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25)
2023(14181)
2022(11227)
2021(9929)
2020(7756)
2019(17104)
2018(16634)
2017(31629)
2016(16936)
2015(18676)
2014(18494)
2013(18790)
2012(17653)
2011(16004)
2010(16482)
2009(15523)
2008(15623)
2007(14497)
2006(13385)
2005(12368)
作者
(50651)
(42972)
(42507)
(39685)
(26909)
(20481)
(18996)
(16598)
(16269)
(15305)
(14692)
(14110)
(13778)
(13588)
(13311)
(12869)
(12484)
(12332)
(12292)
(12207)
(10731)
(10690)
(10383)
(9945)
(9733)
(9591)
(9571)
(9530)
(8650)
(8617)
学科
(88409)
经济(88314)
(86597)
(68249)
企业(68249)
管理(60013)
(49596)
业经(35478)
农业(33465)
方法(28094)
中国(25198)
(24508)
地方(22391)
数学(20127)
数学方法(20021)
(18119)
技术(18013)
(17043)
财务(17027)
财务管理(17012)
(16194)
企业财务(16078)
(15840)
(14795)
(14370)
(14181)
贸易(14167)
(13868)
(13725)
(13581)
机构
学院(260148)
大学(248632)
(115336)
经济(113215)
管理(105025)
理学(89082)
理学院(88218)
管理学(87255)
研究(87104)
管理学院(86758)
中国(71083)
(58941)
(52539)
(51085)
科学(50105)
农业(44509)
(43731)
(42835)
业大(41659)
中心(40795)
财经(39415)
研究所(38950)
(35576)
(33853)
经济学(33479)
北京(32773)
(31878)
师范(31615)
经济管理(31329)
(30483)
基金
项目(164689)
科学(131809)
研究(126026)
基金(118920)
(102008)
国家(100868)
科学基金(88149)
社会(84137)
社会科(79520)
社会科学(79500)
(68025)
基金项目(62799)
(53754)
教育(53593)
自然(52769)
编号(52240)
自然科(51548)
自然科学(51539)
自然科学基金(50663)
资助(45862)
(42372)
成果(40508)
(38737)
(37468)
重点(36002)
(35495)
发展(35175)
国家社会(35162)
课题(34870)
(34607)
期刊
(147697)
经济(147697)
研究(76642)
(63640)
中国(57909)
农业(42957)
管理(41818)
(40550)
科学(36753)
学报(35568)
业经(32463)
(29463)
金融(29463)
大学(28632)
学学(27423)
技术(24654)
(22343)
教育(22241)
经济研究(20504)
问题(19622)
财经(19499)
(16933)
技术经济(16272)
农村(15669)
(15669)
农业经济(15610)
世界(15236)
经济问题(13852)
商业(13835)
现代(13693)
共检索到412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中伟   杨林源  
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可以有效提高农民数字素养,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中要素配置,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利用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切入点,对城乡数字鸿沟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机理与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乡数字鸿沟对农业绿色发展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城乡数字鸿沟能够显著降低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进而抑制农业绿色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城乡数字鸿沟主要从接入鸿沟和意识鸿沟两个方面,通过降低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绿色产出和绿色经济效益三个层面制约农业绿色发展,这种抑制作用在信息化发展高水平地区尤为显著,而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则主要体现在非粮食产区。最后,针对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中伟   杨林源  
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可以有效提高农民数字素养,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中要素配置,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利用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切入点,对城乡数字鸿沟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机理与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乡数字鸿沟对农业绿色发展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城乡数字鸿沟能够显著降低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进而抑制农业绿色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城乡数字鸿沟主要从接入鸿沟和意识鸿沟两个方面,通过降低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绿色产出和绿色经济效益三个层面制约农业绿色发展,这种抑制作用在信息化发展高水平地区尤为显著,而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则主要体现在非粮食产区。最后,针对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文  吴赢  
在借鉴测度数字经济的国际权威体系的基础上,文章从六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指标,形成2012-2018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数字经济发展初期会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但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数字鸿沟问题。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影响城镇化和城乡居民相对创业水平来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数字经济发展早期,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城镇化以及更多提升乡村的创业水平,但数字经济发展后期,其会导致"逆城镇化"以及更多提升城市的创业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都可以显著地调节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U型关系,加强数字经济初始发展阶段对于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后期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消极作用。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和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是确保数字经济发展惠及农村居民的重要保障,由此形成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包容性发展的政策建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窦德才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现实性选择○窦德才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现状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徘徊不前甚至恶化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1978—1984年,农业生产年均增长达到7.4%,粮食产量增长33.6%,年...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邓立新  
成都邛崃市汤营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由汤营村村委会和村民发起成立,股权结构包括村民承包地经营权股权、集体土地股权、村民现金投资入股和政府性公司不计息红保本股金,采用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实行"股权+红利+工资"的收入分配方式。这种具有本土性的新型农村组织形式具有典型性,对全国各地的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李健  邬晓鸥  
本文构建了城乡数字鸿沟的测度指标体系,对重庆市2003-2014年城乡数字鸿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市的城乡数字鸿沟整体上呈现不断扩大趋势。经济因素、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以及地理、制度因素等是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骏  薛伟贤  
城乡数字鸿沟严重影响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文章通过解读城乡数字鸿沟概念,从网络技术的意识、接入、利用、环境四个层面来构建一套中国城乡数字鸿沟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1省区为样本并采用客观确定权重的因子分析法进行测度。研究表明:1从单个省区来看,上海的城乡数字鸿沟最小,西藏的最大;2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来看,西部的城乡数字鸿沟较大,中部次之,东部较小,说明我国城乡数字化差距也存在着东中西部的差异。本研究能够为政府定量考察城乡数字鸿沟状况提供参考,有助于制定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的政策措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志远  毛宇  蔡依婷  
[目的/意义]弥合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中的信息鸿沟,既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也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方法对S市D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中的信息鸿沟现状进行研究。[结果/结论]S市D区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在“接入沟”“意识沟”“环境沟”与“能力沟”等方面与S市D区城市地区存在明显的信息化差距。须从完善乡村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平台、保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的经济要求、全面提升乡村居民的数字化意识与技能、增强基层公务人员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治理能力等方面来弥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燕平   范祥祺   耿鹏鹏  
规模化经营与绿色化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明晰规模经营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运用SBM-GML指数测算并刻画出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基于2008-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规模经营在研究期内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两种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均存在适度规模效应;农业机械化水平在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作用。两种规模经营对不同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因此,应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经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燕平   范祥祺   耿鹏鹏  
规模化经营与绿色化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明晰规模经营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运用SBM-GML指数测算并刻画出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基于2008-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规模经营在研究期内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两种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均存在适度规模效应;农业机械化水平在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作用。两种规模经营对不同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因此,应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经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琚亮  俞乃畅  
数字普惠金融的建设为产业、企业提供了更多、更便捷的获取金融服务的机会,逐渐成为促进消费循环、推进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我国2010-2020年30个省份流通业面板数据,本文深入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数字鸿沟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流通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鸿沟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流通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本文结论丰富和完善了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理论研究,为优化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以加快推进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锋  
人类的经济行为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是征服自然 ,推动经济发展 ;一方面是侵犯自然 ,遭到自然的报复。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为此应重视绿色生产经营。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钟廷勇  黄亦博  孙芳城  
基于201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细分绿色创新类别后,数字普惠金融仅能显著促进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而对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无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城市财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高环境规制强度地区、内陆地区以及CEO无银行金融背景的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前金融监管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但随时间推移开始逐渐释放政策监管红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楷卉  
文章基于CFPS、CHFS、PKU-DFIIC调查研究报告,以2011—2018年中国26个省份中30014份农村家庭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城乡数字鸿沟与数字普惠金融双视角切入,分别研究二者及交互项作用对农村家庭财富的影响效果,进一步研判具体影响路径。结果表明:城乡数字鸿沟显著抑制农村家庭财富增长;数字普惠金融可有效增加农村家庭财富;随着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普及广度的增加,城乡数字鸿沟对农村家庭财富的影响效应逐渐被削弱。此外,城乡数字鸿沟通过负向影响家庭收入与资产配置,抑制农村家庭财富增长;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扩大家庭收入与合理配置资产,增加农村家庭财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