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2)
- 2023(10662)
- 2022(8421)
- 2021(7696)
- 2020(6170)
- 2019(14509)
- 2018(14523)
- 2017(27396)
- 2016(15384)
- 2015(17557)
- 2014(18114)
- 2013(17688)
- 2012(16445)
- 2011(14807)
- 2010(15176)
- 2009(14221)
- 2008(14416)
- 2007(13173)
- 2006(11434)
- 2005(10517)
- 学科
- 济(67262)
- 经济(67183)
- 业(38914)
- 管理(38654)
- 企(29836)
- 企业(29836)
- 方法(28245)
- 农(24068)
- 数学(23943)
- 数学方法(23708)
- 中国(19583)
- 业经(17680)
- 农业(16503)
- 财(16240)
- 学(14564)
- 地方(14349)
- 理论(12563)
- 制(12374)
- 贸(11200)
- 贸易(11194)
- 易(10813)
- 发(10600)
- 银(10556)
- 银行(10527)
- 融(10451)
- 金融(10449)
- 和(10297)
- 行(10034)
- 务(8819)
- 财务(8793)
- 机构
- 大学(226603)
- 学院(225955)
- 济(91338)
- 经济(89209)
- 管理(81792)
- 研究(77229)
- 理学(69825)
- 理学院(68976)
- 管理学(67688)
- 管理学院(67255)
- 中国(58560)
- 京(48175)
- 科学(47514)
- 财(42651)
- 农(41018)
- 所(39566)
- 中心(35976)
- 研究所(35882)
- 江(35799)
- 业大(33572)
- 财经(33489)
- 范(32554)
- 师范(32237)
- 农业(32083)
- 北京(30409)
- 经(30254)
- 经济学(29074)
- 州(28551)
- 院(27258)
- 经济学院(26293)
- 基金
- 项目(144473)
- 科学(111846)
- 研究(109050)
- 基金(101504)
- 家(87842)
- 国家(87036)
- 科学基金(73145)
- 社会(67464)
- 社会科(63551)
- 社会科学(63532)
- 省(57530)
- 基金项目(53349)
- 教育(51649)
- 划(48045)
- 编号(46708)
- 自然(44758)
- 自然科(43641)
- 自然科学(43627)
- 自然科学基金(42850)
- 资助(40714)
- 成果(39536)
- 重点(33197)
- 课题(32691)
- 发(32234)
- 部(32128)
- 创(29779)
- 性(27928)
- 创新(27702)
- 国家社会(27621)
- 项目编号(27538)
- 期刊
- 济(104776)
- 经济(104776)
- 研究(66488)
- 中国(46889)
- 农(40526)
- 学报(35690)
- 财(33623)
- 科学(32244)
- 教育(30952)
- 管理(28416)
- 农业(27469)
- 大学(27093)
- 学学(25113)
- 技术(21014)
- 融(20519)
- 金融(20519)
- 业经(18039)
- 财经(16638)
- 经济研究(16171)
- 业(14697)
- 问题(14586)
- 经(14360)
- 图书(12501)
- 版(12158)
- 技术经济(10993)
- 贸(10869)
- 理论(10613)
- 商业(10418)
- 世界(10404)
- 现代(10166)
共检索到339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文荣 陈建伟
通过剖析有关城乡等值化的若干观点,提出了城乡等值化理论的核心观点,并通过对国内外"城乡等值化"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实现城乡等值化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城乡等值化 理论 实践 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文兵
城乡等值化发展是实现城乡平衡发展的一种新型理念。本文首先对"城乡等值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城乡等值化对城乡土地供需和土地市场的影响。指出通过城乡等值化发展,农村的土地自然供给能转化成经济供给,农村的土地资源得以有效盘活,土地的区位因素影响会逐步减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等值化对我国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启示。主要包括:科学编制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是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前提;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培育的有效途径;大力推动农村产业化是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协调发展的长远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毕宇珠 苟天来 张骞之 胡新萍
中国城市化历程带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大量优质农田占用,居民生态环境破坏。德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不是通过耕地变厂房、农村变城市的方式,而是城乡等值化发展的模式。笔者根据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实地调研及二手资料搜集,深入剖析其城乡等值化的模式及路径,并提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城乡等值化 乡村土地综合整治 启示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安中轩
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苏南模式、上海实践模式和法国城乡环境一体化实践模式在发展条件、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式上的比较,发现城乡一体化是随着区域条件和发展阶段不断推进的动态过程,是一项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不断深化的系统性工程。在城市化过程中,市场手段和政府干预各施其职、相得益彰。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闫静 徐拥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的广泛渗透,使得越来越多的档案学家将后现代主义引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思考中。特里·库克作为最多产且最富影响力的后现代档案思想家,其全宗理论的更新、档案鉴定思想、档案学范式思想、档案职业的发展等均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注重批判精神与解构主义的思想内核。这些后现代档案思想内涵促使我国档案理论和实践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丰富研究话语表达,促进我国档案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
后现代档案思想 特里·库克 后现代主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海鸿
从国外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就乡村旅游的定义、起源、发展动因以及乡村旅游对目的地产生的双向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出以下启示: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要重视保护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要充分发挥政府对乡村旅游的重要调控作用;要强化目的地居民的参与性;要重视乡村旅游者的体验性和精神追求。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国外 启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洁琼 李瑾 冯献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乡村治理仍存在治理目标不明确、与乡村居民实际需求脱节、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国外普遍采取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依托全国电子政务系统与已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系统开展乡村政务、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我国应以村民需求为导向,从顶层设计、投融资机制、数据资源共享、一体化数字化治理、主体数字化素质培育方面着手,完善乡村治理数字化体系。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数字化 战略规划 实践经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绍红 李瑞 阎东彬
城乡统筹发展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路径,也是新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抉择。各地根据自身的区域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历史风俗习惯等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在实践中走出了成渝模式、苏锡常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军 乔夏阳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将"城乡兼顾"作为处理城乡关系的基本原则,全面统筹城乡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安定城乡局面、恢复城乡经济的方针政策。通过土地改革、政策扶持、生产技术革新推进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缩小了城乡物质差距;利用农村合作组织、农民的非农化转移与医疗救济等手段,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初步健全了城乡组织机制与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文化教育水平,改造与重建了农村社会风尚,消除了城乡融合发展观念差异。这些举措不仅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和人民政权的巩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提供了借鉴经验和历史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德平 张坤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等知识分子发起救亡图存的乡村建设运动,提出文化失调与重建、平民教育、农民组织化等乡村建设理论,在学术史上被称为“乡村建设学派”。乡村建设学派开展知识教育提升农民的发展能力,建立乡村组织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倡导放足运动解缚女性的身体,施行禁毒禁赌净化乡村的文化环境,推广公益事业改善乡村的设施条件,实现对农民和乡村的双重改造。乡村建设学派为重建社会组织构造、探索乡村建设道路作出重要贡献,但也面临理论与实践的张力、资源条件限制、与农民联结度较弱等局限。当下的乡村建设行动与乡村建设学派的理论和实践具有理论内核的延续性、行动理念的契合性、乡建目标的一致性以及乡建内容的承继性。这也启示我们,乡村建设行动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伦理、重建团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行动理念和实践策略,从而推进乡村振兴的高效实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德平 张坤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等知识分子发起救亡图存的乡村建设运动,提出文化失调与重建、平民教育、农民组织化等乡村建设理论,在学术史上被称为“乡村建设学派”。乡村建设学派开展知识教育提升农民的发展能力,建立乡村组织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倡导放足运动解缚女性的身体,施行禁毒禁赌净化乡村的文化环境,推广公益事业改善乡村的设施条件,实现对农民和乡村的双重改造。乡村建设学派为重建社会组织构造、探索乡村建设道路作出重要贡献,但也面临理论与实践的张力、资源条件限制、与农民联结度较弱等局限。当下的乡村建设行动与乡村建设学派的理论和实践具有理论内核的延续性、行动理念的契合性、乡建目标的一致性以及乡建内容的承继性。这也启示我们,乡村建设行动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伦理、重建团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行动理念和实践策略,从而推进乡村振兴的高效实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杰 丁志刚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党政统合,以农民为中心,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际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和过程。历时性考察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演化逻辑发现,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起始于为建立现代化新中国夯实乡村基层政权,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以制度化治理作为逻辑主线接续推进,指向为建成现代化强国奠定现代化乡村基础。面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和乡村振兴的现代化宏图伟业,新时代更好推进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权威,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始终坚持制度化治理不动摇,始终坚持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
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和新现象,同时,它会对今后形势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几十年以来,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不少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案例应运而生。作者由此得出三个启示:从理论和现实看,中国应该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如何加快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未雨绸缪,加强对反全球化的研究,找出解决途径,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扫清理论障碍。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全球化 启示 中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云霞
日本发展农地规模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培植农地规模经营主体;实行具有农地规模化经营偏向的财政金融措施;建立健全专门性中介服务机构。其农地规模化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支撑。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应借鉴日本这一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