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0)
2023(11999)
2022(9923)
2021(8879)
2020(6930)
2019(15369)
2018(14859)
2017(27468)
2016(14407)
2015(15693)
2014(15278)
2013(15011)
2012(14246)
2011(13007)
2010(13162)
2009(12147)
2008(11781)
2007(10642)
2006(9667)
2005(8822)
作者
(40196)
(34084)
(33486)
(31459)
(21421)
(16050)
(14897)
(12921)
(12887)
(12178)
(11545)
(11341)
(10877)
(10746)
(10316)
(10288)
(9851)
(9730)
(9573)
(9475)
(8415)
(8221)
(8029)
(7816)
(7643)
(7575)
(7500)
(7403)
(6734)
(6692)
学科
(69674)
经济(69622)
(44609)
管理(42226)
(35173)
企业(35173)
地方(23629)
(23572)
中国(23478)
业经(20356)
技术(19237)
方法(17433)
农业(16263)
数学(13983)
数学方法(13862)
(13578)
产业(13371)
技术管理(13169)
地方经济(13077)
(12629)
(12516)
(12385)
(11857)
银行(11844)
(11764)
金融(11763)
(11621)
环境(10715)
(10638)
贸易(10623)
机构
学院(203794)
大学(197334)
(87208)
经济(85420)
管理(78385)
研究(73239)
理学(66223)
理学院(65457)
管理学(64598)
管理学院(64189)
中国(56307)
(42672)
科学(42298)
(38261)
(35750)
(33549)
中心(33266)
(32741)
研究所(31958)
财经(29113)
(28854)
师范(28629)
业大(27746)
(27200)
北京(27166)
(27055)
(26229)
经济学(26082)
农业(24711)
(23647)
基金
项目(133343)
科学(107142)
研究(104508)
基金(93648)
(80173)
国家(79405)
科学基金(69024)
社会(68461)
社会科(65002)
社会科学(64989)
(56483)
基金项目(49419)
教育(46144)
(45503)
编号(42568)
自然(39973)
自然科(39036)
自然科学(39030)
自然科学基金(38340)
(36777)
资助(34791)
(34287)
成果(33871)
课题(31553)
创新(31041)
发展(30583)
重点(30397)
(30047)
国家社会(28217)
(27964)
期刊
(110275)
经济(110275)
研究(64503)
中国(54655)
(34341)
管理(32751)
科学(28589)
教育(28059)
(27499)
学报(25277)
农业(23549)
业经(21913)
(21494)
金融(21494)
大学(20295)
技术(19995)
学学(18925)
经济研究(16890)
问题(14111)
财经(13799)
科技(13103)
(12267)
(11829)
技术经济(11531)
商业(10904)
(10490)
论坛(10490)
现代(10143)
(9911)
经济问题(9486)
共检索到329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邵景安  魏朝富  杨朝现  吕家恪  
土地流转和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耦合的两大关键要素。本文使用规范分析和综合分析法,借鉴现有协同路径在整合资源、产业发展、规避矛盾等方面的优势,旨在识别不同路径出现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设计耦合"乡土与殖民"农业的三大新协同路径:"并列统一"协同、"嵌套分块"协同和"层递集中"协同,安排确保新路径健康运行的适应性策略。每种路径各有自己的优势和整合节点,共同贯穿于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并列统一"体现"产业集群理论"中的打捆和兼容效应,产业发展混合中彰显特色,土地组织化整为零,较好地协调了大小、内外、先后业主间关系;"嵌套分块"体现"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市场适应和管理高效,产业发展分块择优瞄准高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祖辉  黄宝连  顾益康  王丽娟  
研究目的:分析成都市新一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现状及实效,探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需要重视的问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关系演绎图解法。研究结果:成都市先后实施了旨在促进土地有效流转的确权颁证工程、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建立交易服务平台、创建联建制度以及创办政府担保公司等系列创新的成效非常显著。研究结论: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加强耕地保护,保障农民利益;拓展平台涵义,完善交易服务;培育农业主体,加快经济发展;组建新型农民合作社,创新双层经营;完善现行法律,统一土地市场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颖  田甜  李安平  
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是实现区域产业互动和市场对接的重要驱动,城乡商贸流通业的均衡增长为实现经济融合发展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可能,这一问题也成为备受学界关注的热点。基于拓展的流通业一体化指标评估体系,本文对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非均衡态势进行测度;进而建立城乡商贸流通业非均衡发展的形成和破解机制,采用GMM模型实证考察影响城乡商贸流通业非均衡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实现二者协同推进的具体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树超  郭文富  
新百年新征程,党的二十大为发展职业教育提出新路径,这就是通过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简称“三教”)协同创新之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三教”协同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承伟  覃志敏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市场化的产物,其组织形式的发展、演进与外部制度环境紧密相关。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建设缺位下的城乡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和农业发展资源(农村精英、资金等)迅速流入城市,农业粗放化经营、土地撂荒,农业产业化扶贫遭遇困境。本文对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下的涪陵区园区产业扶贫案例研究表明,新阶段的城乡统筹发展系列制度安排,促进了生产诸要素资源向农村和农业的回流与聚集,是我国产业扶贫走出困境、实现组织形式创新的重要契机。而涪陵区园区农业产业扶贫机制既形成了城乡农业产业化发展诸要素资源的优化整合,又实现了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和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璠  
建国以来长期执行的“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城乡区别对待的不公平的制度,致使农村长期处在严重被剥夺的境地,使得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衡。本文通过对产生城乡差距原因的分析,得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体制创新,并分析了体制创新的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明华  李德燊  
本文通过对直接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二元体制的分析,提出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对户籍、就业、保障、土地、行政管理等制度进行创新,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和城乡融通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并建立起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廉洁高效的城镇管理体制,以彻底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作培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和实际情况表明 ,制度创新是决定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发展水平和质量的关键所在。根据目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当务之急是必须进行一场制度革命 ,大力推进我国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税费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嘉兴市作为浙江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走出了一条具有嘉兴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其成效令全国瞩目。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融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作用,关系到城乡统筹发展成果的巩固和深化,本刊现将专家、学者对此方面的解读进行整理,以飨读者。本期微评由中国人民银行嘉兴市中心支行汤钟尧主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潘成义  
促进中国城乡经济的统筹是16大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文章根据16大的精神,提出了“益”农、“富”农和“放”农的具体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随随  朱传耿  仇方道  
文章认为,主体功能区理念在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明晰城乡统筹模式、形成合理城乡结构及保证城乡公平发展等方面对城乡统筹工作具有创新性影响。文章通过将乡村地域划分为优化集聚型、重点拓展型、适度开发型和生态控制型,从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对城乡统筹路径进行了分类优化,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以"村—镇—县—市"为基本顺序依次构建主体功能导向下的更高层级城乡统筹地域综合体,最终形成更加宜居城乡空间的设想。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季  
土地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土地政策仍存在农村土地流转不畅、农村与城市土地制度"二元性"、强制征地与补偿措施不公平和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不合理等问题。应从明晰农村土地产权边界、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结构,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地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多渠道解决进城农民住房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等方面入手创新土地政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彦随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年会于2007年7月28~30日在古都西安举行。由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分会场"创新土地利用规划与统筹城乡发展",到会研讨代表120余人,收到参会论文68篇,共有26位专家学者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宏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乡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必须通过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以及城乡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进而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客观必要性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