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46)
- 2023(14529)
- 2022(12173)
- 2021(10994)
- 2020(9010)
- 2019(20011)
- 2018(19649)
- 2017(36909)
- 2016(19528)
- 2015(21593)
- 2014(21165)
- 2013(20892)
- 2012(19406)
- 2011(18090)
- 2010(18628)
- 2009(17693)
- 2008(17067)
- 2007(15630)
- 2006(14355)
- 2005(12950)
- 学科
- 济(104024)
- 经济(103914)
- 业(64310)
- 管理(60431)
- 农(50032)
- 企(42768)
- 企业(42768)
- 农业(33646)
- 方法(29062)
- 地方(28297)
- 中国(27496)
- 业经(26566)
- 数学(24989)
- 数学方法(24795)
- 制(20801)
- 财(20377)
- 学(18991)
- 技术(18664)
- 环境(17687)
- 发(16597)
- 体(15658)
- 地方经济(14788)
- 银(14086)
- 银行(14068)
- 融(13975)
- 金融(13972)
- 行(13612)
- 划(13446)
- 策(13327)
- 贸(13060)
- 机构
- 学院(288294)
- 大学(282072)
- 济(132447)
- 经济(129829)
- 管理(109978)
- 研究(104224)
- 理学(93962)
- 理学院(92886)
- 管理学(91606)
- 管理学院(91059)
- 中国(80051)
- 农(60758)
- 科学(60622)
- 京(59076)
- 财(57586)
- 所(51614)
- 中心(47516)
- 研究所(46268)
- 江(45680)
- 农业(45665)
- 业大(45080)
- 财经(44498)
- 经济学(40665)
- 经(40178)
- 院(37316)
- 范(36868)
- 北京(36799)
- 师范(36633)
- 经济学院(36154)
- 州(35386)
- 基金
- 项目(190622)
- 科学(152573)
- 研究(142916)
- 基金(139129)
- 家(120789)
- 国家(119690)
- 科学基金(103384)
- 社会(96252)
- 社会科(90971)
- 社会科学(90947)
- 省(76014)
- 基金项目(74642)
- 自然(63039)
- 划(62003)
- 教育(61882)
- 自然科(61419)
- 自然科学(61406)
- 自然科学基金(60299)
- 编号(56156)
- 资助(53198)
- 发(44389)
- 成果(44120)
- 创(44097)
- 重点(43182)
- 部(41933)
- 制(41159)
- 国家社会(40664)
- 创新(40539)
- 课题(39582)
- 发展(36663)
- 期刊
- 济(165286)
- 经济(165286)
- 研究(90675)
- 中国(64643)
- 农(64039)
- 农业(42927)
- 财(42804)
- 科学(42042)
- 管理(40627)
- 学报(40237)
- 大学(32409)
- 学学(31298)
- 业经(30357)
- 融(29942)
- 金融(29942)
- 技术(24497)
- 教育(24392)
- 经济研究(24080)
- 问题(23183)
- 财经(22598)
- 业(21088)
- 经(19688)
- 技术经济(16436)
- 世界(16426)
- 农村(15873)
- 村(15873)
- 农业经济(15484)
- 资源(15444)
- 科技(15075)
- 经济问题(14983)
共检索到451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安录
农地城市流转是当今世界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透过这一现象,深入探讨农地城市流转的动因、内在机制,以及农地城市流转市场的构建和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对于缓解城乡土地供需矛盾,实现城乡资源互补、经济融合,推动我国乡村城市化,具有重要的现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烈佳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农地被占用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我国,农地城市流转是通过土地征用而实现的,即我国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属于政府行为,因此,从决策主体行为出发,研究农地城市流转,对于我国城市化的正常推进以及农地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得出,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区域农地流转的经济发展,村干部往往是政策的执行者,而农民在决策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对于农地流转决策影响不大。可见,要控制农地过量向城市流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完善决策机制,规范征地行为,提高农民参与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魏 张安录 付海英 胡永进
研究目的:从微观角度分析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各因素的影响路径。研究方法:指数函数模型定量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随着征地地块面积的增大,地价也增大,而用途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与在城市土地市场出让过程中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不一致,政府的期望对征地价格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从微观角度对农地城市流转价格影响因素分析是可行的。目前中国征收集体土地市场虽然主要是政府定价,但随着征地制度的逐步改革,征地补偿逐渐引入市场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微观手段调控征地市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文杰
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制度是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创新,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制度具有法律依据和实践基础,有利于实现土地的良性增值,有效保障承包方的利益和防止土地的抛荒现象。在构建这一制度时,应对受托人的资格、信托登记、受托人和承包方的权利义务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地流转 信托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伟
创新农地流转制度从而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对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形成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框架。皖南F区的经验表明,村社本位的组织化农地流转模式是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的重要路径,该模式包含了农地产权变革、农地流转政策实践、农业经营主体选择、农地租金调整和市场风险防控等多个维度的内容,形成了整体性的农地流转制度设置和运作体系。村社本位的组织化农地流转模式以村社集体为核心载体,通过政府引导下的行政资源承接、以动员为基础的公意统合和基于村民自治的民主过程等机制,明确了地方政府、村社集体和农民的权责关系,推动了农地流转秩序的有效运转。村社本位的组织化农地流转模式能为“三权分置”背景下农地流转制度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兰世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制度的重要性高于全社会的任何制度。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合理的土地制度设计,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土地资源有限,人地关系紧张。如何对农村集体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高效的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成为我国土地制度和流转机制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集体土地 流转机制完善 土地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西玉
近年来,各地除采取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的宏观环境外,土地制度安排上也出现了一些调整和变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不同方式促进农地流动和集中,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以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的要求。本文就这个问题,结合农村改革实践,分析建立有效的农地流转机制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松灿
本文运用经济模型这一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信托流转机制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土地经营权信托流转机制的运行不仅可以引导农户努力改进土地耕作方式,客观上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土地可持续利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土地经营权信托流转的定价制度、完善激励约束制度等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经营权 信托流转 可行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柱智
农地规模经营需克服土地细碎化,这以农地流转制度创新为前提。自发土地流转难以克服土地细碎化,"行政干预市场"又损害了弱势农民自主交易权利,这启示制度创新需在满足保障农户自主交易前提下供给低成本整合细碎化土地产权的机制。皖中宣州县经验表明可行的制度创新步骤是:首先建立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离"新制度,重构土地集体所有制;其次建立自下而上的农地流转组织和规范体系,形成"农户主体、村社中介"的农地流转新模式。我国完全可以利用集体所有制优势,创新农地流转制度,克服东亚小农国家共同面临的土地细碎化问题。
关键词:
农地市场 土地承包 土地细碎化 土地流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俊峰
文章采用激励理论、合约理论的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缓慢的原因:农户土地转让激励不足、关系型合约限制了农地转让的发展。只有通过完善农户转让的激励机制,实现由关系型合约向规则型合约的转变,才能真正使农地流转起来。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地转让 制度创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柱智
当前农地流转市场难以整合细碎化的土地产权,形成市场失灵,诱发地方行政干预市场,亟须创新农地流转制度。新制度需要同时满足农民自主产权交易与低成本产权整合两功能,形成"农户主体、村社中介"的农地流转模式。皖中繁昌县调研表明可行的制度建构路径是:由中央明确制度创新的基本框架;地方政府供给农地流转制度创新;村社集体组织则以"虚拟确权"为核心特征的自主制定制度实施细则。结论启示我国可以发挥集体土地所有制优势,创新农地流转制度以达到克服土地细碎化之农业现代化目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中国经济客观上存在的区域差别和在农地经营上存在的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的比较优势,不同农地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别。如“两田制”尽管在全国都有表现,但最多的制度安排却集中于中部地区;“规模经营”则明显地在大城市郊区和沿海发达地区表现出较强烈地制度供给冲动。因此,本报告例举“两田制”、“规模经营”以及“四荒”使用权拍卖三种在全国范围最多分布、影响最大的三种比较典型的制度创新类别,分析其起源、方式和制度绩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波
农地问题构成"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结点,也是城镇化进程中需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为此,针对农地流转操作的政策空间和影响农地流转的现实因素,提出合力构建"六放"式农地流转机制的新架构。
关键词:
农地流转 机制 架构 城镇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劲屹
"土地银行"是促进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效率的一项制度创新,一方面可以解决农地闲置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让现代农业企业集中土地,实施机械化规模耕种。然而,"土地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邻域制度的支持,需要建立一个公允的土地评估体系,放宽法律条文对农地抵押的限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此方能使其服务"三农"的功效得以发挥。
关键词:
土地银行 农地流转 土地抵押贷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