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8)
- 2023(8935)
- 2022(6773)
- 2021(6342)
- 2020(5011)
- 2019(10873)
- 2018(11016)
- 2017(20688)
- 2016(11811)
- 2015(13531)
- 2014(13847)
- 2013(12915)
- 2012(11616)
- 2011(10542)
- 2010(10629)
- 2009(9849)
- 2008(9641)
- 2007(9073)
- 2006(8224)
- 2005(7393)
- 学科
- 济(49536)
- 经济(49382)
- 农(48981)
- 业(34396)
- 农业(32751)
- 业经(21492)
- 管理(21165)
- 中国(17830)
- 企(15811)
- 企业(15811)
- 方法(14855)
- 地方(12989)
- 农业经济(12659)
- 发(12444)
- 发展(11064)
- 展(11042)
- 教育(10803)
- 理论(10234)
- 数学(10203)
- 数学方法(10076)
- 制(9809)
- 村(9653)
- 农村(9634)
- 财(8868)
- 收入(8375)
- 建设(8351)
- 策(8254)
- 体(7927)
- 和(7868)
- 土地(7803)
- 机构
- 学院(162523)
- 大学(160168)
- 济(64943)
- 经济(63488)
- 管理(57863)
- 研究(56174)
- 理学(50187)
- 理学院(49575)
- 管理学(48480)
- 农(48336)
- 管理学院(48194)
- 中国(41484)
- 农业(36216)
- 京(33596)
- 科学(33531)
- 业大(30165)
- 所(27491)
- 范(27008)
- 江(26937)
- 财(26878)
- 师范(26856)
- 中心(26747)
- 研究所(24720)
- 农业大学(22385)
- 财经(20928)
- 师范大学(20927)
- 州(20671)
- 北京(20604)
- 经(19060)
- 省(18929)
- 基金
- 项目(106868)
- 研究(86203)
- 科学(84932)
- 基金(74848)
- 家(63368)
- 国家(62557)
- 社会(57189)
- 科学基金(53717)
- 社会科(52580)
- 社会科学(52562)
- 省(44897)
- 教育(40144)
- 基金项目(39978)
- 编号(38742)
- 划(35777)
- 成果(32499)
- 自然(30148)
- 农(29435)
- 自然科(29434)
- 自然科学(29431)
- 自然科学基金(28894)
- 资助(27620)
- 课题(26775)
- 发(25269)
- 部(24061)
- 重点(23778)
- 国家社会(22695)
- 性(22422)
- 年(22371)
- 创(22091)
- 期刊
- 济(84312)
- 经济(84312)
- 农(56962)
- 研究(51139)
- 中国(43411)
- 农业(38637)
- 教育(32442)
- 学报(26274)
- 科学(24561)
- 大学(22888)
- 业经(21537)
- 学学(20172)
- 财(18777)
- 业(17284)
- 管理(16595)
- 融(16144)
- 金融(16144)
- 农业经济(14931)
- 农村(14542)
- 村(14542)
- 技术(12969)
- 问题(12704)
- 版(11523)
- 财经(10317)
- 社会(10276)
- 世界(10181)
- 经济研究(10076)
- 农村经济(9665)
- 经济问题(9577)
- 社会科(9204)
共检索到255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新林
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在大学校园发生碰撞时,农村学生群体由于文化上的边缘性,容易发生适应性危机,阻碍其社会化进程。只有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着眼于高校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为高校农村学生提供经济帮助,才能推进在校高校农村学生的社会化。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和谐校园 高校农村学生 社会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奇志
高校体育文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社会化关系日益紧密,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日渐凸显。本文从社会化内涵的三个不同角度:文化、个性发展和社会结构,探讨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价值标准内化、个性形成和发展以及社会角色意识培养等三个方面的影响,以期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及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积极影响有所帮助,使高校从我国21世纪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出发,为适应和促进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提供优秀的复合型实用人才。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体育文化 大学生社会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明生
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理解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无所知的生物个体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社会群体之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校园文化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化的"中介",也是桥梁和扭带,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的总和。社会对高职大学生的要求,就主要是通过高职校园文化来实现的,所以,高职校园文化在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如何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高职校园文化 大学生 社会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肖璐 范明
通过对全国15所不同类别高校2533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技术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城市和农村两类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差异及其对就业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源于家庭(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社会资本的城乡差异对城乡大学生择业有显著影响,具有社会资本优势的城市毕业生更可能在一级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而较少考虑到农村就业,相反,农村学子的农村就业意愿更强;职业选择上,城市学生更倾向成为大学生村官,农村学子则更倾向于农村创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资本 农村就业意愿 城乡差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巍 潘吉平
大学生职业意识社会化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社会化过程,是其进入职场的重要环节,决定和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方向。具有过渡性、可塑性、主体内导性、强烈的情感性、预期的高层次性、校园凝聚性等特点。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意识社会化 特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瑞明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社会化素质的培养,对其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十分重要。可通过五方面加强大学生社会化素质的培养:一是以学习知识为基础,做好社会化的理论储备;二是以社会实践为桥梁,努力培养大学生将知识量转化为知识能量;三是以提高大学生抵抗逆境能力为目标,努力培养其心理调适能力;四是以强化大学生社会交往为关键,努力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五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信息识别和判断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化 素质培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利生
试论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赵利生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然而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教育的社会化对象不同,生理与心理特点不同,社会期望不同,社会化的内容与目标也有所差异。本文拟从社会化研究的基本视角入手,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作一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修岭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响应国家号召,对自己家乡饱含深情,适逢农村社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广大农村大学生走上返乡创业之路。但现实的农村文化环境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受到城市文化的涵化,城市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乡村文化认同弱化,以及农村旧的文化流弊依然存在,都给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带来了思想阻碍,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流于形式,并无实质性的推进。只有洞悉农村大学生的发展诉求,打造有吸引力的农村新兴产业,营造富有魅力的农村生活环境,培育有归属感的农村文化情感,不断优化农村文化环境,提升乡村文化认同,才能够真正地让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让农村各行各业大量出现大学生创业的身影,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够更好地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洁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基本条件,人才要素是乡村振兴战略施行的关键支撑点。充分吸收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是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人才瓶颈的重要出路。为推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要针对其倾向选择城市定居就业和生活的特点,通过灵活的城乡便捷流动机制来吸引其到农村就业创业。政府要在就业户籍流动和社会保障上给予更为灵活的政策,农村也要为大学生在城乡间的便捷双向流动构建更为健全的人才引入机制,尤其是要疏通其在农村就业创业的个人发展通道。
关键词:
城乡双向流动 大学生 农村 就业创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洁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基本条件,人才要素是乡村振兴战略施行的关键支撑点。充分吸收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是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人才瓶颈的重要出路。为推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要针对其倾向选择城市定居就业和生活的特点,通过灵活的城乡便捷流动机制来吸引其到农村就业创业。政府要在就业户籍流动和社会保障上给予更为灵活的政策,农村也要为大学生在城乡间的便捷双向流动构建更为健全的人才引入机制,尤其是要疏通其在农村就业创业的个人发展通道。
关键词:
城乡双向流动 大学生 农村 就业创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浩天
作为转户对象,农村籍在校大学生必然面临一些得失和取舍,引起思想上的冲突。高校作为具体实施单位,应该关注其思想状况,进行对策研究,从而实现以加强学校教育帮助农村籍在校大学生转户后的成长成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爱磊 白宜凡
基于一项始于2013年且仍在进行的追踪调查,探讨进入精英大学的农村籍大学生特殊的社会体验(不少研究指出的“自卑”心理)。所谓的“自卑”可以重新加以概念化,即农村籍大学生的一种特殊主观建构——对自身社会能力的“低估”,可被纳入社会流动研究的视域考察。农村籍大学生对社会能力的“自我低估”是他们经历向上的社会流动时不熟识新的地位文化的结果。由于自认为缺乏被认可的“知识”和“文化技能”,接受访谈的农村籍大学生普遍提及感到“不自信”,倾向于对自身的社会能力进行负面评价。由于否定自身的社交能力,接受访谈的农村籍大学生会倾向减少在非学业领域的探索。对农村籍大学生自卑现象的考察应着重结构分析。其意义在于,既可深入揭示其本质与社会成因,也为消解针对农村学生的刻板印象并进而为他们增能赋权提供可能。
关键词:
精英大学 农村籍大学生 自卑 自我低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敏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传承者,他们的社会化发展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着自身的社会价值,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学生社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社会化障碍及原因,就大学实践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提出对策。
关键词:
实践教育 大学生社会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秀芝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就业空间日趋饱和,大学毕业生面向农村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农村籍大学生回其生源地就业具有天然的优势和有利条件,但是农村籍大学生对此认同度并不高。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现状,分析其中原因,探索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农村籍大学生 回乡 大学生就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溧 胡晓霁 刘亚慧 温铁军
本文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家文化"对城乡间养老意愿差异的潜在影响,并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村和城市居民的养老偏好存在明显差异,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会更偏好家庭养老方式;另外,形式上具备城市基本特征的"村改居"社区居民的选择偏好同农村居民一致,表明"家文化"转型的滞后性。进一步地,我们借助家庭结构作为"家文化"的代理变量,通过构建文化与区域的交乘项,验证了"家文化"对于农村地区家庭养老模式选择的增强效应。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家文化"对城乡间养老意愿差异的影响,社会养老在经济层面可以替代家庭养老,但尤其是对农村地区不能忽略家庭养老在文化层面的重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