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1)
- 2023(9595)
- 2022(7898)
- 2021(7094)
- 2020(5794)
- 2019(12875)
- 2018(12078)
- 2017(23118)
- 2016(12443)
- 2015(13543)
- 2014(13167)
- 2013(13271)
- 2012(12443)
- 2011(11202)
- 2010(10915)
- 2009(10050)
- 2008(9735)
- 2007(8431)
- 2006(7193)
- 2005(6176)
- 学科
- 济(61197)
- 经济(61123)
- 业(39034)
- 管理(36543)
- 方法(32222)
- 数学(29688)
- 数学方法(29573)
- 企(29002)
- 企业(29002)
- 农(20930)
- 财(18211)
- 农业(15305)
- 中国(14670)
- 业经(14305)
- 贸(12419)
- 贸易(12411)
- 易(12038)
- 地方(11137)
- 收入(10758)
- 学(9494)
- 制(9384)
- 务(8996)
- 财务(8995)
- 财务管理(8979)
- 企业财务(8642)
- 融(8617)
- 金融(8617)
- 银(8232)
- 银行(8196)
- 环境(8127)
- 机构
- 大学(186567)
- 学院(186004)
- 济(84729)
- 经济(83520)
- 管理(73869)
- 理学(65957)
- 理学院(65297)
- 管理学(64428)
- 管理学院(64104)
- 研究(61139)
- 中国(45469)
- 财(37909)
- 农(37317)
- 京(36608)
- 科学(36603)
- 财经(31160)
- 业大(30772)
- 所(30256)
- 农业(29376)
- 经(28771)
- 经济学(28192)
- 中心(27895)
- 研究所(27808)
- 经济学院(25968)
- 江(25470)
- 财经大学(23609)
- 北京(22112)
- 商学(21721)
- 院(21703)
- 范(21624)
- 基金
- 项目(134297)
- 科学(107232)
- 基金(102512)
- 研究(92237)
- 家(91263)
- 国家(90494)
- 科学基金(77922)
- 社会(64568)
- 社会科(61497)
- 社会科学(61484)
- 基金项目(54650)
- 省(50876)
- 自然(50464)
- 自然科(49406)
- 自然科学(49391)
- 自然科学基金(48584)
- 划(42955)
- 教育(41510)
- 资助(41099)
- 编号(33244)
- 部(30762)
- 重点(30160)
- 国家社会(28548)
- 发(28453)
- 创(28411)
- 教育部(26720)
- 创新(26516)
- 科研(26408)
- 人文(25951)
- 成果(24944)
共检索到254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寒松
本文在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理论框架下,利用2006-2021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测算各地区居民消费潜力,并实证检验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潜力之间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潜力。因此,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应致力于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升居民消费潜力,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许宏伟
土地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过程均会对城乡居民消费产生异质性影响。一方面,土地二元制度支撑了城市化的低成本扩张,同时导致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土地出让收入支出安排的城市偏向拉大了城乡居民可获得的公共服务差距,阻碍了人口城市化。文章运用1998~201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年度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了显著的挤入效应,而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财政 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健 李子芳 陈湘满
居民医保一体化作为完善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实现城乡统筹、促进消费公平、提高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我国居民医保一体化政策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基于2006—2019年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渐进DID、空间DID等方法探究居民医保一体化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居民医保一体化政策与城乡消费差距指数存在一定时空耦合特征,分别呈现由沿海到内陆逐步蔓延和由内陆到沿海逐渐缓和的趋势,在较早进行政策试点的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等区域,其城乡消费差距指数也明显更低;(2)居民医保一体化能够显著缓解当地城乡消费差距,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会减缓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城市的城乡消费差距,而加剧地理相邻城市的城乡消费差距;(3)居民医保一体化政策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减少预防性储蓄来缓解城乡消费差距,并且对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在不同经济聚集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具有异质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谢鹏
本文利用2000~2015年全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行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以地生财"行为总体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以地生财"行为会带来"人地失调"的城镇化格局、"去工业化"效应和扭曲的公共品供给结构,进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以地生财"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各区域存在显著异质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革当前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摆脱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路径依赖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永明
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200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判断金融发展是否会通过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居民消费潜力。得到以下结论:一是金融发展促进了居民消费潜力的提升,二是城乡收入差距在金融发展与居民潜力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充分支持金融发展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升居民消费潜力的观点,为扩大内需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丽君 梁怡萱 巩蓉蓉
数字经济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值得思考的命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个体时间双向固定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11—2019年中国省级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且呈现“西高东低”的地理格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增长且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地理格局。计量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正U型”关系;产业集聚在两者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金融支持起到调节作用,延迟了数字经济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起始时间。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负向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地区存在空间分异,即在东、中和西部地区呈“正U型”关系,在东北地区呈“倒U型”关系。为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数据要素跨域流动,统筹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靖祥 王贤彬
长期以来,消费理论研究是宏观经济增长研究的重点内容,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微观经济学消费行为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分析延续从消费差异论到消费决定论,最后回归消费增长论的逻辑主线。借助1978~2007年的城乡居民消费及相关经济数据,依据消费的持久收入假设,估计了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发现两者差异主要来自持久收入和自发性消费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城乡消费不仅在消费水平和增长率决定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在自身冲击和收入冲击的效应方面亦存在显著差异;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增加的众多因素中,收入增加成为关键因素。城乡收入不平等以及农村内部的不平等都使得刺激农村消费需求面临困境,而回归...
关键词:
消费增长 城乡差异 VAR模型 农村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米运生 李丹
基于金融自由化视角,本文从积极和消极影响两方面重审此问题。自由化缓解信贷空间错配问题,储蓄流出农村并被配置于相对高效的城市和工业部门;金融自由化意味着农村将获得逐渐增加的公共政策支持;国有银行反应过度,降低农户相对经济地位但后果并不严重;银行基层机构和部分农村储蓄本来就外生于农村经济;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下的低金融需求抑制了农村金融供给过度调整的不利影响;配置效率改善的正外部性抵消了(农户金融机会减少的)消极影响,自由化总体上缩小城乡差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迪 霍学喜
本文利用VEC模型验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和城乡居民生活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能引起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表明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是被动消费。Chow’s断点检验说明,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和城乡居民生活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关键词:
消费差距 收入差距 VEC模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宝娣 刘伟 刘新
利用中国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协整估计方法,在城乡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支出、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率4个变量框架内考察了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率均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以国企职工和城镇居民为主要对象的社会保障支出的提高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则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据此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社会保障支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保障支出 居民收入差距 城镇化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华臣 孙丰凯
本文采用中国1998年至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城乡收入差距对碳排放的影响,为"公平"(城乡收入分配优化)何以提升"效率"(碳减排视角的经济效率)提供了较好的诠释。实证过程充分考虑了模型的内生性、异质性及碳排放分布问题,提高了估计的稳健性。结果表明:无论是泰尔指数还是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都将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内涵于工业化进程的传统城镇化以及城乡分割下的城乡消费差异构成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碳排放的内在逻辑;工具变量估计和分位数回归证明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的结果是稳健的,但不考虑城乡收入差距的内生性会高估对碳排放的影响,而且泰尔指数对碳排放的影响在低分位状态比高分位状态更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李华 孙早
准确把握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水平、来源和潜力是构建合理、适度的社会性流动格局的基础。本文利用CGSS数据和CHIP数据从整体情况、性别差异、城乡差异、阶层差异及变化趋势等多个角度勾勒了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全貌;并进一步结合宏观统计数据利用反事实法测算了人力资本、户籍类型、职业和社会资本四个维度的社会性流动所创造的代际收入流动及其潜力。测算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代际收入弹性约为0.46,女性、城镇和较低收入个体的代际流动性低于男性、农村和较高收入个体的代际流动性,代际收入流动性未表现出恶化趋势;如果仅使用代际收入弹性、收入排序的代际相关性或绝对流动率均难以完整刻画代际收入流动性。综合来看,人力资本的代际流动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创造力最大且创造代际收入流动的潜力也最大。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政策着力点仍应集中于保障人力资本投资的公平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华伟
理论考察中普遍认为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经验验证的观点并不统一。我们运用我国1999-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来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为金融发展的内生性特征,我们加入一些控制变量来增强其实证结果的有效性。我们的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使得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金融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小克 李小平
基于1997—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收入、消费的基尼系数纳入研究框架,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和结构两个层面考察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地区城乡收入不平等状况恶化均显著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非线性检验结果表明,全国和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倒"U"型,并处于其下行区域,即城乡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差距的作用是递减的;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处于"U"型曲线的上行区,即城乡收入差距的上升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来越大;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角度看,现阶段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不同类别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菊
采用1999~2010年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及变系数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的科技进步、教育经费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教育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而科技进步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就地区而言,绝大部分地区R&D科技投入的增长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半数以上的地区其教育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其影响效应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其政策含义在于,可通过调整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加大教育投入并在科技研发领域建立城市反哺农村机制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此促进社会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