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67)
2023(18607)
2022(15865)
2021(14844)
2020(12373)
2019(28358)
2018(28110)
2017(53753)
2016(29621)
2015(33021)
2014(32919)
2013(32670)
2012(30296)
2011(27222)
2010(27357)
2009(25027)
2008(24395)
2007(21820)
2006(19439)
2005(16767)
作者
(86363)
(72389)
(71429)
(68263)
(45734)
(34707)
(32313)
(28301)
(27632)
(25919)
(24468)
(24431)
(23061)
(22753)
(22333)
(22037)
(21809)
(21227)
(20833)
(20569)
(18243)
(17835)
(17709)
(16652)
(16380)
(16218)
(16022)
(15975)
(14694)
(14412)
学科
(117101)
经济(116961)
(81376)
管理(79352)
(58155)
企业(58155)
(52945)
方法(47853)
数学(41996)
数学方法(41516)
农业(35150)
中国(32419)
地方(29190)
业经(29033)
(29010)
(25396)
(22158)
(21517)
贸易(21506)
(20871)
环境(18903)
(17994)
技术(17707)
(17244)
银行(17172)
理论(17050)
(17000)
(16757)
(16341)
(16246)
机构
学院(410951)
大学(407363)
(162775)
管理(159613)
经济(159055)
研究(142793)
理学(137534)
理学院(135942)
管理学(133577)
管理学院(132857)
中国(107275)
科学(91039)
(88721)
(87322)
(73229)
(72826)
业大(70187)
农业(68703)
中心(66420)
研究所(66401)
(65414)
财经(57234)
(55115)
师范(54497)
北京(54315)
(52158)
(51520)
(50783)
(48841)
经济学(47000)
基金
项目(283295)
科学(220311)
研究(205594)
基金(202341)
(178212)
国家(176610)
科学基金(149670)
社会(128073)
社会科(120894)
社会科学(120859)
(113370)
基金项目(107898)
自然(97961)
自然科(95547)
自然科学(95519)
(94213)
自然科学基金(93771)
教育(93242)
编号(85323)
资助(82154)
成果(68534)
重点(63816)
(61973)
(61561)
课题(58811)
(58223)
创新(54320)
科研(53897)
国家社会(51896)
计划(51628)
期刊
(186828)
经济(186828)
研究(119256)
(87379)
中国(85487)
学报(71781)
科学(63479)
农业(59163)
管理(54831)
(54243)
大学(53868)
学学(50861)
教育(46546)
(38870)
金融(38870)
业经(35344)
技术(35279)
(28894)
经济研究(27384)
财经(26456)
问题(25351)
(22671)
(22354)
图书(21823)
科技(21003)
资源(20169)
业大(20072)
技术经济(19627)
现代(18476)
理论(18430)
共检索到616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上官彩霞  冯淑怡  陆华良  曲福田  
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下构建农民福利指标体系,本文基于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项目区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对农民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增减挂钩政策实施中,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谈判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存在农民被迫搬迁的现象;虽然增减挂钩政策实施提高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了农民的非农收入,但由于农民自愿搬迁比例低,大部分农民需要支付额外资金新建或购买安置房,绝大多数农民未能将多余房屋出租或出售等,导致农民家庭收入降低,同时农民家庭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和总支出却大大增加,加剧了农民家庭经济状况的恶化;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导致农民居住面积变小和环境变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上官彩霞  冯淑怡  陆华良  曲福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冯金祥  唐利军  
阜宁地处江苏省中部,人口密度高,土地后备资源匮乏。随着阜宁经济的发展,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出台后,阜宁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善为"上下功夫,深化农村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增减挂钩工作,在促进城镇与农村和谐发展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寒  
土地后备资源的现状太仓市地处长江入海口,属长江冲积平原区,土地平整肥沃,水网交织,耕地利用率超过99%,土地后备资源潜力较少。截至2005年年底,太仓市土地总面积为123.4360万亩,其中耕地为54.8万亩,未利用地为285亩,其余均为水域面积。户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中华  闻炯  
2006年,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之一。永联村充分利用这一政策,始终坚持集体主导,严格推行和谐拆迁,全面实施多重保障,扎实推进增减挂钩,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永联村集中居住率达到96%,实现了"生产方式产业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管理方式现代化、居住方式城镇化、收入方式多元化"的巨大转变,取得了国家、地方和农民三方的共赢,达到了增减挂钩政策的目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绍静  安菁蔚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自推出以来受到地方政府的盛情欢迎,在该政策的幌子下,许多地方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拆村运动,增减挂钩影响到农村的终结。针对增减挂钩政策异化的现象,文章对该政策的本体形态进行了反思。增减挂钩政策本身是发展主义范式下思维方式的体现,缺少对权利和自由的敬畏,忽视政策造成的社会影响。事实上,城乡建设用地需要慎重挂钩,是否施行该政策需要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尊重农民的意愿、合理分配土地收益、注重城乡统筹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立达  王静  
增减挂钩政策在土地资源供需矛盾下提出,成都市进行大量探索并形成多种模式;实践显示政策存在法律依据不足、对项目实施过程规范不力及后续监管弱化等缺陷;建议提升政策法律地位并建立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法律,促进项目与新型城镇化互动,以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方式配置指标,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强化政策后续监督职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啸  张安录  朱巧娴  
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阶段农户参与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农户参与积极性以及降低政策实施阻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结合湖北省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不同类型农户政策实施阶段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户主文化程度、原房屋面积以及政策的宣传对纯农户的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户主的文化程度、产权意识、项目认同度及政策宣传对兼业户的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原宅基地面积、区位特征及政策实施暗箱程度对兼业户的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3)户主年龄、宅基地面积及政策实施暗箱程度对非农户的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产权意识及家庭人口数量对其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总体而言,农户的异质性导致其参与程度及其影响参与因素存在较大的差异,各类型农户对政策的认同及其自身权益意识深化对其参与程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啸  张安录  朱巧娴  
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阶段农户参与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农户参与积极性以及降低政策实施阻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结合湖北省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不同类型农户政策实施阶段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户主文化程度、原房屋面积以及政策的宣传对纯农户的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户主的文化程度、产权意识、项目认同度及政策宣传对兼业户的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原宅基地面积、区位特征及政策实施暗箱程度对兼业户的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3)户主年龄、宅基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浮  曾思燕  张志宏  朱凤武  许桃元  张绍良  
研究目的:探索土地整治引导乡村转型的路径和机制,揭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促进乡村转型的实际效果及影响因子,为政策评价和调整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实地调查了江苏省2009—2012年实施的42个万顷良田工程,采用指标评估法和冗余分析等方法构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乡村转型RDA模型。研究结果:(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转型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剔除当地平均增长率的前提下,88.1%项目区农民收入增长高于非项目区,但主要归功于非农收入增加;(2)非农就业是乡村转型的前置条件,当地工业发展水平和农民受教育程度已成为乡村转型的限制性因子;(3)挂钩指标转让是拆迁安置资金平衡的关键,地方政府对挂钩指标的需求及财务运作能力影响村庄更新。研究结论:乡村转型受资金、技术、政策和地方运作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推动作用显著,社区重建、农田流转和生产转型从根本上促成了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任平  吴涛  周介铭  
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推进,城镇规模不断扩展与耕地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作为一项缓解城镇建设用地紧张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权宜之策,正向绩效与负面问题同在。该文在分析增减挂钩制度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深入探讨增减挂钩实施的正向绩效与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增减挂钩作为一项国土管理创新制度,在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压力、统筹城乡发展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正向绩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违背农民意愿、耕地质量难保障、利益分配不公平、实际操作缺乏监督等。在此基础上,认为任何一项新制度的实施都不可避免存在问题,正视问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韩冬  韩立达  
利用成都市相关数据以及调研结果,采用公共政策评估中的全过程综合分析框架构建增减挂钩政策评估的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2011—2013年增减挂钩政策的制定有较充分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政策的执行较为规范科学,政策效果比较满意。但依然存在法律效力不强,配置效率不高,规划有待完善,资金渠道需拓宽,农民权益保护和耕地保护需加强,指标周转问责机制缺位等问题。提出完善并提高增减挂钩政策的法律地位,探索增减挂钩与其他土地制度改革的统筹协调,探索与城镇化结合的管控机制,在赋予农民土地发展权基础上探索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改革和完善项目监督和验收制度,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措施等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蒋林  王勤  
江苏省仪征市于2006年被列为全国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首批试点县市之一,通过开展挂钩试点,对农村居民点实施有效整理,取得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显著成效,并有效缓解了土地供需矛盾,为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国土资源部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名星  吴郁玲  周勇  袁佳宇  黄丹  冯忠垒  
以湖北省通山县为例,基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限制性因素的分析,利用综合修正法测算了农村居民点的现实整理潜力,在此基础上,建立挂钩能力指数模型,根据各乡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能力将其划分为优先挂钩区、重点挂钩区和限制挂钩区,并对通山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进行布局,以期切实提高城乡建设用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俐伶  陈英  张仁陟  
本文以陕西省平利县为研究实例,采取实地调查和历史数据对比等方法,在构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测算出该县到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需求量为270.11 hm2,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和土地复垦潜力,测算出该县到2020年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潜力达873.26 hm2,确定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和重点项目布局。结果表明,通过"挂钩",可以有效增加项目区的耕地面积,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既定目标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