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4)
2023(10727)
2022(8246)
2021(7232)
2020(5468)
2019(12068)
2018(11771)
2017(21747)
2016(11773)
2015(12989)
2014(13349)
2013(13027)
2012(12223)
2011(11330)
2010(11500)
2009(10473)
2008(10172)
2007(9243)
2006(8746)
2005(8391)
作者
(36013)
(29994)
(29883)
(28285)
(19154)
(14297)
(13448)
(11636)
(11630)
(10655)
(10383)
(10119)
(9821)
(9666)
(9330)
(9283)
(8869)
(8602)
(8594)
(8543)
(7797)
(7466)
(7329)
(6962)
(6794)
(6759)
(6718)
(6649)
(6153)
(6039)
学科
(61780)
经济(61721)
(28490)
管理(27585)
地方(24672)
中国(23196)
(23195)
(18249)
企业(18249)
业经(17524)
农业(16509)
(14232)
方法(13978)
地方经济(13216)
数学(11611)
数学方法(11531)
发展(11215)
(11187)
(11042)
(10914)
金融(10912)
(10588)
银行(10575)
(10386)
(10317)
环境(10130)
(10130)
产业(9104)
农业经济(8601)
(8559)
机构
学院(173376)
大学(169420)
(72587)
经济(70912)
研究(68687)
管理(59784)
中国(52317)
理学(49642)
理学院(48939)
管理学(48062)
管理学院(47731)
科学(41843)
(38171)
(35430)
(32640)
(32388)
研究所(31904)
中心(30795)
(29533)
(27336)
师范(27085)
(25047)
农业(24714)
业大(24598)
北京(24552)
财经(24315)
(23611)
(23154)
经济学(22399)
(21893)
基金
项目(112018)
科学(88562)
研究(85548)
基金(78409)
(68436)
国家(67784)
科学基金(57275)
社会(55544)
社会科(52496)
社会科学(52487)
(45894)
基金项目(40920)
(37920)
教育(37131)
编号(35389)
自然(33241)
自然科(32402)
自然科学(32395)
(32286)
自然科学基金(31765)
资助(29879)
成果(28972)
发展(26493)
重点(26176)
(26041)
课题(26017)
国家社会(23364)
(23209)
(23107)
创新(21631)
期刊
(95676)
经济(95676)
研究(57014)
中国(44594)
(34362)
学报(26397)
科学(26214)
农业(23477)
教育(23457)
管理(23346)
(22394)
(20628)
金融(20628)
大学(20240)
学学(18879)
业经(18250)
技术(15598)
经济研究(14544)
问题(12753)
财经(11792)
(11466)
(10289)
资源(10172)
(9119)
图书(9083)
商业(8772)
(8685)
世界(8674)
科技(8616)
经济问题(8499)
共检索到286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欣欣  朱宇  
城乡之间的人口流迁是持续多年的研究热点,当前产生多元化转变中以就近流迁规模增加和跨省区市、跨区域流迁规模减小为主。特别是人口在县域范围内双向流迁引发的县域城镇化带来了城镇化机制的转换,揭示出城乡发展的复杂动态,亟须对人口流迁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与探讨。中部地区人口在城乡间双栖流动现象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也缺乏从流迁人口微观视角去理解县域城镇化的逻辑,而且现有县域城镇化研究与流迁人口现实城镇化意愿之间存在错位,因此需要进一步突破传统二元分析框架去理解和阐释我国的县域城镇化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玉虎  张娟  
县域城镇化与"三农"密切相关,县级单元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层级,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单元。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县域城镇化互促共进、相辅相成。从乡村内生活力缺失、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不均衡、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足、乡村地区环境污染风险加大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城镇化中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近就地吸纳农业人口转移、保护和传承乡土文明三方面重新认识县域城镇化的地位和作用。最后从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差异化乡村发展指引、发挥特色小城镇和特色小镇支撑作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新经济、加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传承保护乡土文化等方面提出实施乡村振兴的具体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凯霞  
县城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提升县域城镇化质量,提高县城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是破解制约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中的一系列突出问题,进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为此,在分析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县域城镇化在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中的价值,并从扩大内需、补齐短板、强化特色、优化布局等方面,提出提升县域城镇化发展质量对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腰华  王振华  
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分析发现,2003-2012年间,中国县域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的趋势开始显现,但与全国平均城镇化率水平相比,县域城镇化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还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发展县域经济,须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志伟  
基于2006年~2012年河南省108个县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分别以就业城镇化和户籍城镇化为被解释变量,利用静态面板估计、动态面板估计和交互项估计等实证方法,本文较为系统地考察了金融发展对县域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就业城镇化、户籍城镇化均有比较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对户籍城镇化的积极影响更强;伴随地区收入水平提升,金融发展对就业、户籍城镇化的积极影响都会更加显著;伴随地区服务业占比提升,金融发展对就业城镇化的积极影响会有所下降,对户籍城镇化的正面影响则会有所增加;伴随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金融发展对就业城镇化的积极影响会逐渐减弱,对户籍城镇化的正面影响则会不断增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国华  李苗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地域分工基础,其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县域城镇化是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探讨县域城镇化的必然性,分析了当前县域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闫恩虎  
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深刻理解城镇化的内涵和城镇化的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引,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推动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爽  
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基本构想,将新型城镇化列入"新四化建设"。农业银行肩负服务"三农"和县域的历史使命,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网点、网络、科技和人才基础,其县域城镇化业务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经济主体有序向县域汇聚,城市经济主体逐步向县域渗透,为县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荣  虢佳花  祁春节  
本文在揭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两者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并指出当前我国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政策含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辜胜阻  李华  易善策  
本文在分析农村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县城为中心推进农村城镇化,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发展县域工业化,以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为基础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以回流创业为途径解决人才瓶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肖磊  潘劼  
论文以四川省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人口流出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不同于沿海地区,四川省县域城镇化以生活为主导,农民进城的目标以生活与教育为主,而非进城务工。进城人群的主体是劳动力大量流失后剩下的留守人群,进城生活的经济来源相当程度上依赖外出劳动力打工收入的返还。在产业支撑城镇化能力较弱的同时,形成了异地工业化带动本地城镇化的特殊模式。在特殊的人口进城机制影响下,人口流出地区往往呈现特殊的城镇化表现,如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县城可以脱离制造业而繁荣发展,县域城镇人口增速远超过地级市等。基于新的认识,研究对城镇化机制相关认识进行了探讨,并就此类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长期趋势、潜在问题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美妃  孙国嫄  
本文择取以家庭为单位的视角,将县域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问题置于代际关系和动态的家庭生命周期中加以理解。研究发现,农民的养老安排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在代际分居、儿女有别的原则下,分居城乡两地的父子两代人的小家庭构成了合一的整体,协作经营着维持生计、养育孩子、赡养老人的任务;第二,农民步入老年可分为能通过劳动挣取相对可观收入、能独立生活、不再能独立生活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居住与生活安排;第三,老年人在城乡间的流动是双向的,居住模式也是多元而弹性的。如何在城乡融合的视野下,发挥村庄的养老功能,以及通过养老保险为陷入困境的高龄老人提供“托底”的养老保障,或许应该成为未来公共政策设计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美妃  孙国嫄  
本文择取以家庭为单位的视角,将县域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问题置于代际关系和动态的家庭生命周期中加以理解。研究发现,农民的养老安排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在代际分居、儿女有别的原则下,分居城乡两地的父子两代人的小家庭构成了合一的整体,协作经营着维持生计、养育孩子、赡养老人的任务;第二,农民步入老年可分为能通过劳动挣取相对可观收入、能独立生活、不再能独立生活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居住与生活安排;第三,老年人在城乡间的流动是双向的,居住模式也是多元而弹性的。如何在城乡融合的视野下,发挥村庄的养老功能,以及通过养老保险为陷入困境的高龄老人提供“托底”的养老保障,或许应该成为未来公共政策设计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公丕明  公丕宏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制度完善不断提高,截至2016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7.35%。但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资源环境问题等深层次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着城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因此,应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发展,化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促使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可称之为新型城镇化。本文在剖析新型城镇化的四个内涵及其战略意义的前提下,提出我国推进城镇化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确保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并重、降低城镇化门槛、建设包容性城镇、积极完善城镇化战略格局。最后,文章提出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市镇体制改革等推进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