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4)
2023(16353)
2022(14033)
2021(13052)
2020(10685)
2019(24495)
2018(24318)
2017(47108)
2016(25410)
2015(28637)
2014(28913)
2013(28576)
2012(26536)
2011(24317)
2010(24919)
2009(23082)
2008(22255)
2007(19879)
2006(18205)
2005(16082)
作者
(74942)
(62852)
(61918)
(59451)
(39813)
(29917)
(27979)
(24569)
(23835)
(22354)
(21352)
(21093)
(20035)
(19807)
(19201)
(19186)
(18361)
(18331)
(18018)
(17637)
(15612)
(15586)
(15133)
(14513)
(14163)
(13973)
(13783)
(13689)
(12772)
(12315)
学科
(124991)
经济(124876)
(71849)
管理(69556)
(51835)
(49449)
企业(49449)
方法(44550)
数学(38872)
数学方法(38451)
农业(34594)
中国(31429)
地方(30860)
业经(28429)
(25748)
(23983)
(20312)
环境(19860)
(18621)
贸易(18611)
(17966)
(17822)
(17398)
(16392)
地方经济(16038)
理论(16038)
(15797)
银行(15762)
(15419)
金融(15417)
机构
学院(373445)
大学(370225)
(160555)
经济(157083)
管理(147738)
研究(132027)
理学(127400)
理学院(125982)
管理学(124022)
管理学院(123351)
中国(98433)
科学(80504)
(78815)
(73689)
(68498)
(66276)
研究所(60240)
中心(59623)
业大(58924)
农业(56075)
(56011)
财经(54348)
(50107)
师范(49798)
北京(49746)
(49344)
经济学(47441)
(47275)
(44727)
经济学院(42319)
基金
项目(251242)
科学(197877)
研究(186063)
基金(181942)
(157702)
国家(156334)
科学基金(134195)
社会(119053)
社会科(112472)
社会科学(112440)
(97739)
基金项目(96954)
自然(85411)
自然科(83245)
自然科学(83226)
教育(82466)
自然科学基金(81690)
(81414)
编号(76813)
资助(73827)
成果(61919)
重点(55822)
(55794)
(55186)
课题(52179)
(50914)
国家社会(48795)
创新(47530)
教育部(46856)
科研(46615)
期刊
(189764)
经济(189764)
研究(113934)
(74056)
中国(71182)
学报(56368)
科学(54850)
管理(51089)
农业(50078)
(48184)
大学(43459)
学学(41473)
教育(35726)
(35513)
金融(35513)
业经(33585)
技术(31183)
经济研究(28164)
问题(26645)
财经(26233)
(23464)
(22474)
技术经济(19560)
资源(18795)
世界(18387)
(18323)
现代(18156)
科技(17503)
理论(17443)
经济问题(17287)
共检索到560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烈佳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农地被占用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我国,农地城市流转是通过土地征用而实现的,即我国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属于政府行为,因此,从决策主体行为出发,研究农地城市流转,对于我国城市化的正常推进以及农地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得出,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区域农地流转的经济发展,村干部往往是政策的执行者,而农民在决策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对于农地流转决策影响不大。可见,要控制农地过量向城市流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完善决策机制,规范征地行为,提高农民参与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魏  张安录  付海英  胡永进  
研究目的:从微观角度分析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各因素的影响路径。研究方法:指数函数模型定量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随着征地地块面积的增大,地价也增大,而用途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与在城市土地市场出让过程中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不一致,政府的期望对征地价格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从微观角度对农地城市流转价格影响因素分析是可行的。目前中国征收集体土地市场虽然主要是政府定价,但随着征地制度的逐步改革,征地补偿逐渐引入市场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微观手段调控征地市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安录  
农地城市流转是当今世界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透过这一现象,深入探讨农地城市流转的动因、内在机制,以及农地城市流转市场的构建和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对于缓解城乡土地供需矛盾,实现城乡资源互补、经济融合,推动我国乡村城市化,具有重要的现实...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晓云  蔡银莺  张安录  
文章先从农地农用价值、农地转用价格和农地社会保障功能3个方面分析了农地所有者在面对政府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时的主观判断,选取了武汉市周边的农户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区域内大部分农户在面对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时大多倾向于保有农地。文章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培育农地所有者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其参与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是保障农地所有者利益及今后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应当努力的方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云  张安录  闵捷  高魏  
本文以武汉市城乡交错区被征地农户的样本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据,反映了大城市边缘区农户对农地城市流转的认识和态度,运用期望净现值和临界值的计算方法,在分析农户决策变量的基础上,从农户角度进行决策计算。结果发现:城乡交错区的大多数农户在面临土地流转时都会表示出保有农地的意愿;有流转意愿的农户和实际发生流转的农户在区域上不一致;当未来农地收益和农地流转收益不能确定,可能出现较大波动时,农户会更趋向于保守的选择而保有农地,对流转持观望态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雄  张安录  
研究目的:在区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测算湖北省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主要类型农地资源的价值。研究方法:收益还原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结果:湖北省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各类型农地资源单位面积总价值为:水田25.04万元/hm2,旱地29.48万元/hm2,菜地83.99万元/hm2,水域养殖地79.23万元/hm2;其中非市场价值为:水田10.90万元/hm2,旱地14.38万元/hm2,菜地24.93万元/hm2,水域养殖地37.19万元/hm2。研究结论:农地非市场价值是农地总价值测算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农地价值的测算对制定农地保护、征地补偿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生华  田传浩  陈宏辉  
利用山东牟平宁海镇、江苏海州洪门乡和浙江绍兴柯桥镇等三个乡镇的调查资料,剖析了城乡交错区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城乡交错区的农地使用权市场十分活跃,集体出让农地是农地使用权市场的主要供给方式,而农户之间的农地自发交易则存在着短期限、无正式契约等不规范的特征。农户对土地产权的不稳定预期和缺乏运行良好的市场中介机构阻碍了城乡交错区农地使用权市场的进一步发育。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海兵  张安录  
农地保护与城市发展被认为是一对矛盾。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应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而现行决策的片面性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农地的盲目流失,直接影响到我国土地资源的后续利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等。文章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通过对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和外部性的分析及评价,优化了农地城市流转决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乔荣锋  高进云  
研究目的:研究地块空间特征和土地流转收益的不确定性对城乡结合部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经济计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样点周围建设用地比例、样点是否在建设用途分区内对流转决策有显著影响,坡度、地价等级、固定资产投资等变量对流转决策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政府制定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时,应谨慎选择时机,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决策的空间相关性,并做好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收益与风险承担机制的创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晓云  张安录  高进云  乔荣峰  陈莹  
研究农户农地城市流转意愿对实现合理的农地城市流转、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依据武汉市远城区和近城区33村143户农户实地随机抽样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农地城市流转意愿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与服务的改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影响远、近城区农户农地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近城区农户的意愿还受农地补偿收益的影响。针对影响力最大的因子采取措施,可以最大程度符合农户意愿,保障农户利益,在满足建设用地需求与农户保有农地之间寻找均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士兴  刘少峰  乔红磊  
城乡交错区近邻城市,拥有发展生态农业的多种优势。在分析发展城乡交错区生态农业的可行性与优势的基础上,对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农地城市流转加剧及资金流转困难等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物质循环利用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原则、特色原则及产业化原则;建立了城乡交错区的4种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并对城乡交错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景进行了风险和效益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安录  
阐明了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了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敏  张安录  
采用文献回顾法、归纳法对国内外有关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略有不同,研究水平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存在较大差距。国外学者在农地城市流转的不确定、不可逆及决策风险等方面显示出浓厚的研究兴趣,并擅长运用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定量化研究。我国学者对农地城市流转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不可逆及决策风险等问题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已有研究缺少成熟的理论支撑和严谨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比较单一;研究方法仍以定性分析为主。为此,我国学者应当在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上更多的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和成果,并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土地管理及权属制度加以发展和改进,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农地城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启宇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地流转利益主体主要有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地转出方和农地转入方。各利益主体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逐,进行交织复杂的利益博弈,作出各自的决策。本文对农地流转各利益主体进行了博弈分析。结果表明,要促进农地流转,必须处理好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农户转出农地获得的总报酬不低于自己经营农地;转入方转入农地获得的报酬不低于社会平均利润;降低交易成本,能增加农地转出方和转入方的报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祝海波  邓德胜  
城乡经济交错区是关系到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也是在经济发展研究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领域,而从生态经济发展的观点来审视这个特殊区域的发展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城乡经济交错区的生态经济具有依托城市,以城市市场为导向,时空替代概率大,边缘效应强等特点,乡村城市化和都市农业是城乡经济交错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发展规划、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要素、城郊生产、承接城市环境压力以及生态环境深度开发等方面对城乡经济交错区的发展和保护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