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4)
2023(6809)
2022(5582)
2021(5126)
2020(4123)
2019(9568)
2018(9010)
2017(17039)
2016(9008)
2015(10087)
2014(9892)
2013(10012)
2012(9272)
2011(8517)
2010(8704)
2009(8023)
2008(7929)
2007(7424)
2006(6816)
2005(5965)
作者
(26637)
(22341)
(21944)
(20755)
(14036)
(10553)
(10018)
(8597)
(8343)
(8175)
(7757)
(7528)
(7147)
(6932)
(6859)
(6849)
(6512)
(6387)
(6327)
(6279)
(5479)
(5476)
(5222)
(5217)
(5014)
(4924)
(4903)
(4787)
(4594)
(4344)
学科
(43425)
经济(43391)
管理(21566)
(19708)
(16615)
方法(15448)
(14207)
企业(14207)
数学(13677)
数学方法(13547)
中国(12360)
农业(10843)
业经(10559)
地方(9595)
(9177)
(9003)
土地(8792)
(7697)
(7089)
(6762)
金融(6762)
(6593)
贸易(6584)
(6329)
(6279)
银行(6261)
(6092)
理论(5752)
农业经济(5690)
经济学(5443)
机构
大学(128959)
学院(128212)
(53385)
经济(52194)
管理(47383)
研究(46181)
理学(39572)
理学院(39067)
管理学(38318)
管理学院(38052)
中国(37288)
(28594)
科学(26451)
(25915)
(25336)
(22890)
中心(21837)
(21555)
研究所(20205)
业大(20000)
财经(19603)
农业(19453)
北京(17912)
(17890)
(17845)
师范(17727)
(16774)
经济学(16670)
(16432)
(15713)
基金
项目(82043)
科学(64462)
研究(61537)
基金(59266)
(51804)
国家(51332)
科学基金(43619)
社会(39754)
社会科(37551)
社会科学(37535)
(31839)
基金项目(31244)
教育(28495)
自然(26923)
(26600)
自然科(26274)
自然科学(26267)
自然科学基金(25816)
编号(25198)
资助(23486)
成果(20954)
重点(18627)
(18382)
课题(18183)
(17983)
国家社会(16730)
(16708)
教育部(15703)
大学(15684)
(15610)
期刊
(66160)
经济(66160)
研究(41011)
中国(36053)
(25483)
学报(20968)
科学(20010)
(19897)
管理(17763)
教育(17400)
农业(17094)
大学(16606)
(15271)
金融(15271)
学学(15208)
业经(11720)
技术(11425)
财经(10586)
经济研究(9969)
(9239)
问题(8412)
(8198)
图书(7839)
(7050)
(6852)
资源(6376)
理论(6142)
技术经济(6141)
书馆(6016)
图书馆(6016)
共检索到212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中共中央、国务院不久前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意味着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已成为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核心任务。同时也意味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土地市场体系、完善土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已刻不容缓。土地乃社会经济发展最基础的要素载体,通过推进其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土地要素的有序流动,提高土地要素市场配置的质量和效率,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文博  孔凡文  王英华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城乡土地要素流动的主要特征,探究城乡土地要素流动与产业聚集的互动关系,提出应明确并有效利用城乡土地要素流动政策以影响城乡产业发展;基于城乡产业聚集特征有针对性的调整城乡土地要素流动政策;科学“搭配”入市、征地、增减挂钩三种土地要素流转方式等促进城乡土地要素流动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苗利梅  钟太洋  
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工作,当前相关基础性制度工作依然薄弱,城乡统一土地市场运行中的政府、集体、农户等之间的权益关系需要进一步规范,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中强制性流转农户的可持续生计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探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建建  戴双兴  
我国宪法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与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相对应,我国一直实行城乡有别的建设用地制度。我国法律严格限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出让、转让或出租,必须先征收为国有土地后才能在市场上流转。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快速增长,与日俱增的建设用地需求与二元分割的城乡土地市场产生了激烈的冲突,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慕平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要真正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面临的问题一是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前提条件受到制约。与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存在冲突与矛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萌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不断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从而使符合规划直接进入市场的集体建设用地,与城市固有土地一样,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制,释放土地改革的红利,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必将使我国城乡统筹进入一着棋动、全盘皆活的新时期。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任玉龙  牛德利  郑财贵  
通过系统分析土地增值类型、增值收益分配主体、分配环节、分配形式等,揭示当前城乡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为目标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路径。研究表明:土地增值类型与马克思地租分类相对应,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增值收益分配主体均为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和社会管理人,国有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隐取得、轻保有、重转移"的问题,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手段单一。研究认为:土地增值收益应按照"谁贡献、谁收益"的原则,不同增值类型分配给不同主体,合理确定分配比例,并从平衡各环节及不同入市方式的分配比重、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增值收益税收立法并统一分配税费形式等方面逐步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贵东  
上海土地供给的稀缺性与需求的增长性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如何确保土地供需动态平衡,成为上海土地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课题。为应对这一现实矛盾,上海亟须也正在探索建立市场机制更为完备、市场交易秩序更为良好、市场边界更加清晰的土地要素市场,更好地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本文结合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实践,探析了土地要素市场建设的现实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龚晓红  庞新军  
统筹城乡土地是统筹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土地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通过资源和资本两方面来发挥的。通过土地资本化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以及土地城市化、工业化。利用土地资本化,加速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促进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进而带动经济增长。作者利用1997~2008年重庆市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土地资本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均衡,而短期均衡调整力度不大。土地资本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存在时滞性,而且存在着弱化的现象。在统筹城乡过程中,实现土地要素的资源和资本功能,要从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市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存智  
研究目的:探索如何以换地权益书作为土地要素返流的保障手段,以期构建城乡土地自由流动的政策工具。研究方法:政策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土地要素流动存在诸多困境,不仅包括土地多重负担造成流动困难,还包括土地单向流动为主、缺乏双向流动的保障,以及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流动中面临的空间和位置障碍。研究结论:要大胆创设新的政策工具,采用"换地权益书"的形式来构建土地要素自由流动的保障,这在当前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雨恒   覃莉   姚树荣   路乾   杨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土地要素空间配置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国家促进城乡土地要素空间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举措之一,但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和贡献往往被忽视,且存在争议。本文使用全国2006—2022年县域内增减挂钩项目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评估了县域内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域内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地区生产总值水平,在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正向政策效应。县域内增减挂钩通过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和充实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邻近中心城市的地区、财政自给率较高的地区以及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增减挂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论对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建设统一的土地资源要素市场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倪维秋  俞滨洋  
由于我国一直实行二元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的城乡有别的建设用地使用制度,现行法律对集体建设用地的各种流转方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农民的利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因此,城乡统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来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进而实现城乡统筹。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振源  
研究目的:为建立开放、竞争、城乡统一而有序的土地市场构建政策框架。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1)转变政府职能,由市场取代政府成为土地资源的基本配置者;(2)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明晰和平等保护集体土地产权;(3)允许集体土地进入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开放、竞争、城乡统一而有序的土地市场;(4)改革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征地范围,给被征地者公平补偿,执行合意、公开的征地程序。研究结论:建立开放、竞争、城乡统一而有序的土地市场是推进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赖雪梅  杜小刚  罗伟玲  
本文基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建设实践,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聚焦优化政府服务与激发市场主客体内生动力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设并完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的相关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利  夏显力  
要素优化组合的不充分使得我国农村土地要素市场仍面临土地利用不集约、资本下乡不畅通、“地—业”供需不匹配等问题,综合河南孟楼镇、江西余江区以及浙江德清县在农地流转、宅基地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强权、纾困、增值”是新时代农村土地要素市场改革的主基调。通过“产权+治权”联动“强权”可以激活主体与要素市场,通过制度“松绑+创新”进行“纾困”可以加速要素整合,通过“地—业”匹配“增值”可以形成土地溢价和产业振兴的双赢局面。因此,深化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应重视“人—地—钱—业”要素的有效组合,强化乡村治理,提升各类主体参与乡村土地管理的主动性;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下乡资本驱动土地溢价效果;推进制度联动改革,促进“地—业”相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