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1)
- 2023(13178)
- 2022(10652)
- 2021(9381)
- 2020(8084)
- 2019(18466)
- 2018(18186)
- 2017(34132)
- 2016(18464)
- 2015(20970)
- 2014(21398)
- 2013(20963)
- 2012(19374)
- 2011(17395)
- 2010(17700)
- 2009(16590)
- 2008(16534)
- 2007(15124)
- 2006(13323)
- 2005(12173)
- 学科
- 济(80854)
- 经济(80765)
- 管理(49354)
- 业(47395)
- 企(35910)
- 企业(35910)
- 方法(32801)
- 数学(28614)
- 数学方法(28287)
- 农(28028)
- 中国(23827)
- 业经(20004)
- 财(19537)
- 农业(18650)
- 地方(17998)
- 学(16809)
- 制(16724)
- 贸(14365)
- 贸易(14358)
- 易(13735)
- 银(13109)
- 银行(13071)
- 理论(12728)
- 行(12550)
- 融(12494)
- 金融(12486)
- 体(12440)
- 发(11724)
- 和(11614)
- 环境(10518)
- 机构
- 学院(270359)
- 大学(269082)
- 济(108651)
- 经济(106186)
- 管理(98605)
- 研究(94266)
- 理学(84132)
- 理学院(83179)
- 管理学(81425)
- 管理学院(80929)
- 中国(71502)
- 科学(58885)
- 京(58075)
- 农(51627)
- 财(50802)
- 所(48811)
- 研究所(44244)
- 中心(43441)
- 江(42645)
- 业大(42174)
- 农业(40479)
- 财经(39586)
- 范(37224)
- 师范(36794)
- 北京(36540)
- 经(35712)
- 州(33762)
- 院(33749)
- 经济学(33392)
- 技术(30560)
- 基金
- 项目(177450)
- 科学(138034)
- 研究(129945)
- 基金(125932)
- 家(110232)
- 国家(109262)
- 科学基金(92260)
- 社会(81379)
- 社会科(76870)
- 社会科学(76843)
- 省(71388)
- 基金项目(65859)
- 教育(60101)
- 划(59360)
- 自然(57905)
- 自然科(56591)
- 自然科学(56572)
- 自然科学基金(55505)
- 编号(54283)
- 资助(51010)
- 成果(44575)
- 重点(40495)
- 发(39352)
- 课题(38449)
- 部(38275)
- 创(36359)
- 创新(33997)
- 科研(33887)
- 国家社会(33630)
- 大学(32571)
共检索到411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兴军 娄峰
在城乡二元发展背景下,本文分析城乡流通一体化和居民消费的耦合协调发展,发现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和居民消费的耦合协调处于低度协调水平,城乡物流一体化和居民消费的耦合协调对城乡流通一体化和居民消费耦合协调的贡献度最低。对三大区域展开分析,东部地区城乡物流一体化和居民消费的耦合协调得分较高,城乡流通一体化和居民消费耦合协调发展最好,中西部地区流通耦合协调得分较低。基于省域角度,重庆市、浙江省、福建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东省和广东省,耦合协调得分较高,主要得益于信息耦合协调发展较好。
关键词:
城乡流通一体化 居民消费 耦合协调 物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桂馨
区域、城乡间不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阻碍。本文基于城乡统筹视角,对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现象,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越大的地区,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越高;二是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正向循环反馈作用机制,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会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反过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也会进一步提高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水平,而城镇化、教育水平、劳动力投入等变量会从不同方向影响二者的演化进程。最后本文从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妍 黄国泉
居民消费扩张有利于实现城乡间商品快速流通,推动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居民消费扩张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居民消费扩张能够显著促进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居民消费扩张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东、中、西、东北部地区城乡流通一体化影响程度呈依次递减趋势。由此,提出深度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城乡居民消费协同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流通一体化水平;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倩 吴海燕
农村是重要的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搞活农村流通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建立数字经济、城乡一体化与农村消费市场潜力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11-2021年我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数字经济、城乡一体化与农村消费市场潜力三者间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城乡一体化与农村消费市场潜力的发展效益指数逐年递增,其中,数字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城乡一体化与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增长速度较缓,且整体耦合协调度已从濒临失调阶段转向基本协调阶段。从区域和省域层面来看,我国区域三者耦合协调度呈“自东向西”依次递减趋势,其中广东、江苏等地的耦合协调度已处于高级协调阶段,而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仍处于濒临协调阶段。基于此,应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创新生态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霍经纬 杨文博
提高居民收入、消费和现代流通耦合发展水平,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效率,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本文定量评估了选取的我国30个省份的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和现代流通系统的耦合程度,并实证检验了城乡一体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收入、消费和现代流通系统的耦合度在不断提升,但城乡不协调和消费率偏低是影响耦合度提升的主要短板,城乡一体化有利于提升耦合度,其中经济、社会和文化一体化是解释这种正向影响的主要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雨宏
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进一步优化消费市场环境和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3-2020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检验了消费中心城市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中心城市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协同发展。消费中心城市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区域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发展,构建更具互动价值的城乡消费市场,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协同发展。本文的研究解释了商品流通市场一体化所发挥的中介作用,对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和激发消费市场潜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甘元玲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电子商务与城乡商贸一体化的耦合关联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全国电子商务与城乡商贸一体化的耦合度处于较高水平,协调度水平相对较低;全国与东部地区的耦合度与协调度均处于下降状态,中西部在不断上升,西部的上升幅度最大。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注重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促进电子商务与商贸流通业的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文博 蒋毓琪
本文基于2015-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流通市场一体化建设对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流通市场一体化建设能够有效释放居民消费潜力,1%一体化建设的释放效用为0.092%;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市场一体化建设均有助于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物流和商流的促进效果更明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的居民消费潜力释放效用明显,政府支出和对外开放水平的释放作用有限;流通市场一体化存在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正向空间溢出,但效果微弱。
关键词:
流通市场一体化 消费潜力 空间溢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鸿燕
数字经济作为扩大内需的强劲引擎,可重塑消费生态、精准匹配供需端,快速释放农村消费潜能。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方面入手,考察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在数字经济和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在数字经济推动农村居民消费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上述结果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基于此,应大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推进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以全面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活力,筑牢扩大内需战略支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卢春林 刘桂云 汪超凡 贺楚惠
构建了新型关系下的港城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一港多城”下同一港口与不同城市的港城耦合协调度,利用HCW模型拟合得出港口一体化对港城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并以宁波舟山地区为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提升了宁波舟山地区的港城耦合协调度,且其促进效应逐年增强。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港城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子变化,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卢春林 刘桂云 汪超凡 贺楚惠
构建了新型关系下的港城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一港多城”下同一港口与不同城市的港城耦合协调度,利用HCW模型拟合得出港口一体化对港城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并以宁波舟山地区为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提升了宁波舟山地区的港城耦合协调度,且其促进效应逐年增强。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港城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子变化,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迪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城乡流通一体化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至关重要。伴随着国内疫情缓解、全球疫情的蔓延,我国出口弥补国际市场供给不足,贸易顺差持续改善,国内经济逐渐恢复。本文基于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大循环视角,从商流、信息流和物流三方面阐述城乡流通市场发展现状,从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城乡收入来源及收入水平差距、城乡消费习惯及消费水平差距、城乡受教育程度和信息渠道差距等方面探讨城乡流通差距成因,最终从产业结构升级及产业转移、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商贸流通数据化和智能化发展、城乡民生资源分布等角度对城乡流通一体化协调发展给予建议,从而进一步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充分流通和循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泓 柳秋红 肖怡然
城乡一体化和协调发展是以城乡之间的要素交换、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前提条件的。在城乡二元结构条件下,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受到严重制约,难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当前,应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进一步健全市场配置城乡要素的机制;大力促进农村组织创新,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关键词:
要素流动 比较优势 城乡一体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巍 张云军
本文按照衡量城乡一体化协调程度的指标体系,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医疗卫生以及社会保障程度等方面存在的差距进行定性评价,明显感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差距 农村社会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