经济吸纳、社会排斥"态度,造成我国的"半城市化"状态。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与城乡二元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南京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实践调研,总结经验与不足,为南京乃至全国的城镇化路径选择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远索  
研究目的:在理论总结和政策解读的基础上,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土地市场统筹构建途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城市土地市场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相对完善,但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农村土地市场很不成熟,区域性交易需求强烈但受制度抑制;城乡两个土地市场之间连通不畅,城市用地现实需求与农村用地理论供给并存;新型城镇化为统筹城乡土地市场带来契机。研究结论:在完善城乡两个市场内部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应重点关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方案设计,更应该借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乡镇级城镇化,以此在城乡两个市场之间修建镇域带,推动城乡土地市场的统筹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萍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要求,新型城镇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之上的。首先,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来带动,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严冰  
中国城乡土地的"二元性"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分设性"妨碍了城乡土地、劳动和资本的有效配置,因而也妨碍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村土地配置仍然要回归市场渠道,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成都统筹城乡改革实践表明,在国家现有土地制度框架下,在"确权"基础上,通过适时、有针对性地政策调整与改革,农用地、农地转用以及农地经营权的让渡都可逐步采取市场定价途径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舒小林  杨贵琼  
城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中部地区地处我国内陆腹地,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经济区位和地理区位中具有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因此,探索中部地区城乡差距状况、原因,统筹城乡发展和人口城镇化路径,对促进城乡"两轮"驱动中部地区社会结构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城乡差别效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山东省诸城市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按照全域一体、城乡统筹的思路,深入实施社区化发展战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龙头、镇街驻地为支撑、城乡社区为基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突破。全市城镇建成社区面积10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建成面积45.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3.98%,分别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71和2个百分点。一、以科学规划布局为先导,构筑新型城镇化体系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的规划来统领,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冉启秀  周兵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变农民为市民、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以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研究发现,重庆市及其各个区县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协调,从事农业生产而没有在第二、三产业就业的人口也聚集在城镇造成城镇化率偏高,而绝大多数区县工业化发展又没有推动城镇化进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小燕  
城乡差距大、城镇化滞后都是制约中部崛起的重要因素。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创新城镇化模式,实施统筹城乡的多元城镇化模式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之一。因此,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总体目标,构建起以市场为主导,整合中部地区城市群资源,构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大制度创新,逐步消除二元体制的多元城镇化模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佩卿  
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新农村建设及其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联系和路径选择的分析,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融入新型城镇化,要以城镇建设的理念改造提升农村,以城镇的发展辐射带动农村,使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共同统一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基于此观点,本文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即应把新农村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总体布局,着力从建立以现代农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生态人居环境等五个方面系统推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佩卿  
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新农村建设及其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联系和路径选择的分析,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融入新型城镇化,要以城镇建设的理念改造提升农村,以城镇的发展辐射带动农村,使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共同统一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基于此观点,本文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即应把新农村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总体布局,着力从建立以现代农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生态人居环境等五个方面系统推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陆仰渊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要求,之后作出了详细的规划。实行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佳路径。该文从分析不同层级的城市功能入手,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当根据不同城市规模、不同功能、不同性质,有梯度地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子宸  李宾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1991年至2010年的数据,对我国城镇化、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形成城乡统筹水平、城镇化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变量综合数值,通过序列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问题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镇化与城乡统筹、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之间都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城镇化与金融发展并不必然导致城乡统筹水平的提高。
[期刊] 改革  [作者] 段进军  
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大都经历了由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大量理论揭示出这样规律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非但没有缓和,反而出现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以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春霞  
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成为一种趋势,大城市近郊区的小城镇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作为联系城乡的纽带,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以上海市"一城九镇"的规划建设经验为参照,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寻求一种适合自身特色的重庆市近郊区小城镇开发建设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