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1)
2023(4909)
2022(3958)
2021(3412)
2020(2683)
2019(6082)
2018(5789)
2017(10419)
2016(5571)
2015(5834)
2014(5772)
2013(5825)
2012(5443)
2011(4908)
2010(4853)
2009(4266)
2008(4186)
2007(3586)
2006(3161)
2005(2810)
作者
(16870)
(14278)
(14090)
(13562)
(8918)
(6879)
(6254)
(5482)
(5413)
(4995)
(4899)
(4812)
(4542)
(4528)
(4509)
(4442)
(4227)
(4167)
(4008)
(3978)
(3674)
(3516)
(3445)
(3311)
(3277)
(3175)
(3122)
(2880)
(2859)
(2811)
学科
(28365)
经济(28349)
(15195)
(12920)
管理(12286)
方法(11254)
(10282)
企业(10282)
数学(10274)
(10249)
数学方法(10188)
农业(9634)
收入(8344)
业经(8079)
中国(7713)
地方(6952)
(6211)
结构(5527)
产业(5337)
(5202)
(4890)
农业经济(4729)
国民(4639)
(4345)
国民收入(4285)
发展(4149)
(4144)
税收(4137)
(4133)
财富(4133)
机构
学院(83371)
大学(83073)
(37168)
经济(36506)
管理(31174)
研究(30593)
理学(27513)
理学院(27162)
管理学(26639)
管理学院(26501)
中国(22404)
科学(19427)
(17212)
(16957)
(15147)
(15065)
研究所(14079)
中心(13811)
财经(13748)
经济学(12742)
(12647)
业大(12509)
(12147)
(11919)
师范(11783)
经济学院(11636)
农业(11446)
(11308)
财经大学(10307)
北京(10225)
基金
项目(61300)
科学(50095)
基金(47231)
研究(42939)
(42018)
国家(41707)
科学基金(36128)
社会(30145)
社会科(28702)
社会科学(28699)
基金项目(25065)
(23213)
自然(22829)
自然科(22338)
自然科学(22333)
自然科学基金(21966)
(19760)
教育(18578)
资助(18413)
编号(15645)
重点(14594)
(14049)
国家社会(13595)
(13552)
(12513)
成果(12474)
科研(11896)
创新(11783)
教育部(11570)
人文(11247)
期刊
(39361)
经济(39361)
研究(24500)
(15424)
学报(14470)
科学(14341)
中国(13459)
(11928)
大学(11072)
学学(10803)
农业(10574)
管理(10008)
业经(7169)
经济研究(6881)
财经(6632)
(5979)
金融(5979)
(5760)
技术(5615)
问题(5391)
统计(5087)
资源(4760)
教育(4716)
(4702)
(4573)
(4535)
技术经济(4142)
决策(4113)
商业(3778)
业大(3745)
共检索到116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金华   杜云晗  
文章基于结构基尼系数估计方法,对2000—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测算,并基于核密度曲线和趋势线考察区域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城镇单元和农村单元对全国城乡收入不平衡的贡献趋于下降;中部地区各省份城镇单元和农村单元对全国城乡收入不平衡的贡献先升后降;西部地区各省份城镇单元对全国城乡人均收入不平衡的贡献普遍较低,农村人均收入对全国城乡收入不平衡的贡献先升后降,其结构基尼系数变动趋势与中部地区城乡单元类似,呈现明显的“倒U”型。城乡经济不平衡已得到较大的改善,区域间城乡差距日益缩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勇   岳依洋  
随着中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省际数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日益凸显。文章采用熵值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从地理空间格局、经济空间格局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进行评价,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探索省际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空间特征、来源及演化趋势。研究发现:2015—2020年数字经济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于内陆”的不平衡发展特征;省际不平衡程度呈降低趋势,但东西部、东中部区域间不平衡程度上升,数字产业化不平衡程度最高;区域间数字经济发展绝对差异增大导致不平衡程度上升,呈现“东快西慢”态势。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邹克  
以普惠金融为切入点,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基于中介效应与交互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普惠金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对城乡收入不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普惠金融作为主要因素,通过直接与间接途径,能够显著地降低城乡收入不平衡,其中农业TFP贡献了超过40%的中介影响;不过,现有普惠金融资源过度向小企业、工薪阶层、富裕农户群体倾斜,削弱了普惠金融降低城乡收入不平衡的作用,还加剧了相对低收入群体的内部收入不平衡。因此,针对目前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建议发展造血型开发式普惠金融,这对改善普惠金融发展所存在的结构性缺陷与通过开发性普惠金融降低城乡收入不平衡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谢冬水  
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供给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探讨了土地供给、城市化不平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理论分析表明,在土地垄断供给机制下,地方政府具有明显的偏重空间城市化、忽视人口城市化的城市发展倾向。这一倾向推动了城市空间快速扩张,但城市吸纳农业人口转为市民的能力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了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的不平衡发展。城市化不平衡发展使得农村居民无法有效向城市迁移定居,不能平等分享城市发展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最终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本文利用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垄断更多的国有土地供给会显著加剧城市化不平衡发展程度,并通过城市化不平衡发展这一作用机制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因此,要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推进土地供给的市场化改革,打破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壁垒,加快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均衡发展进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谢冬水  
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供给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探讨了土地供给、城市化不平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理论分析表明,在土地垄断供给机制下,地方政府具有明显的偏重空间城市化、忽视人口城市化的城市发展倾向。这一倾向推动了城市空间快速扩张,但城市吸纳农业人口转为市民的能力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了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的不平衡发展。城市化不平衡发展使得农村居民无法有效向城市迁移定居,不能平等分享城市发展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最终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本文利用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德勇  初晓宁  
城乡收入差距在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引起这一差距的具体原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不尽相同。其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共同的因素,而城乡金融发展的不协调也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根据1985~2006年全国的数据运用了计量方法,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指标选取和计量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君  张前程  
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逐渐影响到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以及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对中国城乡金融不平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展开理论分析并提出理论假说,然后运用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基于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城乡金融不平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金融发展的规模不平衡和效率不平衡都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剑平  龚兆鋆  程时雄  
文章利用中国各省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从省际、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三个维度用测度不平衡的相对指标基尼系数、Theil-L指数和Theil-T指数测度了中国技术不平衡,并同时运用Theil指数组群分解方法,从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两个维度对中国技术不平衡进行分解。测度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技术不平衡发展现状较为合理,从动态角度来看,中国技术不平衡在过去16年间呈现出下降趋势。整体技术不平衡主要由区域内差异所造成,区域间差异贡献较小,八大经济区域间技术不平衡程度较东中西部间技术不平衡程度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剑平  龚兆鋆  程时雄  
文章利用中国各省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从省际、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三个维度用测度不平衡的相对指标基尼系数、Theil-L指数和Theil-T指数测度了中国技术不平衡,并同时运用Theil指数组群分解方法,从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两个维度对中国技术不平衡进行分解。测度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技术不平衡发展现状较为合理,从动态角度来看,中国技术不平衡在过去16年间呈现出下降趋势。整体技术不平衡主要由区域内差异所造成,区域间差异贡献较小,八大经济区域间技术不平衡程度较东中西部间技术不平衡程度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东霞  李玉鑑  
针对实际应用中不平衡数据集分类效果较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边界信息进行欠采样的数据处理方法。所提方法根据特征边界点的定义获得多数类样本中可构造特征边界的数据点,其分布在最优非线性分类决策面附近,通常包含重要的分类信息,在欠采样时应进行保留,其他多数类样本远离分类决策面,在分类中易于识别,可在聚类后选取部分样本和少数类样本构成平衡数据集。该方法保留了多数类样本的几何分布特征,降低了样本的信息流失率。对比实验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提高不平衡数据中少数类的分类精度,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生霞  刘强  陆小莉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动态变迁既反映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又为新阶段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因而对区域协调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聚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呈现出的非线性、阶梯型、空间辐射异质性等特征,利用1992—2018年中国省域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半参数、有序Logit响应和空间SARAR面板进行建模,以此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变迁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从省级层面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抑制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态势;从分类结果看,不同地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较强的阶梯型特征;从空间效应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经济空间辐射作用强于地理区位。此外,虽然技术水平、教育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在不同程度上可以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璋  黄彪  
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的结构问题。本文以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为基本假设条件,对高速增长和结构不平衡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中国经济不平衡增长方式是在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技术引进背景下形成的,并且要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就必须采取不平衡增长方式。在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下,高端部门对低端部门具有生产力和收入传递效应。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对高低端两部门的不平衡结构演变及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原有经济增长方式难以维系,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使得中国经济向更为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结构转变的核心在于技术进步方式的转变,只有自主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夏伟  
本文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的现实,运用1978—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城乡金融不平衡发展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并详细分析了城乡金融不平衡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经济机制。本文研究发现:首先,由于我国城乡金融的不平衡发展,我国整体金融发展对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正效应,但农村金融发展具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显著效应。其次,整体金融发展对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显著作用,但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没有显著影响;农村金融发展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对城镇居民收入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我国金融发展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和提高农村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这三种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乐山  杨思敏  彭邦文  
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城乡居民精神文化消费的均衡发展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推手。立足共同富裕背景,文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我国31个省份2006—2020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不平衡程度,并对其进行障碍因子诊断。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我国城乡居民精神文化消费情况大多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的阶段。东、中、西、东北四大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程度逐年降低;东部地区城乡居民精神文化消费不平衡程度最低,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精神文化消费不平衡程度较严重。精神文化消费条件和精神文化消费支出是阻碍城乡居民精神文化消费平衡发展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具体来说,公共文化设施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指数、恩格尔系数和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度的障碍度较高。文章根据不同地区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旨在为缩小城乡精神文化消费差距、推进居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建民  段晓庆  
本文利用云南省2006-2010年的统计数据计算了云南城乡人力资本投资的泰尔指数,并对泰尔指数进行零阶分组分解和一阶分项分解,实证分析了云南城乡人力资本投资不平衡性的来源和成因。主要研究结论有:云南城乡人力资本投资不平衡性主要来源于农村内部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和城乡间的人力资本投资差异;交通通讯投资相较于文化娱乐教育投资、医疗保健投资而言是造成农村内部和城乡人力资本投资不平衡性的主导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