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9)
- 2023(13440)
- 2022(11230)
- 2021(10582)
- 2020(8733)
- 2019(20256)
- 2018(20074)
- 2017(37151)
- 2016(20346)
- 2015(23276)
- 2014(23111)
- 2013(22917)
- 2012(21102)
- 2011(19411)
- 2010(19683)
- 2009(18535)
- 2008(18497)
- 2007(16306)
- 2006(14511)
- 2005(13260)
- 学科
- 济(89133)
- 经济(89014)
- 管理(59457)
- 业(55573)
- 企(45360)
- 企业(45360)
- 方法(40279)
- 数学(35138)
- 数学方法(34530)
- 农(26470)
- 中国(26222)
- 财(24704)
- 业经(20919)
- 制(19969)
- 学(18681)
- 农业(17721)
- 贸(17083)
- 贸易(17071)
- 易(16688)
- 理论(15353)
- 银(14710)
- 银行(14682)
- 融(14299)
- 金融(14295)
- 行(14122)
- 体(13787)
- 地方(13762)
- 环境(13294)
- 和(12855)
- 务(12396)
- 机构
- 大学(303808)
- 学院(301232)
- 济(130016)
- 经济(127586)
- 管理(112706)
- 研究(106654)
- 理学(97284)
- 理学院(96144)
- 管理学(94215)
- 管理学院(93672)
- 中国(81739)
- 京(65025)
- 科学(63524)
- 财(61612)
- 所(54006)
- 研究所(49118)
- 财经(48376)
- 农(47945)
- 中心(46568)
- 经(44109)
- 江(43863)
- 经济学(42093)
- 业大(42044)
- 北京(41403)
- 范(39693)
- 师范(39338)
- 院(38259)
- 经济学院(37732)
- 农业(37249)
- 财经大学(36092)
- 基金
- 项目(200429)
- 科学(159708)
- 基金(148774)
- 研究(145913)
- 家(130750)
- 国家(129762)
- 科学基金(111008)
- 社会(95325)
- 社会科(90376)
- 社会科学(90352)
- 基金项目(76943)
- 省(75177)
- 自然(70705)
- 自然科(69146)
- 自然科学(69127)
- 教育(68110)
- 自然科学基金(67879)
- 划(64551)
- 资助(61897)
- 编号(57247)
- 成果(47856)
- 重点(46189)
- 部(45860)
- 发(42354)
- 创(41805)
- 国家社会(40993)
- 课题(40858)
- 制(40292)
- 教育部(39693)
- 创新(39185)
共检索到451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侯风云 付洁 张凤兵
文章借鉴贝克尔的"家庭收入不平等及世代之间的变动性"理论,构造了一个城乡收入不平等及其动态演化模型,从要素投入的角度,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政府投入作为基本变量来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及其动态演变的理论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转变传统城乡不平衡发展战略,政府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并辅之以必要的农村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将会显著提高当期的农村人均收入,并通过逐期传递,增加以后各期的农民收入,从而可以有效缩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温娇秀
通过构造一个内生收入函数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城乡教育不平等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城乡教育差距每上升1%,城乡收入差距将上升6.4个百分点;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教育不平等 收入差距扩大 受教育年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杨沫 王岩
文章通过对盖勒和斯利亚的理论模型进行扩展,将城乡二元结构和政府行为引入跨期模型,揭示了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可以通过政府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投入政策予以改善的内在机理。基于2001~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建立联立方程组和分布滞后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城乡教育不平等将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也会促使城乡教育不平等的程度进一步加大。第二,缩小城乡初中教育经费的差距可以有效地降低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而缩小城乡小学或高中教育经费的差距对降低城乡教育不平等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无显著作用。实证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投入政策,增加对农村初...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小克 李小平
基于1997—2013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收入、消费的基尼系数纳入研究框架,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和结构两个层面考察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地区城乡收入不平等状况恶化均显著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非线性检验结果表明,全国和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倒"U"型,并处于其下行区域,即城乡收入不平等对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差距的作用是递减的;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处于"U"型曲线的上行区,即城乡收入差距的上升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来越大;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角度看,现阶段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不同类别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尚晓贺
该文基于城乡间生产要素交换的视角,通过构造城乡两部门生产函数,建立了城乡两部门要素交换模型,以分析土地出让、金融发展、劳动力转移和工农产品相对价格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且用1998—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出让、工农业产品相对价格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能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剔除了直辖市样本后,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
关键词:
要素交换 不平等 城乡收入差距 财政支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潇萌
运用含有非量化交互效应的面板SVAR系统,测度了以收入为主的各经济因素之于城乡居民健康不平等的累积效应及动态趋势。结果显示:收入差距、资本差距和产业差距等经济因素的扩大不利于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的平等,其中收入差距对健康不平等的累积效应最大,健康不平等对收入差距也有正的反馈作用;制度、政策等非量化的社会环境因素在2011年之后对城乡居民健康不平等状况的改善基本处于停滞,甚至产生阻碍作用。据此指出完善与居民健康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其恒 李俊青
本文重点考察了二元经济环境下,城乡收入差距长期的动态演化过程,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在于人力资本回报和实物资本回报相对大小的长期动态调整过程。虽然,在时间序列上,全国收入的基尼系数呈现倒U型趋势,但是城乡收入差距却一直表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只有依靠非市场化的财政转移(税收)才能出现城乡收入差距倒U型的长期动态演化规律。全国性的教育均等化政策和放松资本市场借贷约束政策并不会有效的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只有在农村单独实施上述两个政策才能有效的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并且这些政策在高人力资本回报的经济发展阶段更加有效。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凯风 陈利锋
通过数学推导和贝叶斯估计等方法,建立了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带有人口流动与市民化机制的DSGE模型,并利用其进行了政策效应的模拟分析。最终发现,在人口流动方面,当城镇化政策仅仅侧重于改变农业转移人口的户籍身份和常住地时,将无法持续有效地促进城乡间的劳动力迁移,而且在改善城乡收入差距方面效果有限。但如果新政策同时注重降低劳动力迁移成本、提高其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那么将可以更持续、更明显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持续地促进人口的城镇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江春 司登奎 苏志伟
在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框架下度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按照产业的耦合程度将我国30个省划分为4个综合经济区,并采用灵活性傅立叶函数对我国省际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大西南综合经济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稳定收敛的特点,二元结构发展模式弱化,符合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特点。而大西北、中南(未含广东和海南)和中北综合经济区(未含陕西)的城乡收入差距均表现为发散的趋势,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太增 王现林
传统理论认为城乡差距拉大是由现代化发展战略、中心外围格局、城市偏向、市场经济与等级制度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利用权利的方法研究发现,这些原因是城乡差距拉大的表现和结果;而真正的原因却是城乡之间存在权利不平等。因为不平等的权利所有者在均衡配置经济性权利与非经济性权利时,决定着事后的分配偏向于权利占相对优势的一方;而持续的权利不平等形成差距的不断累积。政府须通过权利存量的供给和激活以及有关政策的实施,以协调城乡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雪梅 李景海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城乡居民市场竞争地位的不平等造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在分配过程中城乡居民市场竞争地位的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关系,所以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来加以分析。
关键词:
市场竞争地位 城乡收入差距 政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立平 王翠萍
本文依据发展经济学理论,采用中国2006—2015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引入极值边界分析(EBA)模型实证检验东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以期得出影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规律性的结论。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和乡村人口数量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而劳动力素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中部地区政府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而城镇化率和劳动力素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因素,而政府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因素;就全国范围而言,政策性因素是影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因素。基于以上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了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日东 钱明辉 郑永冰
文章通过引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对传统的LA/AIDS模型进行了拓展,以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对此拓展模型进行数理推导,解决估计中关键变量数据难以获得的难题。文章随后利用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混合回归模型和SUR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别对中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文章进一步通过弹性分析,揭示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内在作用机理,并结合空间分析方法,找出了未来应加强控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以有效降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地区,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权衡
文章认为引入收入流动性以后,传统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替代论的分析框架将会被拓展为"经济增长—收入差距—收入流动—收入平等"的新框架;新框架的实质在于强调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过程中的机会均等,特别是强调公民的教育机会与基本医疗和健康机会的公平,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效率,而且还可以通过促进收入流动来缓解收入差距过大所带来的社会冲突与压力。文章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1989-2006年CHNS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居民相对和绝对收入流动性的大小、方向,并将绝对收入流动性分解为增长和转移部分,并进一步探讨了收入流动性与长期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收入流动受宏观经济景气度、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毓鹏
本文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研究中国城乡教育支出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只有长期增加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整个社会尤其是农村的平均教育水平,最终通过教育的平等化,才能达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此外,从长期来看,城乡教育支出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波动的影响程度大约为16%,这说明要从根本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除了教育之外,还要许多其它的工作要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