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52)
2023(16532)
2022(14329)
2021(13579)
2020(11173)
2019(25020)
2018(25098)
2017(48207)
2016(26153)
2015(29203)
2014(28723)
2013(28076)
2012(25637)
2011(23105)
2010(22926)
2009(21200)
2008(20124)
2007(17623)
2006(15513)
2005(13262)
作者
(72542)
(60745)
(60055)
(57050)
(38098)
(29216)
(27195)
(23806)
(23041)
(21354)
(20648)
(20357)
(19066)
(18799)
(18435)
(18376)
(18205)
(17787)
(17238)
(17216)
(15008)
(14717)
(14608)
(14032)
(13641)
(13455)
(13440)
(13404)
(12227)
(12011)
学科
(103799)
经济(103683)
(74160)
管理(70130)
(52241)
企业(52241)
(51992)
方法(41770)
数学(36134)
数学方法(35738)
农业(34617)
业经(27669)
中国(27384)
地方(25689)
(25438)
(21140)
(20238)
(17567)
贸易(17556)
(17015)
环境(16898)
理论(15789)
(15602)
技术(15372)
(15208)
(14988)
银行(14947)
(14809)
财务(14741)
财务管理(14708)
机构
学院(358028)
大学(353647)
管理(141529)
(139703)
经济(136530)
理学(123388)
理学院(122023)
管理学(119926)
管理学院(119281)
研究(118886)
中国(89638)
科学(75371)
(74451)
(74130)
(61538)
业大(59028)
(58831)
农业(56705)
中心(55722)
研究所(53719)
(53050)
财经(49112)
(48838)
师范(48443)
北京(45913)
(44813)
(43298)
(43036)
经济学(40430)
师范大学(38715)
基金
项目(251551)
科学(197720)
研究(187538)
基金(180877)
(157166)
国家(155762)
科学基金(133800)
社会(117939)
社会科(111173)
社会科学(111144)
(99988)
基金项目(96980)
自然(85733)
教育(84503)
自然科(83646)
自然科学(83627)
(82857)
自然科学基金(82095)
编号(79008)
资助(71985)
成果(62967)
重点(56032)
(55253)
(54804)
课题(52995)
(52302)
创新(48695)
国家社会(47935)
科研(47548)
教育部(46571)
期刊
(158545)
经济(158545)
研究(101262)
(75295)
中国(69621)
学报(57747)
科学(53504)
农业(51171)
管理(46725)
(45692)
大学(44389)
学学(41890)
教育(40289)
业经(32234)
(31570)
金融(31570)
技术(29825)
(23860)
经济研究(22579)
财经(22354)
问题(22043)
(19575)
(19069)
图书(18671)
科技(17772)
资源(17766)
理论(16463)
现代(16454)
技术经济(16268)
业大(16080)
共检索到519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一  赖珺  
目前,我国仍有不少乡镇没有条件治理环境污染,全国尚有2.5亿农村居民喝不上干净水,农村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投诉和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本文根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结果和对滇池流域污染情况的实地调查,从滇池流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出发,通过大量数据和调查案例描述滇池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现状,分析农村面源污染对滇池水污染的影响,总结滇池水污染治理的经验与不足,提出了防治滇池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龙  
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首次将农业和农村水污染纳入防治范围,体现了国家对农村水污染问题的重视。然而该法大部分规定均是针对城市和工业污染,对农村水污染问题的法律规定过于笼统,缺乏有效的农村水污染监督管理机制,公众参与制度不够完善,影响了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效。为了保护农村水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当转变立法理念,建立城乡并重的水污染防治机制,细化农村水污染防治相关规定,扩大水污染源控制范围,健全农村水环境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充分保障农民的环境知情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锐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面源污染尤其是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在理论上存在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公地悲剧理论三个理论基础。实践中,我国农村面源污染存在市场防治法律规定不完善、市场防治机制手段单一、采取的现有市场防治机制无法满足民众需求等问题。为有效防治农村面源污染,保障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制定经济激励制度、综合采取多种农村面源污染市场防治手段、贯彻落实市场防治制度措施,以满足农户环保行为需求的创新性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家瑞  曾维华  杨逢乐  王金南  
采用并行网络DEA模型和经典CCR模型评估了2001~2012年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收费政策点源防治绩效。结果表明,相比并行网络DEA模型,CCR模型容易高估系统效率,结果区分度较低。由并行网络DEA模型评估结果可知,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收费政策点源防治绩效平均值为0.695,整体效率较低,且"十一五"期间平均绩效高于其他年份;作为收费政策,适当提高政策征收标准,可促进企业和居民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有助于提高政策的实施绩效;滇池流域污水处理收费政策点源防治绩效较高,而阶梯水价政策和排污收费制度实施绩效较低,未来滇池流域可通过进一步提高阶梯水价征收标准和通过排污收费制度费改税等措施以提高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杨毅斌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农村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短板。长期以来,农化产品过量使用,畜禽粪便随意排放,农村生活垃圾无序排放和处理,作物秸秆随意丢弃和焚烧等因素,成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顽症。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必须采取"多元治理":构建农村面源污染法律体系;加大环保财政和技术投入;提高农民对面源污染防治意识;建立完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监管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英欣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环境质量的提升。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村经济与环境产生了较大的损害,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要想快速改善农村污染问题,提升农村污染防治效率,有必要完善农村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但是,针对我国农村污染的法律并不完善,不利于政府、环保部门以及污染主体等各类主体承担环境治理责任,需要基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主体要求,不断完善农村污染防治法律规范,强化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制与执法监督,提升农村环境治理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晴  郭润昌  
城市与农村在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中处于一种断裂与失衡状态,主要特征是城市中心,造成城乡环境不正义。这既有立法、执法层面等环境法制成因,更有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深层成因。实现城乡环境正义,应当促进城乡权利平等、加强乡村环境自治与法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庆  
基于适应性环境管理的理念,对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历次规划进行的回顾性评价表明,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在规划模式、管理目的及实施措施等方面,已呈现出渐进式、问题导向及策略调整等适应性管理的特征。然而,滇池流域严峻的水污染形势、外流域调水的风险、河湖水生态功能丧失、风险管理转型的迫切需求等问题依然存在。适应性管理可为新一轮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提供思路,即水环境管理目标向风险管理转型,将规划范围拓展至调水水源区及周边辐射区域的广义流域,侧重于重构具备健康水生态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并提升管理响应能力以应对流域水环境的变化风险,使规划真正发挥引领和基础决策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庆  
基于适应性环境管理的理念,对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历次规划进行的回顾性评价表明,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在规划模式、管理目的及实施措施等方面,已呈现出渐进式、问题导向及策略调整等适应性管理的特征。然而,滇池流域严峻的水污染形势、外流域调水的风险、河湖水生态功能丧失、风险管理转型的迫切需求等问题依然存在。适应性管理可为新一轮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提供思路,即水环境管理目标向风险管理转型,将规划范围拓展至调水水源区及周边辐射区域的广义流域,侧重于重构具备健康水生态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并提升管理响应能力以应对流域水环境的变化风险,使规划真正发挥引领和基础决策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国强  
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起步晚,具有污染来源复杂性和污染成因普遍性等特点,缺乏必要的法律防治手段。具体表现在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难执法不严以及农民法律意识不足等问题,这给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带来了困难。为此,本文从我国农村污染防治法律建设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营造可操作的环境司法环境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骆东奇  白洁  朱莉芬  
重庆市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村环境已经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在阐述重庆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运用加减乘除法,发展现代农业,防治农村生产生活污染,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四大重点工作;编制专项规划、相关宣传、基础调研、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四项基础工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剑勇  来明敏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同时引起以废水污染为主要形式的环境状况急剧恶化。如何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农村工业可持续发展,是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的课题,并在研究中取得了以下两个基本成果:一是强化现有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二是引入排污权交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良敏  陆根法  刘丽莉  殷惠惠  
农村厕所排放的污水,已经成为农村面源污染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本文以毗邻太湖的宜兴市大浦镇为例,分析了农村厕所的类型,得出了各类型厕所使用的比例以及厕所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向河流的比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祝林林  纪志耿  
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农村面源污染是制约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因素。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具有发展农村生产力、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生产力欠发达,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农村难以有效推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制度不完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根本在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传统的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向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消除农村面源污染来源,并不断完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制度,最终探索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长效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