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7)
2023(10373)
2022(8526)
2021(7422)
2020(6030)
2019(13374)
2018(12662)
2017(23396)
2016(12614)
2015(13647)
2014(13369)
2013(13456)
2012(12707)
2011(11736)
2010(11776)
2009(10940)
2008(10526)
2007(9285)
2006(8493)
2005(7446)
作者
(40296)
(34276)
(34147)
(32057)
(21706)
(16302)
(15110)
(13214)
(12967)
(12194)
(11895)
(11156)
(11110)
(10679)
(10637)
(10409)
(10070)
(9943)
(9834)
(9636)
(8627)
(8404)
(8221)
(7904)
(7835)
(7620)
(7390)
(7054)
(6937)
(6697)
学科
(80178)
经济(80111)
管理(35436)
(33624)
方法(27979)
数学(25343)
数学方法(25173)
(24513)
企业(24513)
(20815)
地方(19275)
(16574)
中国(16508)
业经(16296)
(15339)
农业(15222)
地方经济(12799)
环境(10737)
(10550)
贸易(10546)
(10161)
(10063)
(9698)
收入(9696)
(9225)
金融(9224)
产业(8627)
(8556)
银行(8513)
(8157)
机构
大学(198933)
学院(198115)
(95292)
经济(93851)
研究(73405)
管理(72506)
理学(63787)
理学院(63028)
管理学(61950)
管理学院(61612)
中国(52602)
科学(45396)
(40529)
(40032)
(39436)
(38059)
研究所(35152)
业大(32841)
财经(32204)
农业(31840)
经济学(31830)
中心(31528)
(29398)
经济学院(28589)
(28426)
(25500)
(24719)
北京(24518)
师范(24364)
财经大学(23894)
基金
项目(136478)
科学(107879)
基金(102492)
研究(92435)
(92090)
国家(91367)
科学基金(77126)
社会(64774)
社会科(61530)
社会科学(61511)
基金项目(54525)
(52491)
自然(49469)
自然科(48354)
自然科学(48333)
自然科学基金(47516)
(44297)
资助(40561)
教育(40434)
编号(32926)
重点(31307)
(30803)
(30021)
国家社会(28546)
(28274)
创新(26613)
科研(26369)
计划(26055)
教育部(25518)
成果(25422)
期刊
(107808)
经济(107808)
研究(58374)
(38267)
学报(37972)
科学(33851)
中国(33098)
(28651)
大学(28117)
学学(27455)
农业(25833)
管理(25440)
经济研究(19376)
财经(17183)
业经(16347)
(15738)
金融(15738)
(14926)
问题(14158)
技术(14060)
(12280)
技术经济(11563)
(10938)
统计(10537)
业大(10244)
世界(10194)
(10137)
商业(9911)
教育(9862)
(9457)
共检索到287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新民  王少国  杨永恒  
本文在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框架下,结合区域经济理论和城市最适度人口理论,建立了一个劳动剩余型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理论模型。文章从理论上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两部门经济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解释了我国城乡间收入差距波动性变化的原因,并针对我国现实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宁  牛忠江  
文章首先运用1995~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城乡收入差距和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后进行两者之间的脉冲响应分析,确定两者因果关系,以期得出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效率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少国  贺福珍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这种现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但是现在的绝大多数文献所讨论的是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对经济社会稳定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效率也会产生影响。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子贤  孙伯驰  
努力缩小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仅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投入,更需要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基于2006—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DEA方法测度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并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考察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后发现: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提升显著抑制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一作用会因地区差异而表现出不同效果,不仅在东中西部存在差异,还呈现明显的南北差距特征。梳理背后的影响机制,发现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提升可以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发展职业培训和提高防灾治理能力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应注重公共服务供给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提质增效,精准强化公共服务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功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俞彤晖  
以中国199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分别采用面板门槛估计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流通产业集聚、地区经济效率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流通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效率之间具有典型非线性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阶段,流通产业集聚抑制地区经济效率提升,当经济发展水平跨越一定门槛值后,流通产业集聚开始对地区经济效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第二,流通产业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动态关联。第三,地区经济效率有助于改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且在流通产业聚集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施加影响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中介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国  王镇  
目前城乡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过大城乡收入差距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制约了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从严重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对经济持续增长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是,城乡收入差距究竟多大才是适度的,在理论上并没有明确的阐释。本文通过一个劳动力迁移的两部门模型,确立了以经济效率为参照标准的城乡收入差距适度水平,对适度水平任何方向的偏离都会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以此为标准,本文还对我国城乡差距的适度水平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已经偏离适度水平,必须进行调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贺福珍  王少国  
近年来,我国城乡间收入差距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这种现状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但是,现在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对经济社会稳定的影响展开,尚没有学者立足于经济效率,以实证的方法来分析我国城乡间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改素  王发曾  康珈瑜  杨慧  丁志伟  
以城乡收入比为测度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莫兰指数、空间分类、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200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00—2014年变异系数、泰尔指数不断下降,表明长江经济带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日趋减小的趋势。2从空间分类格局看,极高、高、较高城乡收入差距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并形成大范围高值集中区,近期三者的数量大幅减少但依然占据主导;极低、低、较低城乡收入差距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在长三角、主要城市群以及经济发达区形成连绵分布区;较高、高城乡收入差距区在中部、东部基本上变化为中等、较低城乡收入差距区,近期这两个类型区几乎消失。3从空间关联格局看,HH区和LL区在空间上集聚格局明显。显著HH区主要在川西、滇西以及滇南形成连绵分布区,近期集聚态势进一步增强;显著LL区在中部、东部的分布范围在不同年份虽有变化但近期集聚效应明显增加,近期显著LL区明显集中在两个区域:一个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主,另一个是在长三角地区。4影响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为:优越的区位条件依然发挥重要作用,农业现代化进程起正向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起决定性支撑作用,工业化、城镇化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化起一定的"阻碍"作用,战略政策的支持起宏观引领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改素  王发曾  康珈瑜  杨慧  丁志伟  
以城乡收入比为测度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莫兰指数、空间分类、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200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00—2014年变异系数、泰尔指数不断下降,表明长江经济带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日趋减小的趋势。2从空间分类格局看,极高、高、较高城乡收入差距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并形成大范围高值集中区,近期三者的数量大幅减少但依然占据主导;极低、低、较低城乡收入差距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在长三角、主要城市群以及经济发达区形成连绵分布区;较高、高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龚勤林  宋明蔚  贺培科  张冰冰  
在城乡融合发展和“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明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逐渐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焦点问题。基于2011-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并大致呈现出“L型”的非线性作用关系;数字经济能通过提升市场活跃度和促进农村电商集群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由于经济发展与要素集聚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相对较强。同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具有“本地-邻地”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证实,不同空间半径权重下,数字经济可通过网络技术优势,增强经济活动与组织交换的“流动空间”势能,弱化空间作用“边界”,促使“邻地”收敛效应突破地理距离约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平  欧阳志刚  
本文根据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计算并度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基于计算的泰尔指数和我国实际人均GDP的变动特征而设定面板协整模型,以此揭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并基于面板误差校正模型考察短期动态调节效应。本文的主要结果为:我国的泰尔指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异质性的面板协整关系: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取决于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异质性揭示地区差异。本文的结论说明,改革初期的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现阶段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产生阻滞作用。进一步,这种长期效应抑制了短期经济增长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产生刺激效应。因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短期内应以提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钟  李俊雨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态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门槛效应。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研发强度越大,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作用效应越明显;“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程度扩大,也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为此,论文探讨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怀振   苏群  
文章从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双重视角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均为“倒U”型;在区域异质性方面,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但是对于中部地区而言,这种作用效果却恰好相反;门槛效应显示,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存在不同效果的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鲜红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非常明显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农民从事农业劳动收入低以及农民工工资水平低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实从多方面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农业,这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惠芳   李玉双   石磊  
在中国当前的目标管理体系中,经济增长目标和环境约束目标二者之间的相互约束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根据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环境约束目标下经济增长目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经济增长目标提高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环境约束目标的引入会削弱经济增长目标提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在解决了内生性问题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经济增长目标会通过推进城市化进程和促进产业间结构升级,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环境约束目标会通过阻碍城镇化进程和抑制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削弱经济增长目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在发达城市,滞后一期的双重目标管理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欠发达城市,双重目标管理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互联网发展能促进地方政府双重目标管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