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9)
- 2023(10079)
- 2022(8444)
- 2021(7923)
- 2020(6697)
- 2019(15174)
- 2018(14871)
- 2017(28556)
- 2016(14871)
- 2015(16296)
- 2014(15806)
- 2013(15290)
- 2012(13840)
- 2011(11969)
- 2010(11375)
- 2009(10051)
- 2008(9424)
- 2007(7762)
- 2006(6458)
- 2005(5229)
- 学科
- 济(63396)
- 经济(63332)
- 管理(43956)
- 业(43509)
- 企(34108)
- 企业(34108)
- 方法(31453)
- 数学(28681)
- 数学方法(28324)
- 农(22683)
- 财(17642)
- 农业(16223)
- 业经(15943)
- 中国(15408)
- 地方(14302)
- 务(11170)
- 财务(11137)
- 财务管理(11113)
- 企业财务(10649)
- 制(10005)
- 贸(9395)
- 贸易(9388)
- 学(9385)
- 易(9143)
- 技术(8953)
- 环境(8561)
- 融(8367)
- 金融(8366)
- 理论(8268)
- 银(8248)
- 机构
- 学院(195834)
- 大学(195142)
- 管理(84860)
- 济(83551)
- 经济(82044)
- 理学(74758)
- 理学院(74092)
- 管理学(72898)
- 管理学院(72505)
- 研究(57764)
- 中国(44700)
- 京(38027)
- 财(36854)
- 科学(33817)
- 农(31007)
- 财经(30237)
- 中心(29859)
- 业大(29699)
- 江(28084)
- 经(27825)
- 经济学(25981)
- 所(25543)
- 范(24050)
- 师范(23834)
- 经济学院(23663)
- 农业(23530)
- 经济管理(23493)
- 研究所(23444)
- 财经大学(22852)
- 州(22110)
- 基金
- 项目(145860)
- 科学(117580)
- 基金(109267)
- 研究(107900)
- 家(93851)
- 国家(93085)
- 科学基金(82868)
- 社会(71943)
- 社会科(68304)
- 社会科学(68285)
- 基金项目(58645)
- 省(58452)
- 自然(53083)
- 自然科(51915)
- 自然科学(51904)
- 自然科学基金(50969)
- 教育(48599)
- 划(46964)
- 编号(43818)
- 资助(43210)
- 成果(33220)
- 部(32367)
- 重点(31833)
- 发(31099)
- 创(30987)
- 国家社会(30696)
- 人文(28903)
- 创新(28871)
- 教育部(28607)
- 科研(28364)
共检索到271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琪
利用广东省各地区制造业企业劳动力情况的4443个样本截面调研数据,分析城乡户籍就业劳动力人力资本回报情况。研究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行政权力和市场力量常常以不同的结合形态相互交织在一起,通过不同的方式改变着劳动力在户籍方面的结构特征和劳动力市场条件,从而决定着当前城乡户籍就业人力资本回报的基本格局及其变化路径。各地区户籍分组的人力资本收益率的变化显著存在差异,劳动力流动和劳动力培训在广东省的市场化收益体现得还不是很明显,尤其是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是在劳动力市场合约谈判和履行中特别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西亮
为何农村教育收益率低于城市,但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却很高?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可以从教育帮助农村居民突破户籍限制的角度进行解释。利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通过将极度正向选择性的永久移民分离出来,并放回到农村样本中去以修正样本选择偏差,以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的自然实验作为工具变量,我们发现农村教育收益率有显著提高,由原始样本的3.2%提高到5.7%。对农村居民而言,往往是高等教育更有利于他们突破户籍限制,因而,我们还估计了大学教育收益率,发现城市大学教育收益率为50.4%,农村大学教育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兴民 高法文
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2013年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教育收益率的城乡户籍人员差异及其变化特点,发现农业户口人员和非农户口人员的毛教育收益率、净教育收益率均有明显差距,且在后期有扩大的趋势。非农户口人员教育收益率长期高于农业户口人员与城乡人员劳动特点不同、高学历人员不断从农业户口向非农户口转移、城乡人员接受的教育质量不同等因素有关,这一差异后期有扩大趋势可能与我国劳动力结构在200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变化有关。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 城乡 户籍 CGSS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新建 房俊峰 谢姝琳
文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最新数据,选取我国四大板块26个省区的相关指标,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了四大板块之间及其内部的人力资本差异程度,为制定实施区域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四大板块 人力资本 差异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新铭 周云波
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差异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技术进步成为收入差距形成的又一影响因素。利用1995~2005年分省数据进行的面板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在1995年以后的技术进步向城镇低人力资本倾斜,对收入差距缩小有明显作用;农村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的不相匹配,造成农村技术进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因此,要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在发展技术进步的同时,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使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相互匹配。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 技术进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浩
利用2013年、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混合截面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OLS回归模型,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二个维度,综合考察了社会资本对城乡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检验了社会融合学说及网络关系学说两个理论。研究发现:个体社会资本与集体社会资本均对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产生显著正向作用,社会经济地位、收入和教育都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有正向影响,性别和年龄会影响老年人的生理健康,而婚姻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家庭规模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但在考虑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时,个体社会资本对城市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影响不显著,而家庭规模对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因此,需要促进城市老年人社会交往,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鼓励农村孩子常回家看看,共同营造一个"健康老龄化"的社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树辉
利用More值模型进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定量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建立产业、行业、产品和生态环境的序参量指标,对广东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协同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处于"二三一"的结构次序,在时间上呈现逐步升级态势;在空间上表现为东西两翼快于山区,但空间差异正逐步缩小;在空间协同效应上虽然存在着空间分异,但粤东西北地区之间总体上处于高度协同和中度协同,且与珠江三角洲保持高度协同。这种较高程度的空间协同与粤东西北地区三产就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环境结构密切关联。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协同度 欠发达地区 广东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小锋 段成荣
本文利用8959名新生代农民工监测数据对其留在打工城市的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教育、健康这些可能表征人力资本的特征外,家庭和户籍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留在打工城市的重要因素。在利用住房来源、家庭成员分别表示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的家庭后发现,物质层次的家庭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在打工城市的意愿影响更大。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中国如果要健康有序地推进城市化进程,让新生代农民工逐渐迁到城市居住,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居者有其屋——将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手段。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打工城市 户籍 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宇 谢杰
笔者利用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非上市工业企业构成的截面数据,用培训费衡量人力资本投资,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绩效与人力资本投资成正向关系;企业绩效与物质资本投资成负向关系;不同省份,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绩效影响波动较大,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讲,中、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较大。因此,国家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并形成稳定的投资制度。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物资资本 培训 企业绩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晓军
本文运用1993—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全国层面来看增加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但随着时间推移,增加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教育投资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负向效应,中部地区教育投资和迁移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负向效应,西部地区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效应,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增加农户人力资本投资越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志杰
城乡一体化是当前公共财政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科学地设计城乡一体化的评价体系,通过量化的方法对我国城乡一体化以及各构成系统的动态演进和各地区间的差别进行测度和分析,对于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有效落实公共财政政策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基于科学、系统全面、可操作性等原则设计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和方法,利用时序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1991~2007年城乡一体化的动态演进行评价,而后对2007年我国各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聚类分析,最后结合客观事实对分析结果进行根源性解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跃光 冯晨 唐雅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缩小城乡间人力资本差距。本文基于"农转非"落户这一政策背景,考察城乡户籍差异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符合"农转非"条件且实现了"农转非"的个体,其受教育年限有普遍增长。本文的研究反映了城乡户籍制度下教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对于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城乡户籍 “农转非” 人力资本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贺炎林
以1995年6月-2005年12月期间在我国沪深A股市场上市的全部股票为样本,本文实证发现,FF三因子模型不能对横截面收益作出合理的解释。为了基于现代金融理论的基本观点对横截面收益现象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本文利用贝塔条件变化信息对无条件的FF三因子模型进行改进,实证发现,改进后的条件定价模型对横截面收益的解释力提高了,并且该解释力在2006年1月-2008年5月、1995年6月-2008年5月期间均具有稳健性。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在解释横截面收益时,贝塔条件变化的条件定价模型是一个优于无条件FF三因子模型的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立夏 张天西
在总结梳理奥尔森模型及后来学者所提出的系列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TSSV-θ),结合作者提出的新的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即风险因子调整的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RIM-σ2),利用中国市场的数据进行实用性比较研究,同时选择单一上市公司数据就RIM-σ2模型进行实际的运用分析。结果表明,RIM-σ2模型在理论和实证上均具有较好的优越性和实用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飞武 傅晨
农民工的户籍制度改革意愿是户籍制度改革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431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分析显示,绝大多数农民工(78.4%)希望户籍制度改革,其中:是否有子女上学、城镇购房计划、承包地、想落户城镇及就业城市对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意愿有显著影响;子女教育和升学问题是农民工希望户籍制度改革的最重要原因;农民工不希望户籍制度改革则主要是担心失去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以及今后在城市的生活成本上升等后续问题。
关键词:
农民工 户籍制度 改革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