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6)
2023(6934)
2022(5633)
2021(5054)
2020(3900)
2019(8666)
2018(8422)
2017(15532)
2016(8501)
2015(9384)
2014(9442)
2013(9342)
2012(8467)
2011(7739)
2010(7805)
2009(7349)
2008(7368)
2007(6571)
2006(5874)
2005(5487)
作者
(23978)
(20333)
(20192)
(19287)
(12770)
(9664)
(9047)
(7694)
(7676)
(7208)
(7075)
(6772)
(6572)
(6524)
(6380)
(6271)
(5959)
(5857)
(5836)
(5779)
(5086)
(4895)
(4767)
(4648)
(4589)
(4581)
(4578)
(4431)
(4062)
(3974)
学科
(35679)
经济(35607)
管理(30049)
(27898)
(22040)
企业(22040)
(16510)
(15420)
(12517)
方法(12100)
业经(11302)
农业(10823)
数学(10619)
数学方法(10445)
中国(10193)
收入(9125)
(8538)
体制(7296)
(7075)
财务(7040)
地方(7033)
财务管理(7020)
(6813)
银行(6805)
企业财务(6623)
(6484)
金融(6482)
(6478)
(6011)
(5835)
机构
学院(125968)
大学(125123)
(54873)
经济(53722)
管理(47099)
研究(42035)
理学(40300)
理学院(39868)
管理学(39285)
管理学院(39053)
中国(32186)
(29841)
(25392)
科学(23282)
财经(22386)
(20219)
(20216)
(19440)
(19049)
中心(18886)
经济学(18058)
研究所(17850)
财经大学(16498)
业大(16489)
经济学院(16184)
北京(15744)
(15610)
师范(15492)
(15262)
(14756)
基金
项目(83097)
科学(66736)
研究(62566)
基金(62075)
(53243)
国家(52781)
科学基金(45991)
社会(42898)
社会科(40680)
社会科学(40669)
基金项目(32190)
(32058)
教育(28389)
自然(27531)
自然科(26897)
自然科学(26893)
(26460)
自然科学基金(26421)
资助(24600)
编号(24342)
(22525)
成果(20696)
(18840)
重点(18737)
国家社会(18604)
(17757)
课题(17602)
(17340)
教育部(16654)
(16641)
期刊
(65574)
经济(65574)
研究(40053)
中国(27051)
(24667)
(20790)
管理(18659)
学报(17765)
科学(17198)
大学(14860)
学学(14211)
农业(13746)
(12642)
金融(12642)
财经(11765)
教育(11373)
业经(11124)
技术(10255)
经济研究(10210)
(10075)
问题(8379)
(6835)
(6016)
财会(5731)
现代(5659)
技术经济(5602)
(5565)
改革(5519)
(5519)
(5449)
共检索到193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冠群  
合理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是提高农村人口创造财富能力和调整现有国民财富分配格局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较多。其中,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农村中较低收入人群过大已对培育内需潜能、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各阶层人群有序转化造成较大威胁。某种程度而言,优化城乡收入分配格局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解决相关问题已较为紧迫。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华  朱文君  
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破除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障碍。户籍制度是造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制度根源。研究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当中有28%可由户籍制度直接解释(Shi、Terry和yao,2002)。破除户籍制度限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优化劳动力城乡配置,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建军  刘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居民部门占比逐年下降,政府和企业部门占比不断上升的趋势。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这一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消费与投资、国际收支、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三大失衡的形成机制,并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失衡,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增加居民部门收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联  
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合理"体现在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比重下降及财政支出中各项民生支出占比降低,"无序性"则体现在收入分配秩序有悖于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两者所带来的分配格局失衡是由劳动要素丰裕且廉价、产业选择及政策偏向以及"事权"和"税权"不对等所造成的。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应构建机会平等机制,夯实制度公正平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分配结果公平;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文勇  
城镇居民在1984年、1992年和2002年,农村居民在1992年、1997年和2002年,分别为各自的收入分配制度有效性变迁的拐点年份,在这些年份国家制定的收入分配政策对于收入分配格局产生了改变性的影响;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谐演进的区间介于维持不破坏公平存在的“和”与维持效率得以发展的“谐”这两个“阀值”之间;制度的一般性、确定性、开放性、人本性和预见性为保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谐演进的约束性制度条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文倩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既具体体现为经济成果的分配方式和公平性,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增长的动力、持续性和社会和谐。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在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近几十年来,国民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居民收入比重的下降意味着政府和企业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在上升。在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税收体制机制的缺位有可能导致政府非规范收入的扩张和个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兆庆  
调整国民收入城乡分配格局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调整国民收入城乡分配格局的必要性、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国民收入城乡分配格局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萌  
经济发展方式决定产出效率。文章指出,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从分配总量、分配结构和分配结果上共同构成对国民收入合理分配的障碍,造成居民低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和延续。而居民低收入分配格局又是传统发展方式的存在基础,通过对发展方式转变的阻碍形成了我国传统发展方式的固化。文章认为,以高质量发展、合理性结构、均衡化分配的发展方式为目标,以居民收入倍增为手段,打破居民低收入与传统发展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孟春  陈昌盛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偏低而且持续下降。二是城乡、行业、地区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三是收入分配制度不规范,灰色和非法收入恶化收入分配关系。造成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蒙  
基于微观调研数据,使用Mincer方程进行分析,发现企业职工的行业收入差距并不是企业所有制结构差异所引致的,而政府对相关行业的行政垄断是主要诱因。进一步基于2005—2014年省级区域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GMM模型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研究行业行政垄断的生成机制,结果发现: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的参与程度以及地方的财政支出压力是影响行业行政垄断的重要变量;在地方政府的保护和支持下,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货币政策对国有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蒙  
基于微观调研数据,使用Mincer方程进行分析,发现企业职工的行业收入差距并不是企业所有制结构差异所引致的,而政府对相关行业的行政垄断是主要诱因。进一步基于2005—2014年省级区域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GMM模型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研究行业行政垄断的生成机制,结果发现: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的参与程度以及地方的财政支出压力是影响行业行政垄断的重要变量;在地方政府的保护和支持下,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货币政策对国有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太增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住户部门三方博弈的结果。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谈判机制是在政府主导和企业偏向的制度环境下进行的。住户部门所占份额偏低,政府偏向、企业偏向严重是这种国民收入分配决定机制的必然结果。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过分追求以及经济增长目标与提高住户部门份额之间的矛盾,导致我国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总是被动的。在全社会建立起平等的国民收入分配谈判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平等的工资谈判机制,是我国国民收入格局进入良性循环的前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从本质上讲,当前全球失衡,特别是中美经济失衡是在金融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全球金融中心与全球制造业中心在国际分工协作和利益分配上的失衡。本文通过中美两国的资产负债结构以及国际头寸表分析证明,全球利益分配方式已经不仅体现在经常项目上,金融利益所得也成为全球利益分配的重要渠道。全球利益分配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美国既享受了跨国公司主导下的贸易利得,又享受了金融分工下的资本利得,是具有正财富收益的债务国,而中国是具有负财富收益的债权国,中国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的债权国地位,加快推动包括要素市场化等在内的经济金融改革,通过与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循环,提升中国经济金融竞争力,增强国民财富效应,真正提升债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兴园  樊刚  
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成为不容置疑的经济现实。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有两类,其一是客观因素、积极因素;其二是不合理因素。因此,我们的对策主要是针对后者进行改革,而对前者应持允许或鼓励态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庆泉  
在新古典理论的鞍点路径上,本文构建了包括清洁品、污染品及能源生产三个部门的理论模型,加入政府治污投入外部效应的污染治理机制,采用shooting方法计算鞍点路径上的均衡解,设计动态环保税及政府补偿率的优化政策组合,研究环境规制政策所导致生态保护者与环境受益者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主要结论为:渐进递增的环保税及政府补偿率的环境政策组合,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环境质量提升和收入分配格局改善的三重红利。相比而言,过度的政府补偿政策,会抑制经济增长速度,延缓收入分配格局改善进度;而不足的政府补偿政策,会导致收入分配格局失衡,扩大的产出规模也不会带来社会福利增进。绿色经济增长路径上环保税与政府补偿机制之间的动态优化组合,对于发挥环境规制的有效性和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