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59)
2023(22474)
2022(19099)
2021(17961)
2020(15087)
2019(34743)
2018(34711)
2017(66338)
2016(36285)
2015(41275)
2014(41034)
2013(40270)
2012(36858)
2011(33305)
2010(33697)
2009(31547)
2008(31158)
2007(28039)
2006(24717)
2005(21750)
作者
(104548)
(87622)
(87184)
(82906)
(55630)
(42160)
(39503)
(34215)
(33134)
(31343)
(29719)
(29581)
(27883)
(27557)
(27120)
(26945)
(26379)
(25800)
(25223)
(25192)
(21702)
(21648)
(21452)
(20094)
(19707)
(19603)
(19563)
(19404)
(17736)
(17443)
学科
(145607)
经济(145418)
管理(106440)
(106282)
(84109)
企业(84109)
方法(64538)
数学(56045)
数学方法(55152)
(54230)
(39611)
中国(39271)
业经(35834)
农业(35793)
(31456)
(31445)
地方(30046)
(25454)
贸易(25440)
技术(24964)
(24674)
理论(24594)
(24003)
财务(23900)
财务管理(23840)
(23200)
银行(23135)
企业财务(22528)
(22003)
(21692)
机构
学院(514058)
大学(511711)
(202012)
管理(199689)
经济(197413)
理学(172294)
理学院(170342)
研究(169902)
管理学(166888)
管理学院(165950)
中国(129431)
(108899)
科学(106954)
(95869)
(94766)
(86043)
业大(80287)
中心(79579)
(78916)
研究所(77967)
财经(74521)
农业(74190)
北京(68452)
(68186)
(67621)
师范(67526)
(64035)
(61489)
经济学(60245)
技术(55399)
基金
项目(345740)
科学(271103)
研究(251976)
基金(248743)
(216885)
国家(215019)
科学基金(184515)
社会(157571)
社会科(149020)
社会科学(148979)
(137086)
基金项目(131258)
自然(120338)
自然科(117512)
自然科学(117479)
教育(117035)
自然科学基金(115350)
(114516)
编号(104161)
资助(102668)
成果(84723)
重点(77560)
(75498)
(73634)
(72726)
课题(72169)
创新(67607)
科研(65987)
大学(64447)
教育部(64350)
期刊
(226679)
经济(226679)
研究(147896)
中国(106344)
(91802)
学报(83166)
科学(76062)
(74462)
管理(72367)
大学(63390)
农业(61918)
学学(59828)
教育(59746)
(47002)
金融(47002)
技术(46870)
业经(40899)
财经(35881)
经济研究(34648)
(31787)
(30679)
问题(30324)
(26862)
图书(25368)
技术经济(25266)
科技(24827)
统计(24711)
理论(23537)
(23026)
现代(22633)
共检索到764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光明  臧俊梅  
苏南模式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创新,强化了农民享有使用权物权属性,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有显著效果;让市场介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配置,不仅体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值,同时还能让农民充分享受土地增值收益;完善规划体系建设,构建新型城乡空间结构。但产权安排、市场化改革模式的选择与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密切相关。基于此,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当:强化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属性;建设城乡一体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度;改革农地收益分配机制,建立收益"返还"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祖辉  黄宝连  顾益康  王丽娟  
研究目的:分析成都市新一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现状及实效,探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需要重视的问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关系演绎图解法。研究结果:成都市先后实施了旨在促进土地有效流转的确权颁证工程、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建立交易服务平台、创建联建制度以及创办政府担保公司等系列创新的成效非常显著。研究结论: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加强耕地保护,保障农民利益;拓展平台涵义,完善交易服务;培育农业主体,加快经济发展;组建新型农民合作社,创新双层经营;完善现行法律,统一土地市场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力  
文章在描述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总体性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城乡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2000~2010年时间片段,对城乡收入结构性差距进行测度和特征分析,进而得出缩小城乡差距的4种途径,而这4个方面目标的实现在制度层面上都离不开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向前  
在城乡统筹改革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重庆市作为改革的试验区之一,有自己的经济特点,同时形成了自己的典型模式。深入探析这些模式,我们会发现城乡二元结构对统筹发展造成了诸多障碍。比如农地承包经营权性质模糊、征用补偿费过低、相关中介组织和社会保障缺位等。加快农地流转,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比如强化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合理评定被征土地的使用价值、完善相关中介组织及社会保障体系、扶持失地农民就业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浩军  
文章以苏州市为例,在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交易内涵与目标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问题。文章从交易市场信息平台与运行机制建立,交易对象的评估与信息披露,交易主体的准入与监控,交易后期的风险保障机制四个角度进行了市场交易机制构建,以期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城乡统一化进程提供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秋云  
农村改革中,土地问题永远是一个无法绕开和回避的核心问题。统筹城乡的改革也是首先围绕土地制度的创新和改革进行的。一直以来,国家的经济发展思路是建立在工业优先和城市优先的基础上,从而导致城乡分割和二元经济结构。为了推行这一发展思路,在农村集体土地法律制度方面,国家采取制度歧视。本文指出了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提出了应加强农民土地权利的法律保障、放松对农地产权主体行为能力的约束等创新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可飞  
城乡统筹发展就要提升对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力度。如今,不仅地方政府、村委会随意侵占农村集体土地,村民也加入到了乱占土地这一违法乱纪的队伍中。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出国家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执法人员不能够正确执法。而能够有效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尽可能的完备与集体土地相关的法律条文,并加强执法力度,坚持依法行政这一原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尹珂  肖轶  
本文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实施农村土地"地票"交易制度的实际素材为依据,分析了制度实施在有效保护耕地、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以及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等方面的成效,并针对目前"地票"交易制度试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交易主体、完善交易监管机构、建立交易收益分配制度等政策性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维峰  
我国教育体系中,农村职业教育是其重要的构成环节,是培养和教育农村现代化、城镇化所需要的技术性、应用性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城乡统筹的发展框架下,农村要对职业教育进行科学定位,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整合优势资源,完善服务功能,创新培养人才的制度。本文以介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城乡统筹框架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并根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具有创新民生的制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姜爱林  
“苏州模式”具有范围的特定性、对象的特殊性、使用的有偿性、流转的规范性等特点。从苏州实际运作的情况看,所谓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指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通过有偿、有限期转让、出租等方式引起土地使用权属转移或实际使用人发生变更的行为。也就是易主、易位、易用三个方面。流转的标的不是所有的建设用地,而是农村集体土地中已经依法办理过使用手续的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农业建设用地,不是农用地,也不包括业已使用且仍属非法使用的任何建设用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范远江  刘耀森  
针对重庆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文章认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深化改革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从重庆现实看,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着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与稳定家庭承包制的矛盾,采取有效对策正确处理好这一矛盾是从战略上保证重庆统筹城乡发展试验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勇  李广斌  
农民收入非农化、农村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村庄建设无序和城镇建设用地短缺是诱导苏南农村土地变革的主要因素.而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是苏南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主要趋势。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推动苏南农村居住空间演化的一个关键变量: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为核心的农用地流转推动苏南农业生产空间和农民居住空间相互分离,以"宅基地置换"为核心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为农民居住迁移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以"土地空间管制"为核心的新农村规划正在彻底重构农村居住空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铖  
现行农地征用制度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农地征用制度困境表现在城市土地国有制与农地集体所有制的矛盾、农地集体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矛盾。产权的自我保护与政府保护是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两大举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任平  周介铭  
在我国城乡差距不断加大,"三农"问题不断突出的背景下,成都市和重庆市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统筹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尤其是目前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严重制约城乡协调发展,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探讨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制约因素,针对问题提出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建  施国庆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浙江嘉兴模式、苏南无锡模式和成都温江模式三种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并对其做了比较研究,探讨了其在法律与政策层面的后续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