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2)
- 2023(16391)
- 2022(13399)
- 2021(11965)
- 2020(9740)
- 2019(21975)
- 2018(21823)
- 2017(40201)
- 2016(22029)
- 2015(24431)
- 2014(24638)
- 2013(24020)
- 2012(23064)
- 2011(21110)
- 2010(21889)
- 2009(20170)
- 2008(19784)
- 2007(18113)
- 2006(16835)
- 2005(15566)
- 学科
- 济(111238)
- 经济(111058)
- 管理(54323)
- 业(51753)
- 企(39730)
- 企业(39730)
- 中国(34405)
- 方法(33615)
- 农(32280)
- 地方(31621)
- 业经(27249)
- 数学(26801)
- 数学方法(26472)
- 学(26109)
- 农业(21842)
- 财(21377)
- 制(20323)
- 融(17802)
- 金融(17794)
- 地方经济(17469)
- 发(17384)
- 银(17333)
- 银行(17290)
- 理论(16975)
- 行(16879)
- 和(16203)
- 体(15398)
- 环境(15337)
- 贸(15266)
- 贸易(15251)
- 机构
- 大学(322114)
- 学院(321907)
- 济(135892)
- 经济(132969)
- 研究(127107)
- 管理(111357)
- 中国(95675)
- 理学(93404)
- 理学院(92058)
- 管理学(90097)
- 管理学院(89483)
- 科学(78220)
- 京(71848)
- 所(66631)
- 财(63385)
- 研究所(60351)
- 农(60140)
- 江(56678)
- 中心(55653)
- 财经(48379)
- 范(47989)
- 师范(47438)
- 业大(47429)
- 农业(46403)
- 院(45900)
- 北京(45489)
- 经(43607)
- 经济学(42482)
- 州(41778)
- 省(40903)
- 基金
- 项目(207245)
- 科学(162878)
- 研究(151734)
- 基金(148319)
- 家(130971)
- 国家(129849)
- 科学基金(109032)
- 社会(98108)
- 社会科(91938)
- 社会科学(91908)
- 省(82839)
- 基金项目(77162)
- 划(69174)
- 教育(68503)
- 自然(67670)
- 自然科(66034)
- 自然科学(66013)
- 自然科学基金(64831)
- 编号(60522)
- 资助(59660)
- 成果(51369)
- 发(50818)
- 重点(48759)
- 课题(44927)
- 部(44599)
- 创(41764)
- 国家社会(40797)
- 发展(40608)
- 展(39973)
- 创新(39132)
- 期刊
- 济(171507)
- 经济(171507)
- 研究(106204)
- 中国(77644)
- 农(58288)
- 学报(55728)
- 科学(51293)
- 财(47382)
- 管理(44485)
- 大学(41922)
- 教育(41234)
- 学学(39265)
- 农业(39046)
- 融(33832)
- 金融(33832)
- 技术(28262)
- 经济研究(27791)
- 业经(27648)
- 财经(25010)
- 问题(22121)
- 经(21770)
- 业(20057)
- 版(16609)
- 贸(16542)
- 世界(16435)
- 技术经济(16285)
- 资源(16000)
- 图书(15662)
- 统计(15221)
- 国际(15198)
共检索到525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宏翔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不仅工业发展名列前茅,城乡社会发展的和谐程度也位居全国首位,相对于全国二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整体态势,浙江省二元差距不断缩小,出现了一种"弱二元"化的发展态势。文章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浙江省"弱二元"化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描述,并通过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城乡人均收入差异系数等指标的测度,进一步支持了浙江省"弱二元"经济的理论判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方辉振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其形成机理不仅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以城乡要素自由流动转换为条件的、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基础的聚集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自然产物,而且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以建立城乡均衡决策机制为条件的、以规划政策制度为手段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作用的自觉结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守敬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必须"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这方面,虽然目前各级各方都在下功夫、求实效,但系统性、有序性还显得不够;理论界往往研究某一方面和现存问题的多,研究整体和深层次问题的少。该文从国情、省情、市情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地对此问题进行了纵深层次和有操作性的思考,提出要着力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即:用"整合"的理念,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创造一体化的承载条件;用"互动"的理念,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创造一体化的物质基础;用"并轨"的理念,统筹城乡要素市...
关键词:
二元制樊篱 一体化格局 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芮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包括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管理、劳动力就业一体化等内容。当前,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存在诸多问题,应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社会各项改革,建立科学的干部绩效考评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关键词:
城乡 经济社会 一体化 城乡差距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新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这一要求进一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任苒
在解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阐述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的内涵;以成都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为例证,分析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的可能性与路径。提出与我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关键和难点一样,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和难点是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障碍和政策限制,应根据我国和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的统一部署,做好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的发展规划,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和重点;从破解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体制障碍和政策入手,推进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建设发展进程。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医疗保险 内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葛龙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本文总结了山东省莱芜市、江苏省无锡市和吴江市、浙江省嘉兴市和绍兴县三省五地近年来在深化改革、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方面的实践和经验;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历史的、全局的、战略的视角,对现阶段我国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了力求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若干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卫星
"十一五"时期,农村综合改革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在推进基层行政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乡镇职能明显转变,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力度加大,义务教育全面免费,基层财力显著增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肃军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总体上看,兰州市目前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率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具备了一定条件。但由于长期受重城轻乡、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差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瓶颈。兰州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
关键词:
兰州市 城乡一体化 城乡二元结构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炜达
在城乡统筹战略的推动下,成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成就显著。总结成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经验,认为城乡规划不是市区规划和农村规划的简单相加,城市空间拓展要避免"摊大饼"模式;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需要获取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效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缩小城乡差距的突破口是土地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晓山
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实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在各地看到的往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混合型、多样化的新模式,走的是一条兼容性较强的道路。从目前的农业和农村政策取向来看,这样的混合型、多样化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和经营形态在中国农村将长期存在,资本、劳动、土地等要素将不断相互碰撞和重新组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将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大战略中处于一种关键性的位置,而土地制度的变革必然受到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两方面因素的制约。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需要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治理结构...
关键词: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 一体化 农业农村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涛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在一体化进程中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从而形成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新格局 经济社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统筹城乡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站在现代化全局的高度,把城镇和农村发展摆在"一盘棋"上,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财政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营造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政策和规划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晓冰
通过对成都与昆明两市的比较来探索统筹城乡的区域发展模式,对云南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统筹城乡发展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成都与昆明在统筹城乡发展及一体化建设中既存在有利条件又面临着挑战,两市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成都与昆明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设想各具特色,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同成都相比昆明存在着一些差距,借鉴成都经验做法促进昆明统筹城乡发展及一体化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