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0)
- 2023(15496)
- 2022(12842)
- 2021(11532)
- 2020(9375)
- 2019(21434)
- 2018(21188)
- 2017(40251)
- 2016(22047)
- 2015(24986)
- 2014(25103)
- 2013(24464)
- 2012(22757)
- 2011(20552)
- 2010(20452)
- 2009(18679)
- 2008(18167)
- 2007(15817)
- 2006(13856)
- 2005(11845)
- 学科
- 济(93472)
- 经济(93357)
- 管理(63497)
- 业(59718)
- 企(49050)
- 企业(49050)
- 方法(43377)
- 数学(37933)
- 数学方法(37518)
- 农(26708)
- 业经(24469)
- 中国(23923)
- 财(23400)
- 学(21357)
- 地方(18486)
- 农业(18147)
- 制(16318)
- 理论(15414)
- 贸(15169)
- 贸易(15164)
- 易(14630)
- 务(14201)
- 财务(14128)
- 财务管理(14099)
- 融(14088)
- 金融(14079)
- 银(14005)
- 银行(13951)
- 和(13932)
- 技术(13613)
- 机构
- 大学(323588)
- 学院(320417)
- 管理(126601)
- 济(123073)
- 经济(120332)
- 理学(110504)
- 理学院(109236)
- 研究(107357)
- 管理学(107258)
- 管理学院(106684)
- 中国(77608)
- 京(68706)
- 科学(68700)
- 财(57186)
- 农(55243)
- 所(53798)
- 业大(50249)
- 研究所(49530)
- 中心(47996)
- 财经(46521)
- 江(46496)
- 范(43779)
- 农业(43378)
- 师范(43303)
- 北京(42854)
- 经(42418)
- 院(39510)
- 州(37521)
- 经济学(37192)
- 师范大学(35129)
- 基金
- 项目(227226)
- 科学(178278)
- 研究(165076)
- 基金(164640)
- 家(144396)
- 国家(143195)
- 科学基金(122512)
- 社会(103702)
- 社会科(98211)
- 社会科学(98187)
- 省(88756)
- 基金项目(87131)
- 自然(79646)
- 自然科(77795)
- 自然科学(77770)
- 自然科学基金(76360)
- 教育(75430)
- 划(75063)
- 资助(67509)
- 编号(66939)
- 成果(54862)
- 重点(50639)
- 部(49644)
- 发(47841)
- 创(46980)
- 课题(46437)
- 创新(43734)
- 科研(43531)
- 国家社会(42921)
- 教育部(42331)
- 期刊
- 济(130839)
- 经济(130839)
- 研究(91870)
- 中国(58380)
- 学报(56253)
- 农(50748)
- 科学(49446)
- 管理(44181)
- 大学(41943)
- 财(41573)
- 学学(39408)
- 教育(37034)
- 农业(35185)
- 技术(26626)
- 融(25236)
- 金融(25236)
- 财经(22238)
- 业经(22196)
- 经济研究(20912)
- 图书(19049)
- 经(18821)
- 问题(17065)
- 业(17029)
- 版(16362)
- 科技(15699)
- 理论(15604)
- 技术经济(14874)
- 业大(14724)
- 实践(14377)
- 践(14377)
共检索到456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骏 薛伟贤
城乡数字鸿沟严重影响了我国城乡和谐发展。本文从信息技术的"意识"、"接入"、"利用"以及"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一套包含17项指标的城乡数字鸿沟测度指标体系,然后选取我国31省区为样本并采用客观确定权重的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09年我国整体城乡数字鸿沟呈现逐年扩大的态势,从2000年的1.2527持续增至2009年的4.3012,年均增长幅度为14.739%。(2)我国城乡数字鸿沟也存在着东中西部的差异,西部较大,其次是中部,东部较小。(3)从单个省区来看,历年城乡数字鸿沟最大的是青海,最小的是上海。本研究不但可以为测度城乡数字鸿沟提供科学的指标体系,而且能够为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邬晓鸥 李健 韩毅 代洪波
回顾国内外关于城乡数字鸿沟测度的已有研究,指出相关测度指标存在的问题,对数字鸿沟的概念进行分析,提出城乡数字鸿沟测度指标设置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与利用的现状,从信息获取与利用环境、信息意识与能力、信息利用水平3个方面,构建我国城乡数字鸿沟测度指标体系。
关键词:
城乡数字鸿沟 信息鸿沟 测度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骏 薛伟贤
城乡数字鸿沟严重影响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文章通过解读城乡数字鸿沟概念,从网络技术的意识、接入、利用、环境四个层面来构建一套中国城乡数字鸿沟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1省区为样本并采用客观确定权重的因子分析法进行测度。研究表明:1从单个省区来看,上海的城乡数字鸿沟最小,西藏的最大;2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来看,西部的城乡数字鸿沟较大,中部次之,东部较小,说明我国城乡数字化差距也存在着东中西部的差异。本研究能够为政府定量考察城乡数字鸿沟状况提供参考,有助于制定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骏
全球信息化潮流势不可挡,中国信息化进程也在大步迈进,伴随着信息化出现的城乡数字鸿沟却成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障碍,其对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数字鸿沟同方向变动,城乡数字鸿沟扩大1%,城乡收入差距就会拉大0.013%,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不可小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骏
全球信息化潮流势不可挡,中国信息化进程也在大步迈进,伴随着信息化出现的城乡数字鸿沟却成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障碍,其对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数字鸿沟同方向变动,城乡数字鸿沟扩大1%,城乡收入差距就会拉大0.013%,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不可小觑。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李健 邬晓鸥
本文构建了城乡数字鸿沟的测度指标体系,对重庆市2003-2014年城乡数字鸿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市的城乡数字鸿沟整体上呈现不断扩大趋势。经济因素、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以及地理、制度因素等是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忆邵
针对城市病的内涵与外延界定、成因、治理经验与对策等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指出存在的主要不足;初步构建了测度中国城市病的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就城市病总指数而言,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2各类城市病在3个城市中存在明显差异性:上海的人口拥挤指数最高,北京次之,广州最小;广州的交通拥堵指数较高,北京与上海大致相近;北京的环境污染与风险指数明显高于上海和广州;广州的住房贫困指数略高于北京和上海。最后,提出了若干治理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骏 张杰飞 何轶
伴随信息化出现的城乡数字鸿沟正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一大阻碍因素。文章从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力效应的外在表现入手,探讨了阻力效应的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将城乡数字鸿沟作为冲击变量,应用SVAR模型对阻力效应进行了实证,不但丰富了城市化理论体系,而且为信息时代减少城市化阻力提供了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薛伟贤 刘骏
借鉴Romer经济增长阻尼理论,结合非线性回归拟合方法构建了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测度模型,并利用1990~2010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阻尼是持续上升的,这表明城乡数字鸿沟的阻碍作用越来越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现实中的城市化速度统计值实际上是在城乡数字鸿沟存在状况下观察到的,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前提下我国城市化速度还有提升空间,远没有达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韩经济崛起时的超高速城市化状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明 高杰
本文从区域物流和区域物流系统理论入手,重点阐述区域物流体系的构成和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全国具有代表性的12个城市的区域物流环境条件,并据此提出中西部地区发展区域物流的战略方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侯剑华 朱晓清
指出专利已经成为技术发展最重要的信息源,同时也为技术预测提供技术条件。在当前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发展趋势、成熟度和演化方向3个方面,以专利指标为基础构建技术预测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德温特世界专利创新索引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 Index,简称DII)的专利数据,针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开展技术预测研究,以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证明,本文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程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未来各国将继续致力于SOFC技术中固体电解质和密封材料的改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彭刚 高劲松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9年257个城市面板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要素配置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要素配置差异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特征,数字鸿沟可能存在。第二,地区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要素配置差异扩大效果明显,而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则具有缩小配置差异的功能。第三,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要素配置差异分别在产业结构升级和财政支出占比上存在门槛效应。根据研究发现提出重视缩小数字鸿沟,强化数字农村建设,实现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共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要素配置 数字鸿沟 城乡融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彭刚 高劲松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9年257个城市面板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要素配置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要素配置差异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特征,数字鸿沟可能存在。第二,地区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要素配置差异扩大效果明显,而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则具有缩小配置差异的功能。第三,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要素配置差异分别在产业结构升级和财政支出占比上存在门槛效应。根据研究发现提出重视缩小数字鸿沟,强化数字农村建设,实现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共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要素配置 数字鸿沟 城乡融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志远 毛宇 蔡依婷
[目的/意义]弥合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中的信息鸿沟,既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也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方法对S市D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中的信息鸿沟现状进行研究。[结果/结论]S市D区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在“接入沟”“意识沟”“环境沟”与“能力沟”等方面与S市D区城市地区存在明显的信息化差距。须从完善乡村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平台、保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的经济要求、全面提升乡村居民的数字化意识与技能、增强基层公务人员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治理能力等方面来弥合。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辉蓉 毋靖雨 刘燚 宋乃庆
大规模的线上教学真实完整地暴露出我国城乡基础教育"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深入探讨城乡基础教育"数字鸿沟"的表征,系统分析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消弭鸿沟,有助于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基于现有研究的分析,城乡基础教育的"数字鸿沟"可界定为城乡中小学在数字信息设备接入及师生在信息技术能力、数字使用素养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将其作为调查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实施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实证调查,发现乡村中小学生线上学习的便捷性不如城区学生;乡村中小学教师线上教学技能不如城区教师;乡村中小学师生有效用网情况不如城区师生。究其原因,城乡二元结构、乡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动机不强与热情不足、城乡中小学师生网络使用差异等共同造成并扩大着城乡基础教育的"数字鸿沟"。为此,应弱化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加强乡村基础教育数字化建设;加强激励、培训,"内外兼施"提高乡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引导乡村中小学师生有效使用网络,集中发挥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优势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