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7)
2023(9929)
2022(8393)
2021(7558)
2020(5847)
2019(13274)
2018(13033)
2017(23637)
2016(12880)
2015(14677)
2014(15250)
2013(15145)
2012(14460)
2011(13305)
2010(13799)
2009(12730)
2008(12579)
2007(11608)
2006(10767)
2005(10368)
作者
(38721)
(32015)
(31959)
(30325)
(20500)
(15366)
(14600)
(12293)
(12252)
(11985)
(11069)
(10787)
(10539)
(10185)
(10045)
(9824)
(9503)
(9466)
(9379)
(9255)
(8399)
(7936)
(7853)
(7600)
(7539)
(7212)
(7177)
(7124)
(6636)
(6445)
学科
(60307)
经济(60233)
管理(35647)
(35068)
(25006)
企业(25006)
(23389)
中国(22110)
地方(21143)
业经(17197)
农业(15940)
方法(15248)
(13910)
(12737)
(12434)
(12238)
数学(12233)
银行(12218)
数学方法(12019)
(11883)
(11598)
金融(11597)
(11331)
贸易(11313)
地方经济(11139)
(10707)
(10336)
发展(9608)
(9576)
环境(9379)
机构
学院(191117)
大学(183961)
(76701)
经济(74770)
研究(68891)
管理(66186)
中国(55786)
理学(53861)
理学院(53156)
管理学(52217)
管理学院(51856)
(40831)
科学(40402)
(38580)
(35794)
(33369)
中心(31791)
(31264)
研究所(31220)
(29089)
师范(28845)
财经(28118)
(27699)
北京(27161)
(24987)
(24883)
(24740)
业大(24205)
农业(23374)
经济学(22584)
基金
项目(110195)
研究(87891)
科学(85426)
基金(74170)
(62722)
国家(62004)
社会(54053)
科学基金(52546)
社会科(50932)
社会科学(50921)
(46567)
教育(40266)
编号(38618)
基金项目(38152)
(37313)
成果(32602)
(30340)
资助(30109)
自然(30081)
自然科(29327)
自然科学(29323)
课题(28746)
自然科学基金(28730)
发展(25024)
重点(24998)
(24554)
(24120)
(22953)
(22912)
(22339)
期刊
(109042)
经济(109042)
研究(67258)
中国(51143)
(33077)
教育(30823)
(29401)
管理(27633)
学报(24981)
科学(24413)
(23992)
金融(23992)
农业(22249)
业经(22176)
大学(19634)
技术(18636)
学学(17851)
经济研究(17424)
问题(13442)
财经(13398)
商业(12363)
(11654)
图书(11452)
(10690)
(10446)
(9849)
论坛(9849)
职业(9384)
(9211)
国际(9138)
共检索到329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层  
在后危机时代,扩大消费需求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此时流通产业的地位与作用则显得至关重要。同时,流通产业在引领生产、促进消费以及产业关联层面有着先导性功能。本文结合城乡流通二元结构协调性,对消费二元结构的动态影响以及统筹城乡流通协调机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消费发展、推动城乡流通协调机制建设的路径与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层  
在后危机时代,扩大消费需求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此时流通产业的地位与作用则显得至关重要。同时,流通产业在引领生产、促进消费以及产业关联层面有着先导性功能。本文结合城乡流通二元结构协调性,对消费二元结构的动态影响以及统筹城乡流通协调机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消费发展、推动城乡流通协调机制建设的路径与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鹏  
城乡经济协调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新的视角,从城乡关系结构分析出发,通过构造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型来探讨城乡发展过程的内在机理,强调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和扩大城乡之间的共同经济利益,从而为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寻找出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洪涛  
建立城乡流通产业一体化格局是理论和认识的重大突破,意味着我国旧的城乡关系向新型城乡关系的转变,通过对我国城乡流通体系模式的回顾与总结,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城乡流通体系协调发展的途径,本文对我国城乡流通体系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基本设想,在遵循城乡流通一体化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城乡流通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姚先国  曾国华  
劳动力成本具有二重性,对于企业是成本,对于劳动者则是收入,它既是成本支出,又是激励手段。劳动力成本是积极成本,不可与其他物质要素成本等量齐观。工资成本上升可通过不同路径对生产效率起到激励作用。但这种作用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激励不足、合理激励、过度激励三种可能性。本文利用我国工业部门省级面板数据作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999—2007年间我国地区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显著正相关,劳动力成本的激励功能明显处于加速阶段。当前应大力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职工工资水平,促进生产效率提升,从绝对劳动成本优势转向相对劳动成本优势,集聚高端要素,从物质要素驱动转向人力资本驱动,创新增长模式,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雁  
数字化发展战略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相得益彰。流通作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绿色流通发展对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出考验,同时也为流通数字化发展带来更大机遇。本文首先界定流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流通协调发展内涵,然后分析二者的作用机制,发现以流通供应链为基础,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流通循环发展,同时降低流通资源消耗,促进绿色流通发展。同时,绿色流通发展降低流通企业成本,扩大流通市场规模,从而驱动流通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流通绿色数字化发展。最后,根据机制分析,提出流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流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丽英  任志远  邓旭升  
广西石漠化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2002年,广西农村贫困人口仍有95.6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人均消费支出差异分别为3.43和3.37倍,明显高于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因而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城乡差距问题突出的区域之一。在分析广西农村贫困化基本状况、发生成因基础上,梳理了近10多年来广西实施就地开发、对口帮扶、异地安置和小额信贷等主要的扶贫开发成功模式,进一步指出新形势下加快扶贫开发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促进农村扶贫开发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可行战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立  Terry Marsden  那鲲鹏  
本文探讨了在中国浙江省安吉县通过创新和政策的调整实现生态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方式。通过规划导向的发展模式,在生产与消费之间能够互补的产业链的基础上,一个新的、具有地方特征的生态经济模式终于形成。这个模式的构成包括了这些内容:住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竹产业的发展,农业食品供给链,以及生态旅游(农家乐)。这种模式代表了中国一种新的、内生型的城乡协调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本文的分析和研究说明,如果能够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具有创新理念的方式,在规划的引导下进行推广,安吉模式的生态经济和相关动态的城乡"网络",在中国具有发展的潜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妍  石敏俊  
本文基于自行编制的中国城乡投入产出表,利用生产诱发系数、诱发依赖系数和需求影响报酬模型,定量分析了扩大内需政策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具体测算了"4万亿元投资"和"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对社会经济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以及缓解外需下滑的效果。计算结果显示:"4万亿元投资"和"家电下乡"等扩大内需政策可诱发全社会总产值增加额101251亿元,相当于2008年社会总产值的11.8%;"4万亿元投资"对城镇工业的诱发额相当于2008年工业总产值的14%。"家电下乡"对家电制造及相关行业的诱发额相当于2008年家电制造业产值的41%。"4万亿元投资"和2009年的"家电下乡"补贴对社会总产值诱发额比2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亚滨  徐效坡  
从科学发展观理念、城镇集聚与扩散和区域差异互补理论出发,剖析了哈尔滨都市圈协调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针对行政壁垒、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对策:加强都市圈规划;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空间管治;严格区域职能分工;加强生态系统网络维护;搭建共赢平台;调整行政区划;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组织;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政策;完善改进领导考核制度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茂  于淼  过秀成  窦雪萍  胡启洲  
协调历史城区遗产保护与交通发展的关系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保护研究与实践共同关注的课题。通过统计分析历史城区空间发展与土地利用特征,对比剖析了历史城区与非历史城区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交通系统与历史文化遗产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基于保护优先的历史城区交通发展方向与对策建议,为历史城区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构建提供指导。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范恒山  
城乡作为典型的区域类型,其差距是区域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形式,因而城乡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大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虽然近年来在国家多方面支持下农村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受制于自然条件、现实基础、体制机制等因素,农村经济仍相对薄弱。解决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动能来自于城市。在具体方略上,则应紧紧围绕"人、地、统、同、融"五个字下功夫,做到多管齐下、多策并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直蓉  
本文基于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在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和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发展水平,实证检验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呈现出向高品质、高端旅游消费转变;旅游消费群体年轻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居民旅游动机和偏好更趋向于健康卫生等特征。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存在密切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已经由良性互动、初级耦合协调向高水平互动、高耦合协调状态转变,转变时点大概在2014-2015年期间。进一步实证检验证实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发展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仲安  
市场商品充足,消费结构多元化,居民储蓄持续增长是目前消费需求的基本特征。根据消费需求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消费政策,诸如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等,以达到扩大经济消费需求的基本目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小瑜  李艳君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着深度调整,一方面使我国出口增长和结构升级的竞争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也带来加速技术进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新机遇。中国作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随着国内经济转型步伐加快,不仅要推动出口升级,继续稳定出口增长,更要进一步加大进口市场开放力度,积极扩大进口,优化进口结构,促进进出口的均衡发展。一、外贸政策调整有利于扩大进口长期以来,我国"重出口、轻进口",一直推行"奖出限入"、"宽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