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0)
- 2023(7309)
- 2022(6013)
- 2021(5480)
- 2020(4462)
- 2019(9965)
- 2018(9743)
- 2017(17732)
- 2016(9884)
- 2015(11012)
- 2014(10937)
- 2013(10701)
- 2012(9976)
- 2011(9143)
- 2010(9421)
- 2009(8951)
- 2008(9088)
- 2007(8207)
- 2006(7398)
- 2005(6810)
- 学科
- 济(39108)
- 经济(39019)
- 管理(34022)
- 业(30424)
- 企(25692)
- 企业(25692)
- 农(14935)
- 财(14682)
- 方法(13888)
- 制(13340)
- 业经(12346)
- 数学(11571)
- 数学方法(11375)
- 中国(11209)
- 农业(10109)
- 体(9148)
- 学(8930)
- 务(8002)
- 财务(7980)
- 财务管理(7958)
- 体制(7710)
- 企业财务(7574)
- 银(7555)
- 银行(7537)
- 融(7289)
- 金融(7286)
- 地方(7253)
- 行(7235)
- 划(6508)
- 环境(6484)
- 机构
- 大学(149860)
- 学院(148274)
- 济(59709)
- 经济(58364)
- 管理(54474)
- 研究(52411)
- 理学(46668)
- 理学院(46059)
- 管理学(45195)
- 管理学院(44904)
- 中国(39195)
- 财(31872)
- 京(31364)
- 科学(31358)
- 所(26532)
- 农(25466)
- 财经(24249)
- 研究所(23889)
- 江(23720)
- 中心(23134)
- 经(21879)
- 业大(21307)
- 范(20143)
- 师范(19938)
- 农业(19592)
- 北京(19371)
- 院(19087)
- 经济学(19005)
- 州(18028)
- 财经大学(17911)
- 基金
- 项目(98565)
- 科学(78543)
- 基金(73136)
- 研究(72300)
- 家(64192)
- 国家(63667)
- 科学基金(54281)
- 社会(47726)
- 社会科(45101)
- 社会科学(45089)
- 基金项目(38374)
- 省(37791)
- 自然(34071)
- 自然科(33278)
- 自然科学(33265)
- 教育(33151)
- 自然科学基金(32699)
- 划(32223)
- 资助(28744)
- 编号(28326)
- 成果(24580)
- 制(24102)
- 重点(22752)
- 部(22389)
- 发(20932)
- 创(20671)
- 国家社会(20422)
- 课题(20392)
- 创新(19382)
- 教育部(19331)
共检索到228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秋
城乡协调一体化的发展源于我们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农村土地制度与财税制度的创新与安排。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实质是统筹配置城乡资源,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合理流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设计与安排。现实中的一些制度逆向安排,成为阻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打破这一逆向制度安排,实现城乡一体化制度的再选择。
关键词:
城乡统筹 二元结构 制度安排 逆向安排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姜国强
目前我国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处于非均衡状态。大量制度安排,如政绩考核、城乡制度差异、财政支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外贸体制等存在逆向效应,严重阻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必须矫正现有的逆向制度安排,保持适当的投资和出口规模,同时努力扩大消费,使消费、出口、投资协调驱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逆向制度安排 制度矫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秋
已经实行工业化的国家在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时,基本上都实行了适度向农村、农民倾斜的正向制度安排,有效地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我国也有一系列与城乡发展相关的制度安排,但却是一种与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的逆向制度安排,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因此,需借鉴国外城乡统筹发展的成功经验,打破这一逆向制度安排,实现城乡一体化制度的再选择。其具体措施是: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统筹城乡居民迁徙权;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促进农民就业;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赋予农民土地流转权益;拓宽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
城乡统筹 二元结构 制度安排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华君
民主选举制度是乡村中国村民自治最基础的部分,其核心是多数原则及投票行为。在考量部分乡村社会后发现,多数原则原本意义上的相对多数在一些乡村正异化为绝对多数,其追求的择优目的正生成择劣的效果;而投票行为应有的公共理性正被经济理性所取代。其主要原因在于乡村社会民主土壤的贫瘠,体现在:民主形成于理性主义而非经验主义的;缺乏以多元中心信息系统为特征的独立舆论环境;生活普遍贫困使得民主共识难以达成。因此,在乡村社会矫正民主选举原则,发展市场经济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乡村社会 民主选举 多数原则 投票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秋 何立胜
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都制定了加快农村发展的政策,使城乡失衡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些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共同经验,就是实行适度向农村、农民倾斜的制度安排,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须借鉴国外城乡统筹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制度安排加以矫正,使之与城乡统筹目标相一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乡统筹 二元结构 制度安排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秋
美国和日本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都曾遭遇过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他们往往通过调整国家政策,实行适度向农村、农民倾斜的制度安排,有效地解决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须借鉴美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制度安排加以矫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再选择。
关键词:
城乡统筹 二元结构 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海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将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汽车消费会产生废气、噪音及相关的热导效应等环境污染和道路拥挤的负外部性问题。大气环境与道路的共有资源特征是造成汽车消费污染和道路拥挤负外部性问题的经济根源,矫正负外部性问题需要通过能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税收、法规和行政制度安排来解决。
关键词:
汽车消费 负外部性 矫正制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祝爱武 李似鸿 曾斌
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农民组织的缺失、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由此建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联产承包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现有的不足等方面。要对现有制度进行"矫正":一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二是以户籍制度的改革为突破口来推进一系列的改革;三是推进农村地权改革提高土地经营的规模;四是实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制度约束 矫正制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华兵 秦鹏
城市规划是以空间规划为形式,以城市公共生活的全面塑造为内容的社会性规划。它的本质诉求在于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建构公共领域,实现城市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利益冲突最小化。由于受到资本和权力两种主导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城市规划的形成和运行遭遇了诸多与公共利益不相适应的困境。城市规划的领导意志化、目标的经济化和效率化、主体的单极化、利益错置和问责机制的缺位,导致了许多社会公正问题。通过完善城市规划的决策体制、规划内容、绩效考核、问责制度等方式,可以彰显城市规划的"公共利益"诉求,矫正城市规划的各种困境。同时,城市空间的公共治理还应在组织载体、形式和方法等层面上对公众参与提供充分的制度空间。
[期刊] 改革
[作者]
党国英
经济效率、社会平等与政治稳定是政治家通常追寻的施政目标。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目标可概括为社会公正目标。城乡二元体制既会引起效率的损失,又会产生社会不平等,更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必须通过城乡一体化改革与发展,建立更合理的城乡关系,实行积极的城镇化战略,推进以土地改革为核心的要素市场改革,实现城乡社会治理的一体化。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二元体制 公平 效率 稳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桂华
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但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为了有效地解决此问题,我们必须依靠政府行为,通过财政制度的安排,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宇轩
2020年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专门教育制度替换了工读教育制度与收容教养制度,但专门教育制度仍延续了工读教育制度、收容教养制度的封闭矫正模式。专门教育制度的封闭矫正模式存在偏离矫正优先的制度创设初衷、不当限制罪错未成年人人身自由、矫正效用不佳,及难以满足罪错未成年人保护需求等问题。完善专门教育制度的矫正模式,应摒弃社会管理者视角与社会防卫优先的管控立场,转而从监护人视角出发,遵循罪错未成年人矫正优先兼顾社会防卫的基本立场;从封闭管控目的与期限着手,调整封闭管控的强度;积极运用社会场域开展社会化矫正活动,提升矫正活动的科学性与效用性;加强对罪错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宇轩
2020年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专门教育制度替换了工读教育制度与收容教养制度,但专门教育制度仍延续了工读教育制度、收容教养制度的封闭矫正模式。专门教育制度的封闭矫正模式存在偏离矫正优先的制度创设初衷、不当限制罪错未成年人人身自由、矫正效用不佳,及难以满足罪错未成年人保护需求等问题。完善专门教育制度的矫正模式,应摒弃社会管理者视角与社会防卫优先的管控立场,转而从监护人视角出发,遵循罪错未成年人矫正优先兼顾社会防卫的基本立场;从封闭管控目的与期限着手,调整封闭管控的强度;积极运用社会场域开展社会化矫正活动,提升矫正活动的科学性与效用性;加强对罪错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南平 刘小勇
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作为反洗钱的三项核心制度之一,处于反洗钱预防的第一道关口,在防范洗钱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反洗钱法》对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作了详尽规定,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小缺陷。本文就基层金融机构在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中所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归纳,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反洗钱 客户身份识别 制度缺陷 措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魏玮 史耀疆
信用即具有明示契约关系,也包括隐契约关系,其中隐契约关系是市场交易必不可少的部分,转轨过程中信用扭曲和缺失是一种体制性的问题。因此,信用的建立必须以明晰产权制度为前提,在制度层次上完善相应的规则和制度,并与此配套建立信用管理体系。
关键词:
转轨 信用扭曲 隐契约 产权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