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3.58.129.138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10)
2023(16180)
2022(13498)
2021(12208)
2020(10274)
2019(23176)
2018(22658)
2017(41771)
2016(21863)
2015(23984)
2014(23510)
2013(23087)
2012(20992)
2011(18814)
2010(18255)
2009(16658)
2008(15649)
2007(13120)
2006(11452)
2005(9933)
作者
(62184)
(52575)
(52357)
(49383)
(32952)
(25051)
(23665)
(20682)
(19922)
(18056)
(18001)
(17305)
(16630)
(16246)
(16150)
(15871)
(15537)
(15292)
(15085)
(14901)
(12826)
(12734)
(12569)
(12054)
(11963)
(11691)
(11371)
(10910)
(10452)
(10115)
学科
(110938)
经济(110844)
管理(62156)
(58517)
方法(46356)
(46233)
企业(46233)
数学(41524)
数学方法(41069)
(27664)
(25872)
中国(24899)
(24579)
贸易(24566)
地方(24222)
(23853)
业经(22609)
(19519)
农业(19395)
(15215)
环境(14700)
(14656)
财务(14621)
财务管理(14590)
地方经济(14348)
企业财务(13774)
(13498)
技术(13388)
(13100)
金融(13098)
机构
大学(310190)
学院(309043)
(143053)
经济(140764)
管理(121181)
理学(106365)
研究(105546)
理学院(105290)
管理学(103431)
管理学院(102871)
中国(78175)
科学(62689)
(62244)
(61080)
(52132)
(51233)
财经(49632)
中心(48593)
业大(47223)
研究所(46863)
经济学(45848)
(45509)
(43509)
经济学院(41378)
农业(40697)
(38566)
北京(37900)
财经大学(37102)
(36815)
师范(36330)
基金
项目(219126)
科学(173957)
基金(164165)
研究(154378)
(145277)
国家(144156)
科学基金(124231)
社会(103952)
社会科(98938)
社会科学(98916)
基金项目(86596)
(83271)
自然(80592)
自然科(78852)
自然科学(78831)
自然科学基金(77425)
(70345)
教育(69190)
资助(66408)
编号(59019)
重点(49301)
(48539)
(47373)
(45922)
成果(45418)
国家社会(45409)
创新(43093)
科研(43088)
教育部(42149)
人文(41314)
期刊
(149401)
经济(149401)
研究(87460)
中国(52877)
学报(51079)
(46929)
(46886)
科学(45256)
管理(43657)
大学(39317)
学学(37341)
农业(31966)
经济研究(26843)
技术(25841)
财经(24543)
(24516)
金融(24516)
业经(23196)
(21272)
教育(20285)
问题(20282)
(19883)
统计(17530)
国际(17062)
技术经济(16405)
(16311)
(15732)
世界(14828)
(14492)
商业(14491)
共检索到44859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童百利  
将城乡收入差距纳入到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框架中,通过中国198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对贸易开放、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倒U型曲线关系,其拐点值为1.223;现阶段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不仅与贸易开放有关,而且还与贸易开放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相互作用有关;贸易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是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取决于城乡收入差距是否在临界值范围内,并计算出此临界值为2.597。研究结果对当前省际间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过程中应该实施差别化的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励利  田荣富  尹玉刚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其高水平发展可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中国1999-2017年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进行系统GMM估计,并分区域考察中国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从全国范围而言,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都会对经济增长发挥显著拉动作用;从按照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范围划分而言,内陆地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积极影响,但是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正面作用不显著。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中国要实施更加灵活的对外贸易政策、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协调发展等相应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敏辉  
从理论上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基于2000—200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分析方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通过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两个途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通过抑制人力资本积累进而阻碍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于通过增加物质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因此,现阶段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詹新宇  崔培培  
文章基于"五大发展理念",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以中国200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存在持续性,转移支付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显著为负。(2)从五大方面指数看,转移支付对创新、绿色和开放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对协调和共享的影响显著为正,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转移支付通过抑制创新、绿色和开放而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从地区数据层面看,转移支付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但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却为负。(4)将转移支付分为一般用途转移支付、特殊用途转移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贺俊  吴照  
财政分权制度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财政分权是否真正有利于经济增长,经济学界说法不一。通过构建一个内生增长模型,探讨了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1997-2011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是导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因此,未来应合理分权,适度分权,并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薇薇  
文章尝试从新的视角出发研究资源依赖度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以90个国家1990—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用系统GMM方法作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国际层面上资源依赖度与经济增长呈现倒U型关系。当经济过度依赖资源产业以致超过临界点后,继续扩大资源产业便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诅咒"效应。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国家并未超过该临界值,资源开发活动不会制约经济增长,但这一"诅咒"效应的切实存在,仍然向各国提供了足够的警示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冬梅  魏后凯  杨焕  
本文描述了1995年以来我国各地区贸易开放度、贸易商品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依据新经济地理理论及扩展的H-O理论提出了贸易商品结构变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假说,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国范围以及分地区来看,贸易开放度的扩大和制成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均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外资的流入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和制成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各省份外资依存度的提高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缓和作用,但统计上不显著;(3)当前劳动力的不充分流动、各省份海外市场接近度的差异等仍是制造业空间布局扩散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不利因素。因此,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上,促进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跨区域充分流动,优化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贸易商品结构,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俞彤晖  
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流通产业集聚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联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动态负向关联,即流通产业集聚有助于缓解城乡收入差距。此外,经济增长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和政府行为等因素有助于改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而工业化水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和国有化水平等因素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据此,应转变流通发展方式,提升流通产业集聚水平,引导投资向农村倾斜。不断拓展城乡流通的辐射范围,夯实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的基础平台建设,落实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博  贾占标  倪志良  
文章通过门限面板模型得出经济发展水平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倒U形状函数,该函数顶点所对应的泰尔指数(门限值)为0.026 895。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得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虽然在扩大,但有收敛的趋势,收敛上限的估计值是0.136 562 5。最后提出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卢学法  杜传忠  
关键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楚仁  沈玉良  赵红军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近已经成为理论界和政策层关心的重要话题。本文强调了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不同作用,将出口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置于平等地位,然后采用因果分析、支出法和联立方程组法对我国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1981~2004年,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而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总体来说贡献为负;从分阶段来说,1981~1991年,加工贸易没有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而1992~2004年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这符合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阶段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伟  严长清  吴群  李永乐  
通过构建含有土地要素的生产函数,并与面板数据模型相结合,分析了土地要素对江苏省开发区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显示:(1)江苏省开发区整体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苏南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苏中、苏北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2)土地要素对开发区经济增长有正面的推动作用,但开发区经济增长对资本要素更为敏感;(3)土地要素容易被其他要素替代,尤其容易被资本替代;(4)固定资产投资仍是开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未来一段时间内,土地要素的作用将继续削弱,资本要素仍然起到主要作用,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将不断提高。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舒燕  林龙新  
基于全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出口对就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进口对就业具有负向影响,但是出口就业的促进效应大于进口就业的替代效应。第三产业产出增长能够显著促进就业,而工资、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比会显著抑制就业,利率影响不显著。如何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等由此成为促进就业增长的有力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邸晓东  张园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养老金缺口也越来越大,同时养老金的14连调也显示出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养老金水平的不协调。因此,本文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养老金支出水平的相关关系进行探究,发现经济增长对养老金的支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进一步细化区域经济增长水平,从有效性、协调性、稳定性、创新性四个维度对养老金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区域经济协调性对养老金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并据此提出重视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充分认识经济增长与养老金增长的协同等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詹韵秋  
数字普惠金融存在经济增长数量的抑制效应,而对经济增长质量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分别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着"U"型和倒"U"型关系,且数量效应处于抑制区间、质量效应处于上升区间。因而,需要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以此来促使其早日越过抑制经济增长数量的区间和进一步接近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最优值。分地区看,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效应都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此外,资本、劳动和对外贸易依旧是经济增长数量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创新、FDI和产业结构调整是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加快各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顶层设计,提高参与主体的数字普惠金融意识,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等。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