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4)
- 2023(13026)
- 2022(11031)
- 2021(10258)
- 2020(8635)
- 2019(19942)
- 2018(19627)
- 2017(38176)
- 2016(20875)
- 2015(23786)
- 2014(24280)
- 2013(24004)
- 2012(22819)
- 2011(20685)
- 2010(21074)
- 2009(19578)
- 2008(19867)
- 2007(18421)
- 2006(16095)
- 2005(14266)
- 学科
- 济(92058)
- 经济(91971)
- 管理(61205)
- 业(58769)
- 企(45440)
- 企业(45440)
- 方法(42835)
- 数学(38485)
- 数学方法(38100)
- 农(30549)
- 财(26946)
- 中国(25064)
- 农业(20821)
- 地方(20597)
- 业经(19839)
- 贸(17418)
- 贸易(17408)
- 制(17150)
- 学(16903)
- 易(16898)
- 务(15895)
- 财务(15843)
- 财务管理(15791)
- 企业财务(14961)
- 银(14482)
- 银行(14456)
- 融(13767)
- 金融(13765)
- 行(13678)
- 策(13664)
- 机构
- 学院(302764)
- 大学(300361)
- 济(127405)
- 经济(124560)
- 管理(114744)
- 研究(100800)
- 理学(97412)
- 理学院(96370)
- 管理学(94678)
- 管理学院(94098)
- 中国(78738)
- 财(63353)
- 京(63093)
- 科学(58966)
- 所(50694)
- 农(50246)
- 江(49239)
- 财经(48747)
- 中心(48594)
- 研究所(45041)
- 经(44053)
- 业大(42202)
- 北京(40040)
- 经济学(39880)
- 范(39826)
- 师范(39459)
- 农业(38965)
- 州(38790)
- 院(36611)
- 经济学院(36306)
- 基金
- 项目(191341)
- 科学(149852)
- 研究(144627)
- 基金(136768)
- 家(117520)
- 国家(116483)
- 科学基金(99445)
- 社会(90345)
- 社会科(85574)
- 社会科学(85553)
- 省(75250)
- 基金项目(70940)
- 教育(68246)
- 划(62938)
- 自然(62246)
- 自然科(60715)
- 自然科学(60700)
- 编号(60621)
- 自然科学基金(59637)
- 资助(58053)
- 成果(50941)
- 部(43524)
- 重点(43379)
- 课题(43065)
- 发(41988)
- 创(38907)
- 教育部(37500)
- 性(37202)
- 国家社会(36933)
- 大学(36632)
共检索到466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董大芳 罗海波 陈龙江 黎登琴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评估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政策的执行和终止,而在评估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客观公正的评估标准成为政策评估的关键。根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评估实际,认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估标准应包括目标标准、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公平性标准、公民参与回应政策的程度、适应性标准、可信度标准,并做了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小平 黄蕾 谷晓坤 孙滋英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是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如何科学规划挂钩项目区布局是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引入级差区域指数,建立挂钩供需能力评价指标,并以山东省东明县挂钩规划为实证,探讨了挂钩规划的方法。结果表明:①挂钩供给区域和需求区域的级差区域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区位条件"、"经济状况"、"社会环境"3大因素,具体指标的选择因挂钩供、需区域的任务不同而存在差异;②东明县建设用地需求存在828 hm2的缺口,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达6 346.41 hm2,说明东明县实现数量上的挂钩是可行的;③东明县挂钩供、需求区域级差地租水平存在明显空间差异,需求区域的高级差地租区分布在东明县北部...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规划 级差区域指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绍静 安菁蔚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自推出以来受到地方政府的盛情欢迎,在该政策的幌子下,许多地方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拆村运动,增减挂钩影响到农村的终结。针对增减挂钩政策异化的现象,文章对该政策的本体形态进行了反思。增减挂钩政策本身是发展主义范式下思维方式的体现,缺少对权利和自由的敬畏,忽视政策造成的社会影响。事实上,城乡建设用地需要慎重挂钩,是否施行该政策需要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尊重农民的意愿、合理分配土地收益、注重城乡统筹等。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公共政策分析 反思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海素 吴流坚 刘训东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已成为发展的"瓶颈"。也正因此,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缺口与农村建设用地闲置浪费并存的现象,成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统筹城乡用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国家出台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林丽 刘锐
学界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存在误解。土地指标的价格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与近郊土地的增值收益有关。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与国家偏紧的建设用地指标供给策略有关,它是彻底的政府再分配,不是市场行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央地目标的博弈,地方指标的分配方式,官民利益的互动等有关,不仅仅是政策设计有漏洞、产权改革不彻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性质和实践逻辑决定了其很难实现"保统筹、保发展、保红线"的目标。要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须直面农民的公共品诉求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振波 方创琳 王婧
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目前存在着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双增"严重占用耕地等问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下的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有望成为破解该问题的综合路径。但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错位现象,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了中国城乡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总结了政策的提出与实施历程之后,运用文献分析与规划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政策执行错位的症结与根源:①"挂钩"政策缺少科学理论支撑导致实践存在盲目性;②土地财政阻碍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损伤农民利益;③保障体系不完善使政府行为公平性、"挂钩"质量与农村权益保障难以落实;④综合评估滞后使"挂钩"实施面临重大风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任平 吴涛 周介铭
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推进,城镇规模不断扩展与耕地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作为一项缓解城镇建设用地紧张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权宜之策,正向绩效与负面问题同在。该文在分析增减挂钩制度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深入探讨增减挂钩实施的正向绩效与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增减挂钩作为一项国土管理创新制度,在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压力、统筹城乡发展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正向绩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违背农民意愿、耕地质量难保障、利益分配不公平、实际操作缺乏监督等。在此基础上,认为任何一项新制度的实施都不可避免存在问题,正视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国斌 蔡为民 吴云青 赵元强
挂钩工作是一个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有效方法。在系统梳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理论对于挂钩工作的指导作用,并从决定挂钩政策实施必要性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影响因素,指出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人口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是开展挂钩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分析挂钩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关系到挂钩工作的健康、可持续推进,可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创新挂钩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世全 李汉敏
2004年以来,国家在土地管理方面相继提出并试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人地挂钩政策(以下简称两个挂钩),这是土地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是破解"两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两者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区分清楚两者关系,对实施两个挂钩政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志宏 傅东平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耕地减少的矛盾,但由于处于探索阶段,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而美国实施多年土地发展权制度与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有着很大相似性,其本质都是土地发展权的交易,而且在全美范围成功实施多年,因此该制度对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完善有着重要启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旺君 吕昌河
该文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城乡统筹和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剖析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探讨其实施的必要性。通过理论和文献分析,认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能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目前土地制度下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统筹城乡用地安排的一项机制创新,能够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的流转,使其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中。政策存在城乡之间、村集体之间利益分配不均和耕地质量、农民生计持续性等问题,但是在完备的保障措施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具有其必要性。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问题 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鲍家伟 陈霄
当前,实现土地利用从增量供给向存量挖潜转变是必然趋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存量挖潜提供了可行路径。本文从土地、农民心理和资金的三个平衡来审视增减挂钩的利与弊,认为其还将在"严格规范"之中,朝着去弊得利的方向行进。要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就应当:强化增减挂钩的平衡控制;重视增减挂钩的土地权属保护;增减挂钩应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变。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平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君 朱玉碧 郑财贵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各种运作模式特点、利弊分析比较,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乡建设用地运作方式。挂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建设用地 挂钩 运作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俊 王占岐 柴季 蓝希
基于对59个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证研究,从生态效益、耕地占补平衡、农户利用耕地等角度对当前中国盛行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山区实施的合理性进行了辨析,并分析了其给山区农村、农民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现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导致了山区生态用地的损失,在耕地占补平衡、农民利用耕地等方面也存在着占优补差、增大耕作半径等诸多弊端与不合理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相关政策启示与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崔亮 苏超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收益是指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到城镇使用所获得的收益。现阶段,这部分收益大都专项用于整治村庄的搬迁农民建设新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拆旧区复垦等,是当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重要的资金来源。然而实践中,增减挂钩收益的界定、返还还存在一些问题,须进一步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