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95)
- 2023(16221)
- 2022(13983)
- 2021(12785)
- 2020(10855)
- 2019(24365)
- 2018(23824)
- 2017(45839)
- 2016(25118)
- 2015(27811)
- 2014(27463)
- 2013(27170)
- 2012(24946)
- 2011(22568)
- 2010(22261)
- 2009(20524)
- 2008(20119)
- 2007(17767)
- 2006(15420)
- 2005(13189)
- 学科
- 济(99290)
- 经济(99089)
- 业(70398)
- 管理(69605)
- 企(55980)
- 企业(55980)
- 方法(49481)
- 数学(42853)
- 数学方法(42472)
- 农(30253)
- 中国(28984)
- 财(26418)
- 业经(23973)
- 学(21821)
- 农业(20530)
- 地方(19648)
- 贸(18622)
- 贸易(18616)
- 制(18084)
- 易(18037)
- 理论(16743)
- 务(16611)
- 财务(16549)
- 财务管理(16519)
- 银(16217)
- 银行(16148)
- 企业财务(15737)
- 和(15595)
- 行(15282)
- 融(15281)
- 机构
- 大学(359749)
- 学院(356600)
- 管理(141285)
- 济(139991)
- 经济(136974)
- 理学(123362)
- 理学院(121968)
- 管理学(119800)
- 研究(119387)
- 管理学院(119160)
- 中国(89285)
- 科学(76596)
- 京(75705)
- 农(66334)
- 财(64399)
- 所(60830)
- 业大(58838)
- 研究所(55912)
- 中心(54371)
- 财经(52589)
- 农业(52343)
- 江(50764)
- 经(47983)
- 北京(47341)
- 范(45915)
- 师范(45362)
- 院(42687)
- 经济学(42493)
- 州(41154)
- 财经大学(39462)
- 基金
- 项目(253043)
- 科学(197936)
- 基金(184441)
- 研究(178887)
- 家(163201)
- 国家(161795)
- 科学基金(138052)
- 社会(114761)
- 社会科(108000)
- 社会科学(107968)
- 省(98490)
- 基金项目(98359)
- 自然(91544)
- 自然科(89455)
- 自然科学(89430)
- 自然科学基金(87875)
- 划(83642)
- 教育(81616)
- 资助(75651)
- 编号(71413)
- 成果(56915)
- 重点(56581)
- 部(55408)
- 发(52957)
- 创(52388)
- 科研(49181)
- 课题(48929)
- 创新(48846)
- 国家社会(47122)
- 教育部(47093)
- 期刊
- 济(145285)
- 经济(145285)
- 研究(103161)
- 学报(65486)
- 中国(64436)
- 农(60910)
- 科学(57052)
- 大学(48731)
- 管理(47665)
- 财(46981)
- 学学(46313)
- 农业(41855)
- 教育(35421)
- 融(32595)
- 金融(32595)
- 技术(27225)
- 财经(25546)
- 业经(24574)
- 经济研究(23445)
- 经(21648)
- 业(20573)
- 问题(19082)
- 版(18647)
- 科技(18017)
- 业大(17683)
- 图书(17401)
- 理论(16809)
- 技术经济(16468)
- 商业(15450)
- 实践(15378)
共检索到506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袁城 李荣彬 王悦
本文认为,城乡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行为是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制度、地域分割、经济发展水平等导致了乡-城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参与率要远远低于城-城流动人口;此外,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异质性的逐渐增强,这两个群体内部的社会保险参与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其中,教育程度、子女个数和职业性质等变量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保险 参保率差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蕾 许萍
目的:了解我国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意愿,探究医疗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7年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构建5个维度27个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建立Multinoal LASSO-logistic评估模型对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模型比较Multinoal LASSO-logistic优于弹性网和岭回归,不仅能筛选出精简实用指标体系,而且能甄别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和方向。结论:流动人口医保参保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1)个体特征中的男性、受教育程度高、党员、城职保、家庭人口多及已婚者;(2)流动特征中的户籍性质、流动原因及回乡频繁;(3)就业特征中的住房性质、就业身份及签订合同;(4)社会融合维度中的融入的意愿、留成意愿以及健康特征中患病频率、社保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秦立建 惠云 王震
利用国家卫计委2010年12月的全国性大规模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覆盖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教育和培训提高了流动人口的参保概率;企业所有制性质、有无劳动合同,显著影响流动人口的参保;农民工各项社会保险的参保状况显著低于城城流动人口,并且中部地区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参保率显著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流动人口不再是被动的社会保险获得者,已经有了一定的主动权。在提高流动人口社会保险覆盖率的政策设计上,除了加强流动人口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之外,还应该严格落实新《劳动合同法》,将农民工作为社会保险扩面工程的重点人群,并将中部地区作为扩面工程的重点区域。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保险 IVProbit模型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颖颖
医疗保险是帮助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抵御疾病风险、促进其融入城市的重要保障。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分民族比较了城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状况,分析结果发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参保率低于汉族流动人口。其中,回族流动人口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的比例高于其他少数民族;满族、壮族和蒙古族流动人口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比例较高,分别达到25. 58%、25. 57%、22. 18%。研究进一步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了影响汉族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行为的相关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流动距离等因素影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参保行为。为此,应进一步消除就业歧视、加强制度宣传、强化政府监管、完善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参保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龚海婷 侯明喜 姜凯
分析流动人口劳动合同签订现状及影响因素,对规范企业用工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个体特征、企业特征及权益维护等状况对于流动人口劳动合同签订率具有显著性影响。文章使用2013年国家卫计委对重庆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spss19.0数据分析软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流动人口签订劳动合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劳动合同 现状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黄志岭
本文利用2007年浙江省企业职工调查数据探讨城乡工人在社会保险参与上差异问题。形成城乡工人在社会保险参与上的巨大差异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人力资本禀赋的差异;二是农民工受到的户籍歧视。研究结果表明,城镇职工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与上比农民工分别高出20.2%、29.0%和35.8%;其中人力资本禀赋差异解释了两类工人在上述三项社会保险参与上的30%左右差异,户籍歧视是造成两类工人差异的主要因素,平均在70%左右。研究结果表明先前一些研究仅仅关注城乡工人的工资差异是不够的,同时本文也揭示了这些结论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力南
利用国家计生委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可知,东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流动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存在很大差异,为剖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采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别分析了东部地区和非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劳动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东部和非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劳动参与的因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流入地为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其劳动参与主要受性别、出生年份、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受教育程度、子女情况、家庭收入以及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等因素影响,老家是否有老人需赡养不显著;而流入地为非东部地区除了户口性质这一变量对该地区流动人口劳动参与影响不显著外,其他变量均有显著影响,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受教育程度、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劳动参与 区域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箐 徐滨昕
本文研究了新老两代流动人口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工作技能培训、抚育子女数这些影响因素对新老两代流动人口收入都有显著性影响,其中,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收入主要受受教育程度、是否参加培训、性别和家庭负担的因素影响。本文针对新生代流动人口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提高其收入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收入 代际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胜利 姚健
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和流动特征的变动,流动人口失业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关注。文章利用2014和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中国省际流动人口失业风险的变动趋势进行初步分析,并通过嵌套模型、奥萨卡模型对省际流动人口失业风险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贡献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2017年省际流动人口失业率为2.31%,比2014年上升1.19个百分点。流动特征、个人特征和制度特征的变动是省际流动人口失业风险上升的3个主要决定因素。失业保险、流动模式、流出地耕地、宅基地的变动对流动人口失业风险变动的贡献率分别为-25.02%、6.55%、18.51%、2.44%。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利于降低流动人口失业风险。文章建议关注流动人口失业风险变动问题,将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通盘考虑,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提升其技能应用水平和职业流动能力。
关键词:
失业风险变动 流动人口 奥萨卡模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人炳 陈宁
文章使用2013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城-城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个人特征方面,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参保行为显著相关,男性相比女性参保率较高;25~34岁组参保可能性最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参保可能性越大。第二,经济社会因素中,单位性质为外资企业的流动人口参保可能性最大;收入越高,参保率越高;拥有商品房或自建房的相对于租住私房的参保率更高。第三,流动因素中,流入区域、时间和流动范围对参保行为影响显著,中部相对于东部、西部参保可能性最小;市内跨县流动者相对于省内跨市、跨省流动者参保可能性更大;流入时间越长参保可能性越大。
关键词:
城-城流动人口 养老保险 参保行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延东,王奋宇
本文使用了国际间移民研究中常用的理论概念,通过对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对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情况及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对其经济地位获得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正规教育与培训的作用。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对其经济地位获得的作用则更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流动人口不仅面临着对原有的人力资本进行转换,使之能更好地在新的环境中发挥作用的问题,还面临着突破在“乡土社会”中形成的“原始社会资本”的束缚,建立新型社会资本的任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菲 张展新
中国在过去的10年里进行了城乡福利保障一体化的政策改革。文章基于2008年在四个城市所作的"迁移和流动劳动力与中国大城市发展"调查数据,研究这一系列的新政策对农民工和其他迁移人口的影响,尤其是对他们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伤事故保险做一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经过十多年新政策的执行,农村迁移人口或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的概率仍然大大的低于市民迁移人口和城市本地居民。迁移人口是否参与各种社会保险项目与他们的就业状况紧密相关。本文的结论显示:中国已经开始把迁移人口的社会保障纳入了整体社会发展的范畴。在"刘易斯转折"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相关政策应考虑由此所带来的社会保障成本的增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翠迎 汪润泉
该文以职工养老保险为例,实证考察了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对流动就业人口城市消费的影响。基于国家卫计委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检测调查数据,该文比较了有无职工养老保险的流动就业人员在消费行为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对于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消费弹性大于没有参加养老保险者,养老保险对消费支出有提升作用;对于城镇户籍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消费弹性低于没有参加养老保险者,且养老保险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受到其自身收入水平的制约,当收入较低时,养老保险对消费支出有促进作用,当收入较高时,养老保险对消费支出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养老保险 流动人口 消费水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志仪 颜咏华
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基于近两年甘肃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经济融合、社会参与和心理认同等三个维度对甘肃省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甘肃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在各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经济融合水平较前一年有所提高,心理认同程度仍较好,但流动人口社会参与明显不足;个人特征、户籍、教育程度、是否享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等因素均影响着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状况。在此基础上,就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融合 社会参与 心理认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