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9)
2023(13222)
2022(11480)
2021(10668)
2020(8842)
2019(20350)
2018(20386)
2017(39014)
2016(21248)
2015(24042)
2014(24053)
2013(23904)
2012(21803)
2011(19652)
2010(19581)
2009(18142)
2008(17629)
2007(15321)
2006(13556)
2005(12025)
作者
(60599)
(50239)
(50011)
(47432)
(32075)
(23984)
(22657)
(19529)
(19066)
(18060)
(17276)
(16977)
(15894)
(15756)
(15313)
(15294)
(15125)
(14850)
(14328)
(14164)
(12395)
(12361)
(11974)
(11427)
(11256)
(11136)
(11123)
(11099)
(10188)
(9799)
学科
(81156)
经济(81026)
管理(66692)
(62415)
(50602)
企业(50602)
方法(35867)
数学(30756)
数学方法(30423)
(25330)
(25092)
中国(22296)
业经(21045)
(20357)
(17342)
农业(16787)
地方(16698)
(14572)
(14562)
贸易(14562)
财务(14492)
财务管理(14461)
(14160)
企业财务(13698)
理论(13626)
(13500)
银行(13463)
环境(13262)
(13207)
(13190)
机构
大学(301924)
学院(299050)
管理(122065)
(116986)
经济(114123)
理学(105562)
理学院(104423)
管理学(102795)
管理学院(102234)
研究(97618)
中国(72460)
(64480)
科学(59501)
(56886)
(47782)
(45835)
财经(44520)
中心(44424)
(43869)
业大(43703)
研究所(43193)
北京(40616)
(40358)
(39336)
师范(39026)
(35612)
(35607)
农业(35416)
经济学(34464)
财经大学(33067)
基金
项目(206456)
科学(162209)
研究(154513)
基金(149639)
(129034)
国家(127930)
科学基金(110349)
社会(97363)
社会科(92074)
社会科学(92048)
(80009)
基金项目(79906)
自然(70308)
教育(69555)
自然科(68624)
自然科学(68611)
自然科学基金(67374)
(66843)
编号(64189)
资助(60353)
成果(53062)
(45445)
重点(45416)
(43301)
课题(43238)
(42838)
(41381)
项目编号(39938)
创新(39880)
国家社会(39796)
期刊
(130893)
经济(130893)
研究(88821)
中国(58710)
学报(46173)
管理(44167)
(44075)
(43480)
科学(42246)
大学(35556)
教育(33209)
学学(33091)
农业(30080)
技术(25133)
(25041)
金融(25041)
业经(21928)
财经(21589)
图书(21256)
经济研究(19658)
(18283)
问题(16903)
理论(15714)
书馆(14702)
图书馆(14702)
实践(14545)
(14545)
科技(14531)
(14292)
(14088)
共检索到439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祝小宁  冯皓  
近年来,城乡统筹、公共安全服务、网格都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与传统相比,网格机制能够使公共安全资源高度共享;而公共安全服务协同发展,已经被引入城乡统筹公共安全服务的研究之中。基于这样的背景,在探索网格原理的基础之上,梳理城乡统筹公共安全服务网格的聚合机制、归责机制、互动机制与共享机制,围绕这四个机制建立相对应的公共安全服务,并从政策、组织、平台、技术四个层面提出对应的对策建议,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城乡统筹公共安全服务的需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宏利  
通过对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和外延的深入探讨,本文指出: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并基于国内外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实践,探讨了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机制的措施和手段,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想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章也微  
我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取得过世人瞩目的成绩。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财政分权以来,农村公共卫生费用随着县、乡两级财政的逐步困难而有所恶化。加之我国农村至今没有完善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就医难”与“看病难”已成为农民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依据公共经济学理论,研究政府在农村公共卫生中的职责,强调政府应建立起一套可行的、公平的、高效率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机制,以提供满足农民健康需求的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义  田晓丽  
本文以四川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的新型社区为研究对象,探究如何在城乡统筹进程中实现新型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梦秋  陈悦之  
近年来,四川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本文利用TOPSIS方法和差异系数法测算2006年至2014年间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差异化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渐提高,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普遍较高。据统计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收支、城镇化率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息息相关,因此,要实现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和转变政府职能。在此基础上,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经费保障机制、需求反馈机制、成本分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梦秋  陈悦之  
近年来,四川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本文利用TOPSIS方法和差异系数法测算2006年至2014年间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差异化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渐提高,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普遍较高。据统计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收支、城镇化率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息息相关,因此,要实现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和转变政府职能。在此基础上,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经费保障机制、需求反馈机制、成本分担机制、监督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和考评问责机制等实现机制建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健生  
面对日趋扩大的城乡差距,改变原来缩小城乡差距就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既有思路,代之以还应包括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新认识。通过城乡公共服务的统筹治理,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最终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和平等发展。本文以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为例,对城乡公共服务统筹治理与制度创新作出分析探讨,认为应从完善地方立法、改革地方财政制度、扩大政府购买服务以及调整政府政绩评价方法来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明融  
长期以来,我果实行的是城市偏向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供给成本分担不合理,公共产品收益分享不公平,供给决策机制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失衡。因此,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孔伟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重构建设用地空间。分析了我国土地政策促进城乡统筹的现实困境,表现为城乡用地供需错位、土地要素缺乏流动性、置换指标区际交易机制不健全、收益共享机制不完善等;以此为基础,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模式转换、置换指标跨县区流转、土地增值收益共享、规划引导4个方面构建了统筹城乡的建设用地空间重构机制;并提出要加强土地政策与相关政策的衔接,强化监管及保障体系建设,以充分发挥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孔伟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重构建设用地空间。分析了我国土地政策促进城乡统筹的现实困境,表现为城乡用地供需错位、土地要素缺乏流动性、置换指标区际交易机制不健全、收益共享机制不完善等;以此为基础,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模式转换、置换指标跨县区流转、土地增值收益共享、规划引导4个方面构建了统筹城乡的建设用地空间重构机制;并提出要加强土地政策与相关政策的衔接,强化监管及保障体系建设,以充分发挥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焕喜  吴炜峰  
国外对城乡统筹机制形成的研究首先来源于对"二元经济"及其经济影响的深入探讨,正是"二元经济"条件下所存在的巨大配置损失导致理论界和实践界对"统筹"的强烈需求。统筹的关键和可行的突破口在于突破各类限制要素高效流动的效率壁垒,各国(地区)独具特色的统筹实践确有殊途同归之处:形成极具可操作性的统筹机制或法案以消除要素流动性壁垒,在结构转变中实现经济增长。所有这些方面对我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根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近年来,我国政府将工作重心更多倾向于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实现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战略还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融合与一体化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正攀  袁李华  刘柯妗  
城乡统筹进程中,公共服务的机制运行须以协调发展、城乡均等为准则,从政府决策、财力投入、居民参与以及监督问责的"四维"视角设计:决策视角突出城乡决策力平等,投入视角强调激励和引导,参与视角体现均衡转移,监督视角重在问责处罚,以此形成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互动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焕喜  吴炜峰  
我国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存在,城乡统筹将是一个长期的推动过程,为确保城乡统筹的有效推进,构建形成城乡统筹的有效机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带有根本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机制设计理论以及演化博弈论是城乡统筹机制形成的两条主要思路。基于机制设计理论,可以进一步给出我国城乡统筹机制形成中的六大重要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刘文斌  代兰兰  
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常住人口729.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81.6万人,外来人口接近一半。近年来,佛山市通过深化行政体制综合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在保障城乡统筹、区域同步的基础上,加快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新基层基本公共服务管理机制,将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村(居),同时不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将流动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范围,稳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的扩展。以"政经分离"为切入点,探索社会管理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