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5)
- 2023(6440)
- 2022(5584)
- 2021(5074)
- 2020(4404)
- 2019(10346)
- 2018(10126)
- 2017(19423)
- 2016(10744)
- 2015(12192)
- 2014(12548)
- 2013(12598)
- 2012(11952)
- 2011(10984)
- 2010(11024)
- 2009(10448)
- 2008(10477)
- 2007(9639)
- 2006(8202)
- 2005(7277)
- 学科
- 济(50422)
- 经济(50380)
- 业(30547)
- 管理(28289)
- 方法(24780)
- 数学(22480)
- 数学方法(22317)
- 企(21772)
- 企业(21772)
- 农(20504)
- 农业(14404)
- 财(12811)
- 中国(12088)
- 业经(11814)
- 地方(10816)
- 学(9785)
- 贸(9085)
- 贸易(9083)
- 易(8810)
- 制(8418)
- 务(7031)
- 银(7028)
- 财务(7018)
- 银行(7008)
- 财务管理(6995)
- 和(6847)
- 发(6736)
- 行(6638)
- 企业财务(6586)
- 融(6487)
- 机构
- 大学(164501)
- 学院(163847)
- 济(69034)
- 经济(67598)
- 管理(64015)
- 理学(55618)
- 理学院(54989)
- 研究(54488)
- 管理学(54073)
- 管理学院(53765)
- 中国(40724)
- 科学(34246)
- 京(34095)
- 农(34091)
- 财(30199)
- 所(28096)
- 业大(27371)
- 农业(26731)
- 中心(26157)
- 研究所(25662)
- 江(25129)
- 财经(24383)
- 经(22031)
- 范(21931)
- 师范(21717)
- 经济学(21470)
- 北京(20876)
- 经济学院(19661)
- 州(19529)
- 经济管理(18846)
- 基金
- 项目(109007)
- 科学(85377)
- 基金(79285)
- 研究(79078)
- 家(69090)
- 国家(68499)
- 科学基金(58093)
- 社会(50521)
- 社会科(47755)
- 社会科学(47738)
- 省(42840)
- 基金项目(42589)
- 自然(37040)
- 自然科(36172)
- 自然科学(36160)
- 教育(36067)
- 划(35849)
- 自然科学基金(35524)
- 编号(33257)
- 资助(31918)
- 成果(27027)
- 部(24677)
- 重点(24529)
- 发(23921)
- 创(22102)
- 课题(21813)
- 科研(21365)
- 国家社会(20941)
- 教育部(20930)
- 创新(20626)
共检索到233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志岭
本文采用CHIP 2002年男性职工数据探讨城乡工人在自我雇佣选择上的差异问题。本文发现农民工的自我雇佣比例为51.72%,远高于城镇本地劳动力的4.40%。形成城乡工人在自我雇佣方面的巨大差异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个体禀赋差异;二是农民工受到的户籍歧视。主要的研究结论有:第一,总体上看,教育程度越高和党员身份的个体,其从事自我雇佣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而农民工身份、年龄较大及配偶的自我雇佣身份提高了个体的自我雇佣概率;第二,从分户籍的研究结果来看,城乡工人在自我雇佣决策行为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第三,采用扩展的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发现,城乡工人的个体禀赋差异解释了其中的41.2...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曲兆鹏 郭四维
本文使用非线性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8),详细探究了户籍对城乡居民创业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农村户籍将显著增大居民选择创业的概率,具体说是城市居民的2.18倍。使用非线性分解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创业的概率差异中有50%无法用观察到的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和企业家特征来解释。进一步对居民创业的不同形式——个体经营还是企业经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农村户籍的创业者成为企业家概率不到城市户籍的30%。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农村居民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志岭
本文采用CHIP2007年数据探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城乡工人在自我雇佣收入上的差距问题。本文发现,以小时自我雇佣收入衡量,城镇职工的收入为15.04元,远高于外来务工人员的7.09元;形成自我雇佣收入巨大差异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个体资源禀赋差异,二是外来务工人员受到的户籍歧视。进一步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教育程度的提高、从事自我雇佣年数的增加、健康的改善、初始资本以及自我雇佣规模的扩大均对自我雇佣收入有正向影响,教育对自我雇佣收入的作用远低于对工资收入的影响;从城镇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各自的影响因素来看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Cotton分解方法发现城乡工人个体禀赋差异解释了其中的25.41%...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孟凡强 邓保国
本文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与分解方法分析了中国城乡工资差异及其中户籍歧视的影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全国层面来看,城乡工资差异在工资分布的不同位置上存在不对称现象,城乡工资差异随工资分布由低分位数向高分位数上升而趋于缩小,并且这一变化趋势是由户籍歧视造成的工资差异的缩小导致的,这一结论也适用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第二,从分地区的城乡工资差异来看,在中分位数和低分位数上,东部地区城乡工资差异最大;在较高分位数上,西部地区城乡工-资差异最大;中部地区在整体工资分布上城乡工资差异是三大地区中最低的。第三,从分地区由户籍歧视造成的工资差异来看,在工资分布的末端,西部地区由...
关键词:
城乡工资差异 户籍歧视 分位数分解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黄志岭
本文利用2007年浙江省企业职工调查数据探讨城乡工人在社会保险参与上差异问题。形成城乡工人在社会保险参与上的巨大差异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人力资本禀赋的差异;二是农民工受到的户籍歧视。研究结果表明,城镇职工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与上比农民工分别高出20.2%、29.0%和35.8%;其中人力资本禀赋差异解释了两类工人在上述三项社会保险参与上的30%左右差异,户籍歧视是造成两类工人差异的主要因素,平均在70%左右。研究结果表明先前一些研究仅仅关注城乡工人的工资差异是不够的,同时本文也揭示了这些结论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西亮
为何农村教育收益率低于城市,但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却很高?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可以从教育帮助农村居民突破户籍限制的角度进行解释。利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通过将极度正向选择性的永久移民分离出来,并放回到农村样本中去以修正样本选择偏差,以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的自然实验作为工具变量,我们发现农村教育收益率有显著提高,由原始样本的3.2%提高到5.7%。对农村居民而言,往往是高等教育更有利于他们突破户籍限制,因而,我们还估计了大学教育收益率,发现城市大学教育收益率为50.4%,农村大学教育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先国 赖普清
本文利用最近的企业和农民工调查数据探讨了劳资关系城乡户籍差异问题。城乡工人在劳资关系各方面的巨大差异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和就业企业的差异 ;二是农民工受到的户籍歧视。研究结果发现 ,前者解释了两类工人劳资关系差异的 70 %— 80 % ,说明人力资本和企业状况是决定工人待遇的主要因素 ;后者解释了两类工人劳资关系差异的 2 0 %— 3 0 % ,户籍歧视所造成的差距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除劳动合同方面外 ,农民工在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会参与等方面均遭到户籍歧视。研究结果暗示仅仅关注工资收入的城乡歧视是不够的 ,同时也为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校正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孟凡强 万海远 吴珊珊
在考虑农民工群体代际分化的基础上,基于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工资差异分解方法分析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面临的户籍歧视代际差异问题。研究表明,新一代城乡劳动力间的工资差异高于老一代劳动力,个体特征差异的不同并不足以解释代际间的城乡工资差异,户籍歧视的代际差异才是导致代际城乡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遭受的户籍歧视更为严重。对同工不同酬和所有制分割两种不同歧视形式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同工不同酬的程度还是所有制分割效应,新生代农民工都要严重于老一代农民工,但同工不同酬的程度差异是导致户籍歧视代际差异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同工不同酬的程度差异主要来自于城镇流动人口"工资溢价"的代际差异,新一代城镇流动人口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中获得了更多的"工资溢价"。
关键词:
户籍歧视 所有制分割 代际城乡工资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兴民 高法文
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2013年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教育收益率的城乡户籍人员差异及其变化特点,发现农业户口人员和非农户口人员的毛教育收益率、净教育收益率均有明显差距,且在后期有扩大的趋势。非农户口人员教育收益率长期高于农业户口人员与城乡人员劳动特点不同、高学历人员不断从农业户口向非农户口转移、城乡人员接受的教育质量不同等因素有关,这一差异后期有扩大趋势可能与我国劳动力结构在200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变化有关。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 城乡 户籍 CGSS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苏志霞
中国二元户籍制度的症结不在于从形式上将居民区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而在于户籍制度承担了额外的社会管理职能,使户口充当了城乡福利分配的工具。与现行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城乡福利差异表现在社会保障、就业、教育以及住房等各个方面。这种以户籍形式分配社会福利的作法既违背公平也损害效率。要顺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必须在政府推动下有步骤地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市民福利,还户籍制度本原功能。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城乡福利 分配职能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谭静 余静文 李小龙
中国目前面临着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教育回报率的结构性差异会阻碍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转型。本文通过分析流动人口教育回报率的城乡户籍差异,发现该差异在特大城市尤为突出;北京、上海、广州的农民工教育回报率显著低于城城迁移人口3.12个百分点,这进一步强化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分化;迁移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并将流动人口教育回报率的城乡户籍差异缩小了0.91个百分点。流动人口教育回报率的户籍差异产生的机制包括农民工教育投资不足、农村教育质量差、农民工非农就业经验缺乏、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户籍制度对特大城市乃至中国中长期人力资本积累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亚萍 姜红星
分析户口迁移政策改革的成本与收益 ,对我国劳动力市场跨地区流动进行了实证分析 ,认为实现劳动力的自由迁移不仅符合政府部门的利益而且可以减少城乡收入差距 ,实现政府的目标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迁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孟凡强 吴江
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应用Neumark分解和非线性模型的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对城乡劳资关系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户籍歧视造成的工资差异占城乡总工资差异的27.11%;不同地区户籍歧视对城乡工资差异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最低;与工资差异相比,户籍歧视对城乡劳动力在社会保险享有率差异与劳动合同签订率差异方面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户籍歧视 劳资关系 城乡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建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志岭
本文采用2013年CGSS数据中的农民样本,使用Probit模型探究农民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农民群体存在较高的自我雇佣率,高达27.14%;不同就业类型之间的个体特征差异较小,主要差异体现在社会网络和家庭特征上,表明信息、资金约束是农民从事自我雇佣的主要障碍;农民自我雇佣具有较高的收入,这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就业以及缓解贫困具有积极作用;但与农民工和城镇居民相比,农民自我雇佣群体在收入和规模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关键词:
农民 自我雇佣 收入 社会网络 决策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